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矿山测量工作准确度的策略分析

2021-11-30 12:54张武军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16期
关键词:准确度管理机制矿区

吴 海,张武军

(河北金厂峪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河北 迁西 064300)

我们进入了新的时代,矿山工作量不断提升,对矿山测量工作精确度提出了新的要求。虽然如今我国的矿山测量工作的准确度与以往相比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测量工作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不足以满足高效、准确的工作需要。因此,如何提升矿山测量工作的准确度是我们应该讨论的问题。

1 矿山测量工作概要

(1)矿山测量的内涵。矿山测量是属于工程测量范畴的一项测量内容。矿山包含的种类繁多,不仅包括常见的金属矿,还包含化学矿、建材矿等,矿山测量工作是针对各种矿山的重要测绘,无论是矿山建设还是矿山的开采都离不开精准的矿山测量工作。矿山建设和开采工作不同于其他工作,矿山建设和开采是一个危险性相对较高的过程,矿山测量工作既包含了地面以上的土建工程测量,又包含了井下勘探、竖井导入高程测量、井下控制测量、贯通数据测量等等。在测量过程中,除了对固定地形情况的测绘,还需要设置观测系统,对岩层地表沉降情况进行实时的动态观测,总的来说,矿山测量是一项需要高精细度、高准确度、涉及范围较广的、动态与静态结合的测量工作,因此也相应的需要极高的测量设备和管理水平。

(2)矿山测量的主要任务。矿山测量的任务较多,综合起来主要包含以下几项主要任务:第一,在矿山建设时期,要对矿山建设的地形地貌进行现场测绘,建立矿区控制网,根据测绘数据绘制出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这项内容是后续很多测量工作的重要依据,需要十分准确;第二,矿山基本测量图、专用图、矿体几何图的测绘。专用图包含露天部分的矿区总图、矿区平面与高程控制及地形分幅图、采剥工程综合平面图、排土场、排水巷道平面图等,还包含井下的矿区总图等。工程图的测绘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矿山现场及矿体往往十分复杂,测绘难度大,十分考研测绘人员的测绘水平;第三,矿井建设时期的测量,矿区工程施工测量,以及施工结束后的验收测量。其中,施工结束后的验收测量是至关重要的,验收测量关系到施工结果的考核,不容忽视;第四,对矿区建设及开采过程中资源利用情况的检查;第五,动态监测、研究矿区所在区域地表变化、地下水位变化及岩层移动情况,总结地表下沉及岩层移动的基本规律。

(3)矿山测量的主要工作流程。矿山测绘有其大致的工作流程,对于不同的矿山测量工作团队来说,其工作流程不完全一致,但是其中存在的差别较少,总的来说,矿山测量的主要工作流程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矿区测量控制网的建立。矿区测量控制网既包括平面测量控制网也包括高程测量控制网。矿区测量控制网是矿区地形图测绘的基础也是各项工作的控制基础,缺少了这一步后续的测量工作就无法正常展开。第二,矿区地形的测量。矿区地形测量是建立测量控制网之后的首要测量工作,地形测量能够为后续的矿区设计工作提供底图。第三,勘探工程位置的设计。这一步需要专业的勘探人员和测量人员共同参与,合理的工程位置设计是决定矿山开采和建设的必要条件之一。第四,完成工程设计,进行各类专项地图的绘制。

上述的各项流程需要参考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各项规范及条例,在测量进行的过程中要结合本地矿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得到测量结果后要将数据和图纸进行核对,进行提交。

2 矿山测量工作准确度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提升矿山开采建设的安全性。矿区的工作具有较为特别的工作性质,矿山开采工作较为危险,从事这一行业的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视。矿山开采建设的安全性与矿山测量工作的准确度有着直接的联系,一旦矿山测量过程中存在失误或明显误差,那么可能影响工作人员对矿区整体地形的判断,可能造成设计建设过程中的错误操作,在工作人员进行矿山开采时对矿区的基本情况也无法正确的掌握,这对矿区工作人员的安全是十分不利的。但是如果矿山测量的每一项工作都能确保准确,那么有助于矿山工作人员充分了解矿区的基本地形地貌、了解井下情况,准确的矿山测量能够帮助矿区工作人员掌握开采的主动性,从而最大程度降低开采中的危险系数,从而保证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2)有助于提升矿山开采工作质量。矿山建设和开采是一项十分考验工作技术的工作,但是对矿区基本情况的了解是基础也是前提。矿山测量能够为工作人员提供基本的工作保障,确保矿山开发工作在正确的轨道上进行。矿山测量也关系到后续的工作目标的确立和工作进程的规划布置。准确的矿山测量能够保障和提升矿山工作质量。

