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承伟
(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扶贫发展中心,北京 100028)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乡村振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战略,二者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2020年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三农”工作重心由脱贫攻坚转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为脱贫地区必须完成好的首要任务。中共中央2021年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1]。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对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作出全面政策安排。实践表明,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移,不仅是工作重心的简单转移,更涉及相关发展目标、战略任务和工作体系等方面系统继承和创新。如何用理论视野和大历史观,对我国“三农”工作重心实现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历史性转移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无疑有助于更深刻理解和更准确把握这一历史性转移的必然和规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将其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历经砥砺奋进的8年,全国上下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有力有序推进建档立卡、持续加强扶贫资金管理、开展最严格考核评估等重点工作,深入推进脱贫攻坚政策体系精准落实见效,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呈现了多重理论、历史意义。
在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努力下,中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彪炳史册的人类减贫奇迹。脱贫攻坚产生的物质成果深刻改变了中国农村特别是脱贫地区的发展进程。与此同时,在脱贫攻坚的历史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亲自督战,首提精准扶贫、系统阐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围绕脱贫攻坚的方方面面指明方向、作出部署、提出要求,为脱贫攻坚提供了科学指引,在波澜壮阔的实践中,形成了思想深邃、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的习近平反贫困思想,是脱贫攻坚伟大成就在理论方面的最重要的体现。
习近平反贫困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我国扶贫开发实际,按照精准方略要求,围绕全部贫困人口脱贫、全部贫困县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任务,出台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构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内容。比如,尽管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贫困治理领域提出的重要工作方法,但实际上精准方法贯穿于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全过程、多方面,既是中国扶贫开发领域行动指南,也成为其他领域治理的重要方法。
习近平反贫困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一方面,习近平反贫困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的理论命题,强调脱贫攻坚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对贫困问题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属性的认识,这实际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政治经济学立场的创新发展;强调发展作为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关于发展生产力作为解决贫困问题根本手段的创新发展;强调脱贫攻坚“一个都不能少”,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创新发展;强调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和强调激发内生动力,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创新发展。另一方面,习近平反贫困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的实现路径和价值追求,创造性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重塑了中国反贫困的价值理念、工作模式、组织方式;创造性提出“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蕴含了对贫困问题的深刻认知、对反贫困规律的准确把握、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原创性创新,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的价值追求。
习近平反贫困思想是全球减贫治理的中国智慧。以习近平反贫困思想为指引,中国政府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科学高效的反贫困治理体系。其核心内容包括发挥政治优势,层层落实脱贫攻坚责任; 不断完善精准扶贫政策工作体系,切实提高脱贫成效; 坚持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不断增加金融资金、社会资金投入脱贫攻坚; 坚持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有机结合的大扶贫格局,充分调动和发挥全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 尊重贫困群众扶贫脱贫的主体地位,不断激发贫困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这一整套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并经过成功实践检验而形成的减贫治理体系,不仅为打赢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的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障,也为全球更有效地治理贫困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习近平反贫困思想是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而言,贫困问题是阻碍文明进步的关键因素之一。从世界范围上看,只有解决了大范围的贫困问题,才能够从根本上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而习近平反贫困思想为全球更有效地进行减贫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结合本国实际,借鉴习近平反贫困思想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更有效地解决本国的贫困问题,将有力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伟大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的989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困扰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中国脱贫攻坚创造了历史上最好的减贫成绩[2]。
施药当天分类调查杂草发生基数(株数),药后15 d分类调查各处理杂草株防效,药后30 d分类调查各处理杂草鲜重防效。调查方法为每小区3点取样,每点 0.25 m2。
脱贫攻坚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重要体现。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习近平反贫困思想为消除贫困提供了行动指南,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和奋斗理想,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精神所在。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党中央向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其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脱贫攻坚正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使命的重要体现。
