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大庆油田矿区管理部,黑龙江 大庆 163000)
在绿化管理工作实践中,苗木的栽植及养护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从实际上来看,当前我国诸多城市的园林设计之中,均存在仅重视美观个性、却忽视苗木特点及地区特征的情况,所以苗木不科学栽植和不完善养护的现象较为普遍,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苗木的存活率。为了促使园林绿化工作的质量得到提升,对苗木的栽植及养护进行全面的系统分析、技术论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园林绿化工作来说,进行苗木栽植工作,也就是通过结合绿地与植物,以构成生态群落,进而可以满足当前社会群体对于自然享受的身心需求,且栽植绿植时,可以采用组合搭配的方式,使植物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形态,并展现出鲜明的特征。在通常情况下,苗木的栽植内容包括花草和树木两个类型,树种需要科学合理的选择,并有效控制栽植时间,再根据园林整体情况合理绘制图纸,之后开展挖掘以及栽植等各项工作。而对于苗木移栽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应该注意完善育苗、客土以及场地平整等各项工作。从总体上来看,园林绿化工作中需要持续开展苗木栽植管理,完善相应的养护工作。苗木的栽植工作与养护工作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常言道“三分种七分养”,也就是说,在完成定植工作之后,必须开展良好的养护管理工作,若养护工作未得到全面落实,植物的生长状态将必然受到严重影响,且后续的管理难度更大、管理费用更多。所以,需要针对苗木进行有效且持续的养护管理,在绿化养护的过程中确保苗木具有良好的状态,进而尽可能地延长绿化周期,以促使苗木的绿化效果得到充分体现[1]。
苗木栽植工作在园林绿化之中既是基础工作也是重要工作,能够对苗木的成活率产生重要影响,且若未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苗木栽植,后期将无法弥补。所以开展园林绿化工作的过程中,必须根据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苗木自身特征开展综合分析工作,以保障苗木栽植的科学性,且需根据设计图纸对苗木的品种进行合理选择,根据园林绿化整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苗木种植位置。若苗木需要规则式种植,则应保障苗木在栽植过程中的对称性和平衡性,合理控制苗木距离以及干径、高度和树形,以保障苗木处于一致的状态。同时,对于苗木的观赏面,需严格控制其朝向,也就是需要站在苗木长远发展的角度上对苗木进行合理栽植。另外,在栽植过程中,可以适当应用生根激素合理培育珍贵树种,以促使其成活率提升[2]。
一般来说,规则式园林中的植物主要采用行植或是对称等基本的形式进行布局,强化其中的规则性,而自然式的园林更倾向于采用不对称的形式进行布局,以对苗木自然的姿态进行展现。对于栽植形式的选择,则应以栽种环境为基础,如果周边大型建筑物较多,则应选择规则式,若周边山水、草坪以及小型建筑物较多,则可选择自然式。与此同时,需要注意对植物所构造的空间美感和韵律进行充分调节,以保障园林绿化整体能够呈现出和谐的美感。
对苗木进行配置,应采用虚实对比、主次分明、疏密有致、合理搭配的配置原则,例如混植多种树种的过程中,应将其中1~2种作为主要栽植的树种,而不可将全部树种等量栽植。在对常绿树以及绿叶树进行栽植配置的过程中,应注重对其不同树种的优势充分发挥,以对其他树种的各方面不足进行弥补,且应注重突出落叶树种的色调,由此,要求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的高度处于不一致的状态。另外,在移栽一些灌木树种时,应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形成的轮廓线,以提升其美观程度[3]。
在开展园林绿化工作的过程中,可能需要移植大树,而进行移植工作之前,首先需要充分了解其周边环境,科学制定树木移植计划,再采用机械设备合理移植。并且在进行移植时,还需对大树的观赏面进行确定,根据大树树干的胸径,挖掘至少5 倍大小的土台或土球,并采用具有良好承载性能的吊装机械和运输机械开展运输工作。运输时,需固定树干,并适当捆绑树冠,不可出现树皮损伤或是土台、土球损坏等情况。在卸车时,应对观赏面进行妥善放置,将土台或土球吊放至空中,包装拆除,最后填土并夯实。此外,在开展树木移植前,要对土壤、气候等进行详细的研判,如大庆地区盐碱地,哪些数目不适合移栽或者移栽后,要进行哪些保护措施,需要进行详实的调研和论证。同处于东北区域,大兴安岭林区的树木移栽到大庆地区,因土壤原因,不一定能成活。对于气候也应充分考虑,如东北地区风大,大树移植之后,应为其搭设适当的防护支架;极寒天气,还应做好移栽树木的保暖保温,以提升其成活率。
