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化战略与文化强国实践策略

2021-11-30 11:41刘维兰
关键词:强国建设文化

刘维兰

(贵州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贵阳 550014)

当今时代,文化作为一种力量成为全球性资源配置的重要内容,随着文化地位和作用的全球凸显,文化已经成为国家发展中最具决定意义的力量之一。而且,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以美国为代表的文化帝国主义,为了延续和强化其对世界的控制和霸权,利用各种机会和手段向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和提升其文化价值和生活方式,竭其所能进行文化倾销和价值观渗透。文化帝国主义以政治生活“文化化”的隐蔽方式,严重损害和冲击着本土文化,威胁着文化输入国的安全。为了掌握在国际竞争中的话语权和主动权,维护国家利益和自身的文化安全,建设文化强国,抢占文化发展的制高点,就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行动。面临这一时代背景和国际形势发展的新趋势,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也迫切需要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因此,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发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召,党的十八大又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扎实推进”的具体要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再次重申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在2035年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这既是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对国际形势及时代潮流的准确判断和充分把握,也是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和文化需求的积极回应,更是基于对我国文化高度自觉基础上的文化自信而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自从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任务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仅从战略上对文化强国建设实践进行了科学规划,还领导人民不断把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规划转化为具体的实施策略,深入开展建设实践,开启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实践的新征程。

一、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实践的理论基础

列宁曾言: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1]。理论是行动的先导,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是把准方向的关键依照,也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毫无疑问,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实践要取得成功也离不开正确的理论指导。其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理论,以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等人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解和认识,是新时代我国文化强国建设实践的理论指导。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过程中,虽没有对文化进行专题解释,也没有给文化下过确切定义,但在论述社会发展进程和规律时,对文化的本质及其功能也进行了探讨。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唯物史观,认为文化作为人的实践活动结果及历史地凝结成的生存方式,不但会保持内在的自我更新机制,具有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的特征,而且会充分激活人的对象化活动,使人的文化存在永远走在超越和创新路上,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因此,他们不仅强调经济基础对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性和对文化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指出了文化在人类社会历史变革中的杠杆力量以及对社会物质生产和政治发展所具有的能动反作用。认为正是因为“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才有了“现代的欧洲”[2],体现了他们对文化与经济、政治辩证关系的正确认识。同时他们还对文化创作中只把唯物主义当做套语和标签的做法进行了严厉批评,“如果不把唯物主义方法当做研究历史的指南,而把它当做现成的公式,按照它来剪裁各种历史事实,那它就会转变为自己的对立物。”[3]进行文化工作和文化现象研究要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要处理好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新文化与旧文化的关系。而且,与资产阶级主张的“普世文化观”相对立,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文化的阶级性,在他们看来,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道德、宗教等都是资产阶级的偏见,“隐藏在这些偏见后面的全都是资产阶级利益”[4],要求无产阶级的文化工作应积极进行无产阶级运动的宣传和教育,指明未来文化的发展要以促进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精神的发展为主要任务。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实继承者,列宁在领导俄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对文化建设也进行了思考,认为文化的不发达“还没有摆脱半亚洲式的不文明状态”[5]763是阻滞俄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大障碍,“建立社会主义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5]777于是,列宁把文化建设作为苏维埃社会主义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和解决共产党能否执政的“最迫切的任务之一”,要求革命胜利后工作的重心要从“政治斗争、革命、夺取政权等方面”,迅速转移到“文化组织工作”上,并制定了一整套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政策,从文化建设的任务目标,到原则方法都作出明确的规定,形成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如要保证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正确方向,必须要“完全以马克思的理论为指导”和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这一点“不能有任何怀疑”[6],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需要人民群众“不但要识字,还要有文化,有觉悟”[5]366,要在党的领导下大力发展和普及国民教育等公共文化事业,加强民众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民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培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并以此作为推动无产阶级文化向前发展的重要举措。而且在列宁看来,掌握党对文化的领导权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仅依靠党员的力量是不够的,要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制定了许多积极的知识分子政策,吸引知识人才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同时,他还要求文化建设要借鉴资本主义以及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处理好民族传统文化和人类优秀外来文化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文化建设的思考,成为新时代我国文化强国建设实践的思想资源和指导。

