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模型分析“互联网+健康管理”模式的创新

2021-11-30 05:45赖俊峰闫亚平
科技经济导刊 2021年15期

赖俊峰,闫亚平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350000)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脚步加快,人口老龄化、疾病年轻化的严峻形势也不断加重,不仅带来了医疗费用的激增和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缺口的扩大,而且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了应对以上问题,一些研究者从西方发达国家中寻求经验,发现西方医学界提出了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医学服务模式,健康观念实现了从追求短期治愈到终身健康的转变。科学、新兴的健康管理服务业已经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运用,并大大减少了医疗的实际支出,提高了国民的人均寿命和生活质量。健康管理服务在医学界里不仅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而且还是一种是科学、高效的医疗服务。健康管理的服务内容包括健康体检,科学的健康评估能力,有效的健康干预方法,还有完整的移动互联网络的支持平台以及与医疗合作机构的支持[1]。对于互联网技术和健康管理行业的创新研究,能够大大减少健康管理服务的使用费用和降低使用门槛,并且因为互联网技术的特性,能够更加精准、实时地追踪患者的身体状况,为医生提供更加完整的身体数据,致力于对个人和群体的整体健康状况进行更有效的检测和干预。

1.经验与文献基础

在健康管理理念长期的实践中,国内外的学者对其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通过对比美国模式、英国模式、和中国模式,并寻求更适合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管理模式。但是大部分研究者的研究重心仍然于传统健康管理服务的功能扩展和相关商业产品的衍生,并没有把健康管理与互联网技术的模式创新放在一个主要地位,缺乏对相关内容的研究。本文基于swot分析(态势分析法)分析了当前健康管理服务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为健康管理服务在互联网技术条件下的模式创新提供了一定的分析依据和建议。

2.基于SWOT模型的分析

2.1 优势分析

中国是互联网大国,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互联网人才的储备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不仅为能够降低互联网技术在健康管理服务中的使用成本,并且还为强化服务准确性、长期性等特别需求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此外,中国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医疗+互联网”的人才培养体系,令数量庞大的从事医疗产业群体也拥有一定的互联网知识,为健康管理产业的发展提供低成本的人才和技术支持,是健康产业的核心血液[2]。传统的健康管理服务依赖医生对患者健康的长期追踪,效率低,费用高,只能在少部分人群中推广,而云储存、大数据、便携式医疗设备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储存海量的数据信息,更通过相关技术随时收集患者身体数据,在数据库通过大数据分析、总结、对比相关病例,为被服务者和医生提供更加全面完整的医疗建议。新冠疫情时期,互联网平台作为新冠疫情防护体系的一份子,通过健康码、科普媒体、信息传递中心精确地传递了正确的医疗信息,可定位、可感知和互联互通的移动平台切实有效地帮助了,从政府到私人互联网各级防疫平台建立也为建立新型的互联网健康服务平台积累了经验。

2.2 劣势分析

健康管理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国内经济由外贸出口拉动转为国内经济内循环为主,高质量的服务和产品成为供给侧改革的重点。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1902元,比2000年年均增长13.4%,健康管理是属于与民生直接相关的产业,但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带来的居民健康需求的激增,市场供给在满足更加多元化的健康需求来看还是有相当的不足和空缺。

缺乏统一行业标准,桎梏了健康管理服务业的发展。与国际水平差距较大,健康管理产品的研发存在明显不足和缺陷,对健康管理服务人员的培养重视不够,更严重的是患者的健康数据隐私安全、医院之间的利益冲突、不同医院的管理体制差异,都不断阻碍着健康管理行业的发展,还使得其安全性、可靠性被严重质疑。健康管理研究投资大,市场行业竞争激烈。“互联网+健康管理”投资大,平台的建设、前期研究资金的大量投入、短期营收难以保证平衡,患者购买健康管理服务往往被视为一种风险投资,投资者则看重资本回报,导致提供服务的公司在筹资问题上无法在短时间内给予患者和投资者合理的投资回报,无法获取足够的发展资金。此外,以阿里巴巴、京东为代表的互联网资本的涌入健康管理产业,整个行业无序生长,全国已经有超过六十万健康管理服务公司相继建立,专业细分行业竞争激烈形成完全竞争市场。

2.3 机会分析

一是政府政策支持。随着互联网技术在信息传输和存储方面的优势逐步显现,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加快医疗信息化进程。2010年是中国互联网医疗产业发展的黄金增长期,国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医疗消费和技术升级的同时“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建立统一的医疗标准数据体系并加强医疗数据共享,这些因素最终使得我国的医疗行业和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呈现出爆发式增长。2015年后,国家政策的实施和基本信息网络的建设趋于完善,为健康管理服务和互联网技术的整合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二是特殊病患、慢性病和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体系提出更多个性化、多样化的要求。随着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人的健康意识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健康的需求也从单一的医疗模式转变为健康管理、健康保健和健康促进。三是医疗技术、医疗器械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健康管理服务提供信息化的有利条件。在COVID-19的防治过程中,互联网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在疫情前线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5G为等新技术治疗患者,还在低风险地区通过健康码、可穿戴设备、远程医疗等方法检测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2.4 威胁分析

