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宋元时期在我国历史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在文化发展上,宋元时期的文化独树一帜,在音乐领域上,宋元时期的宫廷音乐极具代表性,较比唐朝,宋元时期的音乐有了新的发展,音乐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宫廷音乐呈现出全景发展的状态。本文分析宋元时期宫廷音乐的形式与审美标准,探讨宋元时期宫廷音乐的特色。
关键词:宋元时期 宫廷音乐 分析
宋元时期的宫廷音乐主要包括雅乐、鼓吹乐和燕乐这三种形式,具有政治性色彩,也具有阶级性色彩,创作者和表演者在社会上具有复杂的社会关系,所表演的音乐作品与普通的阶级存在一定的差异。宫廷音乐的特点就是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劳动人民为统治阶级创作的作品内容和形式都有一些特殊性,由于处于底层的劳动人民对音乐的感知是不同的,作品也会有一些差异。宋元时期的宫廷音乐为统治阶级服务,配合统治阶层的政治理论,达到礼乐治国的效果。
一、宋元时期宫廷音乐的类型
(一)雅乐
雅乐,是统治阶级巩固自身统治的音乐文化手段,因此,雅乐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在宋元时期,雅乐在不同的场合,乐曲内容也会存在一定差异,乐曲的创制和标题都有不同的特点,韵律制作及表演方式也有独到的特点。雅乐主要用于祭祀场合和朝会,是在庙堂和朝会典礼上演奏的乐曲。在仪式中间会经常用到雅乐,内容多数是朝堂庙会一类的,统治者希望在思想上统治人民,雅乐中包含了一类“瑞曲”,这些具有祥瑞气氛的乐曲来自自然界的某些声音,有时具有浓浓的迷信色彩。统治者把这些内容连接起来,来展现音乐的政治活动作用。雅乐中也有传说中的远古歌曲,这些歌曲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对这些内容进行创作后,雅乐就更加有利于服务政治统治。雅乐的创作多数反映了统治者想要通过文化手段统治人民的心态,这种统治类型的音乐思想越集中,乐律也就越加完整。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雅乐的价值代表着统治阶级的地位。
(二)鼓吹乐
鼓吹乐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出现,鼓吹乐顾名思义就是吹奏打击乐器,在配合其他乐器的时候展现出乐曲的合奏形式。宋代宫廷音乐急剧衰落,乐工不足,鼓吹乐一般出现在皇帝出行时。鼓吹乐歌词也经常改换,大部分都是有职位的官员们进行填写,鼓吹乐的演奏人员,不是专业的乐工,只是在举行庙会典礼之前,由太常寺的鼓吹手负责在民间征集专场鼓吹乐人员,经过训练之后,由这些乐工去演奏乐曲,这种从民间选拔乐工的方式,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音乐传承的一种方式。
(三)燕乐
燕乐是统治者用于娱乐场所的音乐,其中包括独唱、独奏、合奏、大型歌舞、杂技等。燕乐中最有影响的曲目被称为大曲,这是一种综合艺术形式的大型歌舞,是对汉魏府以来的音乐进行新的改编,在音乐交流过程中所用的音调以汉朝的轻声乐为主,音乐形式的变迁形成了杂剧、歌剧、舞蹈合奏等。与唐代的不同之处是音乐歌舞,不像唐代占有主要地位,而是随着杂剧的繁衍,大曲和法曲逐漸形成了独立的乐器。宋代宫廷燕乐多出在教坊。元朝的宫廷乐逐渐衰弱,宋代宫廷的燕乐机构展示出来的状态是继承了歌舞大曲的表演形式,乐队表演内容为宗教的歌舞,这些乐队表演时的一些曲目主要有《万年红》《长春柳》《新水令》。元代宫廷乐中的一些器乐合奏有鞑靼乐曲,乐曲分大曲、小曲和回归曲,这是通过歌舞音乐的整合总结出来的方式,由于宋朝和元代统治者生活奢靡腐败,这些音乐也伴随着朝代的衰亡逐渐衰落。
二、宋元时期宫廷音乐的形式
(一)说唱音乐形式
宋元时期音乐形式包含多种类型,其中说唱音乐占据了主导地位。说唱音乐中《鼓子词》演唱时是用鼓来伴奏,反复用词料来念白,一般叙事写景的内容较多。表演形式有只唱不说或者是只说不唱,或者是有唱有说。这些词有固定的篇目,格式相对稳定,概括介绍内容,情绪平稳,说唱相间,表达内容和感情一致,多数表现为唱一段,说一段。《鼓子词》对后期南方的戏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诸宫调》是从教坊的大曲中演变而来的,也是在杂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诸宫调》中不同的曲子有不同的内容,以说唱为主,通常有韵文和散文组成,演唱时采用歌唱和念白的方式,在内容中主要以故事为主。《诸宫调》对后期的戏曲音乐有重要的影响,也为中国汉族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陶真》这种说唱音乐形式通常在民间流传较广。《陶真》在农村演唱的范围较大,是一种民间的艺术形式,深受底层民众的喜爱,这些故事中包括《赵贞女蔡二郎》《琵琶记》等著名作品,
《崖词》是宋代傀儡戏中的内容,这种戏曲以简单的脚本来演唱,所演唱的内容在演唱过程中也会经常发生变化,主要讲的是历代君王将相的故事。
《货郎儿》是宋元时期的叫卖声演唱的一种说唱音乐,有些小商小贩在街道巷尾卖日用杂品、儿童玩具等,挑担儿的小货郎以货品的名称来招揽顾客,所唱的腔调被加工成《货郎儿》或者是《货郎太平歌》,这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一种说唱方法。
《唱赚》是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子组成一个套数来歌唱,早期的形式为《缠令》或者《缠达》,例如流传于北宋末年的歌舞相兼之曲,曲由多种民间音乐形成,《唱赚》这种方法盛行于南宋时期,《唱赚》是多种民间音乐的融合。
(二)戏曲音乐形式
