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礼文化教育的实践探索

2021-11-30 23:23胡凯磊
师道·教研 2021年11期
关键词:文明礼仪礼仪活动

胡凯磊

一、“礼文化”传承全覆盖

1.开设“礼文化课堂”

每个学科都承担着教育职责,科任教师有责任把“礼文化”种子播进每个学生的心田。课堂上收拾自己的书桌、做好下节课准备工作,举手发言声音洪亮、说话有礼貌等基本的课堂礼仪是各学科礼文化的最基本元素。学校还应该要求教师根据学科特点,结合教材内容不失时机地渗透“礼文化”教育。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极强,可以根据具体课文内容渗透不同的礼文化;数学学科可以给学生讲授数学家的故事,激发爱国礼仪;英语学科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说话礼仪;道德与法治可以结合教材引导学生热爱祖国、遵守纪律、学会感恩;体育课上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科学课教会学生文明合作、尊重他人;心理健康课引导学生文明调节个人的不良情绪……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遵循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一致的原则,从“礼、仪、孝、诚、行”五方面,寻找礼文化教育的结合点,对课程内容加以整合,通过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予以落实,让学校课堂流淌着礼文化的芳香。

学校还可以每月开设一节“礼文化”课堂学习,在专用课堂上把礼的起源和发展、传统礼仪习俗、现代小學生文明礼仪规范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系统地学习礼文化知识,接受礼文化的思想洗礼。学校也可以每学期进行一次“礼文化大讲堂”,邀请社区礼文化宣讲专员或相关方面的专家进行主讲,对学生进行高层次逻辑性强的礼文化知识传授,更好地落实礼文化行为。

2.探索“礼文化课堂”新模式

学校礼文化知识的传授一定要注重实效性。为提高教育效果,微班会形式是最实在最便捷的手段。微礼班会课时间一般为10分钟,时间短,针对性强,主题鲜明,就某一个微话题,一事一议,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微班会课可以采用“明确认识,树立规范——讲述故事,案例育人——情境活动,落实行动——辨析判断,强化认识”这样的教学模式,渗透课堂礼仪、课间规范、亲子相处等话题;还可以选择关于感恩、关爱、励志、习惯、修身 学习、心理、爱国、规划等话题,选择其中之一进行一两周的研讨。这样的授课方式,有明确的主题,形式比较灵活,交流比较深入,效果也特别扎实。

“礼文化”学习还可以与思想引领性强的学科整合,每周一节课前五分钟进行“礼文化”微课堂学习。遵循“身边的礼文化小故事——我的感想——我的感悟”教学模式,立足学生生活小事,引发思考,进一步形成行为习惯。

二、丰富“礼文化”教育内容

1.实现全时段育人覆盖

对礼文化寻根溯源,深入了解礼文化历史,可以利用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学习的时间优势,对学生采用无缝插入方式教育,在课间、课堂、活动、假日所有时间开展传承,提高礼文化教育的实效性。课堂上,讲述中国礼文化的动人故事,让孩子心灵浸染礼文化精神;课间时,了解中国礼文化的内涵,让孩子的言行举止成为礼文化的典范;活动中,感受中国礼文化的规范礼仪,让孩子内外散发礼文化气息;假日里,熟悉中国礼文化的节日仪式。全时段育人的覆盖,让孩子时刻接受礼文化润化,让孩子感受中国礼文化的时代表现,让孩子以礼立志立品立心。

为了更好地全时段育人,学校循序渐进,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制定了“礼文化教育”内容,形成了“礼文化教育”的不同内容,形成“礼文化教育”的整体环境和强大推动力。

2.构建三位一体育人空间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相互沟通,相互支持,相互合作,才能更好地提高教育效果。家庭礼文化教育的实施,应该从家庭细小事情做起。学校把学生的家庭礼仪归结为五大方面:学生个人礼仪、餐桌礼仪、待客礼仪、公共场合礼仪,利用家长沙龙、线上授课、专业指引等方式提升家长教育水平,指导家长在家庭中落实孩子的礼文化教育。学校还可以聘请热心的家委会成员为校外教育辅导员,为学校的礼文化建设出谋划策。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则采用设置家校联系卡,布置家庭礼仪作业,使学生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能受到正确的礼仪教育和辅导。家校网络协同化一体化教育打破了时空的局限,更好地促进家校互动,家家互动,使学校礼文化教育注入新的活力,焕发出新的生机。

