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乡村振兴的价值向度和实践进路

2021-12-01 11:35康虹雯
乡村科技 2021年23期
关键词:农民群众人才

康虹雯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1 乡村振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向度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2021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着重强调了乡村振兴在实现民族复兴,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乡村振兴,核心是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我国农业不发达、农村不兴旺、农民不富裕的“三农”问题。“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成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依靠乡村振兴战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就必须要做到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切实做到让广大农民增产增收,切实让乡村人居环境在战略实施中得到改善,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乡村振兴战略对民生的改善和保障力度。农民是乡村日常生产生活实践的主体,应充分尊重农民对于其生产、生活空间的话语权和决策权,唤起其在保护与重构乡村过程中的主人翁意识与责任感[1]。以人为本的实质是顺应人心。老子有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以人为本追求的是人心所向[2]。

1.1 全面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以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1]。百年来的革命和社会建设经验向人们阐明了一个道理,即人民群众与党的生死存亡密切相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是共享发展理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的是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充分体现了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这既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使命。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只有广大农民主动参与到乡村治理中去,才能让农村“气血”更足、“气色”更好,同时,他们又是乡村振兴成果的共享者。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广大农民,因此实现乡村振兴必须紧紧依靠广大农民的广泛参与。任何需要群众参与的工作,如果没有群众的自觉性和意愿,就会因徒有形式而失败[3]。没有农民的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只会成为形式主义,无法实现真正的振兴[4]。为提高农民群众的参与度,必须让他们体会到改革发展带来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如收入增加,看得起病,住得起房,养老有保障等实实在在的好处。这样才能让农民群众感受到充分的获得感;在精神层面上,要让每个农民有追求、有梦想、有尊严、有体面,享受到公平公正的合法权益。

1.2 构建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增强农民群众的幸福感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大背景下,我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同时也承担了资源和环境成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2]。发展是硬门路,环保是硬道理,最终都是为了造福农民,提升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农村是农村居民居住的地区,农村人民有权利创造良好的外部生态环境,如清洁的空气、绿色的山脉、蔚蓝的大海和清洁的道路。清洁的空气、水、环境和其他绿色生态产品是当前人们所重点关注的迫切需求。在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美丽乡村建设是其必然途径和必要要求。实现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缔造色彩斑斓的田园风光,创建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是振兴村落生态的宗旨。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转变思路、开拓新路,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敢于打破旧观念,探索发展新模式,发挥农村生态资源丰富的优势,吸引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向乡村流动,深刻领会“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牢牢把握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的向往,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发展生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从根本上更新了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传统了解,冲破了成长与庇护对峙的束厄局促。要扶植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现代化,要坚持生态优先,形成保护自然环境便是保护人类、树立生态文明便是造福人类的新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3]因此,生态农业的发展理念不仅符合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也符合14亿人民的根本利益。

2 乡村振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进路

新时代,人们需求的范围变广、层次变高、结构变优。各地制定乡村振兴政策时,应顺应人民群众的需求变化,强化顶层设计、注重精准指导、分类施策。地方的发展取决于多种资源,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积极性、参与性,让他们主动投身乡村建设中来,不断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和自主性,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人”字一撇一捺,结构至简,意涵至深。对一个地方而言,最需要把握得还是人心、人气、人才。人心齐了,“泰山”也能“移”,面对再大的困难和挑战,都会凝聚起克难奋进、砥砺前行的勇气。人气旺了,事业也能随之兴旺,发展的步伐往往就快了。人才多了,前进的动力也就足了,社会活力和创造力才能源源不断得到激活提升。

2.1 凝人心:涵育乡风文明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乡村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守护和传承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脉。乡村振兴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乡村文化振兴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推动整个村庄振兴的基础和灵魂。乡村文明作为乡村振兴的灵魂,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农业文明的优秀基因,而且为工业繁荣、生态宜居、有效治理和小康生活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乡村振兴,应该坚持文化先行,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可以对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选择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人们提供一套保障生活意义和精神价值的社会秩序。“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并渗透在各个方面。因此,优秀文明的乡风集中反映出乡村整体的精神面貌,能补足新时代农民的“精神短板”,不仅要“富口袋”,而且要“富脑袋”,从而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精神指引[4]。因此,培育农村风俗和文明的关键在于基层党组织。加强和完善弘扬农村文化文明的基层党组织的结构和领导作用,可以为推进农村文化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局面提供最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正确的思维方式可促进农村风俗和文明教育,反之亦然。首先,通过多种渠道,如讲座、文化墙、涂鸦板、公益广告、地方戏曲和民歌等,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现代先进文化的精髓嵌入乡风文明中;其次,要宣扬好、讲授好政策理念,并操纵好价值观和传统村落文化,如当地的乡规民约、家风家训等,以激发人们对一个村组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激发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

