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视野下长平之战的区域地理分析

2021-11-30 05:58许倩雅王尚义
关键词:长平区域历史

许倩雅,王尚义

(太原师范学院汾河流域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山西晋中030619)

“长平之战”标志着以列国林立、兼并战争为特征的战国时代即将终结,古代中国将进入帝国一统的新时代,因而“长平之战”在历史上更具有军事史上的示范价值。在《史记》、《战国策》等正史中对长平之战的记述不厌其详。在乡村民间,关于“长平之战”的戏曲、小说、话本等更是数不胜数。作为文本研究的内容和形式确实是叹为观止,并对文化区具有强大的影响意义。本文基于我国古代众多文本对于长平之战的地理描述,结合历史地理学传统的历史文献与野外考察研究,并依据考古证据,在历史学研究的基础上对“长平之战”进行区域地理分析和综合评价,突出该区域的文化特色,并对该区域要素重新进行纵横分析,从而加强“长平之战”在地区文化要素重构中的核心作用。

一、基于文本视野下的长平之战

历史地理学传统的研究离不开文献资料与空间范围,并通过大量的历史文献查阅,分析地理空间问题。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查阅的历史资料的类型与范围也有所差异。历史地理学对于历史文献资料的查阅与分析都是基于对各种类型文本的研究。

(一)长平之战的文本视角 长平之战作为对中国历史有重大影响的重大战役,记载该战的文本类型无所不有,除了《史记》、《战国策》、《左传》等正史记载外,各类戏曲、小说、民俗传说都有相关记载。这些对长平之战具有详细描述的文本资料,都是研究长平之战的重要资料,也是基于文献视角研究长平之战的本体。

《长平之战——中国古代最大战役之研究》一书中对长平之战详细的叙述,是现代人对长平之战最详尽的阐述,也是研究古战场与历史军事地理的必读文本。当然,该著作结合田野考察是历史地理学对于重大历史事件的新尝试,是以文本为主体对历史资料进行描述与论证,最终呈现出长平之战整体的战况、参战国实力、军事布防特色、各参战国军事将领人物个性以及区域地理特质等。

不论是重要史料对于长平之战的记载,还是后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对长平之战重新解读与研究,长平之战在大众视野中的形象都结合了历史事件本身、文本构建与时间距离影响。历史资料作为研究历史事件本身准确、真实的重要依据,是追随科学的方法,也是构建理解主体的源泉,塑造区域文化的心脏。同时,“时间距离使不同时期的观念、视域等沉淀,历史不再被视为孤立的历史事件之集合体,而成了通过述说与再述说而流传下来的流传物,在时间间距中产生的一切新因素都在影响、改变着历史的流传物。”[1]历史事件、文本与时间距离,这三种力量叠加使得对历史重大事件有了更宽的视域,使得承载这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区域积攒了更浓厚的历史文化,也构建了不同群体对于这个重大历史事件或者这个区域的认知。

(二)基于历史地理角度对长平之战文献的释读历史地理学在研究不同历史时期的事物时,对空间范围、地形和地貌等有着具体、详细的论述。

1.长平之战文献与相关区域

战场是两军交战的地方,常四龙先生对于长平之战古战场描述为“从高平城往北,到永禄一带,包括王报、寺庄、箭头、围城等,东西两山之间的丹河谷地,应是当年长平之战的主要战场,也是赵卒投降的地方,因此也应是白起坑杀赵卒的地方。”[2]由此确认的战场区域沿丹河有店上、企甲院、围城、石门、箭头、三军、永禄、长平、掘山、绝水等村子。这些村子集中在丹河东西两岸,三面环山,北面是东西走向的山脉,西起丹朱岭,向东经南公山至羊头山再到马鞍壑,东西延伸长达百里,是自然的分界线。长平关和故关作为北上的通道,它的地位更加凸显出来。靳生禾与谢鸿喜先生将此作为赵国百里石长城防线,并认为其是关系赵国国都邯郸最后的防线。那么赵军对于长平关和故关的军事布防应该是重中之重。因此,与长平关距离不远的丹河附近这些村子是当时的战场的可信度很大。

