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玉米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2021-11-30 14:37黄元杰
乡村科技 2021年34期
关键词:中耕高产栽培

胡 磊 黄元杰

(桐庐县分水镇综合服务中心,浙江 梧桐 311519)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经济和饲料兼用的农作物,在我国农业和畜禽养殖产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在我国,玉米种植面积次于水稻和小麦,其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在我国粮食经济作物中位于第二位,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与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发展之间具有极其密切的联系。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国际上玉米价格持续降低,我国工业及饲料所需的玉米绝大部分需要从国外进口,对我国的工业和畜牧业造成了极大影响。

国家对玉米经济作物重视度的提高,提升了人们对玉米产业的重视程度。然而,想要在短时间内大面积种植玉米并得到足够的收益,不仅需要种植户具有较高的玉米栽培技术,还需要在玉米种植期间加强田间管理,注重防治病虫害,只有这样才能够更有效地促进玉米生长,提高其产量,进而保障玉米粮食的安全性[2]。因此,关于优质玉米种子的培育技术及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变得越发迫切。通过采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玉米的增产增收成为现实。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具有传统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从当前的实践情况来看,玉米高产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玉米产量,而且可以明显降低玉米病虫害的发生概率[3]。随着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当前玉米的种植技术也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4]。玉米作为我国的重要的粮食作物,确保其生产质量和产量是种植户最为关心的问题。

1 玉米高产优质栽培模式类型

目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模式主要分为标准垄栽培方式、大垄密植栽培方式和大垄透密栽培方式3种。相较于常规栽培技术,起垄栽培既可以增加土壤的表面积,又可以局部改善日照、水分条件和微生物活动环境,更有利于玉米植株的生长发育,有利于幼株的快速生长,对病菌和病虫的发生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在雨季,可以有效降低土壤含水量,从而达到直接或间接消灭病虫害的目的,有利于提高玉米的含糖量。

标准垄栽培方式是指垄的宽度控制在65~70 cm,且以单行种植或两行空一行的透密栽培方式为主;大垄密植栽培方式的垄宽一般在110 cm,这种种植方式一般采用双行播种,种植行距在40 cm左右,且垄与垄之间玉米的种植行距在70 cm左右;而大垄透密栽培方式通常情况下运用大型机械对整块农田进行轮耕,其垄宽相比较上述两种方式,一般在130~140 cm,垄上的行距在40 cm左右,且垄与垄之间种植的玉米行距需要保持在90~100 cm。采用玉米大垄密植或透密栽培技术具有改善和增加田间植株通风透光状况的效果,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玉米的质量,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这些栽培方式中选择的玉米品种多为生育期适宜的耐密植品种,且播种过程中需要采用精量等株距的密植播种方式。同时,需要采用精准施肥和绿色防控技术来调节玉米生长所需的养分和降低病虫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5]。

2 玉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的特点和技术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2.1 玉米品种的筛选和处理

优良的玉米品种先天具有较强的抗病虫能力,其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强,可有效避免病虫害的侵蚀,具有更高的生存优势和生产优势。玉米品种的科学筛选和播种前的科学处理是玉米高产的重要基础[6]。因此,种植人员在对玉米品种进行选择时,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因素、地理因素等,结合玉米品种的特性进行综合筛选,这样才能选择出品质好、熟期较为适宜且产量高的品种。此外,为保证玉米高产优质,播种前常需要对玉米种子进行处理,以降低生长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当前,最常见的玉米种子处理方式为使用包衣剂处理,降低病虫害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使用较多的包衣剂为吡虫啉、克百威等。此外,可以从种子的培育开始,采用基因或杂交技术得到品种优良的玉米种子,提高其抗病虫害能力,进而降低人工成本的消耗和农药的使用量,提高玉米的品质和产量。

2.2 种植地块的选择与处理

玉米具有发达的根系,在贫瘠的地块中也能生长。但为了实现玉米优质高产,应选取土壤肥力高的地块栽植玉米,同时应深耕整地,构建良好的、适合玉米根系生长的土壤条件,为玉米高产打下坚实的基础。采用深耕的方式对土地进行有序的翻整,并且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控制好其深度,通常情况下深度在20 cm左右,太深易导致水土及养分的流失。同时,在现代化机械农具的作用下,种植人员可以对种植区域中的一些秸秆进行全面处理,以此来增加土壤的营养成分。同时,做好田间灌溉工作,以促使玉米种子及时吸收营养成分及水分,从而提高玉米的发芽率,为玉米的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研究发现,玉米种植所需的土层厚度一般在80 cm以上,且要求土壤中的空气容积在30%以上,含氧量在10%~15%,这种条件下对玉米根系的发育最有利。此外,玉米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深耕处理,耕深常在20~25 cm,随后将耕后的土壤耙平磨实,使其更加有利于玉米根系生长。

2.3 精细播种和种植密度控制

播种前,要求土壤含水量保持在15%以上,以“手握成团,松手团开”状态为宜,播种深度要求在5~6 cm。深浅要保持一致,播种后及时覆土。控制适宜的种植密度,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玉米的总产量,实现高产。因此,可在玉米长出两三片时进行定苗,每穴保留单株,缺苗处可保留双株。大量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田间种植密度对产量有很大影响。其中,平展型玉米品种每公顷的种植株数在4.5万~5.0万株时,玉米产量达到最高;半紧凑型玉米品种每公顷的种植株数在6.0万~6.5万株时,其玉米产量最高[7-8]。除了玉米品种对玉米的种植密度有一定影响外,土壤的肥沃程度对玉米的种植密度也有一定影响。一般情况下,在土壤肥沃的地区可以适当加大玉米的种植密度,而在贫瘠地区需要给玉米留出足够的生长空间。地膜覆盖是高寒地区玉米播种采用的主要措施,且无论播种时间早、晚,覆盖地膜都能够有效维持玉米生长,提高其产量。