毛泽东汲取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理论的智慧,也非常重视文化的作用和文化建设。在其著作《新民主主义论》中,他对文化与政治、经济的辩证统一关系进行了阐明,认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反过来又给予其以伟大的影响和作用[7]663。在强调文化能动作用的同时,还指出了文化归属的阶级性,要求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要以“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为领导”,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7]706为内容,为新中国的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把发展文化教育与发展生产作为同等重要的任务,期望通过培育具备高度文化和道德素养的人民群众,更好地推动经济、政治建设,进而实现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为了增强和引导我国文化发展的活力和前进方向,毛泽东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的国家服务”的文化建设方针和学习宣传共产主义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方法,以及注重知识分子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要求“工人阶级必须有自己的技术队伍,必须有自己的教授、教员、科学家、新闻记者、文学家、艺术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队伍”[8],解决了文化建设中带有原则性、方向性和策略性的问题,对发挥文化建设主导与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历史阶段和国情变化,继续高举马克思主义文化精神的旗帜,着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邓小平在强调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搞好物质文明的同时,又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新概念,要求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提高全民族的教育科学文化,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道德风尚[9],深化了对文化与经济辩证关系的认识。党的十五大之后,江泽民把“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纳入我们党的本质内涵,胡锦涛提出“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号召,都要求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要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方向和要求,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文化作用重要性认识的深化。

进入新时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演进加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成为影响国力强弱的内在关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中国国情和对世界潮流的深刻把握,总体布局,统筹各方,把文化建设提到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既继承过往,又创新开拓,提出了以建设文化强国为总体性目标,以主流意识形态的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全民族道德素质的提升、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以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协同推进的一整套严密的文化强国战略体系和一些具体的实施策略,从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和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到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继承与创新相统一以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建设和创新原则,再到文化人才的凝聚和培养,以及共建共享和交流互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表现出了极强的实践指导性,既是对怎样建设文化强国的责任担当和实践举措,也是实现文化强国的关键步骤,为新时代我国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原则指导和实践遵循。

二、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实践的战略目标与战略部署

战略问题是根本性问题,战略决定未来。对文化强国建设实践作出战略设计,明确实践的目标方向和思路布局,是实践有效进行的条件和取得成功的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围绕着“建设文化强国”这一核心议题,提出一系列文化建设的新战略,明晰了文化建设实践的总体目标和战略部署,为我们在新发展阶段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进行文化建设和实现文化强国提供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开辟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实践的新境界。

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总体性目标

习近平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10]3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强大文化力量支撑。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实现了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跃升,中国已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开启了强国时代。但在当今世界的文化舞台上,仍然是西方发达国家掌握着话语权,在国际舆论中我国仍然处于“遭疑挨骂”的境遇之中。也就是说,我国的文化建设并没有跟上经济高速发展的脚步,虽然我国是文化资源大国,但却不是文化强国。这是中国在文化建设方面最大的现实和基本的国情。“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7]633。习近平同志准确判断国情形势,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整体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建设文化强国这一根本性问题,把文化的自信与繁荣作为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提出“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召[10]32,阐明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的战略总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更是明确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这一目标的具体时间表。这一战略总体性的目标设想和时间安排,为文化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根本路径

性质决定方向,性质问题是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性问题,我们要建设什么性质的文化强国?习近平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0]32。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文化强国建设必须要走“社会主义”的文化发展道路,必须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如果“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11]。同时,我们的文化强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我国文化强国建设区别于其他国家的个性特征。文化强国绝不是失去民族本色的全新文化再造,而是中华民族英勇奋斗不断前进的文化延续和历史逻辑。正如习近平所言:“在5 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以中华民族团结奋斗所创造的优秀文化为根基,并顺应时代进步和实践发展的要求,不断实现文化建设新的突破,这是保持中华文化民族特性和实现文化强国的重要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科学总结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和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基础上,从战略高度把握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性,既承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立足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又面向当代世界吸收借鉴,海纳百川,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越来越宽广,推动了中国文化欣欣向荣和跨越式发展。中国文化发展的事实证明:新时代的文化强国建设实践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是确保文化发展正确方向和实现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3.“协同推进的五项任务”是战略部署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彰显了我国文化强国的性质和方向,但文化强国不仅是方向性的问题,更是锚定方向进行如何建设的问题。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着重从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以及推动文化事业产业发展等5个方面规划布置文化强国建设实践,构成文化强国建设实践的战略部署。

