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国生态文明研究创新
——2020年中国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年会述评

2021-11-30 11:04刘雨婷
关键词:伦理学哲学文明

刘雨婷

(内蒙古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呼和浩特010020)

一、回顾历史:生态文明建设及其学理发展

近年来,中国环境伦理学和环境哲学在学理发展、学科进路和学术创新等层面可谓方兴未艾,特别是2014年在江苏苏州召开的“和合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智慧资源——第八届寒山寺文化论坛暨中国环境伦理学和环境哲学2014年年会”[1]、2015年在四川成都召开的“环境悬崖:社会转型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悬崖与社会转型发展学术论坛”[2]、2016年在北京大学召开的“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新常态前沿研究——2016年首届中国生态文明智库学术论坛”[3]、2016年在内蒙古海拉尔根河召开的“从理论到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中国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2016年年会”[4]、2017年在海口海南师大召开的“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哲学环境伦理本土化——中国环境哲学与环境伦理学2017年年会”[5]、2018年在福州福建师范大学召开的“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的观念阐释——2018年中国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年会会议”[6]、2019年在北京林业大学召开的“环境哲学与生态文明理论的观念发展——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面向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哲学全国学术会议”[7]、2019年在天津外国语大学召开的“中外生态环境哲学的传统与创新——2019年中国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年会会议”[8]等环境伦理学和环境哲学专题研讨会产生显著的学术反响和广泛的社会影响。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的全球肆虐和全球治理的关键节点期,2020年11月21—22日,由中国伦理学会环境伦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北京正易森林医学研究院主办的“2020年中国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学术年会”在北京市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研究院和单位的100余名学者与会,共收到参会论文81篇,共有60余位代表围绕“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国生态文明理论和实践创新”主题与会研讨,成果颇丰,效果显著,会议主要观点如下。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研究已40年有余,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后疫情时代的新历史阶段,回顾中国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研究历史,有其重要现实意义。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叶平教授总结40年来中国生态哲学研究的总体框架,分为国外生态哲学中国化和中国生态哲学发展的主线研究,以及自然科学应用领域中的生态哲学思想史、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史研究、近40年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哲学现时代化研究的支线研究,但问题在于,生态哲学作为中国生态文明一个重要理论来源,还没有从思想史、学派史以及交叉学科史综合视角做理论化系统化研究。南京林业大学曹顺仙教授通过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分析了中国生态哲学研究的现状及进路,认为中国生态哲学研究可划分四个阶段:1978—1991年起步阶段、1992—2001年创建阶段、2002—2011快速发展阶段、2012至今的沉淀拓新阶段;其研究内容以生态哲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为主,以生态哲学的实践研究为辅;生态哲学研究同社会经济实践联系紧密,具有突出的实践应用性;就研究力量而言,其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研究机构方面除文科类院校外,理工类院校也十分关注生态哲学的研究,由此,建构中国生态哲学的目标可能的进路有如下六个方向:一是进一步厘清生态哲学的学科定位,二是推动研究范式的转化,三是加强学术合作尤其是跨学科的交流,四是深化生态哲学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融通,五是建构生态哲学的话语体系,六是加强生态哲学教育。华南师大肖显静教授认为,中国特色生态哲学研究已建构起较为系统的生态哲学知识体系: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理论体系,挖掘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生态哲学思想,跟踪了国外生态哲学的研究,建构了不同于西方的生态伦理思想体系,发展了中国化的宗教生态哲学,创立了颇具深度和广度的中国生态美学,探讨了科学技术创新与生态哲学[9]。

