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华 彭明霞 张燕 商婷
【摘要】目的: 探讨上海市宝山区主要大气污染物与儿童皮炎湿疹门诊人次的关系。 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儿童皮炎湿疹患者的月门诊量资料,从宝山区环保局环境检测站获得同期大气污染物浓度资料,采用线性相关回归模型分析该期间大气主要污染物月平均浓度与儿童皮炎湿疹月门诊人次之间的关系。 结果: 儿童皮炎湿疹患者月均门诊人次与大气污染物中PM2.5、PM10、NO2、SO2的月平均浓度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PM2.5与月均门诊人次的相关性最为显著,而且各种污染物浓度每增加10µgm3,儿童皮炎湿疹门诊人次的增加量也不同,其中SO2所对应的门诊增加量最大,其后依次是NO2、PM2.5、PM10。 结论: 该地区大气污染物PM2.5、PM10、NO2、SO2浓度的升高可能会增加儿童皮炎湿疹发病的危险性。
【关键词】空气污染物;皮炎;湿疹;儿童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1)07-097-03
近年来,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空气污染不仅影响人类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等,而且具有诱发癌症的风险,同时与某些皮肤病的发生发展亦有密切关系[1-4]。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是皮肤科最常见的一大类疾病,大多与过敏有关,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与免疫、环境、感染、饮食、家族史等因素有关,而且这类疾病在儿童中的发病率较高。有研究提示皮炎湿疹的发病与空气污染有一定的关系[5,6],值得引起重视。为探讨上海市宝山地区环境空气污染与儿童皮炎湿疹发病的关系,本研究采用线性相关回归模型分析大气主要污染物PM2.5、PM10、NO2、SO2对儿童皮炎湿疹发病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病例资料
病例纳入标准:①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来我院皮肤科就诊并诊断为皮炎、湿疹的患儿,包括湿疹、特应性皮炎、过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面部皮炎、湿疹样皮炎等,年龄0~15岁;②上海市宝山区常住人口;③排除仅开药挂号的病例和长期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以及合并有严重系统疾病的患者,数据来自我院HIS系统。
1.1.2 空气污染物资料
收集同期内各个月份大气污染物PM2.5、PM10、NO2、SO2的平均浓度,大气污染物数据来自于上海市宝山区环保局环境检测站。
1.2方法
全球大多数大气污染物人群健康研究趋向于线性-无阈值模型,即直线回归模型是分析大气污染与人群患病关系的常用统计模型[7,8]。故本研究采用直线回归模型分析儿童皮炎湿疹门诊人次与大气污染物浓度之间关系。
1.3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计量资料以表示,大气污染物月平均浓度之间关系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月平均门诊人次与大气污染物月均浓度的关系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儿童皮炎湿疹患者门诊量概况
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0~15岁皮炎湿疹患儿门诊量共有7778人次,平均每月324.0855.22人次,详见表1。
2.2 上海市宝山区大气污染情况
2014年1月~2015年12月,上海市宝山区大气污染物PM2.5、PM10、NO2、SO2的月平均浓度分别为56.7115.66µgm3、74.1319.10µgm3、48.3810.02µgm3、17.175.43µgm3,具体详见表1。将各污染物浓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4种污染物月平均浓度两两之间均成正相关关系(均P<0.01),见表2。
2.3 大气污染物对儿童皮炎湿疹患者门诊量的影响
用线性相关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发现儿童皮炎湿疹患者月均门诊人次与大气污染物中PM2.5、PM10、NO2、SO2的月平均浓度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PM2.5与月均门诊人次的相关性最为显著。回归分析可知,经F显著性检验,均有P<0.05,即回归方程均有意义,线性回归方程可建立,由此可见,儿童皮炎湿疹患者月均门诊人次的增加与PM2.5、PM10、NO2、SO2月平均浓度的升高基本呈线性,且根据回归系数可判断,各种污染物浓度每增加10µgm3,儿童皮炎湿疹门诊人次的增加量也不同,其中SO2所对应的门诊增加量最大,为59.69人次,其后依次是NO2(41.74人次)、PM2.5(27.94人次)、PM10(22.52人次),见表3。
3 讨论
