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科
(广东金融学院财经与新媒体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1)
2019年末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媒体面临的一次大考。《人民日报》作为主流媒体,在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极具特色、贴近公众的传播策略成为疫情信息传播致效的关键因素。《人民日报》作为疫情期间公众的重要信息来源,助力了社会舆论引导工作,推动了疫情防控进程。
近年来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主阵地,承担着传递信息、缓解消极情绪、服务公众和社会的责任。《人民日报》利用新媒体平台和技术优势,采用恰当的传播策略,实现了传播致效。
(一)传递官方声音,彰显全局视野 《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承担着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主张以及为人民服务的功能。在新冠疫情期间,《人民日报》发布的有关疫情的信息中,80%以上来自政府等官方机构(如各级卫健委、疾控中心、医疗卫生机构等)或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因此其新闻报道内容有较强的公信力。《人民日报》传递官方发布的权威信息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首先,官方声音会增强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受众也可以在媒体平台中获得准确信息。其次,主流媒体发布官方信息能更理性地引导大众舆论。第三,主流媒体发布官方信息,进行统筹宣传规划,有利于在突发事件中安抚公众因信息渠道受阻引起的恐慌情绪,减少由于信息不透明及传播不对称而出现的谣言和传言的传播,从而加强关于事件处理的信息通报和政策宣传,变消极情绪为积极应对。第四,主动传递官方声音,有利于塑造国家、政府、社会的正面形象。在新冠疫情期间,《人民日报》报道了大量抗疫先锋事迹和先锋人物,通过描述国家机关、各级领导、党员干部、军人、医生、志愿者等抗疫事迹,塑造了党和政府心系大众、服务人民、高效履职的形象和民众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模范精神。
《人民日报》作为国内主流媒体,在新冠疫情传播中高瞻远瞩,有全局视野,妥善设置传播议程,高效引导舆论向积极理性方向发展。疫情期间,《人民日报》的官方微博也快速传播客观真实的新闻,设置各类栏目和话题,在提供全面信息来满足人民知情权的同时也注意平衡积极与消极两种感情色彩新闻的发布频率。可以说,《人民日报》在宏观视角和全局视野下,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着疫情信息传播活动。
(二)转换报道视角,关注普通公民生活 在以往灾难新闻的报道中,主流媒体的报道内容主要集中在对国家政策的宣传和解读、对抗疫抗灾的各级领导干部及英雄人物的采访和报道,总体上,可以概括为“树立模范”。而在此次疫情的报道中,主流媒体转换了报道视角,更多地关注普通公民的生活,接地气、平民化的传播角度更有人情味,彰显了人文主义关怀。比如,《人民日报》在对武汉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的报道中,大量报道医院内医患相处细节:例如医生教患者跳东北秧歌,医护人员为患者庆生,医护人员的防护服上写着“好棒!“加油,么么哒!”等俏皮话等等。关于疫情的报道不仅关注医护人员和患者,还关注疫情期间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例如发表名为《快递小哥的手机里藏着武汉人最真实的生活》的报道,通过快递小哥群体的工作折射“封城”之后武汉市民的生活状况。《人民日报》通过转换报道视角,关注普通公民生活,让受众感受到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拉近,仿佛这些事情就在身边发生,报道中的人物就是身边的人物。
