卢美志
(烟台市芝罘区财政局,山东 烟台 264000)
在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背景下,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而发展的业务也越来越广泛,在行政事业单位发展转型的具体过程中,对于财务风险的管理以及内部风险的控制,对整个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都会由于受到外界因素影响,从而造成经济效益降低的局面。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中,各行各业竞争激烈,如果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行政事业单位所要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也是巨大的。因此,为了行政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深刻地认识到自身的内部风险,以及财务风险,并且进行相应的风险管理,这样行政事业单位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利益。
事业单位资金大多来源于政府财政,由于资金压力较小,造成了成本核算意识较为薄弱,部分单位存在“重分配、轻管理,重使用、轻绩效”的思想,而“重产出、重结果”的绩效管理理念尚未完全深入人心。事业单位领导大多为专业技术出身,对财务知识没有研究,或者说从思想上不重视,认为只要财务报销不违反规定就行,导致资金的支出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有的事业单位无专门的资产管理机构,大多由使用部门管理,即使建有资产管理部门也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一般占比最高、金额最大,因此固定资产的管理尤为关键。资产管理中存在“重购建、轻管理”现象,资产管理粗放、使用效益低下、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突出。有的事业单位虽然建有管理制度,但是形同虚设,账物、账表、账账、账证不符,不能保证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将原来资产由虚提折旧改为实提折旧,这对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又是一个新的挑战。
为高效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加强财务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尤为必要。在工作安排中,应根据财务人员的特点安排岗位,同时,聘请财务专家定期组织财务工作人员参加系统培训活动,使其掌握新政府会计制度的相关内容及财务管理的方式方法,以促进新形势下财务人员由单纯核算向分析、管理型转变。对基层财务人员,应通过各种方式,使其尽快熟悉新政府会计制度及配套软件的使用,提升基础工作能力。
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事业单位快速前进,事业单位必须要重视财务管理工作,保证其财务管理工作可以为事业单位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首先要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建立相对完善的财务支出机制,对其经费管理和车辆管理以及办公费用管理等相关制度进行完善和落实。其次便要将财务人员的具体职责做出合理的划分,通过对会计以及出纳进行分设,对财务的审批流程做出进一步的系统改善,促进事业单位持续稳定的进行发展。
行政事业单位在运行发展的过程中,其财务服务体系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并且财务体系的服务对象较为广泛。这其中就包括对一些基层单位以及集团公司和子公司等客户。因此,在制定财务管理中心绩效管理工作的具体目标时,就要保障能够最大化的提高工作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并且保障工作计划有序进行。行政事业单位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对大数据,互联网技术的资源进行整合分析,并且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理的发展方向,然后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外部的同类竞争,公司也要进行一定评估,并且要将这项工作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以此来不断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竞争力。在评估工作具体进行时不仅要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并且还要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设立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最后就是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中,对于未来要达成的绩效指标制定。
对于事业单位来说,财务管理的改革工作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部分事业单位在这项工作执行的过程中不是十分顺利,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自身思想观念没有得到及时更新。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以及财务人员必须要适应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对自身的管理理念进行转变,更加深刻认识到财务工作对于事业单位自身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对各种相关法律法规的积极学习,增强法律意识,这样才能使单位工作人员积极主动参与到财务管理工作中,促进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效率不断提高,保证事业单位持续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与内部控制是制约行政事业单位平稳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目前行政事业单位都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谋求转型。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面临着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风险问题,而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出现的财务问题,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自身管理体系中所存在的不足和漏洞,及时地对内部的控制管理体系进行调整,最大限度地对财务风险进行规避,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长远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