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昌萍
(铜仁市万山区农业农村局植保站,贵州 铜仁 554300)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玉米在全国农业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国家相关部门对玉米种植工作高度关注[1]。在此背景下,如何更好提高玉米产量成为我国农业技术工作者和农民群众所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玉米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一批传统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法也因不再适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而被淘汰。
采用合理选种、科学播种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玉米的发芽率和成活率,使玉米能够更加健康地生长[2]。在选择品种的过程中,种植人员需要详细了解种玉米植地区的气候环境、土壤条件等因素,综合观察当地年降水量和降水集中的时间段等,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在选择种子的时候,需要进行精挑细选,将与种子混合在一起的杂草、碎石等杂质分离出来。在播种之前,要对种子进行合理的晾晒,以提高其自身抗病虫害能力。在进行播种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当地的温度、湿度等,注意种植密度和其对土壤养分的实际需求。
对土地进行深松作业,打破犁底层,可以促进种子对土壤养分的吸收,使玉米能更快地生长[4]。犁底层是因长期耕作受到犁的挤压或者降水时土壤黏粒随水沉积,而形成的一种较为紧实的土层。对于耕作层相对较深的地块来说,犁底层的存在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土壤水分和养分的流失;但若犁底层过厚且较为紧实,则不利于农作物进行能量的传递和物质的转移,常令植物无法扎根,从而导致栽培种植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对此,生产中需要根据土地情况,确定是否需要通过深松或者深翻来打破犁底层。种植人员必须提前完成深松工作,才能使土壤自身的储水能力得到增强,从而提高土壤的抗旱耐涝能力,使玉米等作物的根系能够向下延伸,最终达到提高玉米产量的目的。
首先,需要加强苗期管理。出苗后要及时进行查苗、补缺。在苗间、定苗时,需要同时进行中耕除草,从而达到苗齐苗壮、土壤疏松无杂草的目的。其次,需要加强中耕管理。在玉米的整个生育期,需要适时进行除草、培土,以促进植物根系的良好生长,避免植物倒伏。注意及时追施拔节肥等,促进植株拔节、壮秆及果穗的茁壮成长。再次,需要加强后期管理。在玉米生长后期,需要对下部分叶片发黄的植株施加尿素,以保障植株正常生长和稳产高产。
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科学开展水肥管理工作能够保障农作物的良好生长。在玉米栽培中,要严格落实水肥管理任务。但在传统农业种植过程中,滥用化肥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还会对土壤结构造成破坏[3]。所以,必须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施肥方式来进行施肥。例如,在玉米生长的各个阶段,要严格把控施用肥料的种类及比例,不仅要满足玉米的生长需求,还要避免出现肥料使用过量的情况。只有合理地开展水肥管理工作,才能够让玉米更加茁壮生长,提高产量。
玉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对玉米的质量和质量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在玉米栽培中,需要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切实做好各项防治工作[5]。
2.1.1 危害症状及发病规律。玉米大斑病又称叶斑病、条斑病、叶枯病,主要危害玉米叶片、叶鞘和包叶。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水渍状灰色小斑点,之后病斑沿叶脉迅速向两边扩展形成褐色大斑,严重时病斑连片,叶片变黄枯死,玉米成片死秧,造成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一般来说,玉米大斑病在冷湿环境中会出现大面积暴发,气温20~25 ℃、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时易导致该病的发展。玉米从拔节期到出穗期,气温适宜,如遇连续阴雨天,则病害发展迅速,易大流行。玉米孕穗到抽穗期,如果氮肥施用量不足、低洼地且种植密度过大,会导致玉米大斑病发病严重。玉米大斑病菌能够在植株病残体上过冬,从而导致第二年春季出现新的病害[6]。
2.1.2 防治措施。气候条件是引发玉米大斑病的一项关键因素,所以栽培中必须选择湿度和温度条件适宜的地方种植玉米。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防治玉米大斑病。品种抗病性也是影响玉米大斑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玉米大斑病常发地区,选种时应把品种抗大斑病的性能作为第一要素来考虑,并要注意品种的合理搭配与轮换,避免种植品种单一化。
在玉米大斑病暴发后,应先摘除植株基部黄叶、病叶,减少可再次侵染的菌源,增强田间通风透光度,然后再喷施杀菌剂,通常在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或发病初期进行喷药防治,每天10 d喷1次,连续喷施2~3次。药剂可选用50%好速净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80%速克净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300 倍液,或25%苯菌灵乳油800 倍液,或40%克瘟散乳油800~1 000 倍液,或施特灵水剂2 500 倍液。也可以每公顷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 g,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 kg,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 kg,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5 kg,兑水适量喷施防治。
2.2.1 危害症状及发病规律。玉米黑粉病又称为瘤黑粉病。该病通常会感染玉米茎、叶及腋芽等,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被感染的病株会生出灰黑色病斑,初期病部有层白色薄膜,后薄膜渐渐变成灰色,干裂后会散发出黑色的粉状物及病原菌孢子。受害后的玉米植株较矮小,受害较早的玉米果穗小,甚至不能结穗,导致玉米产量严重下降。玉米黑粉病病菌在土壤、粪肥或病株上进行越冬,成为来年初侵染源。该病可通过种子带菌进行远距离传播。
2.2.2 防治措施。应注意选择优质抗病玉米品种进行栽培。田间一旦发现病株,应及时将其清除,并将其带离种植区域销毁,以避免病菌进一步侵害危害。对于玉米黑粉病发病区,应进行深耕整地,有利于减少病原菌、增强玉米的抗病性。
2.3.1 危害症状及发生规律。玉米蚜虫也被称为玉米腻虫,主要是黑色的小虫子,繁殖较快。大量的玉米蚜虫常聚集在一起进行危害,会对玉米的生长产生严重威胁。
2.3.2 防治措施。防治蚜虫的时候,主要是采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两种方法。化学防治是选用农药敌敌畏、马拉硫磷乳剂等药剂,以喷雾的方式来进行大面积蚜虫的防治;生物防治则是指加大对蚜虫天敌的培养和保护,如步行虫、小黑蜘蛛等,使蚜虫能够被天敌所捕杀,降低蚜虫数量。
2.4.1 危害症状及发生规律。玉米螟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一种高发性害虫,以幼虫钻蛀为害。螟虫常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取食心叶;抽穗后则钻蛀玉米穗柄和茎秆,使被害植株的营养和水分运输受阻,长势衰弱,茎秆易折,影响玉米结实,进而影响玉米的整体质量和产量。
2.4.2 防治措施。对于玉米螟虫,常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注意严格按照绿色防控要求确定药品种类和药品用量,达到防治玉米螟的同时,保障玉米的正常生长,获得较好的收成。
现阶段,玉米产量直接关系国民经济的发展。种植人员要将各种新的栽培技术应用到玉米种植过程中,并严格要求每一个种植环节的管理。利用先进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能有效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群众收入,进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