在疫情防控紧张阶段,《人民日报》发布的新闻报道较为严肃,语言文字表述带有浓重的官方色彩,传递出对待疫情的严肃认真态度,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公众对疫情的防范态度;在疫情得到有力控制之后,《人民日报》的语言风格明显转变,语言文字较为轻松活泼,缓解了疫情期间公众的紧张情绪,极大地提升公民战胜疫情的信心,从而使新闻报道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三)多形式综合呈现,注重视觉包装《人民日报》也积极利用其官方微博在新冠疫情的报道中进行创新表达,通过简洁明了的文字配上引人注目的视觉包装,以及线上、线下多渠道多形式的融合宣传,提升了公民疫情防护意识,团结了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增强了人们抗击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在发布疫情相关新闻时,利用新媒体技术优势,采用多种报道形式,不仅有常见的文字+图片、短视频等形式,还大量使用新闻海报、专栏vlog、直播等报道形式,并且非常注重视觉包装。以新闻海报形式为例,《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用精炼的词语和数字概括新闻内容的精华,如“武汉清零”“新增5例”等。这样,《人民日报》就将疫情信息整合为图表配少量文字描述的媒介产品,将复杂的数据和新闻报道直观简略地呈现了出来,顺应了受众短时间快速获取关键新闻信息的需求趋势。另外,新闻海报还被广泛用于数据新闻的发布中,《人民日报》紧跟全国抗疫步伐,对疫情信息及时跟进报道,在处理相关数据时候注重视觉包装,用技术手段将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通过制作图表、时间线、地图等方式将枯燥的信息简单化生动化,方便公众保存、转发,使公众能更加清晰直观地理解新闻信息,从而使新闻报道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除此之外,短视频、vlog、直播也在疫情防治信息宣传中做出较大贡献。短视频具有生动直观、易理解、易传播、受众门槛低,受众广泛等特点,成为疫情信息发布的主要形式。《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布的短视频新闻有原创和转载两种信息来源。原创内容主要是新闻发布会片段、权威专家的采访片段、抗疫一线的现场情况以及医学科普知识等等;转载的短视频主要是公众自行发布的视频,例如一个武汉小伙子发布的“一个武汉伢的武汉日记Vlog”等,还有引起全民监工热潮的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建造过程的全程直播。《人民日报》发布的官方声音是互联网平台关注度和转载量最高的内容类型,体现出其严肃、有公信力的主流媒体形象;转发的短视频和vlog以其草根性和亲近公众的特点中和了主流媒体的严肃性,为新闻报道增添了故事性,强化了新闻与公众的情感连接。
(四)进行共情传播,增强情感认同《人民日报》在进行新冠疫情报道时,不仅注意新闻报道内容的客观叙述,还有意识地加强共情传播,增强公众的情感认同。共情传播在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和宣传倡议中的重要性日渐凸显,新闻从业者也逐渐认识到新闻报道所隐含的情感温度对于公众甚至社会风气形成的影响力以及媒体与公众进行情感交流的必要性。《人民日报》发布的新闻报道中共情传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情感符号的使用。例如大量使用倾向性比较明显的词语和带有情感色彩的修辞手法、标点符号和断句等文字表达方式。第二,新闻图片和新闻海报的运用。通过新闻图片和新闻海报的运用引发用户的情感共鸣。第三,正面人物形象或情感关系的选取,例如“英雄”“亲情”的选取等。这些叙述对象饱含正向价值,是对国家、社会、家庭的肯定,当公众接受这些新闻报道时候,在有倾向性的叙事方式和语言文字的影响下,就会潜移默化地勾起其情感记忆,从而引发情感共鸣。
《人民日报》在进行新冠疫情报道时,不仅凭借发布官方权威信息来打造媒介公信力,还在报道中加强情感呼唤,通过共情传播来引导公众舆论态度,维护国家社会积极抗疫的正面形象。新媒体时代,社会情感的作用不容小觑。把握受众心理,做好情绪引导、建立情感共鸣,是主流媒体抢夺受众资源和话语权的重要策略。人民日报在此次报道中的表现可以视作一次良好的示范。
