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森
(山东开放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据统计,我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已达到2800万左右,他们不仅是国家未来建设的栋梁之才,而且还关乎国家的和谐稳定与发展以及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但大学生心理和身体还未完全成熟,价值观还处于关键形成期,明辨是非能力较弱,容易误入歧途。近几年高校大学生犯罪出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不仅会给家庭造成巨大的伤害,而且给学校和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要顺利成长成才,就像幼苗需要精心培育,该培土时就要培土,该浇水时就要浇水,该施肥时就要施肥,该打农药时就要打农药,该整枝时就要整枝。”[1]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引领,不仅要运用马克思唯物辩证法内外兼治,既重视内因,又不能忽视外部因素,还要拥有新时代的发展思维去面对和解决问题。
大学阶段,大学生离开父母和家庭,开始规划和构建自己独立的生活方式和心理世界。这个阶段人们常认为是“心理断奶”的关键期。在这个过程中,各种矛盾和冲突交织在一起,部分外来因素的影响和自身的缺陷使得大学生存在许多心理问题。从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的焦虑、抑郁、强迫、人格障碍、人际关系、精神疾病等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在16—30%之间。
从对某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心理普查的情况看,一共2089人参与心理调查,心理测试的结果是一般关注225名,重点关注134人,分别约占心理调查人的10.8%和6%。在重点关注的学生中,39人常常失眠,存在轻生想法的有25人,曾经接受过心理卫生咨询和治疗的有25人。通过心理普查对比新生和老生,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要比老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更严重。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如对学习环境适应的问题、专业选择与个人喜好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就业压力问题、恋爱矛盾问题等。
从高中到大学,由一个紧张的学习环境到一个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由不独立的生活方式转到远离家庭独立生活的方式,大学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一方面,教师要做好入学教育工作,让新入学的大学生能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辅导员和班主任在日常生活学习上要给予父母般的耐心、关爱与情感疏导。另一方面,高校要设置专门的心理咨询室,聘请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定期心理疏导,与家庭家长相对接,共同努力,齐抓共管,让学生有个健康的心理,用积极的眼光和阳光的心态看待世界和周围的人与事。
社会科技的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不断加大,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方面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十九大报告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首要目标,加强思想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勇于担当的时代新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老师的悉心引导和栽培。高校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程、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比例配备,按教师人数与全日制在校生总人数1∶350—400的比例配备思政教师,并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名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二是学校、学院的领导要率先垂范,亲自到教学的第一线,带头推动思政课程建设。学校和学院应将思政教育写进教学大纲,以专业知识讲授为载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充分发掘专业知识的德育元素,实现专业课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三是要求思政教育的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和人格要正。思政课老师要充分利用大学生的“可塑性”和“向师性”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坚定理想信念,把“三观”教育统一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来,踏实走好人生每一步。
习近平总书记曾教导青少年:“要正确对待一时的成败得失,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使顺境逆境都成为人生的财富而不是人生的包袱。广大青年人人都是一块玉,要时常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不断培养高洁的操行和纯朴的情感,努力使自己成为高尚的人。”[2]围绕“课程思政”目标,通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金钱观、恋爱观、得失观和生死观。通过思政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教学贯穿专业课程之中,让思政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规范大学生的日常行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3]清代著名学者龚自珍说:“欲要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给大学生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新时代先进文化,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意识。
第一,学习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熟读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掌握各历史时期的文化精髓,让大学生在未来事业道路上拥有大格局、大智慧、大胸怀、大担当和爱国主义精神。第二,高校要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创新举办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用文化陶冶情操,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传承和创新文化。用优秀文化引导大学生思想的升华,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工程。第三,拒绝网络“垃圾文化”。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和5G的快速发展,信息查询和资源共享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各个领域都开始在网络空间进行开疆扩土。大学生作为网络运用的主力军,要合理、合法、合规地使用网络,自觉地辨伪存真,明辨是非。第四,开展大学生红色革命教育活动。让大学生深切地感受无产阶级老一辈为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所表现的英勇无畏、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最后,宣扬先进事迹,发挥榜样的力量。如2020年武汉暴发新冠肺炎疫情,初期驰援武汉的医务人员达到了1.2万人,90后、00后青年占三分之一。让青年大学生学习时代榜样的力量,不断鼓励大学生用奋斗书写无悔的青春,让青春绽放光彩。“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优秀传统文化让大学生从思想上得到洗礼和熏陶,可以有效抑制大学生错误的思想、行为。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趋势下,高校并非法外之地。在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把握时代潮流,按照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要求,依法治校,积极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坚持高校教育法治和德治的相结合。
在做好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的同时,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思维,让大学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这个群体主流是好的,但是不排除部分学生出现违法行为。对大学生普法教育是高校法治教育的必然要求。一方面,高校应聘请法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开设法制讲堂,运用朴实易懂的语言和现实鲜活的案例进行剖析,让大学生知道如何正当地维护自身的权益,知道什么是犯罪,犯罪后要受到何种惩罚。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到法院民庭、刑庭进行旁听,近距离地接触法律,切身感受法律的威严,组织学生到劳教所、监狱参观学习,让大学生知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每一个触犯法律的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并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买单。另外,高校要充分利用“法制宣传日”,使其成为大学生的普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通过官方网站、校园微信公众号和校园普法活动等线上线下有机结合,让法治思维内化于所有大学生心中,让全校上下崇尚宪法,尊重法律,敬畏法律,学会用法律维护正当权益和约束自身不良的行为。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也需要法律和道德的协同发力,一手抓道德,一手抓法律。既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又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让道德和法律相得益彰,真正做到“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大学生作为一个高文化、高素质和高智商代名词,家庭、学校和社会都给予了很高的期望,但是马加爵事件、药家鑫案和林森浩投毒案仍历历在目,这也让被称之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屡遭社会的质疑。犯罪无疑给大学生以后的人生带上了无形的枷锁,如何破除犯罪大学生的枷锁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努力,用宽容、用仁爱、用惩处来教育和感化犯罪大学生。
高校大学生处于人生最美好的阶段,他们是家庭的骄傲,我们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分析,给予犯罪大学生以人文关怀。对于犯罪情节轻微,非故意的、有挽救可能的大学生,要保留其学籍让其再受教育,并在以后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对于涉嫌故意犯罪,情节严重、性质比较恶劣,给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的,要以惩处为主,一方面可以引导、规范、评价其他大学生的行为;另一方面可以威慑其他有犯罪可能的大学生。除此之外,家庭和学校还要强化监管责任,要把犯罪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动态及时记录在案,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当地司法机关报告,发挥校、社、家联合机制。因为不当的处罚和忽视惩罚易使犯罪大学生产生负面心理,容易造成惩罚完毕后继续违法。只有把教育、感化和惩罚做到有效结合,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和犯罪情节,给予区别性的人文关怀,才能让大学生常怀一颗感恩之心,重新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总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首要任务,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大学生的思想引领不仅要汲取传统文化精华,推陈出新,又要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的头脑,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要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大学生的思想引领,高校的作用不可替代,但还要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交流与合作,做到“三位一体”,形成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全覆盖。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正能量,突出大学生的问题导向,提出新思路,寻求新方法,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维加强大学生的思想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