第一,明晰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意识形态是文化的指引,决定着文化的发展道路和前进方向,“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13]193因此,要通过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加强网络内容建设与管理,深化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宣传以及创新传播手段等措施,扩大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阵地,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巩固意识形态安全。

第二,注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14]16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了当代中国精神,汇集了民众共同的信仰追求,既赓续了中国传统文化,又熔铸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其本质而言,与文化强国建设的精神动力、价值共识和目标支撑是完全一致的,要“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10]33,通过内化养成与外在引领的多措并举,促进民众对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和认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们心中自觉生根,并转化为行为追求。

第三,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夯实国内文化建设根基,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从思想道德抓起。”[14]160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建设文化强国离不开社会中每个成员的努力和作为,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文明素养和精神风貌能够汇聚成强大的文化力量,极大地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实践进程。因此,要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以及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和创建精神文明活动等措施,提高全民族的精神风貌和道德素养,夯实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

第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文艺是人们经过提炼和升华后对日常生活的表达,属于上层建筑。任何文艺作品都承载和表达着一定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13]199,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使其承担起建设文化强国的使命,最根本的是文艺创作要坚持以“中国精神”为灵魂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13]198-200,创作出反映时代主题和人民心声的文艺作品,以其内蕴的精神价值引领社会风尚,陶冶民众灵魂。

第五,推动文化事业产业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载体和实践内容,是实现文化产品有效供给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关键所在。要通过“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实施文化惠民工程”[10]34等措施,确保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同时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文化繁荣发展开辟新空间。

显然,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实践的战略体系,秉持了人民立场和社会主义方向,从总体性目标到根本路径再到协同推进的五项任务构成的战略部署,这一系列逐层推进的科学举措,构成了全面系统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实践整体性,不仅回应了世界文化形势发展的时代要求,也为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实践遵循和理论指导。

三、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实践的策略安排

建设文化强国是一个实践问题,既要从战略上对文化强国建设实践进行方向性把握和整体性规划,也要制定出具体的行动方案和活动准则,确保实践落到实处取得预期效果。因此,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对文化强国建设实践作出战略规划的同时,还根据形势的变化发展,给文化强国建设实践设计了具体的实施策略,其实践指向文化创新、培养文化人才、健全文化产业体系、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党的文化领导能力和推动文化中国建设等方面,使文化强国建设实践有了具体的行动方案。而且其具体实践指向的几个方面,不是相互割裂毫不相干的,而是相互联系和功能互补的关系,由此形成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协同机制,共同作用于文化强国的目标,构成建设文化强国全面系统的实践过程。

1.文化强国建设实践的第一动力:文化创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10]24,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只有在创新性发展中才能不断增强,而创新能力不强正是我国奔向文化强国的“阿喀琉斯之踵”。唯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0]32的要求。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应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引领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实践。首先,必须打破陈旧观念,进行文化观念创新。在习近平同志看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成和价值信仰的根基,是文化创新的“底气”,必须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14]161,积淀新的文化底蕴,增强民众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14]164,构建起文化强国建设实践主体的心理准备和思想条件。当然,这不是要割裂传统,也不是要全盘西化,而是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10]18,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综合各种文化资源,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0]32,振奋起全民族的精气神。其次,要“在实践创造”和“与时代同频”中实现文化内容和形式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以及气势恢宏的时代主旋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植的现实土壤,离开火热的社会实践,就会被时代淘汰。因此,习近平同志提出文化建设要紧随时代脚步和实践发展,实现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10]35的要求。实践无止境,文化创新永无止境。实现文化内容创新要求文化创作者要扎根于人民群众火热的社会生活,进行调查研究,面对新的实际,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深化认识,总结经验,“在观念和手段结合上、内容和形式融合上进行深度创新”[10]325,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最后,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立足点,坚定不移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10]34,实现文化制度体系创新。通过深化改革破解掣肘我国目前文化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激发文化创造活力和民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形成适合现阶段国情的文化制度体系和管理机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2.文化强国建设实践的主体保障:建设文化人才