2.4 适宜的水肥条件

为了保障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的各种养分,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要保持合适的水肥。玉米播种发芽后,为了促进玉米的健康生长,需要根据玉米的不同生长周期及时补充相应的肥料。研究发现,一般高产栽培每公顷需要施用农家肥3~5 t,氮肥37~63 kg,纯磷量6~10 kg。施肥过程中必须遵循施足底肥、适当追肥的原则。在施用底肥的过程中,如施用磷肥等化工肥料,在使用过程中需与种子隔开,避免烧种。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和拔节期追施一两次肥料。为了更好地促进玉米生长,在大喇叭口期要施用一定量的氮肥,常在距离植株10 cm处进行开穴,施用化肥并进行培土,这样能够提高肥效,更加有利于植株的吸收。二次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施用量占总追肥量的40%,每667 m2尿素施用量在15~25 kg。

2.5 中耕除草

为了更好地实现玉米高产,需要加强田间管理。田间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除草及玉米生长过程中的适时中耕松土,给玉米生长创造最有利的条件。田间除草常在玉米播种后7 d左右进行,常用乙·莠40%悬乳剂等玉米专用除草剂进行封闭除草。同时,在玉米生长的不同时期均需要进行中耕松土。一般在玉米定苗前、定苗期、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进行4次中耕松土,使其更好地生长发育。定苗前二至三叶期进行第1次中耕,也叫芽锄,主要作用是提高地温,消灭杂草,促进玉米根部生长,达到增根壮苗的作用;当玉米长到五六片叶时进行第2次中耕,定苗期中耕过程中留足均匀一致、叶宽、色绿的壮苗,中耕深度常在3~5 cm,避免压苗;在拔节期进行第3次中耕,这次中耕主要是为了使其根系生长旺盛,中耕深度常在7~8 cm,且要求行间深,苗旁浅;当玉米叶片达到十五六片、进入大喇叭口期时进行第4次中耕,这次中耕松土时要注意不宜过深,以免伤根。中耕主要是促进玉米气生根生长,预防后期玉米出现倒伏现象[9]。

2.6 采用地膜技术

地膜是我国农业种植中广泛使用的一项技术,具有克服外界温度、水分、气候突变及地理地形等因素限制的优势[10]。同时,地膜覆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地面水分的蒸发,具有保墒功能,可以调节地表温度,促进植物生长,有效缩短玉米的生长周期。此外,使用地膜可抑制杂草生长,有效保护玉米植株的根系,同时将外界的飞虫、爬虫等隔绝在薄膜之外,有效降低玉米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2.7 加强对病虫害综合防治

病虫害一直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采取科学措施防止病虫害侵袭,促进玉米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11]。目前,针对玉米虫害,防治方法主要有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其中,物理防治方法即通过诱集玉米螟等成虫到其他地方产卵,之后进行集中处理;或利用害虫的趋光性,使用黑光灯、高压汞灯对成虫进行诱杀。化学防治主要是使用颗粒状的化学试剂进行防治,如使用敌敌畏加锯末或麦糠在田间进行熏蒸,也可以使用50%久效磷进行喷洒,这两种方式对玉米螟、红蜘蛛及叶蝉的防治效果较好。生物防治,即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外一种生物的方法。例如,在玉米螟等害虫产卵时,每667 m2释放1万~2万头赤眼蜂,防治效果较好。另外,使用螟虫长距茧蜂对螟虫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2]。在采用各种手段治理害虫的同时需要根据玉米的生长情况,加强田间管理,针对已经存在的病虫害及时进行防治,以此保障玉米茁壮生长[13]。

玉米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有大斑病和病毒病。针对以上两种病害,主要采取农业防治和药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例如,在幼苗长出6~8片叶时,使用光碳菌肥喷施1次,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化学防治方面,可使用多菌灵和吡虫啉进行防治。

2.8 适时采收

科学采收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玉米的整体品质和产量。采收过程中最主要是选择科学的采收时间,因为采收过早或过晚都会对其产量、整体口感和风味品质产生影响。研究发现,在籽粒乳线开始消失、果穗苞叶枯黄并松动,籽粒变硬且指甲不能掐入时,或玉米籽粒尖端与穗轴处出现黑层且能够轻易剥离穗轴时开始采收最为适宜。这个阶段采收的玉米产量较高,品质也较好,一般在这个阶段收获的玉米产量要比早收获的玉米每667 m2增产10%左右。

3 结语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贯穿于玉米种植的各个环节,种子选择是玉米栽培的最基础的环节。其次农户需要根据玉米种植季节和土壤情况进行田间管理。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农作物,在我国种植面积非常大,但玉米的质量和产量仍无法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且与国外的农业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如何实现玉米高产优质,其配套的栽培技术是重中之重,其中科学选种、土地平整、科学施肥、合理控制种植密度并做好病虫害防治及田间管理均是保证玉米高产的重要举措,且这些举措能够为种植户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要将这些栽培技术逐渐应用到实际的农作物栽培中,利用科学的方式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中耕高产栽培
日光温室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春季调饲料 蛋鸡可高产
大白菜要高产这样管理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夏秋栽培番茄 要防早衰
油麦菜栽培要点
莞草栽培、编织技术研究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马铃薯中耕施肥机的研究与应用
玉米花粒期管理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