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晓琳,钟佳南,周 婧
(深圳深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72000)
土壤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加强土壤环境保护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1]要求:“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2020年底前掌握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中的污染地块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建立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定期调查制度,每10年开展1次。”本次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是全国范围内的第一次大规模、系统性的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采用统一的调查方案、统一的实验室筛选、统一的评价标准、统一的质量控制、统一的调查时限,确保各地调查工作按照统一要求规范展开。
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工作的调查任务之重、时间之紧迫、技术要求之高、质量控制之严是以往极为少见的。然而,由于各地情况差异较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过程偏差和结果偏差。本文基于深圳市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全过程的工作实践,结合广东省及深圳市相关区域工作经验,对重点行业用地调查应注意的问题和实际操作提出了建议。
本次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调查的工作流程如下[2]:
符合《土壤污染重点行业类别及土壤污染重点企业筛选原则》的重点行业企业地块均需纳入调查范围,包括各级土壤环境污染重点监管企业、地方环保部门认为对厂区土壤或地下水环境污染影响较大的企业也应纳入调查,在整个调查过程中实施动态增补,做到应查尽查。
对各企业地块的信息开展资料收集、人员访谈、现场踏勘以及信息整理和填报工作。利用风险筛查系统计算各地块的环境风险分值,初步划分地块关注度,对风险筛查结果存疑的地块进行纠偏及复核,最终确定地块关注度。
对全部高关注度及部分中、低关注度的地块开展初步采样调查工作,包括布点采样方案编制、现场样品采集、样品保存与流转、样品分析与检测、数据上报等工作,结果上传至详查数据库。
根据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风险等级判定规则,来划分地块风险等级,需对风险分级结果存疑的地块进行复核,最终确定地块风险等级。然后,综合分析污染地块土地规划用途、行业特征、风险等级、社会影响等因素,确定优先管控名录。
本次企业用地调查采用信息化手段,在信息采集、风险筛查、布点采样、样品保存和流转、样品分析测试、风险分级等过程均建立了严格的国家级、省级、市级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体系[3-4],确保调查工作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所有数据、结果及质控过程均需上报至相关信息系统,初步采样调查阶段还需全程通过采样调查APP以及分析测试APP在线上开展所有工作。
通过上述工作流程的梳理和总结,对本次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提出以下意见及建议:
2017年8月,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原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印发了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系列技术文件,明确了企业用地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技术规定。风险筛查与风险分级阶段,均建立了“源—途径—受体”风险三要素,以此构建风险筛查、分级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以此评估企业地块的相对风险水平,确定地块关注度水平以及风险等级。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风险筛查企业地块关注度水平采用了原技术指南中的概念模型并结合纠偏最终确定;风险分级阶段弃用了原来的概念模型,根据采样地块调查结果的污染物超标情况、已有调查和记录表明的污染状况、生产经营活动时间、生产过程中是否发生过化学品泄漏或环境污染事件等信息,对地块风险进行综合研判,初步判定地块风险等级。
本次调查收集了全国大量企业用地基础信息,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建议深度挖掘本次调查结果,对概念模型开展深度研究,优化指标构成及权重。在设定相关指标及其权重时,综合考虑资料收集难易程度及可靠程度,如本次调查中要求填报各地块迁移途径信息,且分值占比较高,但实际工作过程中,大部分地块无法收集到自身地质勘查相关资料,以致于在实际填报过程中仅能参考周边的资料,或直接按不确定填报,会导致信息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
初步采样调查阶段,要求所有的检测项目均需要进行比对测试,检测实验室、比对实验室必须采用相同或等效的分析方法。在实际工作中,证明不同的分析方法是否等效无明确文件要求且过程繁琐,因此都尽量采用了相同的分析方法。如部分特征污染物项目仅少数实验室拥有资质可以检验,或该项目暂无国内或行业内分析检测方法,仅有EPA的方法,因此,这些都是有待完善的指标。在实际工作中存在扩项时间长、分包手续复杂以及实验室后续业务需求不大不愿扩项等困难,导致这部分项目在本次调查中未开展分析检测工作。因此建议:①在下一轮调查或后续工作中,考虑灵活处理,对于一些常规成熟检测项(如GB36600中表1、表2的85项)采用严格的控制手段,要求实验室采用相同的分析方法进行比对;②允许非常规成熟项部分项目可不开展比对测试或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进行测试,鼓励调查单位尽可能进行分析检测,收集样本量及数据,以此推动国内相关或行业内标准的制定及评价标准的确定。
根据本次用地调查结果,落实优先管控名录企业地块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工作,分批次开展修复治理并加强监管,强化源头控制。对高风险地块加强在产企业风险管理水平,督促地块责任人制定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范土壤环境风险;对于拟开发的高风险地块关闭搬迁用地,纳入全国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信息系统,按要求开展土壤环境状况调查与风险评估;对暂不开发利用的高风险地块关闭搬迁用地,建立健全风险预警和风险管控技术体系。对于中低风险地块,企业应加强指导,重点关注潜在污染源,开展必要的自行监测和隐患排查。
重点行业企业土地使用权是保护所在地块土壤、防止土壤污染的主要责任主体。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工作开展过程中,在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人员访谈、点位布设、现场样品采集环节,相关人员与企业有多次交流机会,借此可向企业宣传土壤污染防治的相关知识。如向企业人员明确调查的目的及意义,提高其配合度;帮助企业认识自身产污、排污等情况,助力企业管理者了解重点设施和潜在风险,宣传企业日常监管的重要性;在钻探采样过程中可邀请企业相关人员进行观摩,帮助其了解土壤及地下水样品采集过程;还可向其科普土壤污染特性,进一步提高企业土壤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和参与的良好氛围,助力下阶段企业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的各项工作。
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工作是国家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的重要部分,是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好净土保卫战工作中关键的一步,是实现工业企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风险防控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为确保下一轮工作的顺利开展,建议充分利用大数据做好本次调查信息的搜集与处理,优化相关模型,并适度把握质量控制程度,避免矫枉过正。通过积极探索新方法、新模型的利用,保证工作效率与质量。同时要加强科普,提高公众意识,全民参与共同推进,为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工作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