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研效益及其提升策略研究

2021-11-30 11:19万丹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1年11期

摘   要教研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促进和教师培养制度,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关注教研效益问题,是提高教研实效的重要前提。通过系统梳理我国教研效益相关文献,发现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教研效益的内涵研究、现状研究、评价研究、影响因素研究、提升策略研究五个方面。从研究视角来看,教研效益研究广受关注,但缺乏经济学考量;从研究范式来看,已有研究偏向定性分析,实证研究缺位;从研究内容来看,教研效益研究内容分散,系统研究少见。基于此,教研效益的经济学考察和系统研究应是今后深入探讨的方向。

关键词 教研效益   有效教研   经济学视角

教研作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一直以来都是学校保障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措施之一[1]。我国基础教育素有重视教研的传统,当前,已有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投入到教研活动中。但是,大规模的教研投入是否得到了充分利用?基于这些投入,到底有多少教研产出?校本教研未来发展的方向是继续扩大投入还是缩减规模?鲜有学者从经济学视角研究这些有关教研效益的问题。为了确保大规模的教研投入能够有效转化为我们期待的教研产出,教研效益研究理应引起我们的关注。通过查阅梳理与“教研效益”“教研有效性”“教研实效性”“教研实效”“有效教研”关联度高的CSSCI期刊、北大核心期刊和优秀硕博论文,笔者发现国内有关教研效益的文献主要集中在教研效益及相关概念的内涵、教研效益的现状、教研效益的评价、教研效益的影响因素、教研效益的提升策略五个方面。

一、教研效益及相关概念的内涵

高敏认为,有效教研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中倡导的“有效教学”活动,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研的效益[2]。已有研究关于有效教研或教研效益的认识,主要从目标取向、过程取向、结果取向三个层面进行探讨。

从目标取向出发,陈忠明和顾燕萍认为,校本教研的有效性是以校本教研资源的有效利用为基础,达到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研究目的的强化,二是研究意识的内化,三是研究成果的转化[3]。王晓红认为,“真正的教育不仅应该具有效率和效益,更重要的是要有灵魂,有坚定而明确的价值认同和追求。对我们基层教研部门来讲,这种‘价值的认同和追求就是教研文化的形成”[4]。

从过程取向出发,赵才欣认为,有效教研是一项“架构”的技术,既需要对教育教学的理论研究,也需要对教育教学的实践操作,是一种促进两者互动发展的艺术[5]。王富英和朱远平强调,有效教研是指教研人员以有效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有效方式促进参研教师有效发展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6],也即有效教研依赖于有效问题的提出和有效方式的实施。

从结果取向出发,马占杰提出,校本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是指教师通过参加校本教研活动收到的实实在在的效果,一般表现为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与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学方法的优化与课程实施能力的提升、课堂的优质高效与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等[7]。谭长存则总结道,有效教研的落脚点应放在教师知识的增长、理念的提升、行为的改变和能力的提高等方面[8]。

综上,已有研究对于教研效益及相关概念的认识更多停留在将“效益”理解为“效果和好处”。从经济学视角解读教研效益的研究仅有两例,一是肖继军将教研效益视为资源投入使用效率[9],二是耿亚彬受“微管理”理论启发,认为教研效益既要注重投入,又要讲究产出,它取决于产出与投入的比例关系[10]。

二、教研效益的现状

在校本教研活动实效性方面,林红认为,新课程实施以来校本教研活动实效性不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当前学校教研任务布置多、深入研讨少,应付考试多、研究问题少,教师“问题意识差、交流对话少”等方面[11]。贾霞萍在对校本教研活动满意度调研中发现,一线教师对校本教研活动的满意度均值低于中等强度值,其中,10.4%的教师对校本教研活动非常满意,53.6%的教师比较满意,30.1%的教师选择了“一般”,5.9%的教师选择“不太满意”与“完全不满意”,说明一线教师对校本教研活动的满意度并不高,三成以上的教师不予认可[12]。

对于传统教研模式中的“听评课”形式,倪丹英提出,听课教师存在“不浸入”的特点,表现为听课前缺乏热身准备、听课时缺乏全心投入、听课后缺乏细致分析,不免影响教研实效[13]。朱一平则总结了教师听评课的三点弊端:听课目的缺失、听课能力缺失、评课能力缺失[14]。王海燕通过深入到教师真实的研修生活中,系统考察了教师对于研修活动各个环节的评价,调查结果发现教师关于研修效果的评价是研修评价的低谷点,明显低于其它维度,说明教师研修效果不佳是教师教育中的现实难点问题[15]。

