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基于中国和苏联民族工作的对比研究

2021-11-30 09:50
关键词:苏联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

蒋 艳

(同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092)

民族工作关系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完整、族际和睦,关系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在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民族问题、处理民族纷争、推动民族发展,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创新性地形成了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使各民族关系互助和谐、民族面貌焕然一新。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并没有因为苏联东欧剧变而受损,不仅是因为10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和民族工作实践为全世界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成功的中国样板与中国方案,还在于30年前东欧等多民族国家因违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民族工作而失败所留下的深刻历史教训。

一、中国与苏联民族工作的四重对比

2021年既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30周年。为什么“苏联社会主义”会解体,最终走向亡党亡国的命运?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向全世界呈现欣欣向荣的国家面貌,巍然屹立于世界?在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巨变中,民族矛盾引发的族际斗争和社会动乱加剧了政治演变和国家分裂。这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对比中国和苏联这两个多民族国家的实际国情和民族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可以从民族问题层面更深刻地把握前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同时更深入地总结中国民族工作的成功经验,从而更坚定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信心。

(一)历史:侵略压迫VS友好和平

在历史上,苏联原本只是莫斯科河中游一个很小的莫斯科公国。沙俄帝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历史,就是一部以战争和兼并为主线的侵略扩张的历史。在沙俄存续的三百多年间,先后主动发动的大规模战争就多达三十多场,通过历代沙皇的侵略兼并和扩张蚕食,其领土面积扩大了3.7倍,由最初东欧一隅的莫斯科公国变为地跨欧亚的俄罗斯帝国,由最初的单一俄罗斯民族国家变为一百多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1]6。由于沙俄是以血腥和暴力方式进行领土扩张的,非俄罗斯国家是被迫合并而不是自愿归顺,导致非俄罗斯民族反对民族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一直伴随着帝国的历史。十月革命的胜利推翻了沙俄的统治,但也留下了严重的政治压迫、残酷的经济掠夺、无情的文化摧残等沙俄政府复杂的民族政策遗产,为后续苏联尖锐的民族矛盾与纷争埋下了历史隐患。

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赓续传承的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历朝历代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各民族英勇反抗帝国主义的殖民压迫,在维护国家主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中,民族分布渐趋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各民族在情感上生死与共、团结一致,形成了密不可分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史,为后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政治:大俄罗斯主义VS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在政治上,苏联的民族工作深受大俄罗斯主义的影响。列宁灵活运用民族自决权,实现了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联邦制国家[2]97。但是后继者并没有理解列宁只是将民族自决权作为促进民族团结的一种过渡策略,而将其作为民族工作战略长期坚持。联邦制的建立和实行是为应对少数民族纷纷要求独立的现实和抵抗国外反革命势力的需要。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各加盟国地位并不平等,俄罗斯联邦在各方面都享有特权。各加盟共和国权限被苏联中央政府不断缩减和剥夺,包括剥夺自主权、变更疆域范围、收回多项管理权[2]118-121。在中亚地区开展民族识别与民族划界,强行介入民族自然演化和融合进程,阻碍了民族间的联系与交往,人为制造了很多民族矛盾。大规模加盟共和国之间的多向性移民政策,违背了民族融合发展规律,进一步催化了民族分离主义思潮。

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重视中华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与发展进步。中国共产党从建立革命根据地、走过长征路,到建立新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到消灭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这百年来始终坚持处理好民族问题,不断推进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党的十五大,正式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我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各民族公民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参政议政权得到了充分保障,通过制定并完善一系列的制度、政策、法律、法规进一步保障了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采取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方式保障民族平等的完整性。

(三)经济:实际不平等VS共同繁荣

在经济上,苏联的农业政策、工业建设、财政制度都透露出了事实上的不平等。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政策,过度消灭了富农,严重侵害了中农利益,伤害了普通农民群众,严重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忽视农业经济的均衡性,凸显了各加盟共和国权力和地位的不平等性。苏联民族工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由于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剥夺了各民族共和国根据自身特点发展经济的权利[1]257-260。工业管理权限高度集中和工业布局不够合理,导致各加盟国经济发展单一化,民族经济发展迟缓,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由此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加剧了加盟国与中央的矛盾。另外,预算权过分集中、收支不平衡、不对等的财政体制也日渐导致苏联经济崩溃与人心离散。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根据各时期民族工作实际,制定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从“统收统支”到“转移支付”的财政政策;从“休养生息”的农牧业政策到“互惠互利”的对口支援政策;从“重点倾斜”的工业政策到“扶持为主”的发展乡镇企业政策;从“机动灵活”到积极优惠的边贸政策,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兴边富民行动”的贯彻,都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3]247-268。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4]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踏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