靳生禾与谢鸿喜先生在《长平之战与长平古战场考察报告》第八部分论证了赵括与白起决战的过程,从文献记载中的军事行动与丹河周围地理环境的吻合程度,判别军事指挥重地、军事布防位置、进军线路、战场范围等,做最大努力确认当年长平之战的战况。靳生禾与谢鸿喜两位先生在报告中表述的战场范围应该更大,长平关——高平——故关的三角地带都涉及决战,应为战场。

当然,除决战战场之外,长平之战还涉及重要的交通要地、关隘等,这些也都影响战争的成败。在《史记》、《战国策》等也都记载了关于长平之战转折的地点纪要,从区域地理角度剖析了重要节点对于战争的重要性。

2.长平之战文献与地形、地貌

“在军事地理研究领域,军事被置于大地之上,谋略则融于山川关险之中,因此天下形胜不仅被书写于兵书之中,也被兵家视作攻守备战之要旨。”[3]靠近水源、地形平坦的地方自古以来是人口、物质、资本聚集点。相对而言,山地与河流彼此构造,不仅有水运,河漫滩上两边的阶地历来是重要的路道。秦军围歼赵军是暗走沁河的支流秦川水河道到长平关和故关解锁赵军的坚壁,破解其进可攻退可守的天然优势。赵军从邯郸发兵沿磁县,经涉县,沿清漳河,过壶口关,到黎城,这一条线路是华北平原通往太行山的重要通道,是赵国维持战争重要的战略线路,同时这样的山地交通要塞也是赵国进可攻退可守的最后防线。

赵国廉颇根据地势设立三条防线,第一条:老马岭(高平关),利用老马岭南北走向的地势,重守高平西南门户高平关;第二条:赵庄——大粮山——下城公村,依丹河水而建,守卫住晋城盆地,利用盆地平坦的地形可以大规模作战;第三条:丹朱岭——南公山——羊头山——金泉山——马鞍壑,第三条防线是最重要的防线,位于晋城丹河谷地和长治盆地的分界线,如若丧失,秦军将可能一举进军长治盆地,直至赵国都城邯郸。[4](P9-52)

秦军以端氏城为中心的沁河防线,既有河床谷道便于大部队运动,又有充足的河水可资人马饮用。长平之战中,地处秦军沁河防线战略枢纽端氏左近的王离(龁)城,极其可能是秦军主将王龁的大本营。迄今于沁河河谷一线为一方高地中心,其形势正合古人所云“四面绝险”。从此看来,恰与廉颇设幕于丹河防线战略中心泫氏左近的制高点大粮山相似。第二道防线是空仓岭防线,也是廉颇构筑的最近秦军的防线。第三道是丹河防线,空仓岭防线易手后,王龁长驱直入,步步进逼,触角遂深入到丹河一线,于是这条当初廉颇借助天然水道构筑的主要防线,遂成为突起所共有,即赵据丹河东沿山一线,秦据丹河西沿山一线,互为屏降,隔岸对峙。

(三)基于文本视角对长平之战的释读不同类型的文本记录了不同角度的长平之战,反映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

1.民俗文化

除历史学对长平之战原真性以及历史影响等的史学研究外,长平之战已经成为民间流传的戏曲与传说,在晋东南地区的高平、沁水、阳城等地方的村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于长平之战的传说。另外,两国军队在各防线安营扎寨,给这里的村子留下了很多的故事与习俗,甚至村名都因他们改变,比如说沁水县嘉丰镇的武安村、屯城村、高平的马村、箭头等,在这些村子里甚至还有大型的庙宇专门用来供养白起、廉颇。长平之战还创造了独特饮食文化——烧豆腐。当地人对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的暴行恨之入骨,将白豆腐视作白起的脑浆经过蒸煮煎配上特殊的蘸料吃掉,用来发泄对白起的愤怒。长平之战的故事数不胜数,这些文化在长时段内不断的再塑造,使得长平之战在这个区域内的形象更加生动。