三、教研效益的评价

在理论构想层面,雷树福从教研程序的具体环节出发,设计了教研活动评价指标,包括“选课、学课、备课、说课、讲课、议课、结课”等7个一级指标和31个具体指标,并且赋予了不同指标以不同权重[16]。陈坚根据高校课堂评价标准提出了教研活动评价表,包括活动主题、方案设计、实施过程、活动效果四大評价项目和14条具体评价指标[17]。贾霞萍、李梅园则是将教师视作教研成效的转化者,从教师的教研认同感出发考察教研成效,以教师对教研活动的“态度”“认知和认同”“参与度”“行为意向”作为教研实效性的评价指标[18][19]。

在实践操作层面,目前教研成效评价主要依赖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考评制度,记录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时间、次数、出勤率、教研活动中的表现,通过收集活动记录、听评课记录、教学反思、教研总结等作为评价依据[20]。胡骁勍在调查贵州省幼儿园教研时,发现幼儿园教研评价制度及其实施并不完善,在所有教研工作过程的环节和要素中,只有教研评价方面的工作涉及较少,而针对上级部门检查教研活动资料的问题,则较多存在材料造假、应付检查的行为[21]。黄迪皋也曾指出,现行教师评价制度更多是以发表论文来判断中小学教师的教研状况,教研成果评价乏力带来的后果是不少教师因职称评定、职务晋升所迫即时选择一个题目编辑或抄袭、托人发表或评奖、进行虚假研究或制造伪结论[22]。

以上教研效益评价指标较多是基于经验梳理,更多反映了相关人员的主观评价,随意性较大。此外,现有教研效益评价指标更多揭示的是某个教研活动是否有效,而没有关注到一学期、一学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教研效益。值得一提的是,肖继军则是从经济学视角出发选取高校德育的教研效益评价指标,其中,教研投入指标包括总经费、资料费用、教研人员、教研场所面积、设备,教研产出指标是以教研成果按设定标准进行量化打分[23]。由于从经济学视角解读教研效益的研究十分有限,构建教研效益评价指标也可从相关领域借鉴启示。教研活动是一种涉及多投入和多产出的复杂系统,其特点是通过研究活动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教研投入更加偏向于研究投入,教研产出则更多是寻求教育产出。基于此,教研效益的评价指标可综合借鉴教育效率和科研效率的评价指标。

四、教研效益的影响因素

在组织层面,影响教研效益的因素包括学校层面和教育行政层面。张丽丽认为,愿景与战略、领导者与管理、组织结构与文化、知识管理与技术应用是影响教研组教研有效性的重要因素[24]。贾霞萍基于问卷调查发现,学校经费投入不足、缺乏專业指导与帮助是制约校本教研活动成效的重要因素[25]。夏佳认为,资金投入、人员支持、技术支持是教育行政层面影响乡镇园“公带民”联片教研实效性的重要因素,而“公带民”联片教研活动力度、联片教研活动的组织形式、联片教研活动内容的针对性、联片教研管理制度、参与园的主体意识则是幼儿园层面影响教研实效性的重要因素[26]。

在个体层面,影响教研效益的因素包括教师、教研组长、教研员等。倪丹英和朱一平提出,传统教研模式“听评课”中教师的“不浸入”特点,也即教研积极性不高,不免影响教研实效[27][28]。李静文认为初中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职业倦怠和职业特点以及英语教研员或教研组长自身专业能力不强是影响初中英语教研活动有效性的重要因素[29]。谭天美和范蔚认为受工具理性、科学技术和功利主义影响,当前校本教研中主体互动缺失严重,由此导致教研主体地位缺失、关系固化、行为异化,对于校本教研实效性造成负面影响[30]。

在教研活动层面,王富英和朱远平认为,从教研活动过程来看,教研自始至终都是围绕如何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因此问题是教研活动的核心。在明确研究问题后,采用何种研究方式进行教研便是随之须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教研问题和教研方式是影响教研是否有效的重要影响因素[31]。陈坚认为就教研活动而言,活动主题、方案设计、实施过程及活动效果等是决定教研活动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32]。包新中认为,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是校本教研的三大支柱,其效果不佳会严重削弱教研活动的实效性[33]。

五、教研效益的提升策略

1.创新教研模式

在校本教研方面,韩国存主张,小课题研究是一项全新的校本教研模式,包括“选取典型——学习理论——研究课例——撰写反思——展示成果”等研究程序,是引领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有效而现实的途径[34]。孔凡哲和张胜利提出了“问题驱动、研训一体、共同发展”的教研模式,这种教研模式具有研训一体性特点,有助于高校专家与中小学教师的共同成长[35]。张士超和张明提出,“菜单教研”可以适应校本教研的纵深需求,是一种新型校本教研方式,在研究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搞好课程开发、体验课堂文化等方面作用明显[36]。