(四)文化:单一僵化VS多元包容

在文化上,苏联的文化政策由最初的各民族平等走向高度集中的文化专制,又转向失控的“多元化”和政治化。在列宁时期,列宁主张吸收借鉴各种优秀文化成果用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文化环境较为宽松自由。斯大林时期,其主张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方针,全盘否定优秀传统文化,对文艺创作进行了严格的限定。到了赫鲁晓夫时期和戈尔巴乔夫时期,虽说文化获得了“解冻”和“开禁”,但由于文化领域的政策掺杂太多政治因素和个人因素,使得这种宽松的文化氛围并不是真正科学意义上的“文化自由”。对自身文化的盲目乐观自信,对外来文化的封闭隔离贬低,使得这一时期苏联文化整体上呈现盲目、无序、停滞甚至倒退的状态。以宗教信仰为例,苏联领导人在列宁逝世后,逐渐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查封教会、关闭教堂、毁坏宗教文化遗址、迫害神职人员和教徒,违背了宗教发展规律[2]241-245。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由各民族所共同创造,是各民族文化的统一体。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采取一系列有力的民族文化建设措施,包括建立民族文化工作机构、完善民族文化设施、发展民族新闻出版事业、繁荣民族文学艺术、加强民族遗产保护等[3]360-362。我国的民族文化政策进一步保护和发扬了各民族文化,推进了各民族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缔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既成为各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也为中华民族应对各种严峻挑战和复杂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二、苏联民族工作的教训与中国民族工作的经验

民族问题是每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可回避的、必须着力解决的、事关民族前途命运的关键问题。历史映照现实、可远观未来。旁观30年前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整个历史过程,各国都可以汲取苏联在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方面失败的深刻惨痛教训。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工作奋斗的光辉历程,世界人民都可以深切体会到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的成就。通过“一成一败”两个社会主义多民族大国民族工作的实践对比与分析,可以给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一)苏联民族工作的教训与反思

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有着近70年的民族工作实践经验,但最终却未能取得民族整合的成功,未能阻挡非俄罗斯民族加盟共和国的独立。苏联最终走向解体,为社会主义国家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1.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抛弃与背离

民族问题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有其特定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苏联民族矛盾的历史,多民族、多宗教的现实与大俄罗斯主义思想的根深蒂固交织在一起,使得苏联民族问题极具复杂性。历史遗留下的民族歧视、仇恨和不平等一直影响着各族人民对民族问题的认识,阻碍着民族融合。而苏联后来的一些领导人在任期间,则片面强调各民族共同性因素的增长而忽视了民族问题的长期复杂性,粗暴简单地对待民族问题,抛弃与背离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以“公开性、民主化、人道化”的改革之名否认党的领导,超前定位社会发展阶段,大搞民族移民和俄罗斯化政策等,导致在民族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大跃进”现象,为20世纪80年代民族分离主义浪潮的到来埋下了隐患。

2.对民族矛盾不当的认识与定性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苏联短期内难以实现各民族之间完全平等。各民族为争取平等权益导致了一些民族矛盾的产生。这样的矛盾原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非对抗性的矛盾,是可以通过政策调整、开展教育、运用法律等方式进行调节和消除的。但是,苏联政府将这些矛盾当作对抗性矛盾,将一些民族群众视为敌人,采用阶级斗争的方式来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导致阶级斗争的扩大化。苏联大量清洗少数民族干部、专家学者和知识分子,强制开展民族大迁移,迫害犹太民族等导致民族矛盾不断集聚累积,直到20世纪80年代集中大爆发。

3.对民族客观现实的忽视与脱离

苏联的民族问题极其复杂,但是苏联的领导人却忽视民族矛盾和问题的存在,主观臆断制定了很多脱离民族实际的民族政策。如斯大林就曾多次指出,各民族间已经形成了充分的信任、完全的平等,并认为苏联“已经成为全世界真正民族平等与合作的榜样和典范”[5]。苏共二十二大上,赫鲁晓夫夸张地宣布苏联已经解决了民族关系这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将基本实现共产主义。勃列日涅夫更是坚决宣布苏联已经彻底地解决了苏联民族关系问题。而事实却是苏联民族矛盾和问题一直存在并愈演愈烈,领导人们缺乏实地调研,掩盖了民族矛盾和问题的现实。