为了有效提升苗木养护工作的整体效果,必须完善灌溉施肥工作,以能够创建起良好的土壤环境,为苗木健康生长提供重要基础。从整体上来看,开展苗木养护工作时,应综合分析具体的种植时间、土壤条件、地区环境特征以及苗木品种等多方面因素,合理进行灌溉施肥。灌溉过程中,首先考虑应用塘水、河水、或是井水,最好在早间或晚间进行,保证树木生长所需要的养分,从而生成过程中的各类平衡,并有效控制喷洒叶面的时间,尽可能减少这一过程中队水分的蒸发,也就达到了提升苗木成活的目的。如果恰逢涝雨时节,苗木坑中很容易积水,则需为其及时排水,以避免过涝导致苗木生长受到不利影响。另外,园林中栽植了较为高大的乔木,这一类型的苗木普遍具有枝繁叶茂且根系较深的特点,通常不需进行施肥即可良好成长。但情况也有例外,如果发现长势并不好于预期,那么就应该进行冠幅内开穴,为强化其生长效果适当施入肥料。此外,为了加速小树的生长,可适当应用松土施肥液,使其生活环境得到改善。还需要对苗木应用肥料,保障肥料处于腐熟状态,并用清水稀释,以避免苗木受到伤害,且应根据自然条件的实际情况为苗木开展必要的灌溉,尤其是在干旱天气时节,应考虑从灌溉、施肥两方面进行,以确保为苗木健康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和肥料[4]。
苗木生长过程中,适当的松土除草以及整形修剪,属于养护工作的重要部分,能够对苗木整体生长状态产生重要影响,松土可以使土壤状态更加良好,有利于避免水分蒸发,也就可以保障苗木生长得到充分的水分供给,而除草的意义则在于避免杂草吸收苗木的养分,也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苗木中病虫害的发生率,从而为苗木的生长创建起健康优质的环境。
对树木进行合理的整形修剪,有利于促使树式得到平衡,使树木的外观整体状态得到显著改善,可以提升绿化的整体效果。在通常情况下,修剪工作包括人工整形修剪和自然整形修剪两个类型,其中人工整形修剪工作更加重视将树木修剪成为某一形态或图形,使园林整体的绿化需求可以获得满足,这一方式通常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但是效果较为独特。而自然整形修剪工作则主要针对处于生长期的树木,若其中存在下垂枝或是枯枝,对其进行修剪的目的则在于加速树木的顶芽生长,并不需要刻意进行造型。在园林绿化之中,不具有较强主干性的树木较为常见,在对这一类树木进行修剪时,一般需要采用人工整形和自然整形结合的模式,丛球形或是杯型为其主要造型特点。并且,树木的整形修剪还可以采用除、变、疏、截等方式落实,通常于冬夏两季开展工作,其他季节若非需要,尽量避免修剪,以促使苗木养护效果得到全面提升[5]。
在开展苗木养护工作的过程中,为了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应定期进行检查工作,采用预防和治理相结合的方式,促使苗木整体生长状态得到不断优化。并且,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通常采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若选择应用化学方法,则必须坚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应用药物,保持不同药物的交替应用,以避免虫害产生抗药性,导致防治效果受到不利影响。
同时自然灾害能够对树木成活率产生重要影响,甚至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出现。所以需要切实完善自然灾害预防工作,将树木作为重点保护对象,根据树木特征应用适宜的保护措施,例如包裹树干、适时冬灌或设立防风障等,尽量避免风沙、低温等情况导致苗木受到伤害,以促使园林绿化苗木的养护工作效果得到提升。
为了有效提升园林绿化效果,需要于其中全面落实苗木的栽植及养护工作,在开展这一系列工作实践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合理的布局,并对植物进行适当搭配,如果需移植大树,需要保持移植工作的规范性。开展养护工作时,则需注重为苗木创建起良好的生长环境,整合并做好松土除草、灌溉施肥以及整形修剪等过程管控,对病虫害进行合理防治,同时科学预防自然灾害,以改善苗木状态,提升园林绿化效果,进而实现生态效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