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冰瑶
资源取向教育观强调以积极、尊重的态度关注学生内在资源,让学生学会用积极的态度处理问题。本文以资源取向教育观及相关技术为理论指导,通过指导家长关注自我成长、学会情绪管理、聚焦孩子优势及正确进行表扬,帮助他们解决孩子的问题并实现自我成长。
一、问题描述
去年寒假结束前,小张妈妈来到心理室寻求帮助。原来是她发现小张周末一回家就以做网络作业为由,经常玩手机到三更半夜,有时凌晨四点都不睡觉,甚至还有“早恋”迹象。为此,她加强了对小张的管束,但过程中多次与小张发生矛盾。最严重的一次是在车上与小张吵架,小张情绪失控,竟当场跳车,幸好最后只是受了皮外伤。小张妈妈诉说过程中多次情绪崩溃,掩面痛哭,似乎十分絕望、无助。
二、原因分析
从表面迹象来看,本案例的问题似乎是孩子“沉迷手机”,但其实是来源于不恰当的家庭教育。
1.父亲缺位。小张父亲因工作繁忙而较少理会孩子。在家庭中,父亲与母亲的生理性别、气质性格、社会角色等截然不同,对孩子的影响也是不同的。父亲角色缺位,势必导致家庭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
2.过度教养。小张妈妈作为全职妈妈,常年在家,极少社交,也不关注自身成长,全身心投入在孩子身上,不仅自己身心疲惫,还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压力。
3.缺少尊重。小张妈妈性格暴躁,自身情绪管理能力较差,容易与孩子发生冲突,且习惯以命令、强制的方式对待孩子,对孩子缺乏尊重、理解与积极关注。
三、干预策略
针对以上分析,我主要采用资源取向家庭治疗技术进行干预。 资源取向的系统家庭治疗认为,要解决个体心理问题不能仅从治疗个体着手,而应该以家庭系统为对象,改变家庭沟通方式、认知特点、人际关系等,鼓励家庭成员从问题中找寻资源,学会主动解决问题,建立积极健康的家庭生活新模式。
1.引导家长关注自我成长。在辅导中,我引导小张妈妈意识到要关注积极的自我成长,懂得从焦虑中解脱出来,合理分配时间,做一些有意义、有利于身心健康与成长的事情,学会自我关怀与完善。同时,与小张爸爸沟通,让爸爸积极承担其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
2.引导家长学会情绪管理。在干预过程,我引导家长明白其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让他们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减少与孩子的冲突矛盾。同时,学会做一个积极乐观的家长,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3.引导家长聚焦孩子优势。引导家长的注意焦点从孩子的缺点转移到孩子的优势、长处与发展潜能上,学会用积极的态度处理问题,给予孩子基本需要,但不过多干涉,让孩子慢慢学会独立。
4.引导家长正确表扬孩子。在与小张的沟通过程中,我了解到她其实很渴望得到父母的肯定,而这也是她最缺乏的。因此,我引导家长看到孩子努力的过程与结果,学会正确地表扬孩子,建立良性沟通。
除了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辅导之外,我还对孩子开展了个别心理辅导。主要包括引导孩子体会与妈妈冲突之外的“温情时刻”;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尤其是来自爸爸的支持;引导孩子明白自己才是自己成长的第一责任人,调动内在的资源,学会积极面对目前的问题。
四、辅导效果与反思
经过一个月的辅导与跟进,本次咨询取得良好效果。家长反映与孩子关系更和谐,寒假期间没有产生较大冲突;孩子也感受到家庭氛围的改变,变得更自律,没有再出现“沉迷手机”的行为;班主任也反馈该生在校自觉性更强,成绩有较大进步。
在这个案例中,我关注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将家庭系统作为孩子问题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进行分析与干预,这是一个正确的辅导方向。因此,在家庭教育指导中,辅导方向要逐渐从“问题取向”转向“资源取向”,不再只关注学生问题的原因和分析,而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以积极关注、尊重的态度,倾听他们的故事,通过灵活的提问,挖掘他们内在的资源与优势,鼓励他们运用内在的力量解决问题,面对生活。
责任编辑 王思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