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雅洁
(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淮安 223400)
化工专业培养的是未来的化工人才,而化工生产对于环境有着巨大的破坏性,从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规避化工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角度,学校在化工课堂教学中,应该强调环保意识的渗透,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使得其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够为环境保护贡献出一份力量。
结合当前世界发展的形势分析,存在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三大污染问题,严重威胁着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从防治污染问题的角度,人们应该对环境保护的内容进行明确,认识到其重要性。化工产业本身属于高污染行业,很多大规模的环境污染事件都与化工生产或者化学物质排放存在直接关联,这也使得化工产业成为了环境污染治理的主要对象。从学校的角度,在进行化工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推动化学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结合,发展绿色化工,这也是未来化学工业发展的必然方向。想要从源头上规避化工污染,需要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环保理念,这就要求相关院校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也需要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将环保意识渗透到化工课堂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环保意识,使得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更好的教育,这样在其走上工作岗位后,才能真正将环保变成一种自觉行为,提升环境保护的效果[1]。
化工专业知识本身的难度较大,需要学习的内容也较多,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而对于不少职业院校而言,学生本身的综合素质较差,缺乏对化工行业发展前景的有效把握,没有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而学校方面在教学过程中,通常只是要求学生掌握化工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没有设置专门对环保知识进行讲解的课程,导致学生本身存在着环保意识薄弱的问题,欠缺对环保内容学习的主动性,在进入职场时,依然存在对环保认识不足的情况,难以满足化工企业的要求。
很多学校在实施化工专业教学的过程中,都是将关注的中心放在提高学生专业素质方面,认为只要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顺利进入到工作岗位[2],教学任务就算是完成,这也使得其在课程设置方面,忽视了对化工理论知识的讲解,化工环保相关的内容更是几乎没有,缺乏对学生环保意识的严格要求,也导致了学生本身对环境保护认识不到位,在进入工作岗位后,仅仅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和技术,无法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做好环保工作,这样显然会对化工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所有教学活动的实施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上,这个基础或者说依据通常都是教材。学校在开展化工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好教学内容的合理设计,尽可能将环境保护相关的内容融入到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相应的环保意识,使得其能够将环境保护转化为一种自觉行为。例如,在对硫和硫化物的内容进行讲解时,教师在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传授的同时,也应该向学生讲解硫酸形成的过程[3],结合“酸雨”的成分,使得学生可以了解到,化工生产中产生的二氧化硫如果在未经处理的情况下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与空气中的水分结合,形成亚硫酸,而亚硫酸受到氧化作用的影响,会得到硫酸,硫酸本身有着极强的腐蚀性,即便是混入到雨水中受到了稀释,但是形成的酸雨依然会对植物、地表水和土壤产生巨大的污染,也会导致建筑、道路受损。在确保学生掌握酸雨的危害后,可以向其提出相应的问题:二氧化硫是如何排放到空气中的?除去化工生产,是否还有其他的排放途径?学生在对照相关知识进行探究后,发现煤炭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而汽车尾气中包含的氮氧化合物,其在与空气中的水发生反应后,会形成硝酸。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提升化工课堂教学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使得其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了解如何才能将环境污染降到最低,有助于学生环保意识的增强。
对于化工专业教学而言,教学内容中包含了数量巨大的化学理论知识,同时也有着许多的实验内容,想要确保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形成系统化的化工知识体系,强化其实验操作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知识和行动的一体化发展[4]。考虑到在化工专业教学中,使用的实验药品以及生成物很多都具备毒性或者腐蚀性,在危害人体健康的同时,也会引发严重的环境破坏问题,在开展化工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地渗透环保意识,提高学生对于环境保护的认知。例如,在对一些有毒有害的气体或者液体进行制取,如氯气、硫酸、硝酸等,教师需要在演示制取试验的同时,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教育工作,同时也需要对实验装置进行必要的处理,确保制取的气体或者液体不会产生外泄,对于产生的废气也应该依照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处理,避免对学生身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产生破坏。不仅如此,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必要的回收处理,有毒有害的药品需要在消除毒性,确保不会产生危害后,再依照规定进行处理,避免随意丢弃或者将实验药品带出实验室的情况。从教师的角度,在开展试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切身示范,为学生树立起榜样,引导学生形成严谨的实验精神,确保其能够牢固树立环保意识[5]。
学校化工专业教学中,除去基本的理论知识教学和实验教学,想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得其真正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形式多样、主题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继而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中,为环境保护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课余实践或者假期,组织学生以环保为主题,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要求学生自主搜集资料,了解废旧电池对于环境的危害,制作宣传标语。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会认识到废旧电池中含有的重金属成分会渗透到土壤和水体中,而重金属本身在自然环境下无法分解,会不断累积,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也会不断加剧,单单是一枚小小的纽扣电池,就可以污染600 m³的水体,而且这种污染还是永久性的。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加深对废旧电池危害性的认知,不仅会更加积极地回收废旧电池,在生活中也可以自觉约束自身行为,避免随意丢弃废旧电池的情况,使得环保理念能够得到充分的贯彻落实[6]。
总而言之,新的发展环境下,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化使得人们对于环境污染问题投入了更多的关注,想要从根本上减少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应该从观念认识方面着手。学校在实施化工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视环保意识的渗透,通过合理设置教学内容,优化实验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及环境保护能力,确保其能够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于的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