生态哲学是哲学研究的一次“生态转向”,是赋予哲学的新的历史使命,是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理论。沈阳工业大学李世雁教授通过外在转向和内在发展逻辑两个维度解析生态哲学就是哲学本身的发展,而不是哲学下面的一个分支学科。从外在转向来看,生态哲学就是哲学的新转向,是哲学转向行动,是行动的哲学,它的构成应该有生态本体论、生态认识论、生态方法论或环境伦理学,关系原则、过程原则、有机原则贯穿生态哲学基础理论之中;从内在逻辑看,生态哲学的出现是哲学以内在的关系原则、过程原则、有机原则的逐步展开的完整逻辑发展过程。北京林业大学周国文教授建议从八个方面推进中国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的发展:促进哲学、伦理学与环境的深度融合,以环境为重要引领,以哲学、伦理学为重要载体;加强环境、哲学、伦理学红绿相应的内涵建构;立足于美丽中国的生态行动的实践阐释,促进理论与实践的交融;把握世界环境哲学思想的趋向和深化;从学科交叉角度提升生态文明多维理论的生态关联;增强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哲学审视;挖掘绿色发展基础理论的思想再造;探索未来哲学转型发展的创新优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耀南教授针对中国生态哲学如何超越西方中心主义的研究范式和理论框架的问题,指出中华环境哲学、山水生态学之名—范畴、辞—命题自成体系,以中华环境哲学、山水生态学中之“水哲学”为例,其两大主题一曰“问水”,二曰“望气”,并列举与“问水上”中与“水道”“水性”“水龙”若干相关的名—范畴、辞—命题,以期为当今环境哲学家、山水生态学家参鉴以构建中华环境哲学、山水生态学的话语体系。此外,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卢美华教授从人与森林之关系角度探寻了生态哲学思想如何使国有林区走上生态文明发展之路。综上,涉及一个基本学术考问是作为生态文明基础理论的生态哲学应如何发展,包括三个问题:一是学科定位不明确,如生态哲学与哲学的关系、生态哲学与环境哲学的关系、生态哲学与生态学哲学的关系、生态哲学与环境伦理学的关系、生态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等学科界限尚不清晰,这直接影响各自学科及生态哲学的未来研究和后续发展;二是跨学科研究的共同体没有形成,目前存在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西方生态哲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哲学、自然科学中的生态哲学四种学理路径,却没有真正形成一种交叉学科综合视角下,以生态哲学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以及实践论为基点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生态哲学,生态哲学从最初生态世界观的理论探讨发展到如今生态文明国家战略的后备理论力量,的确需要形成稳定的跨学科研究共同体共同构建多学科、多领域、多视角综合生态哲学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行稳致远的理论和方法论支撑;三是中国生态哲学话语体系尚待完善,学习西方生态哲学精髓不是为了学而学,更重要的是形成能结合中国生态环境实际情况,解决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领域的生态需要,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生态哲学话语体系,不仅为中国重大生态事件和人民所关心的重大生态问题提供有章可循的方法论指导,而且面对现实发展中生态问题的新变化、新话题、新动向、新困难提供张弛有度的学理分析,更好地提升中国生态哲学话语体系的实践应用性能。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从生产力论角度讲,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前提。内蒙古大学包庆德教授从更加自觉注重人与自然统一层面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意义上,侧重挖掘马克思的生态生产力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指出马克思的生态生产力思想表现为社会生产力对自然生产力的依存性;生态生产力是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合力作用形成的现实生产力。自然生产力对社会生产力具有承载力功能,后者对前者产生的影响既有正效应又有负效应,由此需要有序规避负效应并有效实现正效应,将人类社会生产力活动规模与强度真正控制在自然生产力系统承载力限度之内。马克思的生态生产力思想要求社会生产力有序利用、有度应用和有效运用自然生产力,自觉秉持生态生存方略,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开启生态评价标准[10]。内蒙古科技大学夏承伯教授通过展望马克思生产力论生态研究的前景,指出生产力生态内涵未来研究应从征服论生产力走向绿色发展的生产力;生产力生态要素未来研究应由遮蔽自然要素走向全要素绿色化方向;生产力生态结构未来研究应由单一社会生产力走向全面生产生产力;生产力生态功能未来研究应由单一社会功能走向综合性生产力功能;生产力生态标准未来研究应由经济技术标准走向全方位的生态考量。内蒙古大学在读博士刘雨婷从生态马克思主义角度研究奥康纳的“生产的自然条件”思想,认为其“生产的自然条件”思想是对马克思生态生产力论的重要探索和发展,是对工业文明下传统生产力论在生态维度的补充和完善,现实意义在于强调在政治、经济、社会、意识形态等层面重视对生产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和人本身自然的“三重保护”,在科技问题上注重环境后果评估考量,在国家层面上更持有环境理性并保持足够制度清醒,解决环境危机不乏必要环境公平正义。

