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法治教育重构路径研究

2021-11-30 20:46超,陈
山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法治法律大学生

庄 超,陈 凤

(1.淮阴师范学院,江苏 淮安 223300;2.淮安市清江浦区人民法院,江苏 淮安 223300)

一、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要性

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推动全社会法治意识的树立,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性,[1]并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中央全面依法治国会议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法治思想,重申法治社会建设要迈入新阶段。2020年国家教育部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法治工作的意见,高校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人才培养基地,责无旁贷担负起进一步推动法治教育的重任,高校法治教育成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关键一环。

(一)法治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促成有所裨益

“对于一个社会来讲,法治能否取得成功,直接依赖于社会的公共决策者和广大公民是否普遍接受与法治理念相适应的思维方式——法治思维。”[2]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法治领域中法治人才的重要性,认为法治领域人才的兴盛与全面依法治国息息相关。同时,飞速发展的社会生产力,也对作为国家的人才基础的在校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大学生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与较强的学习实践能力,也要求大学生具备一定的法律素养与法治思维。因此,开展系统的法治教育,充实大学生的法律知识储备、提高法律意识,并较好地运用法律解决问题,成为法治建设时期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养成、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与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一环。

(二)法治教育有利于调控高校法治秩序,实现依法治教

依法治教是建设法治国家在高校的缩影和体现,教育领域的法治化是考量国家法治水平的重要指标。在高校法治教育过程中,学校通过对课程合理科学的规划,多元化教学手段和方式,不但帮助学生深度理解和接受教育内容,也将更高的要求放在教师素质方面,提高了教师、管理者的法治素养,使得各个要素都在向推进法治教育的目标而努力、靠拢,进而引导社会秩序法治化的构建从社会进入校园,使校园秩序在法治化的轨道上平稳有序,最终实现依法治教。

(三)法治教育是助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推手

随着逐渐深入发展的高等教育,大学生的数量也与日俱增,这一群体具备高认识水平、多元化的思想,他们的认知思考水平也逐渐演化为社会思想的主流代表。针对大学生开展法治教育,不仅是对高校法治精神和法治初衷领会程度的大考,也是一个需要社会乃至国家考虑的问题。从另一方面来说,毕业后的大学生将在祖国的方方面面开展建设,他们所具备的专业素养,将更有效地推动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地区的法治化建设,更深远地提升全社会法治意识。

二、大学生法治意识与教育现状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由于缺少丰富的社会经验与人生阅历,他们的意识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片面性,在“知”与“行”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就当下大学生法治意识和法治教育现状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大学生守法用法意识淡薄

在大学生法治意识教育的不断加强与推进下,多数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法治对于社会的重要作用,并能够自觉拥护国家法律法规,对法治理念产生较强的认同感。但在实际生活中,部分大学生触碰校园贷、网络贷、学历造假、论文抄袭、购买盗版等错误行为也屡见不鲜。他们对于法治的实践能力更是相对薄弱,缺乏用法治观念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侵害发生在自己身上时,通过法律等正当方式来保护自己往往不是他们的首选,而更多的是以消极态度处理,甚至在冲动或不经意间采用违法的手段来讨回所谓的“公道”。

(二)大学生法治信仰不坚定

当代大学生具备一定的法治意识,但并非都有坚定的法律信仰,在认知和行为之间存在冲突、摇摆不定或者难以抉择,这与当前快速消费的社会背景有关。部分大学生为了快速地获得利益、成就,试图寻求法律漏洞,钻法律的空子。一方面,他们希望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追求法治,另一方面,侵害权益的事件发生时,又顾虑良多,抗拒使用法律手段,对执行者的正当性、司法的公正性产生怀疑,采用暴力方式解决问题。一方面对权大于法、以权代法、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的行为深恶痛绝,另一方面却又消极、被动地接受这种现象,法律信仰极不坚定。