(五)多维立体传播,强化服务作用 由于没有足够的关于新冠病毒的资料和防治经验,在疫情爆发之后,公众对于疫情防控的信息需求量极大,于是各类媒体积极发布相关报道。《人民日报》担负起主流媒体的信息传播职责,推出多形式报道新闻、多渠道立体分发的传播策略,通过线上线下互联互通,将信息传播加入服务窗口功能等措施,切实为抗击疫情服务。全媒体矩阵下各个传播载体的不同特点和优势使得《人民日报》的内容生产能够最大程度实现“个性化”和“差异化”,迅速触及具有不同需求的受众,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人民日报》将其官方微博与官方微信公众号互联互通,根据不同平台的特点设置特色栏目,提供便民服务。例如,《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在疫情扩散较快时推出“紧急扩散”栏目,用来发布新增病患的出行路线等,利用微博平台去中心化特点快速寻找密切接触者。而《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推文图文并茂,与微博碎片化发布特点相比,微信公众号推文更适合发布深度资讯,因此借助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推送了许多疫情深度报道,再加上朋友圈的强关系传播,这些报道一经发布便得到网民大量转发传播。不仅各家媒体为防疫信息传播助力,各类互联网应用也在其首页积极推送相关报道,营造全民关注疫情的舆论氛围,例如微博APP在“推荐”栏目下设“抗击肺炎”专栏,支付宝APP在首页设置疫情数据图表,发布健康码追踪公众出行轨迹,微信APP设置辟谣通道,鼓励民众举报谣言,了解准确情况,保证信息传播的透明度和准确度。各大媒体和互联网应用程序增强了自身的服务属性,彰显了其社会责任感。
《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宣传报道工作的表现可圈可点,但依然暴露出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过量负面信息和过度煽情引起公众焦虑情绪传播有两类,一类是正向情绪的传播,例如东北医生教患者扭秧歌来舒缓紧张情绪,这种新闻能传递给受众积极向上的情绪;另一类是负面情绪的传播,例如一线医生因过度劳累而晕倒在工作岗位上的新闻报道就会让受众内心的无力感、焦虑感增加。疫情期间,这两类情绪传播多次出现走向极端的趋势,尤其是在疫情情况不明朗的初期,微博平台出现了大量抗疫负面信息,引发了受众的消极情绪。例如政府官员渎职、逃避责任甚至贪污受贿,引发了公众的消极舆论,又如武汉红十字会拦扣抗疫物资、黄冈市卫健委主任面对督导组询问含糊其辞等一系列负面新闻引起了网友的愤怒。在疫情得到良好控制之后,媒体又过多地发布了“加油武汉”等渲染感情的文字,这些仪式化的表达虽然能勉励众人、凝心聚力,呼唤出公众的悲壮情感,但是过度煽情和“鸡汤化”的叙事偏向以及为灾难场景强加意义的行为,不仅不利于公众正确认识灾难,而且会让公众陷入“灾难美学”的陷阱。另外,发布过多的抗疫成果报道也让公众对于疫情反扑的警惕性降低,放松疫情防控,导致多人感染新冠病毒。因此,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媒体在报道过程中不但要注重情感,还要客观叙述,关注事件的起因与结果,通过深度挖掘,给受众提供看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新视角。主流媒体对两种情感态度的疫情新闻报道的不平衡导致公众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感和对媒体甚至国家、社会的不信任感,这不仅不利于疫情防控的推进,也不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
(二)碎片化传播引起阅读障碍甚至出现歧义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受众传统的信息接收习惯,碎片化的信息接收成为产生阅读障碍甚至出现理解歧义的土壤。新闻从业者对于相关新闻的片面报道、受众的碎片化信息接收使得新闻事件在报道的过程中出现新闻反转现象,在这种反转现象的背后是群体心理的变化。微博平台中图片配简短文字的碎片化传播形式符合当前公众的阅读习惯,其简短的新闻报道形式使读者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新闻的主要信息。但是在碎片化传播中不可避免地出现“标题党”甚至传播虚假信息等情况,在关于疫情信息等公共卫生新闻及政府的政策解读等专业性较强的新闻报道中,简短的微博配文不足以传递所有信息,只能节选某些信息加以简化修改,但这往往会忽略政策措施实施的背景和先决条件等信息,造成重要信息遗漏,给公众造成阅读障碍甚至出现理解产生歧义的情况。例如在疫情起源尚不明朗的情况下,《人民日报》报道有专家指出新冠病毒源头可能是蝙蝠的信息之后,网友纷纷网络暴力一位几年前曾食用饲养果蝠的博主。又如,北京新发地出现新冠病毒感染者,《人民日报》在报道中称“新发地市场中切割进口三文鱼的案板上检测到新冠病毒”引起公众恐慌,给国际三文鱼交易市场造成巨大损失。而事实上,三文鱼等鱼类不具备“感染”新冠病毒的能力,市场上的三文鱼是被新冠病毒“污染”的物品,而且报道正文中提到检测到新冠病毒的不仅包含三文鱼,还有牛羊肉。由此可见,碎片化传播能够增强新闻报道传播力度,便于公众接受信息,但是也存在表述不清、解释不足、深度不够等弊端,间接成为了传播虚假新闻的助推器。
