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小琼
摘要:新版本教材在编排上有所变动,本文将对现行教材二年级下册“克与千克”的文本与2001版教材文本进对比分析。新版教材在编排上:重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视儿童的认知规律发展;重视质量单位的联系;重视孩子的估算意识的培养。而对比解读文本的目的则是为了更好地指导课堂教学。
关键词:对比解读;累积
新版本教材在编排上有所变动,本文将对现行教材二年级下册“克与千克”的文本与旧版教材文本进行对比分析。
一、教材呈现
左幅图是新版二年级下册第8单元单元主题图及单元3例题,右幅图是旧版的二年级下册教材第6单元主题图及2道例題。
二、教材解读
(一)相同点
两个版本的教材是在学生在初步感知物体是有轻有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后面学习“吨的认识”的前提和基础。千克和克都是质量单位,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是它的质量。
1.从生活实例引发学习热情,引起注意。
对于“物体有多重”学生有一定的经验。在一年级时候孩子比过学过《比一比》哪个物体重、哪个物体轻。两种版本教材都选择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如教材通过呈现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在超市购物,6个苹果1千克,一包饼干110克,豆油5千克,从些信息中引出物体有轻有重,再用小精灵的话:“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克与千克是质量单位。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明白学习克与千克的必要性。第二页从单位的必要入手,到感悟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出现这么多秤应该要说明,是多重的物体用什么样的秤。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什么叫做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例如可以从两个角度去分析。(1)质量观念。就是物体质量的含义,物体的质量在这节课的意思应该是抽象于物体大小、形状等特性,表示物体有多重,感觉于孩子们的掂感的一种东西。打个比方,三千克棉花和三千克铁,别看它形状观感各异,它们的重量,放在手里的那种重量的掂感是一样的。(2)质量单位的观念。就是说,重量是一种连续量,建立了1克与1千克这两个质量标准后,可以比较物体的重量,然后用一个量数来表示。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如果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他们进行估测或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反过来,学生在进行实际测量的活动中,也能进一步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
3、让孩子建立克与千克之间的联系
两种版本教材都没有直接告诉学生1千克=1000克,而让他们在称盐的活动中去发现。学生通过称盐的实验,不仅得到了千克与克的关系,而且再次体会了1千克与1克各有多重。教材还都安排了选择合适的单位的练习,学习了《克与千克》,孩子们应该都有这样一种概念,比较重的物体一般用千克做单位比较合适,比较轻的物体一般用克做单位比较合适。
(二)、不同点
(1)虽然两个版本的教材都来自生活-超市画面,但是画面的侧重点发生变化,新教材把5个苹果1千克放在了中心位置,更突出了估计意识。通过生活中孩子熟悉的物体具体数量来感受1千克大概有多重。
(2)教学克与千克,2001版教材给了老师很大的教学空间,可以先教学克,也可以教学千克,或是两个一起教。可,新版教材有清晰的教学思路,一单元安排了3个例题,例1,认识克,例2认识千克,例3实践活动也就是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按“导入—教学克—教学千克—实践活动(估测)”的线索编写。
(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进一步建立1千克的概念。
这两个例题都是关注生活中重量和数量这些相关联的量。旧版教材李奶奶从市场里买了苹果、鸡蛋和鱼。苹果6个1千克,鸡蛋很多个2千克,鱼500克。小蜜蜂说: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让学生感悟到重量与数量的相关联,落实克与千克的简单计算。而新版教材注重简单计算和推算的操作。通过解决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千克来感悟1千克苹果有多少个?一般大的4个1千克,中等个儿的5个1千克来进一步通过数量来感受1千克的重量。从而更进一步掌握1千克的概念。
三、教学建议
在孩子们学习了《克与千克》,孩子们应该都有这样一种概念,比较重的物体一般用千克做单位比较合适,比较轻的物体一般用克做单位比较合适。可是,在学生期末测试中的判断题:甲的质量用千克做单位,乙的质量用克做单位,所以甲一定比乙重。孩子们都打对,这是什么原因呢?是思维定势了吗?其实老师们在重视克与千克的体验往往忽视了物体的质量是若干个单位累积的过程。就是说,质量是一种连续量,建立了1克与1千克这两个质量标准后,可以比较物体的质量,然后用一个量数来表示。比如,南瓜既可以用4个1千克表示,也可以用4000个1克表示。当然,南瓜比较重,用千克做单位比克做单位,数字小些会方便些。这样想来,新人教版先教学质量单位—克也有一定的道理。在认识了克之后,用1000个一克的物体累积1千克,用数量1000个1克才换来1个1千克来冲击,孩子可能感悟就更深了。当然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老师在教学时可能要通过各种肌肉感觉来感知。
(1)让学生掂一掂。可以借助生活中孩子的一个枚大头针和一袋1千克的盐,让学生用手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
(2)让学生称一称。小精灵的话“要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用秤称”,这个问题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用手掂一掂或用秤称一称。教材有介绍用秤称的方法。生活中常见的磅秤、台秤、弹簧秤、电子秤以及天平等,让学生知道这些都是称物体有多重的工具。出现这么多秤应该要说明,是多重的物体用什么样的秤。实际上就是让孩子学会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同时,让孩子回家后称家里的各种物品。积累实际测量的经验并巩固质量观念。
(3)让学生估一估。建立了1克与1千克这两个质量标准后,可以比较物体的质量,然后用一个量数来表示。再用这个量数作为标准量来估计其他物体的质量。先估测再实测,通过让学生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所得结果的差别,从而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
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除了学生自己,任何人都无法替代他们”。教师要跳出成人的思维定势,蹲下身子用学生的经验触摸数学,设计数学活动,只有这样课堂效率才能提高。
当然,教材是一味“药引子”,是一根“导火线”,用它来引爆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这全在于我们老师如何解读教材。用教材引——数学老师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王湘萍.教材文本解读的三个中心[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09(03).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师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
[3]《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年修改稿).人民教育出版社.
浙江省温州市百里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