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麒麟,王 婷
(咸宁市中心医院/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计算机中心1,肿瘤科2,湖北 咸宁 437100)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建设阶段。“互联网+”技术是现代技术热门发展领域,其带来的影响逐渐扩展到各行各业,医院也不断的进行信息化建设[1]。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建设新环境下智慧医院成为医院未来发展的关键[2]。目前,智慧医院已在很多地区开展,实现了对传统就医程序的简化,并且可促进医生更详细的了解患者病情,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3]。智慧医院的建设主要体现在“智慧医疗”“智慧服务”和“智慧管理”三个方面,医院通过互联网技术与医疗卫生服务的有效融合,打造具有医院自身特色智慧医院,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本文现对智慧医院的建设经验进行总结,以期为智慧医院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智慧医院是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医疗服务的智能化。智慧医院主要是通过建设健康档案区域的医疗信息平台,并应用当代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实现医疗人员、患者、机构等的有效互动,逐渐实现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目标[4]。智慧医院的建设,改变了传统看病难的现状,为患者和医院管理提供极大的便利,有效提高了医院工作效率。目前,我国“互联网+”时代下智慧医院建设处于发展阶段,也是智能技术、信息技术有效融合的阶段[5]。智慧医院的建设主要包括“智慧医疗”“智慧服务”和“智慧管理”三个方面,智慧医疗是指以电子病历为中心的信息化建设,并充分利用医院局域网,实现电子病历互通[6]。即在网络上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查询,可促进临床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智慧服务领域强调的是服务,如科学安排就诊,避免排队时间过长,提高就医效率。智慧医院对就诊流程的简化,可实现预约挂号、充值缴费、在线查询及复诊等,充分实现快捷就医。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必须确保管理的精细化。通过应用智慧管理系统,管理人员只需要通过手机或办公电脑,即可对医院整体运行情况进行了解,有效促进了管理人员统筹规划。智慧医院的出现,为居民就医、医院管理等各方面均带来便利,惠及了更多的人民群众。
现代化医院管理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支持,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在智慧医院建设中的作用,逐步建设和完善智慧医院是当前医院发展的重中之重。智慧医院的建设,不仅需要硬件产品的支撑,更需要更多的业务流程梳理升级、互联网技术与医疗服务整合。
2.1 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智慧医院建设过程中,硬件设施建设是基础。从当前智慧医院建设实际情况数据中心发现,依照智慧医院建设需求,规范化、高标准进行信息化基础建设,需要应用虚拟化技术,搭建可动态分布资源的私有云,通过互动备份的双存储系统和数据灾备系统,可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从而建设起具备完善存储、备份、应用功能的智慧医院建设数据中心[7]。同时还应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上网行为管理等确保网络的安全性,为智慧医院奠定良好的基础。
2.2 优化服务流程 医院的服务对象是不同的患者,在建设智慧医院过程中,必须充分体现患者就医过程中的服务效率、服务水平、服务质量[8]。互联网+智慧医疗是智慧医院建设的新模式,覆盖了智慧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如排队叫号系统、导医机器人、微信公众号等[9]。智慧医院的建设可实现掌上健康资源、网上预约分诊、移动支付、查询检查结果、随访跟踪等服务,为患者的就医提供最便捷的服务。
2.3 符合医改新要求 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深入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的通知》,为我国智慧医院建设指明了方向,要求在加快推进智慧医院建设过程中,充分结合互联网技术的同时,应重视优化诊疗流程,切实改善患者就医体验[10]。目前,医院大多是借助智慧护理来实现以上目标,即通过移动护理系统APP,细化护理服务,使医疗服务更贴近患者的需求,促进医患、护患和谐关系的建立,实现患者、医生、护士更好的沟通,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2.4 积极对接区域健康平台 医院信息孤岛是早期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遗留的问题。由于国家相关标准还未出台,医院在信息化系统建设过程中缺乏相关标准和指导,导致不同医疗机构间医疗信息资源不能共享,也是造成信息孤岛产生的主要原因[11]。在互联网技术下,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临床信息化系统建设是智慧医院建设不可缺乏的部分。电子病历是智慧医院的核心内容,可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实现电子病历在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共享,实现数据标准化整合,实现区域内医疗机构信息共享,为医务人员提供更有效、更有价值的信息,促进临床诊断水平提高,改善患者就医体验[12]。
