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晓雯
2020年10月4日--7日,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我们一行28人赴杭州参加“新时代学校德育转型与班主任创新管理发展高峰论坛”。在为期4天的培训中,我们共同聆听了7位优秀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经验及创新做法,从中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一、尊重学生,和善与坚定并行
(1)10月4日上午,南京明道中学俞玉萍老师作《让每个孩子成为爱学习的天使》专题报告中,她传递的一种教育理念就是给学生以正面的鼓励,学会给学生贴上正面的标签。面对性格各異的学生,尤其是面对一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俞老师提醒我们即使不能做到春风送暖,也不应该打击侮辱学生。
(2)在学生出现一些错误的时候,俞老师的一些做法也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比如说当学生做题时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时,俞老师不是对他们严厉苛责,而是用这样的一种语言加以引导,“哎,我很好奇他是怎样出现这样的错误的呢?”然后先让出错的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再让其他的学生对这个错误进行点评指正。这些方方面面都体现了一个老师对学生这种发自内心的尊重,理解,俞老师反复强调,作为教师我们要蹲下去,这样才能够看清孩子的眼神。
二、注重倾听,提高课堂效率
虽然此次培训是围绕着班级管理这一主题进行,但是教学与管理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在培训中,许多老师的做法对我们提高课堂效率大有裨益。
(1)俞玉萍老师始终认为,无论是班级管理还是日常教学,课堂是最重要的,作为教师不要过多寄希望于课外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思考能力。甚至有时候俞老师不主张孩子在课堂上记笔记,更重要的是用来倾听,专注的倾听。为了培养本班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俞老师采取了开展主题班会、情景模拟等一系列方法,从中深刻感受到一位优秀班主任的责任与爱心。
(2)为什么有些老师的课堂效率特别低?俞玉萍老师指出,那是因为没有经过学生思考的、模拟的,学生是不会重视的。俞老师的想法就是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去,因为所有知识的转化都是一种主动建构的过程。例如,一些学习数学的困难生,一道题老师反反复复的给他们讲,效果并不理想,一错再错,原因就在于这终究都是老师自己的解题思路,我们忽略了学生这一学习的主体,教师可以让这些学生把这道题目的解题思路讲给同学听,讲给老师听,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效率,事半功倍。
(3)浙江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林志超老师分享了自己女儿学习上的一个故事,女儿的物理老师是清华大学物理学的博士,可女儿反映该老师上课时自己听不懂,问题就出在物理老师作为一个博士生,他认为很多问题都很简单,所以在授课过程中讲得比较快,导致很多学生听不懂。所以作为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适合学生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三、端正心态,理智面对班级问题
(1)林志超老师对于班主任这项工作的认识,给了我们参会班主任一次思想上的“洗礼”。林老师认为,班级的主人是学生,班级的“芯片”是班主任。一个班级的芯片水平决定一个班级的质量,一个班主任的思维起点,往往决定一个班级的终点。班级建设要跳出“走一步看一步”的思维,给班级一个发展目标,有一个明亮的地方,激励班级学生一起去努力。
(2)对于班级管理,林志超老师认为班主任不必时时都在,但不能长期不在。保障安全的最好方法,不是靠陷于险境时的解围技巧,而是避免自身陷入险境。对此,全国著名班主任,南京市“十佳班主任”陈宇老师有着类似的观点,那就是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主动的工作做的越多,被动的事情就做的越少。优秀的班级不是没有问题,而是优秀的班主任提前预设问题,并且想方设法去化解问题。
四、以生为本,引导学生遵规守纪
(1)为什么一些学生不愿意遵守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习惯于把一些优秀学校、优秀班级的班规完整的挪移到本班当中去,这是一种硬性的灌输,没有经过学生思考的班规,学生是不会重视的,所以很多作报告老师的观点就是让学生参与班规的制定,俞玉萍老师把整理好的班规简化为三个字,俗称班规三字经,例如:“音乐起,巧入座,见老师,生鞠躬……”,朗朗上口,方便记忆。
(2)林志超老师认为:班级常规管理中,最害怕学生无所事事,只有每一位学生积极投入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物中,在工作中取得成绩,必定能激发学生更加投入,更加在乎和珍惜,从而更团结,更热爱班级。一套班级管理系统的维持需要日常化,需要正常化,班主任的作用,是不定时的去关注,去做学生被发现努力工作的快乐,被关注的快乐,一个眼神即可,眼神所到之处,微笑展示之处,即是正常工作的保障。
五、家校共育,形成育人合力
(1)林志超老师认为,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班级的起点。同样杭州市明珠实验学校洪建斌校长在开学伊始,就要求每一位班主任详细的统计每个家长的学历、工作单位等情况,并依据家长的学历、工作,充分利用家长资源。
(2)洪建斌校长认为学校也要给家长立规矩,例如,在开家长会时,他规定家长8:50前到校,到点即关闭学校校门,迟到的家长一律不允许进入。另外,所有家长手上的广告资料一律扔入垃圾桶,不允许带入校园。衣着暴露的女家长,有纹身的男家长都不允许进入校园。洪校长认为不给家长立规矩,就难以给学生一种正面的家庭引导。
六、挖掘资源,注重德育生活化
(1)学生所有的经历都会成为成长的一部分,当孩子打碎班级里的花瓶时,俞老师的第一反应不是斥责学生,而是先询问孩子:“你的手受伤了吗?”并且及时向学生传递一种信任,那就是:你打碎这个花瓶一定不是故意的。在花瓶打碎之后,俞老师迅速的捕捉到了这样一组镜头,周围的学生有的帮助他打扫损坏的花瓶残渣,还有的学生为了防止扎破其他人的手,用纸小心翼翼的将碎花瓶包好再丢进垃圾桶。而这位打碎花瓶的同学,没有经过老师的提醒,第二天主动买了一支花瓶,再次放到了相同的位置。生活处处是德育,生活处处需引导。 (2)洪建斌校长分享了一个看似不登大雅之堂的教育案例,他带着自己的几名男班主任连续观察男孩子一周上厕所的所作所为。以此为切入点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懂得羞耻之心,树立文明意识。洪校长认为当一个孩子开始懂得羞耻的时候,教育就开始启蒙了,所以生活处处是教育。
为期四天的培训,时间虽短,收获颇丰,感悟颇深,静下心来,慢慢去消化吸收各位专家老师的智慧思想,取长补短,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