生态正义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个重要生态哲学范畴,是生态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福建师大陈云教授通过考察“生态正义”概念国内外线索,发现存在“生产性正义”与“生产关系正义”两条有代表性建构生态正义理论路径,二者出发点是为能较好解决人与大自然之间紧张关系,为能确保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得到其所应得”,从而使人类社会名副其实地呈现出一种生态正义状态。这两条路径有助于人们把握生态正义,但一定程度上模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的唯物史观原理。鉴此,他提出“生产方式正义”的建构之路能弥补其相关缺陷。理由在于,一是“生产方式”内蕴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维度;二是正义话语基础必然根植于一定生产方式;三是生态问题产生根源可归结于某种生产方式的非正义性。对生态正义理论建构应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的唯物史观原理为基础,坚持“自然—人—实践活动”有机整体性、生产性正义与生产关系正义内在统一性以及从“自然的解放”到“人的解放”的目标指向性,这样才能更充分和整体性地把握生态正义本质内涵。

二、观照现实:生态文明建设及其学科进路

参会论文各议题从两方面观照现实:一是关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包括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地位、主线、核心观点和践行等方面的解读及其绿色发展理论相关研究。二是关于生态文明,包括生态文明与动力机制、生态文明与生态劳动、生态文明与生态治理、生态文明与科技支撑等各层面。

周敏杰先生指出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壁垒,是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遵循,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和中国建设有很重要的意义。北京林业大学杨志华教授尝试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主体主线,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观点可能会发生变化,但其主体主线是相对确定的,包括为什么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应该如何建设三大核心问题。“两山论”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经典表述之一,在其十五周年之际,厦门大学徐朝旭教授分析得出“两山论”具有四重理论品格:其中国化理论品格表现为它是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反过来又指导这一实践的中国化的绿色发展理论。其超越性理论品格表现为它悬隔了环境保护行为规范上的两种形上依据的纷争,使环境保护的制度、政策与行为规范奠定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生态价值观最大公约数的基础上,从而避免我们在实践层面陷入形而上学的困境。其使命担当理论品格从国内层面来看,强调坚守绿水青山是当代中国人对中华民族的道德责任,从国际层面看,强调中国应在全球环境保护中扮演重要角色,成为负责任的大国。其开放性理论品格表现为它需要汲取各种生态学思潮的优秀思想成果,并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11]。东北大学秦书生教授认为绿色发展理念具有深刻的理论意蕴与实践路径,对中国厚植发展优势,破解改革难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指引性和导向性。绿色发展理念是对世界发展理念的科学总结,是中国扭转资源危机和环境恶化趋势的必然选择,是党的发展理念和执政理念的最新表达[12]。

