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在理工科大学通识教育中的方法、路径与作用
——上海理工大学第一届沪江通识教育论坛会议综述

2021-11-30 06:34潘薇薇
关键词:理工科通识语言文字

潘薇薇, 陈 红

(上海理工大学 沪江学院, 上海 200093)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研讨新时代社会发展语境下理工科大学通识教育发展的方向,加强大学通识教育研究领域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推进我校通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发展,上海理工大学于2021年9月18日,在沪江学院二楼会议室召开了“第一届沪江通识教育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为“语言文字在理工科大学通识教育中的路径、方法与作用”,华东师范大学刘志基教授、上海大学文学院杨逢彬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黄锦章教授、汪如东教授作为特邀专家做主题学术发言,上海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殷寄明主持学术讨论并做主题学术发言,沪江学院青年教师潘薇薇博士、刘永博士、张榕坤博士做主题学术报告。上海理工大学副校长张华出席论坛并致辞,沪江学院常务副院长、直属党支部书记陈红主持了论坛,教务处、沪江学院相关教师近30人与会。张华在致辞中表示:我校非常重视本科生通识教育,多年来在通识教育领域进行持续建设并已取得一定成效,通识教育在大学生成人成才方面意义重大;期待与会专家在未来理工科大学的通识教育应该怎么走等议题上为上海理工大学建言建议,助推我校建立一个富有理工科大学特色、有针对性、行之有效的通识教育体系。沪江学院特聘院长顾云深在总结中指出,经过4年多的努力,沪江学院已经在通识教育实践中取得丰富经验和成果,今后要在探索一套适用于理工科大学的通识教育理论上着力,使通识教育不仅有丰富实践还有理论创新,为学校的高水平大学建设做出独特贡献。

现将会议专家观点及讨论交流意见综述如下。

一、方法论:语言文字的思维与认知作用

相对于理工科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语言文字类课程是最易于接受的,因为人是沉浸在语言和文字中的;相比于文学类、历史类课程,语言文字类课程对于理工科大学生更加没有距离感,且对前期知识积累要求不高,入门相对较容易,也就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大学通识教育中强化语言文字教育,是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塑造与培养。对此,参与第一届沪江通识教育论坛的专家皆有共识。

刘志基在《古文字与大学通识教育》的主题发言中表示,母语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和思维工具,因而构成了人的知识结构中的核心要素。通识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是让受教育者具有历史文化的基本知识,具备母语文字的良好修养。黄锦章在《关于通识课程的若干思考》的主题发言中提出,当下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他们的智商(专业学习和研究能力)、情商(人际交往和为人处世能力)、逆商(逆境抗争能力)。汪如东在《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主题发言中概述了当下理工科大学生存在的一些普遍困境,如重理轻文、重专业轻基础、重知识轻能力等,由此带来的后果包括人际交往能力生涩、团队合作精神欠缺、语言表达能力低下等。语言学是一门跨界学科,横跨人文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如人文科学方向有语言哲学、修辞学,社会科学方向有社会语言学、方言地理学,自然科学方向有自然语言处理、认知语言学、数理语言学等,因此在理工科大学加强语言文字在通识教育中的作用,对提升学生思维和认知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上海理工大学这样一所理工科见长的学校,加强语言文字课程建设,可以发挥学校现有学科门类特长,整合学科资源进行交叉门类的教学与科研尝试,满足理工科大学生的现实需求,补足知识和能力短板。

二、路径论:文化涵养与能力培训

路径论的阐述建立在前期丰富的通识教育教学实践之上,沪江学院是上海理工大学的通识教育主平台,承担全校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搭建与大部分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任务,构架了“人文经典与文化传承”“全球视野与文明对话”“艺术修养与审美体验”“创新思维与创业实践”4大主题板块,自2017年新组建以来已建设建成71门通识类课程,开课门次达779门,累计选课学生43 886人次。

其中,《汉字文化导论》《<说文解字>精读》《社会语言学》《<诗经>导读》《<论语>导读》《<庄子>引论与导读》《沟通与演讲》《沟通与写作》都属于语言文字类通识课程。殷寄明在《嚼文嚼字,引领学生走进古代文化胜境》的主题发言中,总结了他将国家级精品课程“《说文解字》精读”移植到理工类大学通识课堂的经验,即用文字做载体,重点放在文字背后的古代文化知识,例如:讲解“羊”字的时候,将造字理据与背后的原始文化的羊图腾以及“美、善、羲”等体现这种文化审美心态的文字串通起来一起讲授;在讲“姓”的造字理据时,设计“你的姓是怎样起源的”等课堂思考题,引导学生从地理和文化上建立“寻根”的身份意识。

