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倩歆
(德州市建筑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山东德州 253020)
近年来,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如无序的景观规划导致整体景观设计的混乱,其规划在人们手中使用频率低下、亟待修整更新和完善,修建和整改资金的二度浪费、建筑材料的废弃对自然和社会影响深刻,且忽视了使用者的心理感受、生活习惯等。以上种种因素导致出现一系列城市景观的问题,如狭窄的人行道和长廊、“无处可坐”的休憩空间以及过于封闭的公共空间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人们在参与城市景观空间时以及使用设施时的使用感和身心舒适度。
当今,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一些国外的设计思潮会对我国的风景园林设计产生影响,一些设计师们在设计过程中,没有挖掘地方特色,盲目跟随国外的设计风格,导致园林景观与当地环境格格不入。因此,风景园林设计要和地方的历史文化相结合,彰显文化气息,在本土打造出既具有文化脉络又科学、合理、美观的园林。只有这样,景观园林建设才能深得人心。
由于专业分工不同,加上设计过程中配合不当,导致目前很多风景园林设计师在设计景观时与现有的建筑设计没有达到和谐统一,整体看起来不协调。在进行植物设计时,要考虑环境因素及气候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遵守适地适树的原则,保证选用的植物能够适应环境,持续生长。
城市的风景园林建设既可以展示城市的形象,也可以体现城市的内在文化。为了让风景园林设计拥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实际功能,故在设计过程中,要把设计所达到的整体视觉效果与不同功能分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整体风格协调统一。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城市环境的维护变得越来越重要。在高楼大厦和钢筋水泥组成的城市中,通过建设相应的风景园林,能极大地提升城市的绿化率,帮助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风景园林可以为各种生物提供一定的栖息地,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净化城市空气,改善局部气候,这些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是非常有意义的。风景园林还可以作为整个城市的生态缓冲区,降水多的时候可以帮助城市进行排水,避免内涝,降水少的时候可以作为水源储备反补城市日常用水。
随着城市化进程整体进入中后期,城市的自然环境占比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高楼大厦。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人们越来越想亲近大自然。风景园林的建设能在极大程度上满足城市人民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美好愿望,能提升整个城市的形象及人民的精神风貌。风景园林对于城市美感和人文价值的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风景园林承载着一个城市的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能体现出一个城市的地域特色、人文环境和文化传承,是每个城市不同于其他城市所独有的空间特性。
合理进行风景园林规划,有助于提升整个城市的城市美感和人文价值,有利于展现城市的内在发展实力,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在此发展,进而推动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城市精神风貌。
针对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应该将城市建设理念与现代城市生态环境相结合,保证人性化理念在现阶段的体现。要在设计前后收集城市市民意见,并加以分析整合,在设计上对城市风景园林进行合理布局,以满足城市发展需求,以最终实现设计效果的个性化、风景园林建设体系化、地貌多样化、人文特色化、方案全面化、多层多元化、经济生态效益化,确保个性化元素的设计方案与城市生态环境相融合。
针对植物配置上的问题,在植物选择时要充分地考虑植物的习性及外在形态,还要考虑园林设计的整体风格、空间结构特征、地形地貌特点等因素作为标准。植物的生长有其自身的习性,在进行植物平面设计及立面设计时,要考虑植物的形态特征。每种植物的形态都是独一无二的,通过把植物的差异性特征有效整合起来,可以很好地避免不同植物的形态及生长习性劣势,起到扬长避短的作用,达到整体和谐的效果。根据植物形态特征,进行植物林缘线和林冠线的设计,科学地配置骨干树种和基调树种,从而达到植物和周围环境相融合,达到视觉上的美感,为居民营造舒适放松的氛围。
风景园林对一个城市的规划和发展能起到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也要积极适应一个城市的规划发展设计要求。风景园林和城市之间的关系是互相成就的,风景园林很多巧夺天工的设计都是需要与一个城市的气质相契合。因此,风景园林的很多景观都是城市和自然相互融合发展的结果。科学的风景园林设计能承载城市的多种功能需求,如环境保护、气候调节和文化建设等,能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人们营造一个充满自然之美、人文气息和现代文明便利的宜居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风景园林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充分适应城市发展规律和满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方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风景园林的价值。
城市中风景园林的构成主体是“人”,人所在的不同环境构成不同空间,在处理人与空间的链接关系时,在满足市民需求的前提条件下,风景园林带给人的则是积极的正向的反馈,人们可以通过与空间的互动获得安全、舒适、自然、舒畅、尊重、自由、平等、亲切等不同的心理触动。模块化空间使一个个“城市盒子”的出现,一定层面上来看,并没有从该有的体验感和市民的切身利益来进行体验和考虑,因此可知市民内部信任意识较低,自主自治意识较低,也因此造成人文景观缺失的境地,在此类环境的大前提下,其观赏价值和使用效率明显未达到设计者设计的初衷。为此在塑造空间的时候要尽可能从使用者的角度去考虑其需求,在一定的可行性条件下,例如可营造社区农园、居民社区花园。以物业牵头,人们为主体,设计师为指导,政府监督和扶持。社区农园在运行的期间,增加物业人员与居民的相互协调与协作,居民可以主动地管理和解决维护时的各项问题,有益于市民内部的信任感和自治社区的能力的提升。激发了社区居住人的融入感,并且让居住者意识到自己有能力改变生活环境,并由此激发了自治意识,培养了自治能力。通过此类服务社区服务他人,获得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最终提升公民参与性。
城市空间的围合上,因中国自身的人文环境和历史环境的不断影响,依旧在各自为政,自我封闭的道路上。格局大方向也是此类界面围合。目前某些公共建筑存有老式的围合小广场,虽内部花园整齐完备,但隶属一部分群体的私人领域,私人领域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空间内限制受众面,已经不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可根据时代需求和具体城市的发展规划,合理、有序地将其不断更新而公共化,满足可持续发展。
城市空间设计中需要遵从边界效应规律,也利用其规律把空间的边缘部分当作可以进行设计的节点,在各个空间的边界处利用边界线来分散来往的人流和提供路人的休息空间,进而优化使用者体验。例如火车站这种逗留空间具有依赖性,其一般多分为两层,人流行向的电梯下部则属于边界阴角空间,可增添一定设施打造成休憩等待的区域。再如商用建筑物入口会选择做人流集散景观规划,部分入口可选择使用树木花台的形式来人为地建造边界,使市民在休闲时、游客在游览时获得滞留空间和私密空间的体验感。
风景园林设计包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其中自然要素主要指大自然风光,例如山脉、丘陵、沙漠、湖泊等;人工要素主要指景观小品、文化遗址、文物古迹等。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风景园林的组成要素详细地予以了解。在当今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设计理念主要是为城市建设服务,而忽略了人的需求,故风景园林设计应结合自然,考虑人在园林中的行为特征,根据不同的景观功能设计出不同的方案,使之与环境、人们居住生活相协调,体现风景园林的价值。由此可见,本文的研究也就显得十分的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