2.2 聚人气:广泛吸纳建议

重视舆论的力量,广泛吸纳意见,参与农村管理并表达人民的需求。民情反映了新时代的公共价值观,是农村管理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负面舆论是人民不满的体现,是人民对政府生计的要求和期望。为了了解农民的真实需求,有必要多听公众的声音,多询问公众的感受,通过把握公众的情感脉搏,真正做到把事情办到人民的心坎里。

“民生福祉立于初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知民生冷暖,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是中国共产党人最大的民心工程。”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干部要学会从舆论中找出自己工作中的不足。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5]农民的利益和情感动机也因地区和情况而异。因此,制定和执行政策时,政府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采取适合当地情况的措施,执行准确的策略。

基层不仅是最贴近群众的地方,也是最复杂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最多的地方。因此,基层管理人员要牢记初衷,充分考虑公众的想法和需求。通过顺应人民的意志,尊重人民的意见,在发展过程中保护人民的生计,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农村管理要以人为本,问人需要,问计于民。政府效能的判断主要由人民群众判断。做好基层工作是党员和管理人员深刻理解国家状况,了解人民的感受和意见的必由之路。基层干部要沉下身子,深入田野和乡村庭院,真诚地倾听人们的声音和愿望,了解基层人民的思想、期望、关切和需要,认真联系群众,密切党与公众、干部与公众的关系[6]。

2.3 汇人才:打造强大队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指出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农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人才是最活泼、最延续的成长要素,是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本,是实现脱贫、振兴乡村的焦点要素。千秋伟业,人才为本。要想振兴乡村,首先要实现人才兴旺,这是历史的逻辑和现实的必然。实现乡村振兴,要处理好人才走出去、引进来的衔接,让海归和留乡人员在农村找到适合自己创业的舞台[7]。党中央对“三农”干部提出“一懂两爱”的要求。“一懂”就是懂农业,“二爱”就是爱土地、爱农民。只有符合这样标准的人才,才能长期扎根农村,将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在长期艰苦工作环境中保持较高的工作热情。

2.3.1 本土育才。要想破解“人才匮乏”的困局,需要从战略思想来规划中长期人才培养目标,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农村工匠和文化人才的培训力度。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注重培养的周期性和有效性,建立稳定的人才培养机制。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围绕支柱产业,开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培训班,如网络培训,依托院校培训,深入农村、田间现场指导等。对农民、下岗职工、无工作经验的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组建“土专家”和“田秀才”团队,努力服务当地骨干县和农村社区[8]。另外,可以建立乡村振兴人才库,让人才发挥出最大的才能。

2.3.2 广聚英才。这就需要继续选拔和任用一批大学生村官、“第一书记”等驻村干部从事乡村文化组织和管理工作,不断加强乡村文化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教育培训,帮助他们更新知识,提高工作能力。通过政府和市场共同作用形成人才引进机制,积极吸引外部优秀人才扎根农村基层推动乡村振兴。要借鉴脱贫攻坚经验,通过机关选派、驻村帮扶、公开选拔等方式吸引外部人才进村。基层一线人才必然要懂农业、懂经营、懂技术,这样才能因时因地用好用活各方政策。健全人才管理和帮扶协作机制,特别是要通过推进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村官”等核心人才工程,解除渠道封锁,让更多的人才贡献自己的才华,有意愿和热情去发挥自己的才能。“筑巢引凤栖,花香蝶自来”,乡村的“巢”筑好了,人才自然就来了。鼓励和引导文化人才回归乡村,将引才政策作为指引人才流动的“方向标”。正所谓“栽下梧桐,引凤筑巢”。乡村引才必然要创新工作思路,愿意来,留得住,才是引才的重点。“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每个地区必须有自己独特的人才需求来面对发展,并加大向基层一线单位引才倾斜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自身优势,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2.3.3 重用贤才。为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要让人才在乡村文明传承中发挥建设性作用。乡村基层管理部门和组织需要发掘、培养乡贤,建立乡贤管理活动机制,向村民宣传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和目标[9]。乡村文化振兴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为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和强大的动力。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训”和“教育”。“培训”就是不断改进培训方式,拓宽培训渠道,完善培训机制,“教育”要保证资金投入、要素配置的优先性。将“培训”与“教育”相结合,可以吸引和留住人才,使农业成为一个有前途和有吸引力的职业。人才扶持政策要做到精准帮扶,为教育培训提供精准服务,因地制宜引进和培养更多乡村人才。只有充足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政策支持,才能解放新型职业农民的活力,使其在乡村的广阔天地中施展才华,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源泉。

猜你喜欢
农民群众人才
耕牛和农民
人才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多让群众咧嘴笑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农民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