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武干
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青杠坡镇农业服务中心,贵州思南565116
大肠杆菌病是仔猪常见病,主要包括仔猪黄痢、仔猪白痢以及仔猪水肿3 种,该病危害性大,死亡率高,养殖场(户)要密切留意。
仔猪黄痢属于致死性的肠道传染性疾病,该病常见于1~3日龄的仔猪,发病急,患病仔猪会出现剧烈的腹泻现象,粪便呈液体状,颜色为黄色,剧烈腹泻导致仔猪脱水死亡。一般情况下,仔猪黄痢大多是由于血清型大肠杆菌所导致,通过产生肠毒素进而导致发病。带菌母猪和患病仔猪是主要的传染源,其粪便中有大量的病原菌。母猪哺乳的过程中,如果其乳头被污染,仔猪吸允后即可导致病原菌进入到肠道中。如果仔猪所吸允的初乳中没有抗体,进入肠道内的病原菌就会大量繁殖并附着于肠道黏膜上皮,产生大量毒素,导致出现黄痢。
仔猪白痢属于急性肠道传染性疾病,该病多发于10~30日龄的仔猪,患病仔猪会出现腹泻,粪便呈糊状,颜色为灰色,有的为乳白色,腥臭味熏天。仔猪白痢发病率高,死亡率较低。患有黄痢的仔猪,其体内的大肠杆菌菌株和血清型类似于仔猪黄痢以及仔猪水肿病。仔猪出生后如果没有及时吸允初乳,或者母猪缺乳,哺乳不定时、不定量,温度低等,均会导致仔猪白痢的发生。仔猪白痢属于分泌性腹泻,主要是由肠毒素所导致。再加上炎症的刺激,仔猪肠壁内的液体渗出到肠腔内,肠内容物移动速度加快,最终引发白痢[1]。
仔猪水肿病属于急性肠毒败血症,多发于仔猪断奶前后,该病的发病率不高,但有着较高的死亡率。一般情况下,仔猪大多突然发病,头部水肿明显,并出现共济失调和惊厥等症状,该病主要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菌株所导致。尤其是一些生长较快较健壮的仔猪,大多先发病;主要是由于突然断奶、突然更换饲料,消化机能出现紊乱,微量元素补充不足以及应激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发病。
针对仔猪黄痢及仔猪白痢的治疗,首先需要口服补液盐,避免脱水致死,并肌注庆大霉素,按照每千克体重5 万IU 的剂量使用,早晚各1 次,连续注射3 d。针对出现水肿的仔猪,静脉注射5 mg/kg 恩诺沙星+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氨吡酮10 mg+维C 0.5 mg,将上述药物混合后注射,早晚各1 次,连续注射3 d。
在西药治疗的同时,辅以中草药治疗效果更佳。首先,针对仔猪黄痢,可以使用15 g 黄芪+15 g白术+15 g 吴茱萸+20 g 黄岑+30 g 金银花+30 g马齿苋+30 g 穿心莲+30 g 车前草+30 g 白头翁,将上述药物加入适量水煎熬成药液后去渣,分早晚2次灌服给患病仔猪,连续服用3 d。针对仔猪白痢,可以使用50 g 苍术+50 g 山楂+100 g 泽泻+100 g白芍,将上述药物加入适量水煎熬成药液去掉药渣分早晚2 次灌服给患病仔猪,连续服用3 d。针对仔猪水肿病,使用100 g 黄岑+100 g 黄连+200 g 黄柏+300 g 板蓝根+300 g 生地,将上述中草药加入适量水煎熬成药液去渣一次性灌服给病猪,连续服用3 d。
为降低仔猪大肠杆菌的发病率,养殖人员要认真做好饲养管理工作。针对怀孕母猪,应确保营养充足,喂食全价配合饲料,满足其生长营养需求,确保母子健壮。在母猪转出产房后,要做好消毒工作,包括产床、地面、围栏等,合理选择消毒药物,常用的有2%氢氧化钠溶液等。在下一批临产母猪转入产房前,应再消毒1 次。在母猪分娩前,也要做好对产房及周边环境的消毒工作,每周消毒2~3 次。在产房入口位置,应设置消毒盆,进出入前后应进行全面的消毒。在母猪哺乳前,要对其乳房和乳头等部位进行消毒,避免携带病原菌、仔猪吸入诱发疾病。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仔猪黄痢、白痢及水肿病的总称,严重影响仔猪的成活率。通过分析仔猪大肠杆菌病的发病机率,并探讨该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促进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