皮炎湿疹类皮肤病在临床上极为常见,包括湿疹、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其发病率较高,之前我们调查研究显示,本地区6~15岁中小学生湿疹患病率为12.89% [9],西方发达国家一般人群患病率为10.7% [10]。这类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多认为是在机体内部因素如免疫功能异常、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等基础上,由多种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外因如环境或食品中的过敏原、刺激原、微生物、环境温度或湿度的变化、日晒等均可以引发和加重皮炎湿疹,而大气污染可能是其中值得重视的因素之一。
大气污染物包括颗粒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重金属类、含卤素气体等,但城市中大气污染物主要成份为可吸入颗粒物(PM2.5、PM10)、NO2、SO2、O3等。国内外文献报道,大气污染物中PM2.5、PM10、NO2、SO2、O3均可能影响皮炎湿疹的发生[11-13]。宝山区是上海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境内有宝钢集团、石洞口发电厂等大型企业,同时港口航运和陆路交通发达,有大量的航船和货车经过,这些固定源和流动源会排放出大量的SO2和NO2,并能在大气中逐步转化,进一步加重大气细颗粒物PM2.5污染[14]。我们用线性相关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儿童皮炎湿疹患者月均门诊人次与大气污染物中PM2.5、PM10、NO2、SO2的月平均濃度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PM2.5与月均门诊人次的相关性最为显著,而且各种污染物浓度每增加10µgm3,儿童皮炎湿疹门诊人次的增加量也不同,其中SO2所对应的门诊增加量最大,其后依次是NO2、PM2.5、PM10,这与国内外文献报道的研究结果[11-13]相似,即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升高可能会增加皮炎湿疹发病的危险性,也进一步证明了空气污染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危害。上述结果也表明,气态污染物(SO2、NO2),对儿童皮肤病发生的影响要大于可吸入颗粒物(PM2.5、PM10),可能是气态污染物与水发生反应生成腐蚀性的酸性物质,破坏皮肤屏障,而且分子量小,容易穿透皮肤屏障进入真皮及皮下组织,同时气态污染物也更易进入人类呼吸道,进而入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等,通过反复刺激机体,产生炎症反应、变态反应等,但具体机制如何,目前研究有限,有待进一步探究。而且儿童皮肤薄嫩,免疫系统等比成人弱,大气污染物对儿童的危害可能更大。
本研究还显示,2014年1月~2015年12月上海市宝山区大气污染物PM2.5、PM10、NO2、SO2的月平均浓度分别为56.7115.66µgm3、74.1319.10µgm3、48.3810.02µgm3、17.175.43µgm3,其中PM2.5、PM10、NO2均高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规定对应污染物二级浓度限值,而且4种大气污染物月平均浓度两两之间均成正相关,这与文献报道[15]类似,PM2.5已成为上海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15],PM2.5相对PM10因为其颗粒小,表面积相对大,更易富集空气中有毒重金属、酸性氧化物、有机污染物、细菌和病毒等,并能使毒性物质有更高的反应和溶解速度,而且能长时间停留在空气中,所以对人体伤害更大。但目前可吸入性颗粒物对皮炎湿疹发病影响的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显示可吸入颗粒物中某些成份可作为接触性或吸入性过敏原,诱发机体产生变态反应,有些成份还可以通过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等引起皮肤细胞和组织损伤[16-19]。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虽然上海市宝山区是重工业区,但由于属沿海沿江地区,大气污染物弥散相对较快,而且一些重污染排放企业逐渐移向外地,所以宝山区出现重污染天气较少;第二,本研究采用的污染物浓度并不能完全代表人群暴露浓度;第三,门诊量数据来自本区一家医院,数量有限,但我院位于宝山区的中心城区,门诊患者数量位列本区最大,所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综上所述,上海市宝山区儿童皮炎湿疹患者门诊人次与大气污染物浓度呈正相关关系,且基本呈线性,即随着污染物浓度的增加儿童皮炎湿疹门诊人次也随之增加,证实了大气污染是儿童过敏性皮肤病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而且SO2所对应的门诊人次增加量最大,其后依次是NO2、PM2.5、PM10。本研究提示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升高可能会加重皮炎湿疹发病的危险性,但具体机制并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男, 毛明清, 宋楠,等. PM2.5对机体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J].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8, 20(1): 70-74.