潘薇薇介绍了《汉字文化导论》的课程设计,依据民族精神孕育民族文字,民族文字体现民族文化的理论,从常用的简单汉字入手,着重讲解汉字所表征的民族思维方式、价值观、世界观、习俗礼仪等,并以此为内核集结文字组成专题讲授。刘永和张榕坤提到《<论语>导读》《<诗经>导读》《<庄子>引论与导读》等原典精读课程教学从字词解诂入手,《论语》《诗经》《庄子》分别是构成中国人精神内核的儒家与道家的经典文本,从语词文字入手,是依据学生知识结构设计的最为简洁便利的学习路径,厘清语词含义,掌握文本的叙事语法逻辑,进而理解原典的精神内涵。杨逢彬在《<论语>中常常误读的一些句子——以人尽皆知的为例》的主题发言中,对《论语》中耳熟能详的“学而时习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小不忍则乱大谋”“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等语句进行了校正阐释,提示通识课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辨析语言的历时变化,不要用后起的语义去解读先秦典籍,造成对原典精神的误读,影响教学效果。张榕坤在《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中的文字英译尤需注意的几个问题——以<道德经><庄子><坛经>英译为例》的报告中谈到了经典翻译的问题,通识教育强调全球视野,中国传统经典文本的外译也是通识教育中的一个环节,翻译时要注重准确表达原典丰富的义理,不能不加以体会与分别,笼统地翻译为一个对应的英文单词。

《沟通与演讲》《沟通与写作》等课程意在发挥语言文字的沟通工具作用,将传播学、社会学相关理论切入语言文字类通识课程,以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为教学重点。汪如东阐述了语言文字类通识教育在培养学生语词使用的严谨准确性与语体使用的得当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黄锦章则用开设“广告语言学”通识课程的案例,论述了在开设以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为主要目的的通识课程时,可以打破常规思路,由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联合开课,“广告语言学”的底层逻辑就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市场营销”,在教师配置上率先打破学科区隔,在教学内容上才能真正实现“通”与“识”的目的。

三、作用论:身份认同与文化自信

理工科大学通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语言文字类通识课程的教学设计也指向这一根本。潘薇薇在《汉字文化导论课程在树立学生民族身份认同的路径和作用》的报告中,论述了通过汉字阅读思想史、社会发展史、政治制度史、文化史等,帮助学生建立中国文化图景的可行性。文化系统要素的抽取和文化体系的建构都是围绕在建立民族身份认同和树立文化自信这一作用论周边的。因此,在“汉字与古代中国的思维方式”章节,选取了“囗、韋、圍、或、域、國”这组汉字来传授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筑城自保”的思维方式;在“汉字与古代中国的价值观”章节,选取“人”“仁”来阐释“人本主义”的社会思潮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文化传承;在“汉字与古代中国的世界观”章节,选取“天”“和”“同”讲述“天下大同”这一古代中国的理想世界观,论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来源。刘永在《文字训诂对诗经主旨阐释的影响中》澄清了因语词含义的历时变迁而导致屡屡被误读的“美人”“如玉”的原典意义,进而向学生阐释儒家体系中理想人格的具体内容,在学生的人生观建立过程中提供正确的参照系。

通识教育不仅要有普适性理论,也要更加贴近时代、贴近校情、贴近学生,在此基础上探索更加精准的方法、路径,同时对通识教育作用的设计也要更加细致、精确,真正将大学通识教育的功能发挥出来。

“沪江通识教育论坛”的举行,不仅展示了上海理工大学通识教育品牌建设阶段性成果,更对我校进一步探索有特色、有影响、有示范作用的理工科大学通识教育体系,切实将通识教育育人的功能发挥最大化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理工科通识语言文字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不理
高校通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澳大利亚国防部发布理工科人才发展战略
高等院校通识教育现存问题及应对策略
理工科学生知识产权素养培育研究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与路径构建研究
语言文字规范 中华通韵(征求意见稿)
理工科大学生行为文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