此外,研究者们还提出网络教研、名师工作室、校际联动教研等新型教研方式。张超提出,网络教研是信息时代背景下教研工作的一种新模式,它的出现为教研工作注入了活力[37]。国立夫和李惠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名师工作室的设计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将PDCA管理模式引入名师工作室活动的设计中,使得名师工作室活动的开展更加系统化、条理化和科学化[38]。焦佩婵依据爱德华·索亚的“第三空间”理论,构建了“三位一体校际联动”的教研模式,结果为提高三校联合教研活动效益提供了重要保障,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39]。

2.转变教研思路

首先,教研到底是为了谁的发展服务?李逢五提出了“为学校服务、为教师服务”的教研思路:一是倡导参与式的教研活动,争取变“要我来”为“我要来”;二是转变教研员的角色定位,由“指导者”的身份变为“教师成长的帮助者”;三是变“传经送宝”为“就地寻宝”;四是构建教研信息网,为教师提供研习的平台[40]。周惠娜从“服务于教师成长、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思路出发,思考提高教研效益的方略,主张构建旨在“沟通学段、沟通学校、沟通区域、沟通层次搞教研”的具有衔接性和一体化特点的教研共同体模式[41]。

其次,教研到底是常规活动还是偶尔为之?胡军哲强调,中小学一线教师的教研不同于一般的理论研究,它是实践性智慧的总结与提升,因此教研应该成为教师的生存常态:备课与课堂是中小学教师有效教研的立足点;教育叙事是中小学教师有效教研的重要表达方式;教学反思应成为中小学教师有效教研的自觉行为;阅读是中小学教师有效教研的可靠保障[42]。常立钢提出了“融课题研究和常规教研为一体促教师发展”的新思路:首先,可将课题研究“融入”常规教研,用小课题研究的思路开展常规教研活动;其次,可在常规教研和小课题研究中淡化形式上的要求,减少烦琐的程序,化繁为简,注重实效[43]。

3.优化组织管理

在教研制度完善和组织文化变革方面,张志伟和张春燕认为,完善的教研制度体系包括基于共享的学术交流制度、基于实效的教研活动制度、基于发展的自我反思制度、基于分层提高的名师培养制度、基于全员参与的教研激励制度、基于多元的教师评价制度[44]。邵水潮主张,组织文化的变革是当代教育变革的主旋律,是提升校本教研有效性的根本举措,提出了组织文化变革的三条主要路径:一是运用组织变革中的领导者效应;二是建立有机适应型组织;三是建立多样化的利益补偿机制[45]。

在教研组织与管理的具体方法上,高翔提出,为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学校应改变单一的教研活动形式,创新教研活动的内容,加大对教研组管理和区分性评价的力度,对教研组增值赋权,使其真正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组织[46]。耿亚彬受“微管理”理论启发,强调通过合理的管理过程与环节达到“精致化”“细微化”“效益化”的结果,提出教研组建设需要做到以平等与开放的形式激发组员的参与热情、以共鸣的主题引发教师的关注热情、以科学的方法诱发教师的思考热情[47]。

六、经验与反思

1.研究视角有待拓展:教研效益广受关注,但缺乏经济学考量

近十年来,教研效益及相关概念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青睐,已有研究对于教研效益的认识更多还停留在教研带来的效果、好处、成效上,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描述教研效益的现状、剖析教研效益的影响因素以及探寻教研效益的提升策略,尤其是对策探寻方面,不同学者从各个角度切入提出了诸多良方。也有学者十分关注教研评价领域,但是评价对象往往是教研活动的各个环节。此外,有的研究混淆了教研评价和教研效益评价,有的学者混淆了科研效率评价和教研效率評价。真正意义上的教研效益评价研究寥寥无几,也即从经济学视角出发解读教研效益的实证研究十分罕见。

2.研究范式有待转型:已有研究偏向定性分析,实证研究缺位

已有研究在分析教研效益时,多采用定性方法,或是教育工作者简单的经验总结,少有研究能够做到系统收集客观数据、科学分析数据并在此基础上揭示真实的教研效益,也即,基于实证调研数据的教研效益量化研究严重缺位。对此,教研效益研究可以借鉴相关领域的研究范式,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来测算教研效益。当前,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来研究教育领域的效率问题已经形成了十分成熟的研究范式——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和随机前沿分析(SFA)测量教育效率,并在此基础上采用Tobit回归分析探索影响教育效率的环境变量,由此形成了配套的DEA-Tobit模型、SFA-Tobit模型。对此,我国教研效益研究也可借用这套效率研究范式,实现教育学与经济学的跨学科融合。