[2] Mancebo SE, Wang SQ. Recognizing the impact of ambient air pollution on skin health[J].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15, 29(12): 2326-2332.
[3] Puri P, Nandar SK, Kathuria S, et al. Effects of air pollution on the skin: A rexiew[J]. Indian J Dermatol Venereol Leprol, 2017, 83(4): 415-423.
[4] Boo YC. Can plant phenolic compounds protect the skin from airborne particulate matter?[J]. Antioxidants(Basel), 2019, 8(9): pii:E379.
[5] Xu F, Yan S, Wu M, et al. Ambient ozone pollution as a risk factor for skin disorders[J]. Br J Dermatol, 2011, 165(1): 224-225.
[6] Guo Q, Liang FC, Tian L, et al. Ambient air pollution and the hospital outpatient visits for eczema and dermatitis in Beijing:a time-stratified case-crossover analysis[J]. Environ Sci Process Impacts, 2019, 21(1): 163-173.
[7] Schwartz J, Laden F, Zanobetti A. The concentration-response relation between PM2.5 and daily deaths [J].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2002, 110(2): 1025-1029.
[8] 朱悅, 杨小南, 李宇斌. 沈阳市某地区大气污染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门诊人次的关系[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8, 25(7): 575-578.
[9] 张春华, 彭明霞, 张燕,等. 上海市宝山区儿童过敏性皮肤病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世界临床药物, 2016, 37(8): 523-527.
[10] Hanifin JM, Reed ML. Eczema prevalence and impact working group. A population-based survey of eczema prevalence in the United States[J]. Dermatitis, 2007, 18(2): 82-91.
[11] 李永荷, 王旭英, 王巧伟,等. 北京市某医院皮炎患者门诊量与空气污染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5, 48(12): 835-839.
[12] 吕宏梅, 王旭英, 王巧伟,等. 北京市空气污染对湿疹患者门诊量影响的时间序列研究 [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6, 45(5): 328-331.
[13] Yang SI. Particulate matter and childhood allergic diaeases[J]. Korean J Pediatr, 2019, 62(1): 22-29.
[14] 马剑丽. 上海宝山区PM2.5特征研究与源解析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4, 39(4): 120-123.
[15] 成亚利, 王波. 上海市PM2.5相关因素的研究[J]. 数学理论与应用, 2014, 34(3): 96-103.
[16] Piao MJ, Ahn MJ, Kang KA, et al. Particulate matter 2.5 damages skin cells by inducing oxidative stress, subcellular organelle dysfunction, and apoptosis[J]. Arch Toxicol, 2018, 92(6): 2077-2091.
[17] Pecorelli A, Woodby B, Prieux R, et al. Involvement of 4-hydroxy-2-nonenal in pollution-induced skin damage[J]. Biofactors, 2019, 45(4): 536-547.
[18] Kim M, Kim JH, Jeong GJ, et al. Particulate matter induces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via phosphorylation of p38 MAPK possibly leading to dermal inflammaging[J]. Exp Dematol, 2019, 28(7): 809-815.
[19] Romani A, Cervellati C, Muresan XM, et al. Kerationcytes oxidative damage mechanisms related to airbone particle matter exposure[J]. Mech Ageing Dev, 2018, 172(6): 86-95.
基金項目:上海市宝山区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项目(编号:12-E-17)
第一作者:张春华,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皮肤外科等。
通讯作者:彭明霞,女,副主任医师,本科,研究方向: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痤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