2.名人文化

长平之战作为大规模的战役,留下了许多秦国和赵国著名的军事人才的足迹,军事名人、战士、村民共同创造了丰富的名人文化。战役最后的结果也是古代军事思想与地域文化的结晶,不仅仅是简单的名人故事,名人背后的军事思想也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与传播,使得长平之战中的大将与战士的形象更加饱满,更令人印象深刻,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不难为该区域增加魅力。

在高平市米山镇,廉颇为长平之战筹谋策划的故事广为流传。相传廉颇为诱惑秦军,巧用妙计让秦军以为对方粮食富足、战斗力强,给秦军制造心理高压。廉颇重视军粮,并衍生妙计的想法与“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轵则亡”[5](P59)思想高度一致。战场不会存在于所有富裕或者交通极好且后勤保障问题不大的地方。 因此,战争中后勤保障的方式有“取用于国,因粮于敌”[5](P15),《孙子十家注·遗说》里解释,粮秣在敌国就地解决,核心是就地取给,可以免除长途运输所需之费用。晋东南地区从土壤、气候、植被等因素综合考虑是适合古代农业发展的风水宝地。相传中廉颇有这样的做法,可见战争之艰难,粮食的稀缺,战士将领同心抗敌。名人故事不可枚举,故事内容韵味无穷、扣人心弦,不可不为地区文化增添魅力。

二、长平之战的区域地理评价与文化区特质

长平之战与“表里山河”的地理形势相得益彰,重大的历史事件在特殊的地理环境与历史背景中发生,并对当代的区域定位与发展提供参考。

(一)表里山河与区域军事地理地位 历史文献记载,在战争之初赵就被夺二鄣四尉后,廉颇便利用地形筑垒守之,在军事作战方法上大多学者认同他以守为攻的战术,其主要原因就是地形特点。太行山是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长平之战发生于南太行,此地东为黄淮海平原,南下也是平川,正好位于第二、三阶梯的过渡带上,对于战争来说是最优制高点选择,这也是秦赵两国在此进行战争的原因。自然界表现的存在形式与自然界内各因素之间的组织秩序构成的地理条件是人类遵循的自然规律,也是制约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长平之战古战场所呈现的空间特征(空间布局)与当地的地理形势有密切关系,直接影响战争过程。

按现代战役学的角度,任何一个战役都有主要战役方向、战役地幅、战役后方和后方基地、战役正面等。虽然古代战争对此没有系统的学术研究,但不能否认古人对此的应用。长平之战中心战场在丹河谷地,周围是险峻的山地,属于山地作战,地理空间形态的变化对于作战方式影响更大。长平三面环山,形状如簸萁,以丘陵山地地貌类型为主,丹河贯穿全境,河流地貌发育,还有不少面积的平川,整个区域内的地形多样,这样复杂的地形对军事将领是极大的挑战,但靳生禾与谢鸿禧两位先生在报告中写到赵国老将廉颇统帅大规模的部队到达上党地区之后,唯独进驻长平。“城池的得失关系着疆域的盈缩。纵横家对重要城池的地理作用颇有见地,分析透彻精辟。”[6]上党高地引起统治者与将领的高度重视,其必定有清晰的见解,也足以证明上党地区军事地理意义极其重要。在上党郡守选择投靠赵国时,秦赵举兵战长平已经是大势所趋。

战争除了考验各国的综合国力外,对战区地理条件的掌握与利用也非常重要。秦赵两国的进军线路与布局都依赖于区域地理环境的合理评价,善于控制有力的地理通道,开发便捷的交通道路。“八陉的历史并非始于晋,早在春秋时期太行八陉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在此用兵打仗屡屡发生。”[7]长平之战发生于南太行山,向南有太行陉、白陉,北有滏口陉,秦赵两国从“根本之地”发兵作战,离不开太行山地形,依靠于太行八陉。