(三)信息发布滞后助长谣言传播和新闻反转技术革新给新闻传播行业带来了巨大变化。在信息发布环节中,互联网技术给公众参与新闻传播提供了空间和机会,媒介话语由“传者中心”向“受者中心”转移。UGC新闻生产模式的出现极大地扩充了媒体的信息来源,但同时由于官方权威信息发布滞后于公众讨论,这一模式有可能导致后真相时代下“谣言传播——媒体辟谣——新闻反转”这一情况的发生。
在疫情初期,由于新冠肺炎防治信息较少,谣言和虚假新闻有了可乘之机,诸如“板蓝根可以预防新冠肺炎”等虚假信息肆意传播,导致药店的板蓝根等药被一抢而空,还有人因预防新冠肺炎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错误行为,例如饮用消毒液等。这些情况都间接反映出《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对新冠疫情的报道还不够全面、深刻,进行报道策划时没能“想公众所想,急公众所急”,未能全面考虑到新冠疫情传播给公众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可能出现的结果,让疫情信息传播成为被动辟谣的过程,从而损害了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和相关政府机构的形象。
新媒体时代,技术的加持使得媒体能够即时发布新闻报道,因此媒体可以随着事态的发展或真相的调查过程进行拆分报道,变一次性报道为多次推进报道。这种报道形式能引领读者深入了解事态发展,或者一步步接近复杂事件的真相,但这种报道方式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弊端,即每一次报道都不可避免地使读者出现感情倾向。随着事态的更新,新闻事件被不断消解、重构,具体来说就是随着事态的发展或调查的深入,上一次报道的结论可能会在接下来的报道中被辟谣、被推翻,出现新闻反转现象。频繁发生的新闻反转是后真相时代的典型表现,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新闻专业主义。
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成为各个主流媒体的一次大考,《人民日报》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报道实践为参照,主流媒体要不断提高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继续探索危机报道的优化策略。
(一)构建良好的危机传播机制,防止发生舆论失焦 在诸多社会公共危机事件中,微博等平台为专业媒体提供信息发布渠道的同时也为公众提供了发表个人言论的空间,可以说,这些平台搭建了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的沟通桥梁。虽然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和各类媒体都建立了应急管理机制和危机传播机制,但是危机传播和风险沟通的意识和策略仍有缺失。危机传播关注的不仅是如何传播危机信息,更重要的是如何进行有效的危机沟通,其需要通过构建良好的危机传播机制,凭借有效的危机沟通来阻止甚至消除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防止发生舆论失焦。主流媒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报道中构建危机传播机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保证信息及时公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爆发往往伴随着相关信息不透明的情况,有可能造成谣言泛滥等后果,此时主流媒体迅速发布准确可靠的官方信息有助于阻止谣言传播,挖掘事实真相,稳定公民情绪。2.新闻报道应使用恰当的语言表述。政府机构无法控制自媒体发布信息,但主流媒体作为国家的“耳目喉舌”应当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在发布新闻报道时要注意语言表述,不攻击他人、不使用脏话等,在回应公众评论时应当删掉有恶意攻击性质的言论,创造客观理性的舆论环境。3.注重受众反馈。媒体应当密切监控舆情发展,关注用户的反馈,及时调整新闻报道方向,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同时引导公众进行理性讨论。
