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
(阜新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辽宁 阜新 123000)
实行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可以提升医院的工作质量及水平,给患者提供满意的医疗服务。实际上,内部控制工作所涉及的领域比较多,不仅包括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医疗服务水平、财务问题的管理工作,还包括思想作风建设工作。需要医院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以确保各部门都能有序遵循管理规定,展开日常各项工作。
医院虽然属于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但是在日常经营过程中,仍然会涉及对资金的运行管理问题。而如何保证工作质量,则是管理人员的基本工作任务之一,这需要医院充分意识到内部管控工作的重要作用。
构建内部控制体系,可以实时关注医护人员的工作行为,了解他们的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从而及时发现不合理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内部控制体系当中,涉及关于内部行为规范的管理制度。通过全面落实这些制度,可以有效约束医护工作者的工作行为,提高工作效果,避免出现工作乱象的情况。而且,这对于保证资金的使用安全也有一定作用。
新时期的内部管控工作需要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工作相结合,通过这种方式,来营造良好的医院工作氛围。这可以提高医院的综合实力,提高医院在社会群体当中的知名度。公立医院在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需要接受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和管理,而结合法律管理制度中的相关内容,合理构建内部控制体系,可以保证各项工作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对于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在拟定管理制度,构建管理体系时,需要确保内部管理人员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和工作素质。并应当重点分析出医院运行过程中哪些环节会影响管理效果,及时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
在进行内部控制工作时,由于大部分综合医院的规模都比较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也比较多,单一采用传统的信息数据处理方案,容易导致管理工作出现滞后性的情况。这无法发挥出工作的价值意义,容易给医院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医院应关注内部组织结构的建设问题,关注如何提升各部门员工之间的联系性。不过,目前大部分医院都会将资金用于医院建设以及医疗项目研究工作,没有及时完善计算机设备的建设工作。
内部管控工作不仅要关注日常工作规范性的问题,还需要重点做好对资金的管理工作。但是,医院经济管理和内控管理工作都是独立的个体,两个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交流,且员工没有意识到这两项工作之间的关联性,导致两项工作之间的重复项目没有及时合并,造成了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增加了日常管理工作任务量。而且,财务管理人员缺乏创新意识及能力,管理工作只注重事后整理,没有及时开展预算管理的工作,也没有发挥出审计工作的职能。这就容易导致医疗用品的价格管理工作不到位、医疗设备的管理工作存在缺陷,造成资产、资金的浪费问题。
医院在构建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时,需要从人员管理的角度制定考核方案,定期考察员工的工作态度及能力,结合考核结果,分析是否要对员工进行岗位调整。不过,由于各部门的工作职能不同,无法使用统一的考核模式进行人员管理,如何保证管理工作的公平性及合理性,就是新时期医院在内部管控工作中需要研究的问题。这需要充分融合管理会计工作中的作业成本法、绩效管理法等专业知识。
构建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应当侧重于利用以下几点工作观念来规范工作流程、约束工作行为:
管理工作不能是片面的、单一的,而是应当以发展的眼光,分析医院经营环节中存在的优缺点,及时结合时代需求对经营方案进行优化,要贯穿医院运营管理的各个方面,优化内控管理的各项流程,形成闭环管理。这要求管理人员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树立创新工作意识,积极借鉴其他医院的先进工作理念及经验,掌握现代化管理技术的应用方法,做好对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建设工作的全面化管理,要注重突显出医院工作的服务属性。
医院应当定期对现有资金、资产进行统计,开展定期内部审计,研究发挥资金使用价值的方法。并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了解每位医护人员的个人工作优势,细化分类各个工作岗位的基本职能,根据员工个人特点安排工作。以此来合理利用这些资源,为医院各项工作的稳步开展提供基础支持,这是精细化管理的关键要点,需要做好对工作数据的整合处理。
内部管控工作涉及对医院方方面面的管理,工作中会产生的数据信息比较多,工作任务量大。在新时期实际展开对管理体系的优化研究工作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在大数据时代,想要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在构建医院内部控制体系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首先,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医院的官方网络平台,方便内部各部门的员工利用网络渠道汇报工作情况,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方便医护人员与患者进行沟通,及时了解患者对医院的意见,结合具体问题来完善管理制度的内容,约束医护人员的工作行为,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服务。
其次,在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应当及时应用信息技术做好对数据信息的分类处理工作,可以构建网络数据库,完成对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资料的存储管理工作。要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并研究展开动态化管理的方法,及时根据工作情况更新数据,保证数据能够真实反映出医院的经营现状。另外,通过网络渠道,及时了解国家出台的法律管理规定,为优化管理体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基于医院的运行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此,在内部管控工作中,应及时将财务管理与内控制度结合起来,提高对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重点应当从预算管理的角度出发,构建风险管理体系,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分析工作中哪些环节比较容易引发经济运行风险。然后对风险等级进行划分,根据医院的实际经营现状,提升管理人员的风险识别能力。重点关注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理念及工作水平是否符合医院可持续发展需求,定期制定培训计划,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也可以面向社会,招聘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组建专业的管理团队,为解决风险管控难题奠定基础。在风险识别、分析及处理等环节,也可以考虑融合信息技术减轻管理工作压力的方法。
任何工作的有序开展都离不开健全的管理制度作为基础支持,而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则是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关键因素,医院需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在内部控制体系当中,及时建立工作评价机制。内部控制评价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在具体展开评价工作时,需要根据不同岗位细化分类评价标准。
公立医院在新时期构建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时,应当落实好审计监督工作,要从管理工作全面化和精细化的角度出发,在内部展开审计管理的同时,接受政府部门的监督。建立管办分离、权责制约的管理制度,关注医疗服务项目决策、执行等环节的开展情况。通过审计监督,及时发现工作环节的缺陷,制定创新发展的方案,最终有效提升医院内部控制效果。在分级、分层展开管控工作时,要重点考虑如何简化工作流程的问题。繁琐的工作流程虽然能够保证工作质量,但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工作效率比较低。容易在发现问题后,无法及时安排员工解决问题,进而影响医院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这是新时期各个医院都应当研究的问题,这需要从完善内部组织结构、划分内部管控工作范畴等环节,展开对工作内容和形势的优化工作。
医院在新时期实际研究如何构建内部管控体系时,应当注重为管理人员树立全局意识,让他们能够从多元化的角度看问题;同时,要注重树立精细化管理观念,从细节处入手,研究提升管理水平的方法。基于管理工作中需要处理的数据比较多,而且管理工作需要全体员工共同配合。因此,医院应当及时构建信息化管理结构体系,使用网络技术拓宽管理工作渠道。并将财务管理与内控工作融合在一起,研究提升风险管控水平的方法。这需要使用管理会计工具及相关工作理念。最后,应从人性化角度制定工作评价方案,完善内部审计监督流程,重点研究降低工作难度,优化工作方案的可行对策,为推动医院的稳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