此外,中共中山市委党校林玉玲老师指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美丽中山”建设的思想遵循和行动指南,将中山市建设成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需要坚定不移地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林红梅教授认为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应该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建设美丽阜新。四川农业大学徐磊老师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实现美好生活的绿色承诺。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强大的动力机制。剖析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机制,不仅是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规律和构建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体系的需要,也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和助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需要。南京工业大学黄爱宝教授认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机制是一个包括诸多维度和层面的动力要素内部矛盾运动及其相互作用的机理和方式。其中,生态需要力、生态经济力、生态政治力、生态文化力、生态社会力以及全球生态命运共同体力,可以分别视作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本原动力、基础动力、主导动力、深层动力、根本动力和重要外部动力[13]。而渤海大学赵成教授更有针对性地指出实现生态文明的建设目标,关键在制度建设,特别是法律制度建设;而在法律制度建设中,立法制度建设又是重中之重。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发展历程,即20世纪90年代初之前环保政治和立法制度建设、20世纪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的政治和立法制度建设、21世纪初“两型”社会的政治和立法制度建设以及十八大以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和立法制度建设。不仅体现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生态文明、解决资源环境问题所进行的不懈努力和探索,也体现着中国生态政治及生态立法实践的不断发展[14]。山东农业大学林美卿教授则从思想理念基础、理论基础、制度基础、实践基础和力量基础等五个方面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彰显劳动的生态道德。实践劳动是人与自然发生关系必不可少的中介环节,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对实践劳动的本质有一种前提性认知。南京师范大学曹孟勤教授厘清了人们长期以来的误区,即将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理解为满足人的生存需要的手段,导致现代性的实践活动给自然界带来巨大破坏和对人的存在的严重扭曲。因此,正本清源,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的本来面目应是创造世界和创造人的本体,改造自然界实践活动的先在性,决定了人们怎样进行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就有怎样的世界存在和怎样的人性。对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负道德责任,就是对自然世界负道德责任、对人本身负道德责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徐海红教授对比不同制度条件下的劳动,得出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是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的手段,导致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断裂,成为反自然的存在,可能带来“公地悲剧”与环境危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视域中的劳动具有生态性,是人与自然的良性物质变换,劳动主体应具有生态知识、生态伦理和合作意识,劳动目的是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世界,劳动过程是对人的需要、劳动时间、废弃物处置的共同控制,这种生态劳动需要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设的完善为其提供制度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有效的生态治理。对于国际生态治理,当前国际社会应对全球疫情危机的策略产生巨大分歧,一方是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主义生态政治,强调生命至上与全球协作,另一方则是基于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强调个体自由至上与国家优先,全球生态政治何去何从?东南大学刘魁教授认为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生态政治将从“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即转向一种既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又具有自由主义的价值追求以及国家主权意识的具有约束性的生态政治。至于齐泽克等左翼学者所发现与期盼的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生态政治,至多只是西方社会面对新冠疫情的应急策略,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新型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生态政治的萌芽[15]。对于地区生态治理,以中国乡村振兴战略为例,南京理工大学朱国芬教授指出,生态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乡村的生态治理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由于传统生态治理理念的局限性、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政府对乡村生态治理重视不够以及缺乏合适的治理模式和技术,造成了乡村生态治理依然面临着治理难度大、障碍多、效果不明显和实践动力不足等问题。探索生态治理困境的破解之策,就是要改革乡村生态治理体制、探索乡村生态治理模式、构建乡村生态善治关系、创新乡村生态治理理念等。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依托科技手段。积极应对全球变暖、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社会的共同责任,中国兑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需要更多依靠科技手段助力。碳阻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CEO晏路辉先生所创办的碳阻迹企业是中国第一家专注于碳排放管理的软件及咨询服务提供商,碳管理软件主要针对政府、控排企业、交易所、碳资产管理公司、个人等对象,实现碳排放量化、分析、管理以及报告等功能,目的是通过科技手段连接人与环境,量化碳足迹,减少碳排放。如碳足迹为企业提供碳核算咨询,面临国内外碳减排的压力和挑战,企业必须采取实质性的措施进行碳减排,先对企业内部的碳排放进行量化,即碳盘查,后为企业制定碳减排策略以及实施低碳项目提供数据依据;碳阻迹自主研发的碳智汇,是碳排放信息数据库小程序,为想要随时随地了解低碳相关数据的人群提供便利的信息查询途径与方法;碳账户同银行账户一般,不过存储的不是钱币而是碳减排量,通过记录人们日常生活中低碳行为,如“少开一天车”“垃圾分类”等行为,量化为碳减排量累计计入个人碳账户中,从而量化个人对环境、对国家乃至对地球的责任与贡献。

