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思聪 何亭亭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
2018年11月5日,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式组建。经过近一年的管理体制的谋划、成立和磨合,大力推行政策扶持,给音乐产业的发展带来利好,维护开放的市场环境为音乐产业开拓新空间,加速技术的不断进步为音乐产业发展提供坚强后盾。江西在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瞄准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在“互联网+”、VR/AR产业、5G等方面持续发力,有力地推动了江西省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同时,江西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7项国家级非遗音乐项目,省级项目更是在江西各个地区遍地开花,运用文化的力量,推动江西地区发展。
1.凤凰沟草地音乐节
凤凰沟草地音乐节至今为止共举办了六届。2015年,首届江西凤凰沟草地音乐节由江西美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正式启动。它通过比赛的形式,将草根选手进行评比选拔,首创了国内草地音乐节选拔歌手的户外音乐节运营模式。除此外,它还邀请了江西本土著名音乐人、偶像团体等来保障音乐节的人气。除音乐舞台部分,2015 cosplay的超级音乐盛典还将最火爆的cosplay元素布满音乐节现场,两百余名宅舞、萌歌爱好者现场演出互动,为凤凰沟草地音乐节带来更多的音乐文化。第一届凤凰沟草地音乐节的顺利举办,为其打下了青年受众基础。随后几届,都延续了首届草地音乐节的基本运营模式,但在演出阵容、配套设施、后勤保障方面进行了全新升级。
2.梅岭伶伦音乐节
2017年,由南昌市梅岭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在梅岭风景区举办了首届南昌梅岭伶伦音乐节,该音乐节取名“伶伦”是希望该音乐节能够延续这段千年音律情缘。距今南昌梅岭伶伦音乐节已举办了两届,首届音乐节演出阵容以国内知名民谣歌手和摇滚乐队为主,一方面邀请多位知名音乐人加入,另一方面在江西高校内进行校园歌手选拔,获胜队伍可以获得与明星上台演出的机会。第二届梅岭伶伦音乐节的举办对演出阵容进行了进一步升级,场内还设置游艺园区、美食派对、创意集市等场所,力求打造一个户外音乐豪华派对。
3.南昌音浪音乐节
南昌音浪音乐节的举办点位于大型的户外万达主题乐园(现已由融创文旅集团收购更名为“南昌融创主题乐园”),是江西首个将音乐节与游乐园相融合的创新模式。2018年10月1日至2日,第一届南昌音浪音乐节正式开幕,其主办方万达集团利用节庆日的人流量,将该音乐节作为南昌万达乐园的一次IP活动,采取一票通玩模式,音乐节当天可以提前入场体验多项游乐设施。这一举措无疑更加贴近年轻群体的需求,受到大众欢迎。现场除了两个音乐现场舞台,在1.5万平米户外草坪上,观众可以去享受园区中的娱乐设施、玩乐项目,同时增加创意集市和美食区,为观众们增加更多的娱乐打卡地。然而,2019年始,万达集团将乐园转售融创文旅集团,该音乐节就此消失,令人扼腕叹息。
4.南昌梅岭电音节
南昌梅岭电音节是江西地区最新出现的具有高人气和潮流感的电音盛会。2019年7月20日,第一届BUDX南昌梅岭电音节在南昌湾里新经济产业园举办。作为江西目前最高水准电音音乐节演出阵容,它请来了三位目前公认最权威的DJ人物榜单中的三位百大DJ、来自西海岸的HIPHOP大神BLACKBUSTERS组合等一线电音节团队。
第一届BUDX南昌梅岭电音节为提供交通便利,特别设置两条免费的公交特约车路线,同时为无法乘坐规定路线特约车的观众提供了一些详细的公交指南。音乐节现场设置方面也是别出心裁,设置了VIP卡座区、360度全方位无死角的喷水设备、卡丁车体验区、品牌机车展示区等。
1.市场运作
目前,江西地区大都为本土户外音乐节,很多具备巡演能力的国内外知名户外音乐节品牌还未入驻江西,这使得江西本土的户外音乐节大致集中在省会城市南昌或者省内各大著名特色风景区。为了促成户外音乐节与当地政府、景区开展合作运营,一般会采取音乐与城市品牌联动模式,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加强产业集群建设。[1]
2.宣传推广
