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媒介革命时代,网络文学语言突破了传统文学的限制,拓展了传统文学的审美维度。视听以及图像转化为审美,杂语共生为网络文学语言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网络文学之所以能够增进创作主体和受众之间的情感,主要是因为网络文学语言具有独特的审美维度,网络文学所带来的其他衍生文化是非常庞大的,可以使自身处于社会文化产业链的上游。
关键词:网络文学语言 审美维度 转型
在移动时代网络文学发展背景之下,文字语言和数字语言是主要的两种形式。网络文学可以对图像文字进行重构,每段文章之间也可以进行超文本链接,对语言进行创新使用,出现了一些词语杂糅和句法异构的现象。本文站在文学的审美功能上,对网络文学语言进行分析,网络文学语言突破了传统文学语言的发展禁锢,拓展了传统文学语言的审美维度。
一、网络文学语言实现审美视域的拓展
(一)创作者的社会角色发生了改变
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使得话语权的比重得到了重新分配,对于知识权威的发展是一种挑战。在网络文学的创作时代,作者的身份趋于平民化发展,打消了传统文学作者所带来的艺术光环,在网络文学时代,艺术角色之间可以进行交互式的转换,这也就意味着“高山仰止”式的传统文学成为历史。在传统的文学创作当中,作品一般都是由身份比较明确的作家来完成的,人数比较固定。在传统的社会中,不同的作家也会有不同的社会分工,只有少数人才拥有作家的头衔,而网络文学则打破了这一传统的束缚。[1]作家的创作权利正在被无数网络作者所分享,实现了身份的网民化,在网络上业余作者和精英创作者拥有同等的权利,可以在网络平台畅所欲言。网络文学为人们提供了创造文学的人人平等,可以为众多的平民化作者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不再是一个梦想。网络文学逐渐获取了自身发展的空间,可以进行个体创作,也可以进行合作创作。
(二)雅俗区划的消融
网络给人们提供了更加自由的发展空间,建立了一个更加平等的创作平台,在传统文学创作的后期会进行严格的规定,大多数都是专业的作家,而对于一些普通的作者来说,作品在脱稿之后到发表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真正可以发表的作品,真正可以走入人们视野的作品少之又少。網络文学打破了权力话语和知识垄断,对印刷和编审的权利进行了分解。网络文学语言的出现标志着网民可以自由地进行创作,也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作品,让更多的人欣赏到自己的文学作品。网络文学语言具有比较强的兼容性,打破了传统媒体所存在的局限,使得每一个网民都拥有平等表达的机会。每一个人都可以分享自己的作品,在分享作品上和传统的作家是相同的,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网络文学语言填平了雅文学和俗文学之间存在的鸿沟。
二、网络文学语言审美创造的突破
(一)网络语言的出现
网络文学语言会将人们带到一个虚拟的空间中,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网络文学打造出了全新的文化,呈现出了具有消费性的极强语言,也就是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是具有比较奇特逻辑的新兴语言,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依靠网络与键盘,与此同时也凭借着创作者的机智和幽默,这些都是网络文学语言的主要表现形式。网络文学所应用到的语言形式多种多样,其中会包含键盘符号、数字、词汇、字母、汉字,等等。[2]网络文学结合了人们的说话特点,创造了一些比较通用的词汇,根据谐音或者是比较受欢迎的元素,产生了一些新的词汇,网络文学语言是汉字文化的一种转变形式,虽然会带有一定陌生化的特色,但是也会给整体的语言表达形式增添新的方式。
(二)情感的率性宣泄
网络是共享的一个自由广场,在这里一些崇拜与权威都被消解,网络文学语言是一种世俗的、消遣的文字,在这些语言当中包含了创作者的机智和幽默,也反映出创作者独特的观察角度。网络文学语言规避正统,对崇高以及权威进行调侃,实现了个人对于价值取向的一种宣泄。网络写作逐渐变成了一种游戏和休闲的方式,文学的功能主要是自娱或者是娱乐他人。网络文学语言的表达形式就像是一场假面舞会,通过借助面具的遮挡可以进行自由自在的创作,网络语言的宣泄其实也是对生活当中压抑的疏解,更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希望。网络文学语言体现出人们希望在一个假定的时空当中尽情地释放自己的不满,网络文学语言体现出了个性化的文化发展方向。网络文学语言更多的是来自民间社会,词汇通俗易懂、平易近人,既表达出了创作者的所思所想,又赋予语言更加浓郁的生活气息,具有比较旺盛的生命活力,反映了普通民众最本质的生活。
(三)多媒体展示