礼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外界的支持。学校应该拓宽自主性的校外实践活动,组织学校礼仪志愿者自主参与,到社区进行文明礼仪知识宣传;把学生带到老人院为老人庆祝生日,体验敬老之礼;和学生一起到红色爱国基地,培养爱家爱国之礼。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保持一致,更好地形成教育合力,三方联动让礼文化场所扩大化、全面化。

三、构建“礼文化”课程体系

1.编写“礼文化”校本课程

礼文化教育的渗透内容和方法形式多样,但是比较零散,根据礼文化教育现实的必要性与客观的前瞻性,学校要把礼文化教育作为校本课程主科目,确定以“家庭礼”“校园礼”“社会礼”“家国礼”为主要内容,集全校教师的力量,重点打造礼文化课程。从入学开始就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礼教育。学校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孩子适应社会应该具备的礼元素要求,以及学校养成教育对学生文明礼仪素养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将文明礼仪素养教育内容概括为三章九节,形成“三章九节”校本课程体系,三章即基本礼仪、生活礼仪和传统礼仪;九节即仪容仪表、接人待物、尊师重道、课堂规范、交往礼节、文明集会、就餐礼仪、出入礼仪、拜谢之礼。课程内容利用“三全”方式,即:全程、全员、全科——全校教职工及全体家长全员参与、贯穿教学和生活的始终,覆盖全学科,共同研究。

有了课程的指引,学生读本的辅助也是必不可少的。读本可以从礼的起源和发展、传统礼仪习俗、小学生文明礼仪规范等方面进行规范性的介绍,让学生从读本了解更多的礼文化知识。校本教材富含经典韵味且内容排版清新有序,不乏童趣。

2.创编“礼文化”传承形式

学校应该把传承形式不断创新。学生对于做过的、说过的特别容易记忆在心,学校可以把礼仪规范创编文明礼仪操、儿歌、诗歌等。为了使学生记住礼仪规范,可以编制礼仪操,在每天课间操表演展示,熟记于心;为了让学生懂得珍惜粮食的道理,可以创编《惜粮歌》每天餐前吟唱,让孩子懂得用餐礼;为了让学生把文明礼貌用于日常,可以创编制定《三字礼仪诗》,每天课前边做边说,把说落实到行动上。学生通过唱和做,活泼生动地阐释对礼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对学校建设来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礼文化教育离不开制度的约束。多媒体教学图文声像并茂,把抽象的事物具象化,它的这个独有的“魅力”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提供了全新的途径。学校可以把学生日常礼仪规范录制成《礼行规范视频教程》让孩子有直观的标准。把学生从进校门、上课、课间、午饭、午睡至放学一天的礼仪要求录制成小视频,配上解说,动态感强、信息量大,学生易于学习,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3.形成“礼文化”主题系列活动

形式多样的实践体验活动是学校进行礼文化教育的又一重要途径。学校可以把礼文化活动形成系列课程,新学年一开始,开展“做人先学礼,以礼行天下”的礼活动启动仪式,引起全校师生对文明礼仪的重视。在“做人先学礼,以礼行天下”活动中,学校向同学们提倡“只要人人学礼仪,事事懂礼仪,处处用礼仪,全校同学都能成为礼仪示范生”。随后围绕礼文化每个月开展不同的主题活动,开设 “文明礼仪活动月”。每月有礼文化主题教育内容:八月“开笔礼”、九月“开学礼”、十月“爱国礼”、十一月“用餐礼”、十二月“春节礼”、二月“尊师礼”、三月“诚信礼”、四月“敬贤礼”、五月“敬亲礼”、六月“荣耻礼”。

根据地方特色,学校还应该开创有个性化印记的礼文化主题活动,学生在真真切切的活动中践行文明行为,使寓教于乐的目的得以实现,深化“礼行天下”活动的效果。

责任编辑    李少杰

猜你喜欢
文明礼仪礼仪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提倡文明礼仪 弘扬社会公德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礼仪篇(下)
孝——礼仪第一礼
知礼仪,做谦谦君子
文明礼仪的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