山西“表里山河”,山川盆地相间,长平之战古战场位于晋东南的上党盆地之中。沁河与丹河穿过相对封闭的上党高地向南流,沁河河道沿山川形势从狭窄的河谷逐渐变宽,丹河出丹朱岭经平坦的盆地往南注入沁河。除河流通道外,长平向南有太行陉、白陉,北过长平关或故关有滏口陉,这是当时主要的通道。因长平三面环山,地貌多样,一方面作战空间被割裂断绝,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受道路限制,兵种选择也受到影响,这些问题是赵军必须面对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复杂的地理条造成各个方面的不畅通,丹河与沁河能灌溉滋养的地区便成为战场的焦点。在盆地相间、通道狭窄险要的战情下,表里山河的特质更加显现。

(二)军事地形傲世群雄——地堑与盆地 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说到:“关中而外,吾比首及夫山西。然而衛鞅之言曰:秦之與魏,譬如人有腹之疾,非魏并秦,秦即并魏。魏必东徙,然后秦可据山河之固,东乡以制诸侯。是一魏犹足以难秦也。盖魏之强以河西、安邑,而韩之强以上党,赵之强则以晋阳及云中、九原。”[8](P1774-1775)其原因有二:一是晋东南与周边区域比较,譬如与冀西、豫西、豫北、晋南比,那就是巨人;二是晋东南所处的太行山,其东侧呈断层状,山势险,几乎全部由石头组成,壁立千仞,地势更显险峻。而晋中晋北山地海拔不乏超过2500 百米的,但地势多平缓,落差也小,有的是高山草甸,自然没有那种气势。正因强烈的地势对比,“地极高,与天为党”的地形特点更凸显该地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军事气势,使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因此,晋东南地区“与天同党”的名号当之无愧,太行地形也造就长平之战,地堑——盆地的格局使得晋东南在历朝历代立于不败之地。

(三)晋东南文化区定位 在山西省旅游地域网络中,晋东南既是太行山南北轴线和东西通道的交汇点,又是河南南部旅游区、河北西部旅游区以及山西中部旅游区重要的互补旅游区,处于晋商文化旅游区和太行山旅游区的结合点上。从长平之战的区域旅游产品看,对山西这两条旅游热线都有一定的互补作用。如晋东南的生态休闲、避暑度假产品对晋商名城、大院等文化产品的补充,高平的神农文化、民俗文化产品对太行山峡谷、山地、森林等生态产品的补充。挖掘长平之战的历史军事内涵和高平郊区文化与神农文化之脉源关系,创造最佳的文化主题氛围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突出神农文化、军事文化、红色旅游、城郊游憩等独特产品。除长平之战这个重大历史事件以外,围绕区域内众多历史文化特色,从自然、人文资源出发,以炎帝农耕文化、现代化工农业生产景观和传统民俗景象为特征,构建山西独特的综合文化定位,建立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山西省太行山风情旅游区的核心旅游区。

三、文化转向与区域要素重构

文化转向与区域重构是经济再生的源泉和标志,对塑造区域形象与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十分重要。

(一)区域地理文化转向的重要性 文化与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等空间学科都有交叉渗透,空间与区域是地理学研究的传统,从地理学的角度对于区域内历史文化进行研究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结构主义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后现代地理学等流派对区域文化的聚焦;也是顺应时代的号召,加快山西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利器。

长平之战位于太行山,它的缘起、发展、结果都离不开太行山地形的影响。从区域地理学角度来说长平之战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对其整个区域进行合理的地理分析,挖掘、凝练、定位该区域的地理形象,是人文地理对于区域地理研究的主题。基于古代战争在地理空间表征出来的文化特色是塑造太行山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地理研究“文化转向”的趋势。长平之战作为我国古往今来著名的战役,其影响决定了中国历史的走向。可是,长平之战作为太行山上历史地位明确、军事文化丰富的重大历史事件,并未成为太行山形象代表。

