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谱写体育强市建设新篇章

2021-11-30 04:18宁波市体育局责任编辑杨芝
宁波通讯 2021年18期
关键词:后备体育赛事体育产业

文/宁波市体育局 责任编辑/杨芝

(上图/宁波市全民健身指导中心供图)2021 年宁波市全民健身指导中心中老年人气排球交流赛。

近年来,宁波不断推动体育工作全面融入大局,形成政府主导有力、社会规范有序、市场充满活力、群众积极参与、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公共服务完善的体育发展新格局。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和体育治理走在全省前列。到2025 年,宁波争取建成体育强市,为锻造硬核力量、唱好“双城记”、建好示范区、当好模范生,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和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贡献体育力量。

体育公共服务达到新水平。基本建成“全覆盖、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公园”“百姓健身房”等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 平方米以上,新建社区和行政村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公共体育设施和符合条件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率达到100%。加速群众身边的体育社会组织建设及服务能力提升,创建3A 以上市级体育社团15 个以上,新增市级体育社团5 个以上。建立丰富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赛事体系,推动运动休闲化,形成一批具有广泛参与度和较强社会影响力的全民健身品牌活动项目,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5% 以上。提升群众身边的健身指导水平,国民体质合格率达到95%以上。

竞技体育成绩取得新突破。2021 年东京奥运会和2024 年巴黎奥运会,争取每届确保奖牌,力争金牌。2022 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争取有宁波籍运动员参加,力争取得好成绩。2021 年全运会、2022 年亚运会、2025 年全运会宁波籍运动员参赛人数和金牌数力争再创新高。2022 年省运会金牌、奖牌或总分保持全省前二。创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国家级训练基地、省级各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各3 个以上。加强优秀中青年教练员、精英运动员、优秀体育后备人才、高水平裁判员、科研医务人才的培养。市体工队在训人数120 人以上,二、三级训练网络在训体育后备人数稳定在6500 人以上,区县(市)级体育传统学校在训体育后备人数达到12000 人以上。

体育产业发展得到新提升。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形成体育产业布局更趋合理、体育产业体系更加完善、体育产业供给更为丰富、体育市场主体更有活力的格局,争创国家体育消费示范城市。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达到3 个以上,培育省级运动休闲乡镇8 个以上。培育一批拥有自主品牌的体育制(智)造业领军企业,大力发展竞赛表演、运动休闲、健身服务等业态,努力提增体育服务业在体育产业中的比重。培育品牌体育赛事,引进职业体育赛事,全力打造并形成4—6 项国际知名品牌体育赛事和10 项以上全国有影响力的品牌体育赛事,不断提升办赛层次及办赛水平,积极争取宁波富邦篮球俱乐部重返CBA 职业联赛并不断提高成绩。到“十四五”末,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和增加值年均增长12%以上,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1000 亿元以上,占全省总量的20%以上,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超过2%,体育彩票销售额达100亿元以上。

体育文化传承取得新成效。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助力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建设独具魅力的体育强市。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和“四知”宁波精神,宣传和弘扬奥林匹克文化,传承和推广体育文化,着力塑造宁波开放创新、时尚活力、美好健康的城市体育文化特质。加强体育文化交流传播,推动与中东欧国家、国际友好城市等的体育文化交流,推动国际国内体育组织落户宁波,鼓励支持民间国际体育交流,积极开展与港澳台、长三角等地的体育文化和赛事交流,进一步扩大宁波体育的国际国内影响力。

体育改革创新迈出新步伐。坚持开拓创新,勇立潮头,以数字化改革引领体育全面深化改革,按照“整体智治”理念,加快体育改革创新步伐,继续推进社会力量办体育改革,提升体育标准化建设水平,加快基层体育治理体系改革,积极总结提炼可借鉴、可复制的宁波经验,打造具有宁波辨识度的体育改革创新成果,体育整体智治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猜你喜欢
后备体育赛事体育产业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体育产业之篮球
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分析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