3.研究内容有待深化:教研效益研究内容分散,系统研究少见

如前所述,教研效益相关研究内容丰富,包括描述教研效益现状、剖析教研效益影响因素、探寻教研效益提升策略等,但是由于缺乏量化实证研究的支撑,教研效益相关研究不免流于经验之谈,导致各个块面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很多学者对教研效益的提升策略研究十分感兴趣,但是,要想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首先要对教研效益的评价指标有清晰的认识,对教研效益的现状有准确的把握,对教研效益的影响因素有一定的聚焦,在此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教研效益的提升策略,从而形成对教研效益的系统认识。目前,并未有研究系统构建教研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遑论基于评价指标测算教研效益、验证教研效益的影响因素。

综上,教研效益的经济学考察和系统研究是新的研究空间,而教研效益的量化实证研究可以消弭以往研究偏于定性分析的主观性问题,减少研究者个人经验或思维方式等因素对结论可靠性造成的影响。具体来说,教研效益方面还有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构建客观公正的教研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探索适宜的教研效益评价方法,从经济学视角测查我国教研效益现状,系统剖析我国教研效益的影响因素,以及在此基础上探寻我国教研效益的提升策略。

参考文献

[1] 王晓玲,胡慧娟.论学校教研方式的转变[J].教育科学研究,2012(02):28-31.

[2] 高敏.提高教研活动有效性的探讨[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31):69-70.

[3] 陈忠明,顾燕萍.校本教研力求有效[J].中小学管理,2004(11):8-10.

[4] 王晓红.探索有效教研方式,引领教师专业成长[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8(11B):7-11.

[5] 赵才欣.有效教研: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导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3.

[6][31] 王富英,朱远平.中小学教研要素与有效教研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2(11):81-84.

[7]马占杰.提高校本教研实效性的要素[J].教学与管理,2011(35):24-25.

[8] 谭长存.一次“有效教研”活动引发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3(20):20-22.

[9][23] 肖继军.基于SFA和DEA的高校德育教研投入效率研究[C].Intellig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ssociation.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Intelligence(ICMI 2011 V3).Intellig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ssociation:智能信息技术应用学会,2011:163-167.

[10][47] 耿亚彬.追求精致和谐,提升教研效益:“微管理”引领下的政治教研组建设[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3(07):6-7.

[11] 林红.让教育拥抱美丽的意趣:提高校本教研实效性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06):14-15.

[12][18][25] 贾霞萍.中小学校本教研实施现状调研报告[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2):31-34.

[13][27] 倪丹英.唤醒角色意识,促进深度参与:运用课堂观察改进小学英语教研活动中的“听课”行为[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9(06):42.

[14][28] 朱一平.走向“课堂观察”的听评课:提高青年教师校本教研的实效性[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2(20):38-40.

[15] 王海燕.实践共同体视野下的教师发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13-141.

[16] 雷樹福.教研活动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54-256.

[17][32] 陈坚.教研活动的策划、流程与评价[J].教学与管理,2012(31):33-35.

[19][20] 李梅园.中小学教师对教研活动认同感的调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29,12.

[21] 胡骁勍.贵州省幼儿园教研工作现状调查与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31,45.

[22] 黄迪皋.从外推走向内生——新中国中小学教研制度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4.

[24] 张丽丽.石河子小学教研组作用的有效性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11-13.

[26] 夏佳.乡镇园“公带民”联片教研实效性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51-56.

[29] 李静文.石河子市初中英语教研活动有效性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Ⅰ.

[30] 谭天美,范蔚.校本教研主体互动的缺失与回归[J].中国教育学刊,2017(01):79-84.

[33] 包新中.中小学教研活动实效性评估与反思[J].教学与管理,2013(04):33-35.

[34] 韩国存.让小课题校本教研引领教师发展[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05):32-35.

[35] 孔凡哲,张胜利.中小学教研模式创新的思路与实践:“问题驱动、研训一体、共同发展”教研新模式实证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0(11):67-69.

[36] 张士超,张明.菜单教研:一种基于上下迁移的教学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08):51-53.

[37] 张超.基于网络环境下教研方式的变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07):90-92.

[38] 国立夫,李惠文.基于PDCA理论的名师工作室活动设计[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5):34-36.

[39] 焦佩婵.“三位一体校际联动”教研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01):41-44.

[40] 李逢五.按需提供服务提高教研实效[J].上海教育,2003(11):36-38.

[41] 周惠娜.有效教研需要多层面教研共同体的构建[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4(06):12-14.

[42] 胡军哲.让教研成为一线教师生存常态[J].中国教育学刊,2010(03):58-60.

[43] 常立钢.融课题研究和常规教研为一体促教师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2018(06):103.

[44] 张志伟,张春燕.有效教研应该是共享教学智慧[J].上海教育科研,2009(09):40-42.

[45] 邵水潮.以组织文化变革提高校本教研有效性[J].中国教育学刊,2013(11):42-45.

[46] 高翔.校本教研组织行为有效性的实践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11(03):44-46.

[作者:万丹(1992-),女,湖北随州人,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博士。]

【责任编辑  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