(三)法治教育目标定位模糊

高校的目标定位问题是首要的。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理念对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对学生法治教育的过程中,很多高校采用的多是笼统和抽象的教育方式,缺乏明确的目标定位和教学理念,并未有目标地进行阶段与层次的划分,最终导致高校法治教育缺乏由简单到复杂,由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教育过程。这对高校法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造成了阻碍。其次从学生自身的目标定位看,当代大学生思维、认知更加跳跃和丰富,也更加自由。但部分大学生在追求自由、追求自我的同时,却未能树立科学、正确的目标定位,其中法治定位尤为欠缺。

(四)培育机制落后不完善

立足于高校本身当前的培育机制落后、具有较明显的形式主义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大部分高校法治教育的课程主要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重点在于思想教育,法治教育部分仅占全书的1/3左右,教材的缺失,直接导致法治教育课程流于形式,无法实质性地开展。二是,课程内容不合理。当前高校通用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书面化问题严重,内容无法与现实接轨,对大学生亟需学习的合同法、专利保护法、著作权法等篇幅少、内容不深入,实际作用不高。同时教材更新慢,无法适应法律日新月异的变化。三是,师资力量缺乏。各高校除法律专业外,并没有专业的法律课教师,多是思政教育代课,从师资上看既不专业也不充足。由于教师自身专业能力不足,没有实践经验,结果只能是填鸭式的讲授理论,在遇到现实问题时显得无所适从,对学生来说,既无法激发兴趣,也没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四是,缺乏情景模拟和实践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学生仅是单纯的接受理论知识,并不能通过切身实践充分理解法律,进而学会运用法律,最终只能是哑巴学习,懂法而不会用法。

三、新时代大学生法治教育重构路径和对策

(一)以高校为切入点

1.优化课程设置,强化法治理念

在课程内容设置中把法理学作为法治教育课堂的基础,突出法律的本质、价值、功能,对大学法律基础知识教育理念作出合理的调整安排,强化法律的价值理念教育。提高法治教育在思想教育中的比例,甚至可将高校法律基础课程单独列为高校必修课程,彻底改变法治教育从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更系统更专业地组织教学。同时,在依法治国、推进现代化法治教育的背景下,传统的单纯传授法律知识的教育方法已无法满足需求,如何使大学生养成法治思维显得极为重要。这也是教育部法治宣传“七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学校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3]具体到高校,可通过案例不断强化教学,同时将“国家宪法日”“普法宣传日”“消费者权益日”作为出发点,加强学生的自主建设与自我管理。开展校园法治主题教育、法治宣传周、法治教育文化节、定期邀请校外法律专家宣讲等系列活动,使学生在交流活动中获得直接的法治体验。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删除部分与时代脱轨的繁杂理论,增加与当前形势相符、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新内容,如与互联网相关的法律、专利法、著作法、侵权法等内容,或尝试开设一些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选修课,例如合同法,劳动法,婚姻法等,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在教学中改变生硬的纯理论教学,借助生动的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在遇到问题时能运用法律武器解决问题。

2.完备师资队伍,实现素质提升

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加强法治教育,就要构建一支具备专业过硬、负责任的教师队伍。高等院校法律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决定了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水平和发展前景。现阶段,在国内的高等院校中,特别是一些并未开设法律专业的理工院校,法治教育师资力量相对匮乏。在邀请检察官、法官以及律师等具有法律实践经验的法律从业人员来校授课的同时,可以开展专业培训,以院校内从事法律教育的老师或校外专业人士为主讲人,在定期培训中逐步提高老师的法治理念和教学能力。[4]唯有高等院校法律教育师资队伍的问题得到解决,更好的法律教育才能被应用到学生身上。

3.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坚定法治信念

依法治校的前提是有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可寻,实现依法治校的关键是高校严格执行相关政策。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加大了学校的管理难度,与此同时,新情况、新问题也层出不穷。如何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如何促进教育的现代化、契合社会实际,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主要任务。而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要想优化高校管理,维护有序的校园秩序,建立被认可的规章制度,就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实现依法治校。