在数字信息时代,任何信息都很容易被泄露。医疗信息高度敏感。人体身体健康数据被用于众多经济、社会、医学等重要领域,事关全体人民和公民个人的重要权益,所以医疗信息往往被政府要求需要高度保密,如果被服务对象的健康数据遭遇泄露,这会让整个健康管理产业随时遭受严重的信任危机和质疑。如何保护好、使用好患者的医疗信息成为健康管理服务和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的新一个难题。健康管理理念的引入得到了业界的普遍认可,但广大市民的认识还比较低。一是服务同质化严重,健康管理服务的用户对健康产品具有天然的黏性、不容易转变偏好使用另一种健康产品,现有产品与服务很难促进用户数量的增加。二是健康管理仍处于探索初期,行业应用和商业模式与用户需求不能有效对接,难以释放市场潜力[3]。三是使用互联网技术有一定的门槛,而健康管理服务的主要对象是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这些群体对新兴事物接受慢或者缺乏使用互联网设备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互联网和健康管理的结合难以通过医保报销。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属于后经济补偿制度,即治疗后按照相关报销标准和医保目录报销一定费用,而健康管理的治疗费用包括治疗后的健康恢复和预防疾病发生的费用主要两个方面,而后者不仅占比高而且难以被确认为医保治疗报销费用。对于健康管理服务业来说,能否合理控制疾病治疗费用是能否推扩健康管理产业的关键性问题。缺乏医保的跟进与配合,健康管理很难发挥其在疾病早期防治中的作用,从促进人民群众参与防治早期疾病的积极性的角度来看也是缺乏动力[4]。

3.SWOT分析对我国健康管理产业发展的启示

3.1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补足政策保障要素

我国健康管理服务和互联网技术融合市场前景广阔,行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建立健全移动互联网和健康产业相互融合的体制机制成为重中之重,政策法规不仅要贴合法律法规,还要以发展、科学的眼光和技术、监管的角度去制定实施相关政策,做到真正的高效规范、健康发展。

互联网技术有其特殊性,在方便了数据处理、储存和运输的同时大大增加了数据泄露的可能性,从保护患者隐私数据的前提出发强化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做到每一组数据的源头、传输和使用都有迹可循,保证患者健康数据在合理、合规、合法和患者本人同意使用的情况下使用,注重患者隐私和数据安全,严厉打击非法使用患者医疗数据的行为。

3.2 加强财政投入,鼓励多方主体参与

基于我国国家政策以及医疗服务的自身特点决定了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健康管理服务必须与公立医疗机构展开合作,因此各级政府应该因地制宜,优化资金配置,由政府公共卫生部门牵头,通过深化医疗体系信息化改革,打通政府、企业、医院各环节的堵点,加强互联网医疗的核心技术攻关,构建健康管理产业新业态。另一方面,社会资本作为健康管理行业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覆盖了设备制造、人才培养、服务推销等行业全流程,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行业协会应当及早出台政策,引进社会资本和互联网企业的进入健康市场,依托新型互联网医疗技术和设备,建立完善的资金使用机制,使健康管理市场获得新的活跃。

3.3 做好平台建设,创新服务形式

建立一个以数据为基础,为各类用户提供健康管理康复的平台,在已经建立好国家医疗体系信息化基础之上,实现农村基层医疗机构与城市社区医疗机构、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医疗科研中心的数据集成,还必须推动塑造一个能调动医疗资源和人员、分析总结各种生理疾病、聚融促进产业发展要素的医疗信息生态圈。我国健康产业起步较晚,健康需求旺盛,居民保健意识逐渐提高,应以优势资源为依托,通过优势资源与健康领域融合发展,取得产品和服务差异化创新优势。此外,对于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依赖于医院医疗服务的急迫问题,需要深度应用现有资源,建设远程健康管理平台,与当地医院、基层医疗机构达成合作,利用可穿戴设备和大数据监控患者身体数据,实现地区医疗资源的有效供给。

3.4 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形成健康管理品牌

将健康管理学科建设放到行业发展中心地位,加强健康管理人才储备建设。健康产业的发展是以基础科学的创新为基础的,只有符合发展规律和发展阶段,兼顾了人民的需要和可能,健康管理行业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5]。中国的健康管理行业还应加大科研投入,促进科研团队、学校和产业集群的有机融合,巩固科研开发的基础,鼓励和促进医学科研成果转化,缩短产品应用时间,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形成良性循环。

优化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塑造中国特色健康管理品牌。健康管理企业不仅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传统的中医药馆、私立医院、社区医院改造成医养结合的现代化健康管理中心,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企业要建立健全培训体系,加强健康管理专业知识的培训,管理者和员工都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进行专业化管理。

3.5 发挥我国技术优势,实现健康服务产业升级

我国是互联网大国,互联网技术和基础设施发展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可穿戴设备、远程通信、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日趋成熟,互联网人才队伍专业且规模庞大,是促进产业良性、持久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我国互联网医疗平台作为新冠疫情防控的一部分发挥了巨大作用,增强了国民对互联网医疗平台的信赖和信心,应该继续深入挖掘互联网技术的潜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弥补行业薄弱环节。

4.结语

精准健康管理是健康管理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发展,借助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对个体进行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监测,为服务对象提供更精准的健康干预与促进服务[6]。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度不断加深,“互联网+”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健康管理将为服务对象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