脱贫攻坚是坚定“四个自信”的重要实践。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巨大成就,印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在新的伟大实践中所作出的正确选择。中国减贫的巨大成就,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彰显。中国共产党百年反贫困的实践和成就,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性,新时代脱贫攻坚正是坚定“四个自信”的重要实践。
脱贫攻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一直以来,摆脱贫困既是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梦想,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新时代脱贫攻坚,脱贫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明显加速,脱贫地区发展步伐显著加快,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呈现革命性变化,社会事业长足进步,整体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在脱贫攻坚伟大斗争中锻造形成的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脱贫攻坚精神,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强大动力和精神财富。新时代脱贫攻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物质基础,提供了精神动力。
脱贫攻坚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底气。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践中,中国积累了重要经验,收获了深刻启示。这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斗争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中国人民所具有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显著优势,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所积累的坚实国力,是中国人民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面对百年之未有大变局的重要底气。
党的十九大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战略,摆在了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明确了乡村振兴的历史战略定位、前进方向、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主要方略、保障体系等。近年来,《乡村振兴法》即将颁布实施,中央2018年以来每年的一号文件均明确指出,乡村振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
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论述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科学指引。党的十九大以来,围绕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等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一系列深刻阐述。同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落地,制定多个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中央文件,发布了乡村振兴五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这些重要论述和战略部署深刻地把握了时代发展趋势和农村发展规律,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科学指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从全球发展角度上看,城市化成为各国乡村建设普遍追求的目标。但中国有着特殊的国情,农耕文化基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之中。这就决定了中国的乡村振兴道路必然是区别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乡村振兴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长期主政地方的实践积淀和对中国“三农”工作的深邃思考,反复强调指出,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这实际上正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中国化的具体表现。
中国乡村振兴的理论创新是全球发展理论的重要贡献。与欧美和日韩的乡村建设趋向于城市化的道路有所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依据国情选择了一条与欧美、日韩国家不同的道路。相应的,这就需要构建一系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理论和方法,以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撑。从理论构建和方法创新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将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城乡发展理论,同时为全球发展理论作出贡献。
乡村振兴是国家民族发展的普遍规律。乡村振兴并非中国特有,而是世界城市发展的必然一环。乡村振兴是中国城市化快速推进背景下多战略并举的一部分。乡村衰落与拯救是个世界性难题。从大历史观看,中国的乡村振兴不是孤立存在;从国内外实践看,中国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从数量上看,不是所有乡村都能振兴,投入需要有重点。二是从内容上看,乡村振兴需要发展实现质的升级,而不是把目标定位在要留下数亿农民。乡村要富裕起来,就必须提高农村的劳动生产率,农业人力投入继续下降。美国和日本从事农业的人口比例均已不足2%。三是从时间上看,乡村要真正实现全面振兴,需要打一场持久战,要有历史耐心。
乡村振兴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路径探索。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主线,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中国共产党明确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目标和价值追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五大战略部署,强调中国乡村振兴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也就是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走共同富裕之路、走质量兴农之路、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走乡村善治之路、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必将为农村居民智力体力的充分发展提供良好的内外部条件,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路径的有益探索。
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都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化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突出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后,我国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夯实了向共同富裕迈进的基础。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历史过程,脱贫攻坚是这一过程的阶段性任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必要举措,也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明显的实际性进展”的必然要求。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具体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4]“如果在现代化进程中把农村四亿多人落下,到头来‘一边是繁荣的城市、一边是凋敝的农村’,这不符合我们党的执政宗旨,也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5]在实现了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仍然不忘中国农村数亿人口的发展问题,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三农”工作重心转向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推进农村建设,生动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组织和支持贫困群众自力更生,发挥人民群众主动性。”