三、面向未来:生态文明建设及其学术创新

(一)秉持规范:生态文明及其伦理范式

新冠病毒疫情裹挟着巨大风险降临于人世间,人与自然的关系、尤其是人与动物的关系需要被重新认识和重视。广西大学杨通进教授认为,新冠疫情暴露出人与动物的关系失范,需要从多角度进行正义研究:实现人与动物的和谐共生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对动物的保护不能停留在个人美德层面,还必须把它转化为具有强制约束力的集体行动,转变为政治行动;把人对动物的保护义务从以自愿为基础的道德义务转化成以责任为基础的正义义务,是实现动物保护的政治转向的规范前提。中共广东省委党校余泽娜教授解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所蕴涵的三层关系:第一层关系是人类与自然世界的关系,核心是合理定位人类在自然世界中的位置,强调人类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依赖自然世界,人类应恢复对自然的敬畏。第二层关系是人类与非人类生命的关系,强调人类与非人类生命在生存发展利益上紧密相依,应尊重人类与非人类生命的边界,人类利用非人类生命提供的资源应有节有度。第三层关系是人类与生命共同体的关系,指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想状态是共生共荣,生命共同体也是命运共同体,人类应在生命共同体中积极承担道德主体的责任。福建师范大学陈永森教授认为,如果人与病毒的关系、人与动物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将极大地影响人类文明的进程。从全球化问题与新冠疫情传播的角度,病毒借助全球化导致疫情的全球广泛传播,但同时也延缓全球化的速度与进程。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不可分割,建设世界性的生态文明是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中之重。

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更加重视人的身体感官对自然的原初体验,体验自然有助于环境美德的养成。河南师范大学王海琴教授借助凯西解析环境道德反应的第一时刻,对环境伦理学基础进行现象学思考,认为在环境道德与伦理产生之前存在着一个原初的被环境所打动的道德反应时刻,这一时刻的发生是环境伦理学理论和实践得以建立与发展的基础,凯西对原初道德体验的检视,虽被环境伦理学所忽视,但对后者获取鲜活道德经验、避免陷入纯粹抽象的理论论争具有独特的价值。华东师范大学姚晓娜教授认为体验自然可以促进环境美德的养成,她指出“体验自然”具有深刻的哲学意蕴,因为现代哲学重新重视感性、情感、身体,用身体哲学反抗意识哲学,强调通过体验、体认的方式来认识自然和世界;体验自然可促进人敬畏自然的品格养成,有助于自我的生成,特别是生态自我的形成,是追求生态幸福的生活,人们在体验自然中能够获得身体和心灵的美好体验,养成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环境美德。中国石油大学叶立国教授探索了与上述不一样的环境伦理图景,他基于约纳斯“责任伦理”的考察,主张从“敬畏生命”转向“畏惧自然”,认为复杂系统视域下“畏惧自然”有其方法论价值,要求在心理层面对自然时刻保持畏惧的心理状态,基本原则层面要求运用“弹性思维”维持系统的稳定,操作层面要求只消耗“利润”,不损害“资本”,三个维度有机统一、共同构成规范人类行为的伦理体系。

新冠疫情的暴发,将生命健康伦理学的问题,包括人的健康、自然的健康、全部生命的健康提到了一个哲学高度来讨论、认识。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迟学芳副教授从生命健康伦理学的视域,强调人类公共卫生和保健事业与流行性疫病防控管理进入新时代,亟需构建一门生命健康伦理学,理论化系统化阐释生态文明的生命依赖,更好地摆正人类生命文明在地球生命世界中的位置和价值,为构建人类卫生事业共同体奠定伦理学基础。北京正易森林医学研究院范金虎院长指出人民的大健康事业是多学科、跨领域的事业。北京正易森林医学研究院陈志权副院长介绍实践“两山”理论的森林环境促进人体健康预防重大疾病的科研工作情况。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北京博后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刘志民律师在民法典视角下强调应该警惕与防范中国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与刑事合规法律风险,他列举了当前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背景下,民营企业家常见的触碰法律底线的罪名种类分别有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侵犯商业秘密罪、虚假广告罪、行贿犯罪等,尤其在当前中国不断颁布和实施新的监管政策的环境下,企业家面临的法律风险不容小觑,对企业家的法律保护格外重要。鉴此,刘律师建议环保专家或环保企业参与大健康产业建设需要不断深化职业信念操守,时刻提高法律防范意识。