宋元时期宫廷音乐的形式是以杂剧为主的,北方戏曲充斥着宋元时期的戏剧类型。杂剧多数是揭露黑暗社会,反映人们疾苦的剧种,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融合。杂剧中主线明确,内容鲜明,例如《赵氏孤儿》《窦娥冤》《汉宫秋》等都是杂剧的重要代表。杂剧是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文学变化,在杂剧发展过程中,古典戏曲有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杂剧将人们的日常生活搬到舞台上,这种方式对后世戏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南方戏曲兴起于汉朝时期,是中国成熟的戏曲之一。皮影戏、歌舞、大曲、傀儡戏等都融合了杂剧的多种优点,这种南方戏曲的戏曲音乐形式代表有《拜月亭记》《杀狗记》等,南方戏曲为后续的戏剧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三、宋元时期的音乐审美标准
(一)气息与声音高度融合
宋元时期人们对于音乐的审美逐渐开始进行技术上的探讨,在歌唱的过程中,强调气息与声音的融合。气息与吐字、气息与腔调都有明确的标准。气息与歌唱咬字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必须恰当把握好气息才能够更好地展示出咬字的魅力。气息如果不正确,那么二者统一起来就无法达到声乐美好的境界。在唱歌的时候气息的总体把握要行腔圆满,字字清晰。在气息中不能有偷气、不当换气的情况,唱歌的时候要保证各个细节对音乐有重要的帮助,让歌曲一气呵成,形成气息与声音的高度一致性,真正发挥气息对声音的提升作用。
(二)重视声腔之美
宋元时期的音乐多数讲究字正腔圆,这就要求在声腔表达过程中要展现出连贯的美感,具体表达声腔要纯正。宫廷音乐的表达更要讲究声音的清丽,唇齿喉舌之间字音不同,声音要清脆,同时要在各种转换的地方表达出一种连贯的色彩。宋元时期人们对歌唱字正腔圆的要求相对较高,他们重视声腔的美感,这也是宋元时期宫廷音乐的重要标志。因为宫廷音乐讲究大气磅礴,讲究让人们感受到稳定和谐的声音,那么,重视声腔之美就真正将气息、声音、声调、旋律等融合在一起,让音乐更具和谐的魅力。
(三)讲究感情充沛
艺术是表达感情的重要方式,在宋元时期的音乐中,任何作品中都讲究感情充沛。感情充沛能够让音乐作品声情并茂,以情带动声音的变化,以声音烘托情感的魅力,以情动人,以情丰富作品,这种表达是声乐艺术之美的重要展示。人们在精神上获得了满足,人们在情感上获得了安慰,这种创作作品不仅要讲究感情,更要重视音色。这种绝佳的艺术作品能够满足人们对音乐的欣赏,人们的审美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级,在推动音乐发展的过程中,也有了更多可以依靠的元素。宋元时期宫廷音乐的发展中尤其要注重声情并茂的表达,在这种创作背景下更多的音乐创作者将艺术作品提升到一个新的层级。创作者在重视作品感情的同时也重视故事的审美性。例如在《梧桐雨》词句的表达中就将感情渲染到位,这种悲剧色彩让人们充分感觉到时代的变迁和当时的复杂情况。重视声情并茂能够让作品更富有张力,富有感染力,富有辐射能力。感情是艺术作品表达的基调,藝术作品在倡导感情发展的时候,也要重视技术性的操作。
(四)注重韵律和谐
宋元时期音乐重要的标志就是韵律和谐,特别是对于宫廷音乐而言,词曲和表达的思想感情是统一的,作品表达的内在修养、道德品质都能够完美地诠释音乐作品。宋元时期的宫廷音乐非常注重韵律是否和谐,在和谐的音乐中,人们才能够感受到音乐之美,无论是南北歌曲的风格差异,还是不同地区的混搭表演,宋元时期的宫廷音乐都表现出乐曲格调以及审美品位的高度融合。宋元时期宫廷音乐韵律和谐,艺术审美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韵律的和谐展现出歌曲具有的张力,也真正体现出作品的完整性。宋元时期宫廷音乐的发展真正展示了艺术的韵律和谐之美,能够使每一个作品展现出音乐之美,发挥音乐的感染能力,让人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看到理想的色彩,看到过去,看到更多可以感受到的风景。
四、结语
古典音乐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和感染力,宋元时期宫廷音乐对于后世音乐的影响是巨大的。宋元时期宫廷音乐在音乐历史上极具代表性,彰显了当时文化的繁荣和历史的厚重。在宫廷音乐的影响下,现代音乐发展有了更多可以依托的条件。在这样的基础上,中国音乐的发展能够将古典与现代音乐融合在一起,发挥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交相辉映的优势,真正促进音乐的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秀竹.浅析宋元时期声乐艺术[J].音乐创作,2016(4):187-188.
[2]杨洪冰.唐代燕乐在宋元时期的发展变化——以陕西地区出土文物图像为中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8(5):167-176.
[3]刘小雨.浅析宋代市民音乐兴盛的几方面因素[J].黄河之声,2016(7):99-100.
[4]闫铮.“丝绸之路”音乐文化交流[J].黄河之声,2019(10):16-17.
[5]周游.唐宋时期湖湘音乐史料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
[6]刘可敏.欧阳修的音乐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赵玉霞,女,硕士研究生,韩国启明大学,研究方向:音乐学)
(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