[6]“要尊重广大农民意愿,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7]精准扶贫的根本宗旨就是确保党的各项政策能够精准落实到每一个贫困群众,做到脱贫“一个不能少”,让贫困群众最大限度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帮助他们融入共同发展的主流。无论是打赢脱贫攻坚战,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都需要坚持群众主体,依靠群众力量,激发内生动力。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是迈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共同承载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缩小区域、群体、城乡发展差距的使命,是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重大战略举措。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优先任务,乡村振兴则是脱贫攻坚的延续和发展,两者从根本上都是为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是补齐发展短板底线思维的实践要求。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补短板”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诸领域重要的方法论和基本要求。脱贫攻坚瞄准发展滞后的贫困乡村,补齐贫困群众的民生短板;乡村振兴覆盖整个乡村,重在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促进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及不同群体之间生活水平差距的持续缩小。二者均以补齐发展短板的底线思维作为指导实践的重要准则。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是一个历史过程。“党中央决定,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对现有帮扶政策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合理把握调整节奏、力度、时限,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8]“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8]习近平总书记这些重要论述,为确保平稳有序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遵循和指引。
要从历史延续的视角看待“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其工作体系、工作方法、工作内容和工作主体都有继承性,需要根据新的要求进行创新性发展。在工作体系上,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确保平稳有序,逐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工作方法上,要逐步实现从精准、特惠到共享、普惠有效衔接。在工作内容上,要将精准扶贫的“五个一批”有效衔接到乡村振兴的“五个振兴”,促进乡村全面发展。在工作主体上,要从脱贫攻坚时期聚焦帮助贫困群体转移到乡村振兴战略覆盖全体农村居民。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国家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在“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战略下,深化农业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高质量发展,都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地域广阔及发展差异性,也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出了新挑战,这些时代背景决定了乡村振兴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脱贫攻坚的实践证明,打好乡村振兴持久战,加强顶层设计、抓好基层落实,是两个最关键的环节。
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论述是乡村振兴理论研究的前提基础和主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入阐释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提出了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论断,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加强新时代乡村振兴重要论述的研究,深入分析新时代乡村振兴重要论述和共同发展理论的理论渊源、实践基础、理论内涵、精神实质、理论创新、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对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道路,有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加强乡村振兴理论研究,就是要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等层面出发,深入研究阐释乡村振兴重要论述的形成渊源、实践基础、理论内涵、精神实质、时代价值、世界意义;分析论证乡村振兴重要论述的理论创新和贡献,及其对新时代“三农”工作的实践指导。通过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进一步呈现乡村振兴重要论述的科学性、内容的丰富性、逻辑的严密性和实践的指导性,为这一重要论述的深化研究提供学理基础,为学习宣传这一重要论述提供成果支撑。
比如,如何理解乡村振兴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简单而言,新阶段的“三农”工作主要通过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包括粮食问题、农村生态、人居环境等问题都是乡村振兴议题,解决这些问题当然需要以乡村振兴为总的抓手。但在新形势下,乡村振兴总的抓手更加强调乡村发展的整体性,强调乡村与城镇的良性互动、融合发展。从国家整体协调发展看,乡村振兴必须着力于如何促进不同地区不同行业更加平衡、更加充分发展。乡村和城镇的融合发展,必然需要以乡村振兴作为总的抓手来推动。
构建乡村振兴理论体系是中央及有关部门做好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等工作的共识。理论上的清醒正是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的基础。乡村振兴理论体系的构建将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乡村发展领域的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论述阐释、乡村振兴彰显政治制度优势、城乡融合发展,以及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重大内容,都是乡村振兴理论研究的聚焦点着力点。
乡村振兴的历史担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全党务必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这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历史担当。二是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只有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才能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让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共享发展成果,在现代化进程中赶上来、不掉队。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担当的最好体现。三是乡村振兴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最基础的实践。中国共产党自始至终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提前10年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关于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为世界范围内消除绝对贫困、实现和平发展作出历史性贡献。同样,中国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致力于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创新理论、积累经验,为全球乡村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这正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体现的正是中国共产党大国情怀的历史担当。
(作者系国务院扶贫办中国扶贫发展中心主任、研究员,北京大学贫困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