在宣传推广方面,江西户外音乐节采用纸媒和新媒体双管齐下推广方式。纸媒方面,它们通过在省内知名报纸、杂志、宣传册上进行刊登宣传。新媒体方面,通常会在地铁、公交等移动屏幕上进行宣传片广告播放;在公交和地铁等候区域,张贴音乐节海报、告知购票渠道;和电台合作,通过采访、互动等方式宣传;在主办方和赞助商的个人媒体账号上也会通过视频、图片展示,转发抽奖、集赞等方式进行宣传。
3.经济效益
江西的户外音乐节大都与当地政府、相关企业强强联手,以门票销售为主要收入,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吃、住、行、购、游等五大要素,向四周辐射其他产业。通过集中有效资产、聚集可流动资本,推动新的旅游空白区、新兴旅游业态和文旅产业的整体开发,挖掘旅游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开发具有文化、收益双丰收的优异文旅项目和产品,推动江西地区经济发展。
在节假日和周末,游客们往往会选择多景点的地区来丰富旅程,获得满足感。江西旅游资源十分丰裕,围绕省会城市南昌打造了“江西风景独好”这一旅游品牌,原先主打的红色旅游模式,已为其吸引了一定的游客人气。而文旅新模式下的“景点+音乐节”,更加能够吸引年轻游客的到访,使旅游市场繁荣活跃,从而服务民生,拉动经济。
笔者曾通过查阅文献、现场体验等方式,发现江西户外音乐节普遍存在生命周期过短、缺少核心竞争力等问题。一方面,由于文旅新模式下的“景点+音乐节”还刚刚起步,基本处于“试水”阶段,很多规模较小的本土音乐节都遭遇了“昙花一现”的状况。另一方面恰逢节假日期间,江西户外音乐节与国内同期举办的“草莓”“迷笛”“麦田”等成熟品牌的音乐节有“撞车”情况,因此如何“杀出重围”、打造自身亮点、寻找核心竞争力也成了目前江西户外音乐节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江西省正全面实施全域旅游,从最早地做好景区景点,到连点成线,再到迄今的企业及相关机构互相合作,双方专业化分工和共谋发展的目标,使得多种产业力量聚集融合,有力地推进了江西文旅的进一步发展。而江西省陆续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对加快建设旅游强省,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亦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一场成功音乐节的策划和举办离不开优秀专业的艺术管理团队。江西目前的户外音乐节大部分都是由非专业人群进行跨界管理,在项目组织管理方面难免会出现疏漏、不够系统、人手不足等情况。在演出方面,也存在着艺人同质化、时间同质化、内容同质化的问题。其中,因之江西户外音乐节规模较小,无法承担“音乐节全明星阵容”,因此演员阵容方面难以作为江西音乐节的卖点为音乐节带来更多收益。
江西户外音乐节主办方和合作单位应借助音乐节的影响力、声誉与其他音乐节厂牌、唱片公司、独立音乐人、艺术家等保持广泛联系,通过与市场和政府对接,借助政府力量和民间团体使音乐节所需经费能够获得稳定保障和合理使用。此外,江西户外音乐节主办方还应在回报社会方面做出一些尝试,为音乐节厂牌的品牌增值做出贡献。
虽然江西户外音乐节还处于初级发展时期,管理程序相对较简单。但为求更稳健的发展,音乐节的推广、演出、接洽需要更专业的技术手段与运营人才。因此,可以考虑设置专门的项目管理小组、委员会等机构,对江西户外音乐节把脉问诊,科学定位,促进音乐节健康有序地发展,扩大音乐节项目的影响力。[2]
提高新水平,关键在加快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要把艺术管理人才培养和使用,作为推进音乐节产业的智力支撑和重要保障。要充分发挥省内各高校的优势,开发出协同培养艺管人才的新模式,加快培育交叉学科技术型高级人才和适用人才队伍,让真正懂文旅发展的人才参与策划管理,真正打造一支专业化人才队伍。
如何凸显地方特色,如何在户外音乐节中融入地方文化是江西户外音乐节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法。特色是文旅产业的重要名片,每个音乐节要形成自己的特色,除强调举办地点设施和项目建设提升的差异化外,尤其要注重音乐节节目的特色化、嘉宾阵容的特色化、饮食项目的特色化、音乐节衍生品的特色化,使参与者和游客可停留、可欣赏、可回味,提高大家的满意度和认可度。
现如今,各大国内户外音乐节为求发展已逐渐向线上音乐节、科技音乐节方向发展。江西南昌现如今已承接了三年世界VR产业大会的举办,并且在繁华的红谷滩新区全力打造国内领先的VR集群。因此,稳固的VR集群和技术完全可以作为江西户外音乐节走向科技方向的后盾,增强音乐节现场气氛热度,打破音乐欣赏的时空限制,助力江西户外音乐节发展。
未来已近,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