(二)面向未来:生态文明及其教育模式

教育应是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上的推动器而非拦路虎。此次新冠病毒疫情再一次警醒人们:陋习带来灾难,无知带来悲剧,文明带来新生。推进生态教育,增进生态认知,强化生态正义。

首先,加强生态认知教育。南京晓庄学院王国聘教授指出培养公民的生态思维,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至关重要。生态思维方式是人们在新的生态实践水平上的一次思维变革,是由注重自身生存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对立思维转向和谐思维的一种科学思维范式。作为现代科学思维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思维方式为解决困扰当今人类的诸多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提供新观念和新方法,正在对当代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产生重大影响。培养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学习和掌握生态思维方式,是时代赋予生态文明教育的任务,它要求生态规律教育先行,强化生态情感教育,生态规范教育和美德教育并重。北京林业大学周国文教授主张应该从全民意识上培养生命伦理和动物伦理以期完善环境伦理,从长效机制上把握我们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根本准则,大力培养积极践行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环境伦理的一代又一代生态公民。

其次,加强生态实践教育。广州大学常向阳教授从实践维度研讨生态文明建设之环境教育策略,他以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中“城市矿产”的价值与作用为基点,阐释环境与人的关系,探讨如何通过环境教育的方式,提升公众保护环境的知识、技能、态度并形成新的价值观,从而界定环境教育的价值目标;以黑臭水体治理及“海绵城市”建设为例,分析在环境教育理念作用下,如何有效促进生态城市建设及社会经济的协同发展;以校园为主体,结合理论与实践研究绿色学校尤其是绿色大学的环境教育理念与表现形式,以此进一步保障环境教育落实的条件及效果。最后,生态认知教育与生态实践教育相结合。以教育为本,有利于在人与人之间以一种滚雪球式的发展效应,形成强有力的保护环境的社会共同体,构建中国最广泛的生态文明建设统一战线。

再次,强化生态维度统摄。内蒙古大学哲学院暨生态文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包庆德教授在提交会议的论文中指出,本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原则,特别是为了提升和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在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国家治理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建议“十四五规划”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第十四个五年规划(2021—2025)”,将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和目标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目标明晰而完整地体现出来。同时建议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增列一组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的“美丽”“环保”和“低碳”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环保;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低碳。将美丽中国、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分别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明确而完整地体现出来。

此次中国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2020年年会,议程紧凑但内容丰富,思想活跃且关联紧密。会议总体呈现三大特点:一是特殊时空状态,会议延续既往传统始终紧跟时代主题——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提出新观点、贡献新思想,是后疫情时代对人类自身、自然及人与自然间关系的深刻反思;二是多学科、多领域研讨视角,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生态学、地理科学、法学、政治经济学等学科及生命健康伦理、森林医养、生态现象学等领域,有助于形成跨学科的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共同体,从而有志于成为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引领和启蒙;三是与会学者与研究单位规模庞大,且年轻研究者尤其是女性年轻研究者居多,后备研究力量逐渐壮大且多元发展。

然而,会议的落幕并不意味着问题的彻底解决,在充分研究和探讨的基础上,尚存部分问题有待探索:第一,中国的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应走向何处?也就是说,在充分扬弃西方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研究范式和体例基础上,凸显中国特色、彰显中国风格的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如何构建?国家公民的生态伦理原则应该是敬畏自然还是敬爱自然?“生态”一词究竟是一种本体的存在还是一种语词的修饰?等等。

最后,叶平会长寄语环境伦理学和环境哲学要协同发展,不断激励青年学子参与到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进一步推动国家的战略决策、发展模式和人们的行为方式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的要求,在后疫情时代作出新的调整,最大程度引导大众共同建设生态文明。

猜你喜欢
伦理学哲学文明
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中的伦理学意蕴探析
请文明演绎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漫说文明
菱的哲学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小包哲学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晾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