4.对民族平等政策的偏离与无视

苏联的社会主义法制不健全,党内民主遭到严重破坏。高度集权的苏联政治践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法律规定的各民族平等政策自然也无法得到切实执行。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社会、文化等各方面都充斥着各民族间的实际不平等现象,对各民族人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苏联在民族政策的宣传中忽视少数民族对国家统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而过分突出俄罗斯民族的重要作用,削弱了民族凝聚力,使他们衍生出了民族分离的意识。

(二)中国民族工作的经验与启示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民族问题的解决、民族关系的处理、民族工作的开展。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运用于解决中国民族的实际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科学的民族政策,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民族举措,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理念,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地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积累了把握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形成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6]。习近平总书记将其精辟地概括为“十二个必须”[6],并要求全党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深入学习贯彻“十二个必须”,中国和苏联民族工作的对比研究启示我们:

1.必须准确把握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推进各民族同心同向同行

准确定位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把握民族工作的阶段特征,是开展民族工作的基础前提。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取得民族工作的巨大成就,关键在于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能准确把握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和重要使命,能将马克思民族理论有针对性地结合各阶段民族问题的实际,科学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符合各阶段实际的民族政策方针,能团结带领全民族同心同向同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团结奋斗。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围绕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解放的任务目标,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指导中国革命运动和解放运动,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民族问题、融洽民族关系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使中华民族站了起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围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任务目标,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发展理论,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剥削压迫制度,使中华民族真正走上平等团结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改革开放建设时期,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任务目标,中国共产党大力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实际制定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战略、有序推进民族地区改革开放,使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围绕实现两个百年的目标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百年奋斗新征程和治国理政的全局高度,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引领民族工作在创新发展中迈上新台阶,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新境界,为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6]。

2.必须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7]。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取得民族工作的巨大成就,关键在于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能将中华民族作为一个统一的共同体,坚持推动各民族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是由各个民族独特的文化共同组成的,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精神纽带。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少数民族的文化工作,注重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在繁荣民族文学艺术的同时,还开展民族社会历史和语言调查,搜集民族文化传统艺术和民族珍贵文物。改革开放后,《关于做好当前民族文化工作的意见》大大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复苏和解放,不论是在新闻出版、民族古籍整理,还是文学艺术、广播电视,或是民族文化立法、民族文化设施建设、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通过历史文化的传承,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强调民族文化认同工作是做好新时期民族工作的关键所在[8]116。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断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

3.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和国家法律法规实施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民族问题实际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要成果,是确保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实施的制度基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取得民族工作的巨大成就,关键在于党和国家始终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方针,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依法开展民族工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确保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实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推动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采取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策[9];1950年开始,民族区域自治在全国范围内推行。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颁发,进一步规范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施[10];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施行,对民族区域自治做了更全面细致的规定;到1957年底,全国共建立了85个民族自治地方,其中2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53个自治县[11]。改革开放后,在特殊时期遭到严重破坏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重新获得了恢复和发展。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迈向了新台阶、民族区域自治理论获得了新发展[12]。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仅重申必须坚持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指明了新时期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方向,以便充分体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保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实施,以保证各族人民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共享当家作主权利,有效保障各族群众的合法权益。

4.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提升民族工作能力和水平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的、无自身特殊利益的政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4]。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取得民族工作的巨大成就,关键在于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的方式方法,不断进行自我革命,不断提升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开创民族工作新局面。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民族团结一致,外争国权、内争民主。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开展民族识别工作、废除民族剥削压迫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持续加强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健全、完善各级民族工作政府机构。各级党委和政府下沉到基层,深入民族群众内部,帮助人民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党的建设,建立了强有力的各级少数民族党组织,使党和国家的民族方针政策得到了有效的贯彻和实施。在新时期,党中央持续加强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创新民族工作顶层设计,增强对民族工作的思想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完善健全民族工作制度体系,渐趋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6]。为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为完善的体制机制保障。

