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石羊河林业总场小西沟分场 李兆福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到生态环境问题,认识到林木资源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因为受到气候环境因素的影响,植树造林的成活率低,采取何种造林技术以及如何加强后期的森林资源的管理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加强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建设,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在植树造林的过程中应该采取适合的造林技术,同时提高后期的管控水平,真正发挥林木资源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
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增强,逐渐认识到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其不仅能够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并且起到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和净化空气的作用,尤其在改善当地的经济条件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地方政府部门和林业部门加强对林业发展的重视,加大了植树造林的力度,采取了科学的后期林木的抚育管理工作,提高了森林资源的覆盖率。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害处,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林业部门加大了对森林资源的建设和保护,提高了植树造林的水平,尤其在我国一些干旱半干旱地区,应用了多种植树造林技术,并且加大了对森林资源后期的管护,从整体上加强了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推动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虽然我国有着丰富的林业资源,但是人均占有量低,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木材的需求量不断增多。通过植树造林能够改善生态环境,同时在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可以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木材资源,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地域辽阔,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植树造林涉及的内容较多,不仅要考虑环境问题,同时还要采取科学的植树造林技术,才能提高林木的成活率。但是从当前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植树造林的情况来看,还存在着造林技术不规范的问题。
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造林需要选择抗旱能力强的树种,在栽种之前应该考察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水分资源。因为干旱地区的水资源比较短缺,加之气候条件恶劣,植树造林的成活率较低,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可能因为干旱而流失大量的水分,造成植物的死亡。因而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抗旱树种较少,选择的树种有限。
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干燥,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少,很难进行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只有选择适合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树种进行植树造林才能提高林木的成活率。
3.1.1 播种造林
在采取播种造林技术之前,要做好种子的选择工作。选择长势好和粒大的树种,并且树种没有病虫害。因为特殊的气候条件,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植树造林的选种工作非常的关键,必须要保证种子的发芽率。此外,播种造林技术对土壤的要求比较高,必须满足造林技术,否则会影响造林的效果。播种造林完成之后,还要做好后期幼林的抚育管理工作,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3.1.2 植苗造林技术
植苗造林技术的应用需要选择完好无损的苗木作为主要的材料,必须要保证苗木的质量,在该造林技术应用之前要做好苗木的培育工作。在起苗的过程中防止对苗木的根系造成损伤,在运输过程中可以使用草帘包裹好苗木,避免根系受到损伤。在后期造林的过程中,不要让苗木的根系受到挤压,防止变形失去水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采取植苗造林技术必须要保证苗木根系的水分,才能够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3.1.3 分殖造林技术
在应用分殖造林技术时,做好苗木的水分保持工作,避免在运输的过程中造成水分的流失。分殖造林中的幼苗成活率直接受到母本品质的影响。在后期造林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水分的充足,增加土壤的肥力,最大程度地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植树造林中,做好树种的选择能够提高苗木的成活率。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应该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自然条件选择适合的树种,其中樟子松就是比较抗旱的树种,可以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应用和推广。樟子松是一种常绿乔木,在生长的过程中对光照条件的要求较大,具有很强的耐旱、耐寒和抗风性的特点,在生长的过程中水分蒸发较少,并且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此外,该类树种对土壤的要求较低,即使在沙化土壤和贫瘠土壤中也能生存,有很好的防风固沙的作用,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植树造林选择的重要树种。在这里特别推荐几种适合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树种,如:胡杨、梭梭、毛条、沙拐枣、白刺等,他们都具有很强的耐旱、耐高温、耐寒、耐盐碱和抗风性的特点,并且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此外,这些树种对土壤要求较低,即使在沙漠和贫瘠砾石滩地中也能生存,有很好的防风固沙的作用,是干旱半干旱沙漠地区植树造林选择的重要树种。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条件比较恶劣,在植树造林之前要做好整体工作,提高土壤的蓄水保障能力,才能提高林木的成活率。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条件比较差,降水是主要的水源来源,应该做好水源的储存工作。通过科学的整地措施能够改善土壤的结构,创造适合树木生长的土壤环境。为此,可以建设小型的水土保持工程,能够拦截降水和储蓄降水,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干旱问题对植树造林工作的影响。
苗木在出土之后运输过程中可能造成水分的流失,要做好苗木的水分管理,对苗木进行保鲜处理。在起苗之前,应该灌溉充足的水分,提高水分的吸收能力。在起苗的过程中还应该避免阳光的暴晒,做好苗木的保护,定期的喷水,通过泥浆蘸根等方式加强对苗木根系的保护,或者对根部进行浸泡,增加苗木中的水分。还可以适当的修剪苗木的根系,减少水分的吸收和蒸腾。在植树造林的过程中,选择适合的造林方法,造林工作完成之后可以覆盖塑料薄膜,减少土壤中水分的流失,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选择适合的时间造林能够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应该选择幼苗生长旺盛阶段或者外部生态条件良好的情况下造林,能够让苗木从土壤中吸收充分的水分和养分。在春季解冻之后,土壤中的含水量较高,该时期进行幼苗的移栽能够让幼苗快速的发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满足生长的需求,可以在春季选择植树造林。如果选择夏季造林,如:种子飞播造林、人工散播造林,则要充分的考察当地的降雨情况,雨前播种,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合的造林技术。如果选择秋季造林,要选择最佳的时机,造林时间过早会增强蒸腾作用,造成苗木的提前枯死,造林太晚会影响栽植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关的林业管理部门要加大对林业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此外,加大对森林资源乱砍滥伐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森林资源的监督管理效率。在森林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减少火灾带来的损害。
建立合理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鼓励森林工作人员做好森林管护工作,在森林资源管控的过程中将具体的责任落到实处。结合地区森林资源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管理和金融措施,坚持因地制宜的管理方式。在具体管护的过程中,做好病虫害防治和森林防火等工作,并且结合森林资源的发展情况制定详细的管护细则,适当的调整森林资源的管控模式,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国家在制定森林管护法律法规之后,地方政府要严格执行国家的规定,并且按照地区森林资源的发展情况制定详细的地方政策。改变传统的管护观念,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采取综合管护的手段。
森林病虫害直接影响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为此,提高管护人员的综合能力和水平,清楚地认识到林业病虫害的危害,在管护的过程中能够采取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手段,减少病虫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强对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设施的建设,不断完善检测技术,保证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科学性。在具体防控的过程中,调查病虫害发生的重点区域,能够有针对性地对重点区域进行病虫害的防控。
建立完善的森林资源管护机制能够强化管理的效果。首先,明确各部门的主要责任,将具体的责任落到实处。其次,对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业务进行科学的规划,每年都要制定森林经营管理的目标,以此来完善经营管理体系。最后,采取科学的植树造林技术,提高森林资源的覆盖面。不同地区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当地森林资源的发展情况制定科学的森林管护机制,保证森林管护工作的科学性。
森林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生态环境恶化的背景下,人们逐渐意识到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加大了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在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明显,通过科学的植树造林措施能够提高森林资源的覆盖率,改善地区的生态环境。而植树造林工作完成之后的管护工作也能提高森林资源的质量。为此,应该加大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植树造林技术的研究,并且制定科学有效的管护措施,推动干旱半干旱地区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