实施依法治校,领导干部和教师应率先提高法律意识、完备法律思维。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大学生法治思维的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能更快地养成对法律的敬畏,培养更全面更完善的法治思维模式。为适应时代发展,应运用新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思维,将各种传播媒体串联起来,打造形式众多、风格多样、类型丰富的多元化法治思维培育平台,形成有利于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法治校园环境。

此外,在高校规章制度制定和运行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其中,吸收借鉴学生思考和要求,针对不同问题提出合理化的管理规定,并结合《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所提出的对于高校学生的要求,逐步深化学生对法治原则理念、相关法律知识的理解与渗透,使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得以详尽阐释,帮助学生在为人处事、生活学习的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4.增强法治意识,开展法律实践

“法律的生命不在逻辑,而在经验”,社会实践与法制意识的培养不可割裂,法治知识的传授与实践是在辩证中取得一致的。在大学生法治意识教育的培育过程中,知识的传授和法治实践两手要双管齐下。各高校应鼓励大学生以求真务实的作风、真诚恳切的态度,积极开展法律实践,撰写法律社会实践报告与学习心得体会。校风校纪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大学生对法治最直接的实践是通过校纪校规的执行,因此,这就要求高校在制定校纪校规时,充分体现法治精神,制定接受度高、能被广为遵守的制度规范。在法治知识传授的基础上,高校按照教育法律的原则与规定,充分发挥高校思政教师、辅导员立德树人根本、鼓励学生积极开展法治宣传与法律咨询等活动,通过实践教育促进大学生对于法治体系、法治意识的多元认知。

(二)从社会角度分析

1.营造社会法治氛围,将法制建设工程不断推进

加强法治宣传,有针对性地加大对于社会各界的法律宣传,将法律至上的理念深植于群众生活。推动完善立法工作,对于有争议、有不足之处的法律制度重新进行修订与完善,深度构建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合理应用执法监督部门,确保法律在生活细节处的落实,使得公平正义可以在各个方面被切身体现,在全社会形成法律崇拜的风气,增强人民群众对于法治的信心。深化经济法治改革,法律法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守护者。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旧是我国的国情,转型过度的较长时间不可避免。自由与发展机遇由市场转型所创造,但是市场经济同时也是效益经济,利益得失难免是人们所看重的部分,[5]个人利益被过度放大,必然会对社会集体的利益有所损害。因此,完善法制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举,才能在人们思想道德出现负面问题时及时加以遏制。此外,借鉴、学习国外的优秀法制案例,有益于新型法律关系的构建。

2.开拓构建多元化法治教育宣传渠道,强化舆论引导的正向作用

舆论宣传在弘扬法律文化方面也必不可少,在依法治国中,舆论发挥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在当前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媒体网站、公众号、微博等,经常性的在推送法政热点、国家热闻与法律知识,大学生应积极地关注这些正能量的网站、公号,通过对时事热点的讨论学习,提升自身相关的法律知识素养,培育并不断发展运用法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这便要求舆论要有正向引导的功能,要积极地宣传法律法规、普及法律案例、分享法律成果,使舆论的导向作用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发挥得更加充分,让良好的社会主义法制理念在大学生的生活中生根发芽,进一步提高学生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大学生作为公民参与国家热点讨论的主人翁意识和政治参与感。

四、结语

“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6]新的历史条件下,法治中国需要每一位公民共同建设。当代大学生作为新时代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推动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坚实力量。高校法治教育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教学,还要加强对学生法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通过合理的法治教育实践活动来对学生进行用法、护法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最终使学生将法治思维和法治理论知识更好地外化为行动,同时,社会舆论也应当积极主动地引导大学生了解学习法律,自觉遵守法律,懂得运用法律的方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解决生活中种种问题,全面推动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发展。

猜你喜欢
法治法律大学生
法律的两种不确定性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文明养成需要法律护航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律讲堂之——管住自己的馋嘴巴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