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金龙 方楚鑫 曾兰燕(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
为了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依托云计算技术与应用等计算机相关专业和艺术设计等专业,开展省级高职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试点,逐步形成了“学赛研创一体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社团生态自给独立学习、课赛融合教学相长、师生共研、创新创业”。“学”是指依托专业工作室形成学生创新创业社团,以社团运作的形式满足自身成长和学生自主学习,包括学生管理学生、学生指导学生、学生招新传承等;“赛”是在专业教学中进行课赛融合,包括专业相关竞赛和需要信息化支持等方面竞赛,同时支持师生参加技能竞赛;“研”是在专业教学中融入技术创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专利申请、论文发表等,以教学教具、实训设备、项目所需要工具和耗材等为突破点开展研发;“创”是帮助学生承接校内真实项目及企业业务等,打造创业团队、完成模拟公司运作及盈利,进而创办企业等。学赛研创的成果均可转化为教学成果,通过学分认定及互换等,转化为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可以为同学们增加勤工俭学的机会。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创新创业的积极主动性,近几年,团队师生先后获得多项省级及以上技能竞赛奖项、支持校内其他老师获奖多项、学生创办企业4家,并完成专利申请、企业视频制作、课程改革及企业网站建设、协助教师录制课程等项目三十余项。
职业院校普遍存在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高,但创新创业技能不足、创业成功率低、企业成活率低等问题,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项目组通过组建学生社团,汇集一批有志进行创新创业的青年,建立创新创业团队,通过真实情景、企业项目、教师指导、自我管理等方式,营造学生社团生态管理,培养创业精英,模拟企业运作,最终协助部分学生创办企业,培养部分学生创新精神。这一举措既培养了学生的技术技能,又激发了学生对专业的爱好,帮助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团队成功创办公司。
在课程教学之余,为了激发学生内生动力,在创新创业社团中组建了学生创新创业团队,通过磨合期、模拟期、创业期,以团队竞聘、创新创业实践、模拟项目、模拟公司等,逐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1]。(1)队员磨合期:通过团队活动、讲座、仿真项目等培养学生积极心态、正能量、团队合作等;(2)团队模拟期:通过模拟公司运营、创业实践项目、SYB培训等打造一支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有一定创业知识、有创业核心项目的团队;(3)团队创业期:通过融资、众筹等方式集资,参照积分情况及导师意见在团队推荐人选开办企业;团队成员在公司任管理或技术岗位或拥有股份等。
为了增强创新创业社团的实践能力,项目组专门承接了企业的真实项目进行演练,如企业宣传视频、网站建设、课程建设、教科研项目管理平台搭建、电商销售服务等真实项目,通过教师指导、项目演练,创业模拟公司,锻炼创新创业能力,并通过社团成员自我管理,营造管理生态,实现社团自给。经过社团演练,创新创业团队成员百花齐放,有的毕业后进入公司,成为了公司的骨干,有的组建了实体公司,管理运作良好[2]。
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为计算机相关专业和艺术设计专业等打造工作室实训平台,项目组带领学生团队成立“K猫工作室”等多个工作室。以“K猫工作室”为例,通过项目申请等,配置先进的设备,承接教师课程录制、微课录制、摄影剪辑、网站制作、维修服务等项目,以师徒传承、以老带新的方式建立核心技术传承,推动工作室发展,培养一批批技术技能型人才。在此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培养学生摄影剪辑团队协助教师录制课程,解决了建设教学资源过程中设备、资金、人员、技术等痛点问题,帮助老师在建设教学资源过程中积累经验,提高老师教学资源建设水平;另一方面,工作室也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和实践的平台。该工作室近几年,承接了上百项学院微课录制项目,承办了学院各项目活动的拍摄,完成了企业多项宣传片拍摄和校内微电影拍摄,即解决了学院教学能力大赛的各项目技术问题,又提升了学院教师参与度,使获奖数量稳步提升,极大推动了我院信息化教学应用水平。
项目组在任教相关课程时进行课赛融合,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专业课程与本身课程相关竞赛进行课赛融合,将竞赛模块融入教学中;二是组织学生协助其他老师完成各类型需要信息化技术支撑的竞赛、项目等,例如: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微课慕课建设、质量工程项目等平台建设以及企业宣传视频、网站建设等,通过承接真实项目为学生提供实战机会,并为学院教师和学生参加竞赛给予支持,推动师生共同成长。由此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形成内驱力,即解决了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力不强、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又通过学生团队完成了项目,建立了技术传承、兴趣活动小组,还通过承接企业业务为学生提供勤工俭学机会等。
专业课程教学中,优先结合世界技能大赛和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等官方权威赛项,将竞赛模块融入教学中、促进专业建设、加强专业教学知识间的融合,加快专业课程体系与社会信息技术等发展的衔接,实现教材、教法改革。以《网络综合布线实践》课程为例,结合世界技能大赛和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信息网络布线赛项,与相关企业开展校企双元育人,把生产任务和竞赛内容融入教学内容,将企业智慧校园建设项目及赛项主要内容融入教学。赛项五大主要模块:光缆主干布线系统、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家居布线系统、信息终端安装与调试、故障链路检测等内容与智慧校园信息化系统的综合布线系统建设任务相结合,形成多个工作任务,通过小组研讨、团队施工、反复训练等,让学生真正掌握操作技能。通过模拟竞赛及项目实施,学生根据项目要求,进行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项目的设计,完成链路搭建、线槽、线管、插座、模块、配线架等常用器材安装施工、铜缆布线和端接、光缆布线和熔接、相关线缆的测试等工作任务,设计竣工图纸,编写竣工报告,汇总竣工资料。系统化的施工项目注重操作技能、强调工程质量和施工精度,考核操作流程和工程质量、效果。使学生能够满足不同行业应用条件下信息网络布线工程建设要求。同时,在课赛融合过程中,针对各赛项施工、速度、质量、精度等,激励学生强化训练,总结训练及参赛经验,专注技术创新、设备研发等,并形成论文、申请专利。目前已形成论文多篇、申请专利多项。
全面开展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是落实习总书记教育相关论述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必要措施。专业团队成员针对专业核心课程的实操性较强等特点通过国家安全、国际竞赛、时事案例、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等方面的视频、案例、故事等融入课堂教学,以润物细无声之势实现课程思政改革。以《网络综合布线实践》课程为例,任课教师挖掘这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知识点的传授、实际操作应用技能的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素养,而且还能够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学习践行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而保证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顺利完成,做到信息网络布线实践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通过将课程每个单元内容融入思政元素,使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职业认同感,培养爱国、爱岗、敬业、求真务实、吃苦耐劳、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
针对学生缺乏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不强,就业创业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项目组通过SYB、社团、工作室等进行练兵,从市场需求、产品选型、目标客户、市场营销、财务预算到风险评估、商业运作等让学生理解企业运作规律。并鼓励学生和老师合作申报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为学生提供了锻炼创业思维、开展创业实践等机会。同时,通过指导学生承接企业等真实项目将创意转化为创业实践活动,提高创业率和成功率。
总之,“学赛研创一体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团队精神、创新创业精神和技术技能等,让学生更受企业欢迎,无论是创业或就业,均能使学生快速适应职业岗位,积极投入职业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