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池顺 韩 丹 贾 军 董晓庆 张彩霞(济南大学商学院)
人才资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升国家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迫切需要高质量的人才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指出“创新事业呼唤创新人才”。为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山东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亟需做好服务新旧动能转换的人才培养工作。校企合作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人才培养步伐的有效方式,为新旧动能转换保障人才供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针对当前校企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优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满足新旧动能转换迸发出的人才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飞速发展,社会对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迫切需要相关高校和专业加快人才培养步伐。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学校的重要使命,校企合作能够有效的整合高校、企业、社会的相关资源,明确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培养更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才,更好的实现与企业实际需求的有效对接。目前,校企协同育人已经被广大高校、职业学院普遍认可,成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当前主要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包括订单式、工学交替式、全方位合作式、课程合作式、运营支持式、实训——科研——就业式等。
校企协同育人的合作过程中,打破了高校的理论壁垒,让知识能够更快的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有效的实现了高校和企业互通有无、优势互补,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校企合作模式能够更好地让高校打开校门办学,更加快速、灵活的了解并满足企业人才需求,更有利于高校培养社会亟需的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尽管高校与企业合作能够发挥重要的育人作用,但很多高校和企业合作过程中往往形式单一、流于形式、缺乏深度合作,往往有的合作只是局限于企业为高校设立奖学金、教学实践基地等[1]。
当前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已经被很多高校、高职院校广泛认可,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模式不断出现,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校企合作资源整合程度低、资源利用率不高,校企合作过程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和渠道,合作方式有时流于形式、方式相对单一等。在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关键时期,在新旧动转换的关键时期,在高新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时期,行业、企业不断洗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高校由于专业设置、招生计划等限制,无法及时做出调整,快速适应社会需求。导致社会经济发展、企业实际需求、高校人才培养之间难以保持步伐一致,呈现出了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相对单调、人才培养难以适应社会需求、校企政三者缺乏有效的协同育人保障机制等问题。
(1)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相对单一,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特别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之前,我国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工业主要以低附加值的制造业为主,企业更多的是依靠相对低廉的劳动力,依靠我国人口多的红利,通过规模经济来赚取低附加值的利润,使得很多企业对高素质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相对较少或不太迫切。高校在进行校企协同育人时,往往通过较为简单的方式,比如参观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方式,主要通过让学生感受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和专业知识的理解。随着经济不断转型升级发展,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企业的用工成本不断升高,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在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下,企业对高新技术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企业迫切希望更多地参与高校培养人才的过程,从而更加有效缩小理论和实践的距离,更希望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更好地为企业技术转型升级做出贡献。原有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难以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因此,企业和高校亟需升级版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2]。
(2)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现有大部分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较少关注国家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发展对相关人才的需求,导致人才供求出现错位。一方面,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往往更多考虑学科发展现状和师资情况,很少能够考虑到企业的真实需求。由于高校教师在研究方向呈现多元化趋势,且很多研究方向与企业实际需求直接匹配度较低,使得高校直接服务于企业的课题相对较少,高校培养的人才能够有效解决行业、企业前沿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较少,迫使企业不得不对很多高校毕业生在入职初期进行大量的专业培训。另一方面,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高校的相关研究领域、科研优势、研究团队的科研信息缺乏系统、全面、深入的了解,一旦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技术难题,难以及时找到相关领域的专家,校企双方由于彼此之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企业创新发展过程中缺少外部智力支持,难以招聘到相关创新型人才。在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向高质量转型的时期,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高校没有更好地接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关学科、专业、知识体系相对滞后,难以为企业发展提供无缝对接的实用性、创新型、复合式人才,进一步加剧了人才培养的供求失衡。
(3)校企政三方之间缺乏协同育人的有效保障机制。政府在推动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方面,尽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往往政策执行力度不够,激励约束机制不到位,使得相关政策效果不尽人意。有效的校企协作离不开良好的合作环境,需要企业和高校双方之间资源的互补性和相互依赖性,需要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作为保障。现实中很多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往往缺乏长远规划,有的是基于以往的长期合作关系,有的是暂时的利益诉求,使得双方在深度校企协同育人方面缺乏深度思考、深入接触、深度融合,难以构建有效的长效机制。有效的校企协同合作,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高校和企业在合作理念上达成共识,在专业、课程、实习、就业等多个环节密切协作,从而使得高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利益共享、同心协力、互利互惠的合作过程中,逐步构建校企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化发展,逐步形成高校、企业、政府“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当前之所以校企协同育人效果不理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校企合作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合作成果缺乏制度保障,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尚未完全形成。
(1)对人才培养进行供给侧改革,不断增加高端化、创新性、复合型人才的供给。我国经济正面临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契机,新旧动能转换迫在眉睫,社会对创新的呼声此起彼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创业热潮。社会上创业热潮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通过鼓励在校大学生投身创业热潮,为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创新提供了难得机遇。校企之间可以通过共建创客空间、创新创业基地、联合举办创新创业比赛等形式,激发在校大学生的创业热情,探索出更加有效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培养更多高质量的人才。
(2)让企业深度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过程,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制约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突出问题就是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参与度较低。因此,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树立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基本理念,充分认识到企业需求的重要性,在学科专业布局、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课的设置、实习基地建设、学生就业等多个环节,让企业深度参与,从而有效的实现企业人才需求和高校人才培养的相对均衡,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积极发挥政府的中介桥梁作用,构建校企政三方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政府在校企协同育人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只有政府积极参与,制定有针对性的激励政策,才能有效的实现校企合作。构建有效的校企政三方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离不开校企双方的信息沟通机制、资源共享平台、互利互惠的利益分享机制。只有逐步构建这些对校企合作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机制,才能真正将校企协同育人机制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