网络文学增添了写作的元素,传统文学大多数都是单一的文字,而现代化的文学融合了动画、视频、声音等相关元素,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丰富了创作形式,使得网络文学更加动态化、图文并茂,这对传统文学的存在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多媒体的展现形式为文化载体提供了更加明显的特点,这也是传统书刊所不能企及的,现代网络文学语言将声音、图像、文字结合在一起,给予了人们非常丰富的想象空间,构成了更加完善的直觉系统。[3]多媒体网络文学主要是以组合的形式出现,其中会包含文字、音乐、图像等多种元素,打破了传统媒介信息之间所存在的壁垒,使得各种文本形态呈现出更加交融的新气象。现阶段,多媒体创作可以为用户带来更加强烈的视觉冲击,这给传统文学带来了影响,传统文学主要是以物质媒介作为主要的叙述模式,形式过于单一,表达的内容也受到了极大限制,主要是通过直观材料的形式为人们提供传统平面阅读。网络文学语言就像是建立了立体的阅读窗口,通过融合了多种创作元素可以真正体现出文学的创作品质,也可以拉近作者和用户之间的距离。
三、网络文学语言审美接受的转型
(一)由书面阅读转向读屏方式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来临,文学的传播渠道以及生产的方式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文学载体也实现了新一代的革命,纸质媒介转变成了新媒体,印刷文字单媒介语言艺术逐渐向数字化多媒体艺术转变。在融媒体时代,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变化,读屏模式代替了传统平面阅读模式。网络文学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就像一张蜘蛛网,触角的延伸带来了无限的可能,给网络文学增添了更多的功能,人们可以随意进行浏览,也可以对内容进行分享和转载。在网络融媒体时代,网页代替了书页,读屏代替了读书,传统文学的固定格局逐渐被突破,新的网络时代文学格局逐渐建立起来。读屏是电子媒体浏览信息的主要方式,通过将计算机进行连通,人们可以在智能设备上发布信息和接收信息。[4]纸质媒介阅读的时代逐渐被网络读屏时代所替代,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阅读主体也实现了重大转型,这种转型意味着读者的接受方式发生了变化,与此同时,人们的阅读视野所涉及的文本也得到了有效更新。站在读屏阅读的角度对现阶段的阅读方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人们逐渐从键盘屏幕式的阅读模式发展到了超文本阅读模式。应用超文本链接方式可以对网络文学语言的系统进行丰富,将众多的元素经过多层次和多重链接的形式组合起来,进一步实现文本当中的文本,这一点是传统印刷文本所不能做到的。
(二)由被动接受转向互动接受
在传统的文学创作过程中,信息传播整体所呈现的是单向模式,无论是传播者还是接受者都有固定的身份,而在融媒体时代创作者和受众的界限被网络所消解,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创作者,每一个人都是网络文学语言的受众。在双向交流互动过程中,创作者和接受者之间会建立及时反馈式联系,这就打破了传统传播者所存在的优势,体现出了交往关系当中的对称性。网络文学使审美接受由被动转向互动,网络文学的受众可以直接参与到创作当中,和作者进行近距离接触。创作者和受众在进行接触的过程中,彼此之间所存在的身份界限会进一步弱化,信息的传递不再是单向而是双向互动型的。网络文学在创作的过程中,受众鉴赏是重要的组成环节,这对于网络文学语言未来的应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无形之中也会引导网络文学语言向积极的方面发展。任何一部文学作品所存在的艺术价值和魅力,都需要在读者的美学欣赏当中来实现,就当受众领悟到了真正的内涵,作品的各方面意义才能够实现。在融媒体时代下,网络文学语言处于杂语共生的发展状态,具有脚本化和跨媒介融合的辐射功能,在社会大众文化当中呈现出了独特的魅力。[5]网络文学会拉近创作主体和广大受众之间的距离,使得彼此之间的情感关联度大幅增强,网络文学作品也衍生了其他的影视艺术作品,提高了网络文学的地位。网络文学的艺术形式更加多元化,所带来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打破了传统文学发展的固有模式,通过借助多种媒体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及共同发展,提高了网络文学和电影电视的影响力。
四、结语
在融媒体时代,网络文学得到了快速发展以及繁荣,成为现代文学体系当中独特的景观。文学在传播的过程中,网络成为重要的媒介之一,网络文学语言的出现使人们的审美产生了改变。未来要重视分析网络文学语言的审美特点,充分发挥网络文學语言的作用以及价值,推动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军.论当代国人审美意识的转变[J].社会科学,2019(4):98-101.
[2]宋晖,赖大仁.文学生产的麦当劳化和网络化[J].文艺评论,2020(8):145-146.
[3]陈志强,方静雯.戏说网络文学[J].网际评论,2019(2):54-56.
[4]王军.论当代国人审美意识的转变[J].社会科学,2020(4):34-38.
[5]潘知常.审美与生活——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文化[J].浙江学刊,2019(7):30-32.
(作者简介:澹台林鸿,女,本科,甘肃省庆阳林校,中级,研究方向:文学)
(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