(二)倡导建设性新闻理念,强调媒体的公共责任感 在本次疫情中,自媒体与主流媒体音量纷杂,在信息洪流中也不乏双方互相指责的情况,如主流媒体认为自媒体搅乱舆论环境,自媒体指责主流媒体粉饰太平,双方对立关系愈演愈烈。此次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中,建设性新闻体理念体现出了它的价值。建设性新闻理念是对当前媒介环境下新闻传播工作的价值和责任的反思,其倡导新闻传播者要运用积极心理学知识,减少新闻报道中的愤怒和对立情绪,同时强调媒体要提供准确、客观、有吸引力的新闻报道。以往的媒体在报道新闻时习惯于寻求新闻当事双方的冲突点并将其放大来增强新闻的故事性和戏剧性,这很容易使其陷入“人为放大冲突甚至制造冲突”的新闻生产怪圈。建设性新闻理念的应用体现了媒介的公共性和责任感,即以实事求是为原则,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不让新闻报道沦为发泄情绪的工具。例如疫情期间《三联生活周刊》发布了《比“武汉加油”更实际的是善待武汉人》一文,文章中从武汉人受到歧视的现象出发,指出武汉人民同样是疫情的受害者,且绝大部分武汉人在主观上并无伤害他人的目的,文章中也提出设置集中住宿点安置武汉市民、提供必要生活物资等解决方法。文章客观叙述了“恐鄂者”与武汉市民的冲突,理性地论证了双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不强调疫情期间双方的对立情绪,而是倡导平等对待疫区人民,双方应当互谅互信,团结一心共同对抗疫情,这才是疫情期间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应有的态度。
(三)加强健康传播,满足公民健康信息需求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典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同于普通流感,新冠肺炎的防治经验是空白的,新冠肺炎具有传染性,涉及到所有人群。近年来,传染类疾病出现的频率也不断增加,如2003年的非典、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2014年的埃博拉病毒等,卫生健康问题成为了全球问题。因此,加强健康传播便成为了社会、媒体的重要责任。
加强健康传播有利于健康信息的传播和普及,形成公众对公共卫生的正确认知,促使公众做出健康行为,维护公共卫生环境。因此,新闻媒体应当顺应当前社会对于健康知识的需求,加强健康传播,有效缩小公民在健康信息中存在的知沟,将专业性较强的医学卫生问题通过大众媒体进行通俗化解释,有效提高公众对公共卫生的认知和意识。新闻媒体进行健康传播时应当做到以下三点:1.把握受众需求,倡导建设透明的信息公开机制,及时公开相关健康信息及工作进展,构建多维立体的健康信息传播模式。2.着力加强控烟、营养、疾病筛查和防治等与公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的宣传教育,不仅主流媒体应当担负起通过官方渠道发布相关信息的责任,街道、社区等机构也应当发挥职能优势,借助社会网络深入居民内部进行宣传教育。3.学界应当正视健康传播的作用,将健康传播看作一个特定的新闻门类加以研究,通过相关理论模型及实践经验来分析研究健康传播的特点和传播规律及注意事项,总结健康传播不同于其他新闻门类的性质和规律,并用以指导传播实践。各级媒体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对其进行宣传报道,同时寻求健康传播更好的发展路径。
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主流媒体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主流媒体暴露出许多不足之处。在竞争激烈的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应当肩负社会责任,秉持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多形式、多渠道地进行健康信息的有效传播,全方位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从而使其能够在竞争激烈的新媒体时代凭借专业的新闻报道工作和良好的服务意识赢得公众的青睐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