习近平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10]50,文化强国关键在人才。但目前我国高层次人才短缺的现实,使得文化强国发展的动力不足。因此,充分认识人才在实现文化强国中“战略资源”的作用,“培养文化人才”就成为文化强国建设实践的必然要求。以人才兴文化,必须加强文化人才培养和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对此,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明确指示:一方面,“要优先发展教育”[10]35,教育是开发国内人才资源的基础,也是文明传承和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支撑。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只要教育上去了,将来我国的“人才就会像井喷一样涌现出来”。因此,新时代必须要把繁荣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文化强国建设实践的重要任务,牢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宗旨,坚持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教育体系,创新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提升教育质量,培养与文化强国建设实践相适应,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夯实文化强国建设的主体力量。另一方面,要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10]50要实施创新人才建设工程,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多层次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如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要培养一批既有深厚理论素养,又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人才队伍;在文艺创作领域,要造就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队伍;在科技领域,要造就一批顶尖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才,为文化强国建设实践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此外,还要加强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相结合,加快推进相关部门的人事管理制度和薪酬制度改革,完善优厚多元的酬金体制和人才评价机制,要在全社会造就崇尚知识、崇尚人才和珍惜人才、爱护人才的时代风气和社会氛围,切实为文化人才施展才华、实现抱负提供广阔的机会和舞台,打造实现文化强国的人才高地。

3.文化强国建设实践的实体支撑:健全文化产业体系

“文化产业”是文化、服务等通过现代技术手段与产业融合而成的一种新兴产业形态。文化产业能够通过商品化的生产和传播使文化熔铸成一种新的特质,文化产品成了文化商品,兼具意识形态和产业两种属性,既能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又能够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日益受到各国重视,成为了“黄金产业”,被称为是“文化软实力中的硬实力”。而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则是囊括从文化商品的创意、生产、传播直到消费各个环节组成的文化的产业链。由于其覆盖的范围广、种类全,且实现了高科技和文化深度的结合交融,已经成为展现国家文化实力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要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更是将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以及“培育新型文化业态”等,放在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中心环节,作为当前文化强国建设的主要任务来抓。在2020年9月22日文教卫体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的讲话中,习近平同志要求文化产业体系发展要紧紧“围绕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特点规律和资源要素条件,促进形成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15]在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新时代,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要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深化文化与人工智能、数字技术和AR、VR等现代高新技术的融合,实现文化产业内部结构智能化调整升级和文化要素的互联互通,延伸文化产业链,不断催生文化的新业态与新模式。同时,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和创新文化产业的“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构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10]34,既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潜能和文化市场活力,又发挥党和政府对文化与产业结合的引导作用,引领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取向,防止文化生产及产业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精神文化生产经济片面性现象,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对文化消费的期待和需求,并通过文化产品的输出和国外市场的扩大,增强国外市场对中国文化品牌及其文化产业的认知和认同,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摆脱中国的国际身份“被定位”的状况。