三、不断拓宽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在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团结奋斗。”[6]习近平总书记准确定位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所处的历史方位,科学分析了当前党的民族工作面临的形势挑战,深刻回答了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历史昭示我们,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和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是正确的[1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可懈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可背离,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新形势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十二个必须”,是维护民族统一的根本、保证民族团结的基础、强大民族精神的必然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科学指导、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巩固各族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不断拓宽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关键。

(一)民族工作之魂: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和旗帜,是中国共产党“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的根本原因[4]。回首百年奋斗历程,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旗帜,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马克思恩格斯在反对民族剥削压迫、提倡民族平等团结等方面做了重要的相关论述,如他在《神圣家族》中指出“古往今来每个民族都在某些方面优越于其他民族”[14],明确表达了各民族一律平等,并不存在民族优劣之分的观点。恩格斯在《工人阶级同波兰有什么关系?》中指出“每一个民族都应当是自己命运的主宰”[15],表明了对民族剥削和民族压迫的强烈反对。回首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精华要义与各阶段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民族问题,才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立足新阶段的国情,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的重要讲话,形成了党在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当前世界民族问题凸显,我们的民族工作一刻不可松懈,民族问题时刻不容忽视。新时代民族工作和民族问题的有效解决,必须深入了解和把握新阶段民族工作的时代特征和任务要求,系统阐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当代意义,既要注重对百年来民族团结进步发展的丰富历史实践的总结,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新发展,又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最新成果指导新阶段民族工作实践,切实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在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新境界中,不断拓宽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二)民族工作之本: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16]。回首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将民族问题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不断深入对民族问题的理论探索和创新实践。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将“汉族与少数民族关系”作为第六大关系,并指出必须要搞好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巩固各民族的团结,共同努力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17]。这充分表明了毛泽东对新中国民族关系问题的高度重视。邓小平多次强调要尊重民族差异、消除民族隔阂,真正建立中华民族美好的大家庭[18]。这表达了邓小平对实现民族平等、互助友爱的强烈愿望。江泽民和胡锦涛也都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和发展工作,不断推进各民族平等团结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民族工作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民族地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19]。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6]。各级党委要主动履行主体责任,不断增强治国理政本领,不断提高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推动构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新格局,使党的领导更坚强、更有力,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加强基层民族工作机构建设,扩充民族工作干部队伍力量,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努力建设一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态度特别坚决、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的民族地区干部队伍,确保各级领导权掌握在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手中[6]。

(三)民族工作之基:人民主体地位的坚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4]。回首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工作中矢志不渝坚守初心与使命,始终坚持立足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完善民族工作顶层设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8]65。在脱贫攻坚消除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我们没有落下一个民族、没有遗漏一个家庭,使各民族同全国一道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物质和精神这“四对”重要关系,以更好地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6]。要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坚持深入民族地区内部、了解民族问题实际,做到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意见、回应群众呼声,始终将各民族人民利益作为一切民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将各民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新时代党民族工作的奋斗目标。在增进教育、医疗、就业、产业等各民族民生福祉的同时,要充分调动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立足资源禀赋,结合各民族地区自身的独特优势,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促进共同富裕。尊重民族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发扬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奋斗精神,将外部政策帮扶与各民族内部自力更生有机结合,不断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使各民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始终与全国保持一致步调。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6]。全体中华各族儿女正团结一致,奋力迈向新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携手奋斗。

(四)民族工作之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15]。回首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仅在实践中带领各族人民实现团结进步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更是在思想理论层面构建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观念,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民族是共同抵御外辱的命运共同体,共同担负起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团结拯救内忧外患的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民族是团结统一的政治共同体,各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开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携手共担社会主义改革与建设的重任。在改革开放时期,各民族是友爱合作的大家庭,各民族互帮互助,共同走向团结进步与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6]。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友爱的共同体意识这条民族工作主线,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增强各民族间文化认同,在民族个性中寻求民族共性,共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用源远流长、博大包容的中华文化,拴紧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夯实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根,搞好社会宣传教育、深化现代文明教育。使各民族提升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渗透的能力,增强应对民族领域各种艰难险阻、风险挑战的能力,加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向心力、凝聚力。中华各族人民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继续携手并进,共同奋斗。在驶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猜你喜欢
苏联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老照片:苏联儿童的冬季娱乐活动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苏联1991年解体前的最后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