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新模式的建构

2021-11-30 20:46黄玉红苏振东
山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思政互联网+课程

徐 颖,黄玉红,苏振东

(山东开放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互联网+”已然成为这个信息化和智能化时代的象征。手机、电脑等网络终端的普及对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严峻挑战,创新成为必不可少的因素。为打造全新的教育创新理念,必须不断改变对传统教学方式的看法。在此基础上完善教育改革理念,关注“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的变革及价值引导转化,重点构建“互联网+”课程思政、“四库一体一平台”模式,即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建立思政元素案例库、网上实践库、思政融合树形库、课程思政学生互动交流库。

一、实施课程思政的原因及新模式探讨

(一)构建课程思政的原因

早期,上海各高校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实施“课程思政”的改革,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展需要秉持“八个相统一”的原则,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将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理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起来,实行全方位育人。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是国家和教育部非常重视的问题。当前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是课程思政理念还未深入人心,高校各类课程之间联系较少,课程思政整体设计和顶层规划不够完善,因此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要深入研究做好顶层设计,由思政教师来建构适合各类课程教学的课程思政模式。

(二)“互联网+”新模式的探讨原因

在大学校园里,互联网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学生愿意尝试新的事物,需建设符合其需求的教育模式,学生才会产生兴趣。需整合各类教学资源,依靠超星学习通平台,形成与互联网相融合的E时代混合教学模式,满足学生自主学习以及教师实时教学功能。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他们灵活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创新发展,培养其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利用手机课堂、在线课堂的方式,与教师的教学形成紧密配合,融合在线、课堂与实践为一体,统一集成设计。把握“互联网+”以及由此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将互联网运用到教育教学中,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易于掌握,进而提升教育教学的吸引力和创造力。

二、建构新模式的过程

(一)重视人才培养顶层设计

教育部对人才的要求明确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对课程进行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中,应该严格要求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程设计环节中,构建专业的创新协同机制应当更加标准化,根据社会及企业的人才需求培育学生,达到校企共建,共同合作的目的。

学校需秉承现代教育理念和新思想,在传统模式基础上凸显“四库一体一平台”的优势,必须与科技的进步、经济的高速发展协调配合。在每个项目的教学目标中实行日常的运营管理,让学生的学习能达到一种融会贯通的境界,既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要求,又将时政热点、当今潮流、发展所需融入课堂教学中,培育高素质人才。

(二)教学方案的实施

首先为学习者营造良好的氛围,以便于其学习目标的更好实现。基于“互联网+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是连接理论与实践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纽带。其次教学前的准备阶段要求教师将相关的教课信息、PPT等资源上传到网络的云平台,在这个前期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云课堂的重点。在课后的教学评价阶段,学生和教师可利用该平台根据双方相互的学习成果进行交流总结,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提高其对知识的前后整合能力。课后也要对课堂内容不断巩固加深,教师可布置课后的练习测试来侧面加深学生的记忆,将互联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案实施优化调整。

(三)“四库一体一平台”整合发展

“四库一体一平台”模式,即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建立思政元素案例库、网上实践库、思政融合树形库、课程思政学生互动交流库。以项目实践为驱动型力量,整合四个方面,建立一套完整的体系,过程中坚持“课程思政”为引领,丰富学生的思想观念。学生通过教师在云课堂平台下发的任务,对自己的学习成果加以测试和整理,可以得到一定的成就感与满足感,从而对这种方式产生足够的兴趣。再者,将思政、实践相互融合,互动交流是四库所要达到的目标,用“互联网+”技术对决策和计划做好铺垫,同时利用其便捷性对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和指导。“课程思政”的引领是与教课内容互相衔接、相辅相成的,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有所提高,促进其高效发展。

三、实施策略及效果

(一)“线上+线下”相配合

在“互联网+”大背景下,线上与线下相互配合已成为基本状态。“线上”指的是利用网络云教学平台来发布视频、习题、课件等资料,如超星学习通,它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书本上的内在含义,深入其记忆当中,构建起自发式的思考模式和习惯。在网络教学平台的约束规范下,学生可在课下自行完成习题并提出问题,这种设计让学生有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引导其在平台上踊跃积极发言,使同学们之间相互解答,建立起教师与学生及学生相互间的互相学习。

“线下”模式是指师生间在实际的场所建立的面对面教学环节,教师需帮助学生构建起其科学合理的价值体系,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在基本的教学知识层面上进行较高难度的分析与解答。教师所要帮助学生的具体内容分为三点:首先帮助其操作平台,完成基本的云课程目标;其次是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状况加以分析,授课的同时注意观察学生们的学习程度而随时变换教课方式,让学生对重难点有所把握;三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开展课堂的互动交流模式,让学生在合作探讨中共同进步。线上线下结合的思想政治教学,不仅让教师承担着教学指导的任务,更是作为学生的思想启蒙引领,对其人生价值三观产生重要影响。教师与学生的面对面学习授课让学生有了亲切感并对教师产生信任,达到了“教育”的效果,用简单的课堂式思政课升华为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

(二)课堂内外的针对性学习

高校要以学生为主体,利用网络平台与学生互动、个性化教学,全面打造社会所需要的建设型人才。需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的一体化梳理,紧扣学术前沿,结合当下知识时代背景对思政课堂教学加以转化。学生可更好地提升自我学习效率,对此也可使用大数据进行信息收集,将学生的学习成果以数据方式明显展示,能够精准体现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

“课内”教学即针对教学的重难点进行专题化地课程指导,比如设置热点话题,进行组内讨论,根据当下时政进行案例教学等。“课外”即指在完善的课内教学和丰富的资源基础上整合外部条件来指导学习,并对网络共享教学资源加以选读,拓宽了思想政治渠道的同时,还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其营造了一种浓郁的思想政治氛围,针对性明显加强,实现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整合改革。

(三)实践和教学有机配合、联合发力

实践教学在大学生的思政课堂中也是较为重要的环节,实践的课程内容应该秉持层次化和主题化的原则,从不同的方面进行设计研究,需做到可操作性强,避免学生的投机取巧和随意完成。制定出可视化的方案,包括目的、具体步骤等内容,鼓励学生在课堂内外结合实践,每一个专题的在线课程,都要在后期通过大数据的收集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其进行探讨,用网络平台将分散化的内容串联起来,教师对重难点的问题深度解析,将学生所关注的实际问题放在教学实践当中合作完成。依托实践教学使得学生们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而深入了解,保障课堂与师生间的高度配合。

“互联网+”给高校的思政课堂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及创新模式的变革,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能准确灵活运用互联网,有效开展线上线下的混合模式教学,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作用,在教师的精心准备下抓住课程的专业化给学生以生动具体的指导。

“四库一体一平台”思政教学模式的改革以互联网为前提,又将这一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向前迈进了一步,突出了学生的理论素养和认知价值体系。以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产生联动机制构建起崭新的教学模式。课程思政不是教学模式的增减,而是一种方法,是高校在落实立德树人过程中的指导地位,抓住这一核心观念,把实事求是的精神与高校课程建设有机融合,打造完整的教学团队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高校课程体系。

猜你喜欢
思政互联网+课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