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耀昌
(云南省楚雄州姚安县弥兴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云南 姚安 675303)
当前,由于大部分农村地区仍处理传统生产阶段,农民收差异化问题依然严峻,导致农民在机械化发展阶段,很难具备自行购买设备的能力。随着我国在“三农”方向的深耕,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但受到各种复杂因素的制约,农民生产理念转换较慢,虽然国家通过政策支持与资金补助的方式,解决了一部分农民的资金困境,但还远远无法达到实际的需求。包括机械化后续的维修、保养、消耗等费用,均与农业生产投入产出不成正比,导致农民在农业机械设备的购买上积极性不足。
众所周知,伴随我国农业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日新月异,粮食产量也在逐年攀升,而这些成果的背后均离不开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支持。但反观目前大部分农村地区,即便农业机构化程度日益上升,但其增长幅度仍然极为有限,难以在宏观的层面发挥出作用。同时,受到地理因素、产业结构及农业劳动力等多种因素影响,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极为不易,不仅缺乏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更缺乏配套的专业技术培训,导致农民即便对农业机械极度认可,但苦于无法使用而放弃,最后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无功而返,阻碍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
面向于普遍基层农村的农业机械,普遍属于技术含量较低的隔代产品,这不仅会造成产品使用效果不佳,更将严重影响农民的购买积极性,损害了农业机械化的整体形象。而对于全新的现代农业机械设备,又会受到价格、技术、基础设备等局限,因此造成了大部分基层技术推广难以调和的矛盾,严重制约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质量。
如今,在乡村振兴、扶贫攻坚等战略引领下,农业生产结构产生了巨大变化。针对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而言,国家也下大力给予支持与扶持,通过加大农业机械购买补助,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优化等方式,使基层农业机械化与地区实际相互融合,改变了传统技术推广中的单一性。在此过程中,基层农机技术推广部门仍需强化理念革新,切实保证机械使用效率,使其能够最大化地发挥作用,保证后续农机设备的顺利普及。另外,基于国家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农业生态化等要求,基层农机服务机构更应与时俱进,牵头开展农机技术合作推广模式,通过对农机资源的有效整合,达到技术推广与产业发展的目标。
为了能够解决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推广人员在推广的过程中应做到真实性,这样才可以让农民信服。因此,在对农业机械技术予以实际推广时,应构建农机技术示范基地,建立其农机推广工作交流平台,这就需要农机技术推广单位对农机技术进行适当的优化,把各项研究成果应用到技术示范基地中来,特别是就现阶段市场经济而言,新技术推广周期会对新技术的更迭产生一定的影响,把新技术与知识运用到推广平台之中,能够有效的降低工作成本,确保农机技术在推广过程中所具备的实践性,进而促进农机新技术应用效果的提升。
就新型农具与科技推广而言,政府会对其中一类进行补助优先策略,即重点推广的粮食机械以及农用机械能够优先享受补助,对此推广人员需参考购机补助的引导功能,激励农户购置先进适用的新式农机具,使用农机新科技。例如,2020年姚安县的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额度是224万元,实际完成224万元,占下达任务的100%。共补助989户农户购买20年品目机具1095台(套),其中微耕机166台、果蔬烘干机202台、稻麦脱粒机88台、轮式拖拉机14台、旋耕机17台、植保无人机10台等,深松作业287hm2。事实上,依托中央财政在农机技术推广领域的支持,大幅提升了农民生产转型积极性,并拉动了全县621万元的投入,提高了装备水平,全县农机总动力达 16.71万kW,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新动力有力促进了全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增强对推广人员的培训,重视对其业务能力的培养,定期开展学习新技术的培训,以此来促进推广人员业务能力和技术知识的更新。其次,应对推广人员年龄层次合理搭配,做到老中青结合,充分发挥推广技术团队中老同志的经验与稳重、中年人的实干与钻研、青年的灵活和闯劲,以此来让推广人员队伍不断代,并持续增强活力。同时,在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阶段,要与农村生产时节紧密相连,并注重机械技术推广与使用衔接,通过技术培训切实提高农民机具操作手、农业机械专业户的技能水平,使之更快、更好地掌握新技术与新机具操作方法,进而避免由于错误操作而出现安全事故。
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任重而道远,农村地区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必须要借助机械化技术推广契机,持续实现生产能力与生产机制的变革,适应农业现代化的新要求,最大程度地展现出农业产业化优势,为农业经济快速增长提供保障。同时,在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过程中,也应逐步转变推广方式,注重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融合,切实以带动农业生产效率为使命,从根本上解决以往的技术推广困境,确保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