4.文化强国建设实践的精神力量: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恩格斯指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社会的素质”[16],预示着文明是由人类实践活动所创造,又反过来规范和塑造着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生活,体现着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水平和质量。社会文明程度既是文化发展的表征,也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是文化强国建设实践的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要“把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努力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15]这就要求在新时代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社会文明实践,一方面,要整体推进并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养,尤其要使民众树立主体精神之核心的崇高道德理想,这是中华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崇高的理想信仰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建基于对科学理论的理解和对历史规律的把握之上。学习是信仰之基,要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学习教育和党史国史的学习教育活动,抓常抓细,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同时,要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中国精神的灵魂”,以核心价值观统领文化强国建设实践,创新价值观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既要积极正面宣传教育,又要狠抓落实落细落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真正融入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成为其人伦日用的思想归依和行动自觉。另一方面,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作为一种主要由党和政府提供制度保障的关怀公共文化事物和促进社会公共文化利益的服务,其服务的水平和效能,关系到人民对美好生活文化需求满足的状况,关系到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始终重视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再次提出“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要求。对此,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实践要把握文化民生的重要部署,制定与执行体现公平正义和人民主体价值导向的公共文化政策,扩展公共文化需求反馈渠道,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和效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对精神文化的需要,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

5.文化强国建设实践的政治保障:增强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能力

“文化结构论认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都会有其核心要素,而这些核心要素必须依附在核心力量上才能发展。”[17]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已经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文化发展的“核心力量”这一神圣职责,“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事实也确实如此,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辱使命,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带领中国人民打破旧文化的枷锁,建立了新民主主义文化,探索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引领了文化的前进方向,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全面领导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社会主义文化改革的新发展,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作用。进入新时代,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对文化强国建设实践的新要求,与之相适应,党领导文化建设的能力也亟须提高和增强。从根本上说,党领导文化建设的能力和活力,主要来自党自身的政治文化状况和其在具体操作执行上落实的能力,“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以自我革命精神不断提升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能力,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政治法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把“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10]20作为提升党的领导能力的根本途径,坚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因此,在新时代增强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能力,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实践,一方面需要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从严治党,加强党的政治文化、思想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党领导文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要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因为,从实质而言,政党的领导权力来自人民,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政党执政合法性和有效性的根基。所以,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实践中,党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迅速将党建的积极成果转化为文化强国建设实践的政策方针,转化为对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文化需求的积极应答和解决,有效动员全体人民群众参与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实践中。只有如此,才能增强引领先进文化的活力,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实践的进程。

6.文化强国建设实践的着力点:推进文化中国建设

“文化中国”是指在全球化语境下,保持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前提下,着眼于中国文化国际竞争力的打造,进行跨文化交流、沟通与传播的理念或理论。其“指向一个以文化和语言为纽带的‘想象的共同体’,指向一个超越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价值空间、意义世界和精神世界”[18],其意是说,文化中国作为一种“总体性”观念,不是指向中国的国家地域,而是突破了政治地域的界限,强调以中国文化为精神纽带,把海内外的炎黄子孙以及大量支持中国和青睐中国文化的国际人士紧密联系起来,打造一个稳定的认同空间,彰显文化上的历史渊源和实际影响力,以中国文化的价值和人文增量为基本面向,激发人们的心理情感,促使人们产生积极的文化认同。一般而言,一个国家是否是文化强国,既是一种客观事实,有赖于其所进行的扎实的文化建设,也是一种主观认知,离不开有效的文化传播和形象塑造。在当今世界,文化上是不是强国,不是关起门来自己衡量,而是要看其文化建设的事实,以及其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能否赢得更多的世界认同。一个国家的文化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同,是其文化强国地位真正确立的重要表征。因此,在当今全球化日益深化且西方国家掌握话语权的背景下,要增强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赢得世界范围内的普遍认同,对文化强国建设而言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不仅要紧随实践进程,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更好地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形成新的文化发展模式,积极回应中国国内在全面深化改革之攻坚克难阶段文化对实践的引领和指导问题,在理论和价值层面上做好话语创新,使中国人从文化上不断获得自信和气度,还需要具有宏大的文化视野,探讨和熟悉跨文化交流的规律,建构并推广“文化中国”的学术和实践范式,以中国文化的人文关怀和人类视野,获取人心、提升文化国际话语权,增进人们对中华文化的积极认同,进而打造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华文化共同体,夯筑“交流互鉴”的思想文化制高点,并以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世界展开深度的文化对话,促进全球范围内不同文化的交流与互鉴,从而带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强国建设文化
铭记五四精神 争做强国少年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谁远谁近?
秦晋争霸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