“文化转向”是在区域差异这一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地理分析呈现区域内文化现象的总体组合状况。对于区域内文化现象的总体组合状况的挖掘,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焦点,也是人文地理学对于历史文化的聚焦。“从地理学传统的区域研究与空间分析转向解决现实性社会问题提出要关注文化的生产运作、价值内涵与符号意义,进而基于这些内容来考察空间构成、空间秩序、空间竞争、空间和地方的作用、文化政治、日常生活与消费等话题。”[9]

(二)区域要素重构 长平之战是太行山形象的历史标签,该区域还有许多特色的发展要素。仔细分析这些要素将之与长平之战区域结合起来,联动开发,可凸显晋东南文化特色,彰显长平之战区域的历史地理意义。

1.古战场风情展示

长平之战发生在丹河沿线的高平市,古战场的自然风貌、文化风情可以通过博物馆、民俗馆、古战场风情园、太行地质博物馆以及长平之战主题公园、长平之战风云人物雕塑园等进行全面展示,将文化城市与太行山主题公园有机的融为一体,将从整体上提升高平市的城市形象和品牌魄力。

2.高平神农文化观光

由于史前尚无文字记载,炎帝神农的传说流传于民间,其形象的模糊性和故事的松散性,加上流传过程中的误讹和随意性,使得炎帝神农版本众多,难以统一。高平市郊区的羊头山如果作为神农的圣地,就必须努力将炎帝的形象具体化、固定化,其遍尝百草的故事程序化和情节化,根据神农的事迹将羊头山情景化和观赏化,并将传统的农耕文化活动化和体验化,使炎帝神农形象可信、可敬、可爱、可拜。

3.泽潞晋商文化体验

潞绸代表着潞商文化的形象,是延伸晋商文化,突出高平历史特色的重要文化产品。高平市人民对于潞绸都有很高的评价,新婚夫妇群体并以拥有潞绸新婚床上用品为傲。但是山西吉利尔潞绸集团对于具有文化效益的产品并没有做到优质的推广与宣传,除本地人以外,山西其他地方的人都很少听说并使用潞绸产品。针对长平之战区域内的文化重构,应该努力宣传泽潞商人对于晋商文化的影响,挖掘晋东南地区泽潞商业的文化,提高文化旅游的效益。

4.太行红色经典回顾

高平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革命先辈在高平郊区也留下了许多光辉的足迹。利用这些宝贵的红色遗产和历史事件建立红色经典回顾板块,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广泛的影响力。

5.南四陉古通道寻踪

山西位于农牧交错带的自然地理位置,不论游牧民族强势南下还是中原汉族北上征讨,太行八陉是沟通中原农耕地区与北方游牧地区的重要交通要道,南四陉自古不可避免为兵家必守之地。长平之战中赵军从赵国国都邯郸出发进军长平就是通过滏口陉,顺山势河流而行。历史时期重要的交通要道不仅在战乱时期十分关键,在和平繁荣时期对商贸交流也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因此,“从长时段的视角切入,将道路与聚落、景观、习俗、宗教等‘碎片化’的文化景观整合起来,”[10]打造具有晋东南地区独特标致的景观。

结语

人文地理学研究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目的在于更好地作用于现代发展。从长平之战的历史文献资料出发,可以发现晋东南或者说太行山更多的自然禀赋与文化价值。虽然在此区域内有很多已经开发过的旅游文化资源与旅游文化产品,但没有塑造太行山形象与晋东南区域特色。因此,在合理的区域地理分析下,结合人文地理学与文化转向,对长平之战区域进行要素重构,可以更好打造魅力太行,构建文化山西。同时,根据晋东南地区的旅游文化发展状况,亦可重构区域要素,提高该区域文化旅游发展效益。

猜你喜欢
长平区域历史
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域“禁废”
分割区域
艺术百家:张长平
长平之战
千古一役 长平之战 发生地
艺术百家:王凤华 张长平
区域发展篇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