2.5 构建分级诊疗新模式 智慧医院的建设离不开分级诊疗服务,即通过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方式,使整个区域医疗资源得到合理、有效分配,真正意义上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流动[13]。目前,已经构建的分级诊疗模式有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诊所之间的互联网+分级诊疗,涵盖电子病历、检验结果、检查报告、医嘱、费用等与患者诊疗相关的信息,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2.6 构建远程医疗服务平台 远程医疗服务平台是对常规医疗模式的补充和延伸,在初级诊疗、慢性病管理以及健康咨询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作用和优势。构建远程医疗服务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可延续出院或就诊后医疗服务与咨询,提高整体医疗服务质量和满意度[14]。同时通过远程医疗平台构建,可逐步形成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手术指导、远程信息资源等共享功能。随着今后不断的拓宽、发展以及对远程医疗服务内涵的认识,远程诊疗将更加高效、智能化。
虽然目前智慧医院建设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就医流程仍然不够合理 智慧医院的建设流程优化是起点,门诊就医流程需要经过挂号、候诊、就诊、取药、预约检查、等候检查等复杂的流程[15]。虽然智慧医院对就诊流程进行了优化,但是主要体现在排队候诊、预约挂号方面。实际中患者个体差异较大,如年龄、就医习惯、时间段等,因此仍然存在排队时间过长等现象。
3.2 新技术的应用不够深入 医院作为一个特殊的服务机构,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16,17]。智慧医院当前仅对数据进行储存、归类、录入,未能实现有效整合、处理和分析,对医院工作效率和运营管理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医院建设智慧医院过程中,应用了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新技术,但对其应用仅停留在初级阶段,尚未充分发挥其功能,这在一定程度限制了智慧医院的建设。
3.3 信息安全意识不高 智慧医院建设的核心是依托互联网技术。互联网的安全直接影响智慧医院建设的稳定性[18]。信息共享过程中容易出现技术故障、病毒入侵等问题,威胁智慧医院运行的安全。但是医院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普遍不高,只注重日常维护,对网络安全不够重视。
3.4 医务人员服务水平不足 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医务人员已经形成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服务模式,在人文关怀和服务水平方面有待提高[19,20]。如在就医过程中对待患者态度生硬、语气冰冷,缺乏有效沟通,形成一种你问我答的固定模式,不能适应现代化智慧医院的工作模式。同时缺乏对患者必要的人文关怀,不能很好地缓解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
3.5 缺乏精细化管理 目前医院信息化建设重视基础建设管理,而内部管理不能落到实处。管理模式整体处于传统的按部就班模式,不能适应智慧医院的工作效率,从而限制了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此外,缺乏智慧医院相关制度,对医务人员工作、服务缺乏有效的指导。
4.1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和政府的引导 建议国家针对当前智慧医院建设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正确指导智慧医院建设,确保群众的利益。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对智慧医院的支持和指导,使智慧医院在规章制度下健康、正常的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最便利、最优质的服务。
4.2 强化智慧医院资源的整合 智慧医院应该充分利用新技术(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对医疗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处理、分析,从而形成有价值的数据信息。智慧医院的发展是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结合新医改的前提下,应整合医院资源,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水平,实现医疗资源的有效、科学利用,为推动智慧医院建设作贡献。
4.3 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智慧医院的作用中主要体现在医疗应用中,医疗应用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对医疗应用的管理则具有重要的作用。医疗应用管理水平可间接影响医院医疗效率,医疗应用的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最大化地利用医院医护资源,为医疗工作提供保障。智慧医院医疗应用的管理不只是在医院内部,网络上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智慧医院医疗应用的网络安全建设要有可靠的安全性,以此来保障医院和患者的信息安全[20]。
互联网+智慧医院建设是现代化医院建设的主要方向,也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措施。在遵循智慧医院实践需求的前提下,加强对智慧医院的服务质量,实现以患者为中心,持续不断改进就医体验,着重强化医院精细化管理是智慧医院建设的总体规划。相信随着智慧医院的迅速发展与推进,现代医院可更好地实现服务互联网化、临床服务智能化、医院管理精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