3 当前矿山测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测量设备的维护意识不足。在矿山测量工作中,需要用到很多精细的测量设备。如今,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很多专门针对矿山建设与开采过程中用于专项测量的设备逐步更新换代,这也让测量精准度随之提升。矿山测量中常用的设备包括水准仪、测距仪、经纬仪等等,每一种设备都有不同的型号和等级,而且矿山测量工作中应用的仪器价格较高,一般使用年限也较长,在使用的过程中如果使用不规范或者使用之后不进行设备维护,那么很容易造成仪器准确性的下降,进而影响测量结果。当前矿山测量的过程中存在对测量设备维护意识不足的现象,有一些测量的工作人员重视测量工作但是不重视测量设备,导致设备的使用年限大幅度缩减,但是仪器价格不菲,没有足够的设备资金支持无法经常更换,但是继续使用就会造成结果偏差,造成严重的影响。

(2)测量的技术有待提升。测量技术是矿山测量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目前来看,一些矿山测量的工作人员技术存在不足,不能满足多样化的测量要求,且对一些新型测量仪器的认识不足、使用不够熟练,相比于不断更新的测量设备来说,部分测量人员的技术更新速度慢,缺乏主动学习新技术、新设备的积极意识,这也十分不利于测量工作的开展。

(3)测量团队管理机制不完善。测量团队的管理机制存在诸多不足,还不够完善。例如,管理中奖惩规则不明确,惩罚边界模糊,这不利于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升。管理程序不够细化,一些细致的管理问题没有规范的依据。矿山开采和建设工作较为复杂,管理人员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对于风险控制、紧急情况以及日常事项的管理都要有细化的管理机制,如果管理机制不完善很难在保证测量工作的顺利开展。

(4)图纸审核缺乏精确性。图纸审核是测量结束后对测量结果的进一步核验,在审核过程中很可能会发现一些问题,图纸审核是十分关键的一步,但是当前测量团队存在图纸审核不细致,缺乏准确性的现象,如果把不好图纸这一关,后续工作的准确性也会大打折扣。

4 提升矿山测量工作准确度的策略分析

(1)加强测量设备维护及规范操作。矿山测量工作中,要加强对测量设备的维护意识,操作过程中和后续的设备养护都应做到格外细致。每一个测量设备都有具体的使用和养护规范,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和要求。此外,很多设备本身会受到环境、天气等因素的影响,测量工作人员在选择测量时间时也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以水准仪为例,在测量的过程中如果不小心碰到三脚架一定要重新测基点,重新调平,否则不能继续测量。且水准仪使用后,应该检查各部件是否正常,如果有螺丝松动等情况要及时与专业的维修人员联系,进行检修,不能擅自进行维修。且水准仪是精度极高的仪器,空气湿度过大、剧烈碰撞等都会造成仪器精准度的不足,因此在保存时和搬运过程中应该将水准仪放置在木箱内,放置在干燥通风、无腐蚀性物质的空间,避免强光直射,损坏机身和镜头。总而言之,矿山测量工作中应用的各项设备都需要规范操作、细心维护,这样才能保证测量工作的准确度。

(2)加强技术培训,提升工作人员测量技术。要加强矿山测量团队的技术培训,保证培训的专业性和及时性,让测量人员的测量水平整体上升,确保技术水平能够满足测量工作的需要。培训不是一次性的,应该是长期的、阶段性的,要根据不同测量人员的不足之处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培养出更多全面发展的测量人才,当工作人员的测量技术整体提升时,测量的准确性也自然会随之提高。

(3)完善测量管理机制。管理团队要完善测量管理机制,明确奖惩规则,因为测量工作中一旦出现问题很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要对错误行为进行适当惩罚,对表现良好的员工适当奖励,做到奖罚分明,调动测量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此外要明确日常测量工作的工作规范。

(4)规范图纸审核。图纸审核要规范,要选取最有经验的测量专业对图纸进行审核,审核人员既要了解矿区的基本现状,又要对图纸绘制知识有全面的掌握。不能造成审核与测量脱节的局面。

5 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讨论,我们已经能够认识到提升矿山测量工作准确度的重要性,提升矿山测量工作准确度不仅有助于提升矿山开采建设的安全性,还能够提升矿山建设中的工作质量。当前我国矿山测量工作中还存在以下四个主要问题。第一,对测量设备的维护意识不足;第二,测量的技术有待提升;第三,测量团队的管理机制不完善;第四,图纸审核缺乏精确性。矿山测量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矿山测量工作涉及到许多的动态的变化因素,要想提升矿山测量工作的精确度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从管理机制、测量技术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提升和努力,要加强设备维护、加强技术培训,提升测量技术、完善测量管理机制、规范图纸审核。矿山测量工作的准确度提升之后,矿山建设和开采工作都会受到积极的影响,进而实现矿山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促进我国能源产业的稳步发展。

猜你喜欢
准确度管理机制矿区
美准备将矿区转变为清洁能源中心
煤炭矿区耕地土壤有机质无人机高光谱遥感估测
影响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准确度的因素分析
试论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陕西咸阳旬西矿区总体规划获陕西省发改委批复
关于软科学质量管理机制的问题探讨
如何破解基层治理中的“条块分割”——城固行业系统党建融入社区管理机制
论提高装备故障预测准确度的方法途径
Word中“邮件合并”功能及应用
甘肃小微企业人才缺失与管理机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