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 张嘉楠
1.吞云吐雾 烟草可通过多种方式导致冠心病,比如正常血管内皮可分泌一氧化氮,吸烟会影响这种物质的分泌,进而破坏血管的舒张功能。吸烟还可导致血小板聚集,促进血栓形成。因此,吸烟者患冠心病的风险比平常人高很多。
2.忽视胸痛 运动时需要心肺大量做功,如果冠状动脉狭窄,血液供应不充足会引发胸痛。特别是伴有大汗、恶心、呕吐、呼吸急促、心悸和头晕要当心,即使休息后能缓解,也不要掉以轻心,应及时就诊。如果只是一过性的,往往问题不大,典型的心脏病引发的胸痛会有压迫感,疼痛感会延伸到下巴、左臂。
3.不关心家族史 若父母中有一人曾出现过心脏病发作,儿子出现过早心脏病发作的风险会加倍,女儿的风险会增加75%。所以,无论有无症状,有家族史者都应高度警惕,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留意不适症状。
4.不定期体检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约占冠心病的25%~30%,病情发作时,患者只会出现一些隐约不适:说不出的不适感,同时伴有下颌痛、消化不良等。事实上,当患者出现这些症状时,往往已经是心衰的表现。所以,大家必须定期体检,普通人群每年要进行心电图、抽血化验等规范体检,有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衰、心肌病等基础疾病、“三高”等高危人群,最好每年到医院进行全面的心脏检查,评估猝死风险。
5.久坐不动 久坐会使血液循环减慢,心脏工作量减少,久之会使心脏机能衰退,引起心肌萎缩、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心血管病,也不利于“好”胆固醇清除动脉里的斑块。坐着每看1 小时电视,因心脑血管病死亡的风险增加18%;每天看电视超过4 小时的人与少于2 小时的人相比,心脑血管病死亡风险增加80%。最简单预防久坐伤害的方式是每坐30 分钟起来动动,即便是去接杯水、上个厕所都可以。坐着时,建议保持背部挺直,肩膀自然下垂,肘部放松,置于身体两侧。
6.擅自停药 不少患者只在病情发作时服药,平时常不遵医嘱,有的擅自停药,有的自作主张减少药量,导致心脏在高风险下运转,所以心脏病患者必须听从医生的建议。
7.肆意发胖 大吃大喝,对逐渐升高的体重视而不见,会让身体的各脏器逐渐受损。体内多余脂肪组织需要消耗更多的氧,这意味着心脏必须为脂肪组织提供更多的血氧。此外,动脉中脂肪堆积越多,动脉功能就越差,血管壁增厚,血流减少,不仅加重心脏负担,而且增加血栓和全身血液循环恶化的危险。研究发现,与健康人群相比,肥胖者动脉粥样硬化风险高10 倍。
8.忽视心脏异常跳动 不少人常有心慌、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但多认为是饿了、劳累的表现,休息一下或吃点东西就缓解了。但其实这是心律失常发出的信号,一般分为3 种情况:心率快、心率慢和不规律。如果是有诱因的心律失常,如运动、喝咖啡、情绪激动等,多可自行缓解,无需治疗;如果是病理性的心律失常则要尽早就医,排查病因,接受治疗。
9.任由血压升高 高血压最常见的危害是引起冠心病。动脉管腔内血流的压力长期增高会破坏动脉内膜的完整性(可简单地理解为血管内膜出现小破口),于是血液中的胆固醇就会趁机进入血管壁内,并逐渐积累增多,形成粥样斑块,斑块逐渐增大就会导致冠状动脉明显狭窄,造成心肌缺血,这就是冠心病。所以建议人人家中都准备一个血压计,定期测量。
1.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是发现和预防心脏病最简单的手段之一,还能帮助筛查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风险因素。建议从20 岁起,每个人都要定期体检。
2.了解家族病史 心血管病有很强的遗传性,和家人聊天时不妨也讨论一下家族病史,以充分了解自己是否也处于风险中。
3.少吃糖 少吃糖能降低患糖尿病和肥胖症的风险,它们都与心脏病直接相关。建议多从天然食物中获取糖分,少吃含有添加糖的加工食品。
4.远离油炸食品 偶尔吃些炸薯条、炸鸡并无大碍,但沉溺于吃油炸食品就会危害心脏健康。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家研究发现,食用油炸食品会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
5.多摄入膳食纤维 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能降低血压和胆固醇,进而起到预防心脏病的作用。日常饮食中加入更多全谷物、果蔬、燕麦、豆子和坚果,就能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
6.选择健康脂肪 多吃健康脂肪对预防心脏病有重要作用。健康脂肪来自于橄榄油、坚果和多脂的鱼肉,这些食物中含有的欧米伽3 脂肪酸有助预防心脏病。
7.尝试得舒饮食 得舒饮食旨在通过食用富含果蔬、全谷物、低脂乳制品、豆类、坚果和瘦肉的饮食来降低血压。
8.常冥想 冥想对心脏和心情都有益处,尤其是压力大、焦虑的人。每天冥想15~20 分钟,能让思绪平静下来,降低血压和心率,从而减少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9.减压 压力大会造成应激激素皮质醇分泌量增加,导致高血糖和高血压,这两个因素会增加心脏病风险,积极参与运动能起到减压作用。
10.保证睡眠 睡眠对减轻压力、提高情绪、增加敏锐度、补充精力和改善心脏健康都有重要作用。
11.戒烟 吸烟不仅伤肺,也让心脏变得脆弱,会造成动脉硬化,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
12.每天快步走 不要一回家就躺在沙发里看电视玩手机,每天坚持到户外快步走,不仅能抵消一部分久坐带来的伤害,还有利心脏健康。
13.别忘了吃药 很多患者由于感觉不到不适,所以不按时、按量服药,这样反而容易导致病情不稳定。
14.不要忽视打鼾 如果伴侣总是抱怨你打呼噜,千万别忽视这个症状,要积极治疗。如果不对睡眠呼吸暂停进行治疗,会对心脏产生毁灭性的影响,导致心脏病和中风。
15. 保持健康体重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发现,体重增加和腰围增粗会升高患心脏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