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妹 龚晓莺
(1.同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092; 2.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安徽 合肥 230051)
当前中国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新发展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1)《新发展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1月13日,第1版。。这个阶段出现了很多新任务、面临很多新挑战,对我国各项事业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新内涵,对人文社科期刊的高质量发展而言亦是如此。人文社科期刊既是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阵地,也是筑牢我国意识形态主导权的主要平台。当前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伟大的实践为理论创新提供了现实土壤。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至关重要,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水平和国家综合实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2)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第2版。新发展阶段人文社科期刊高质量发展对于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重要意义,关系到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和话语权建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也对人文社科期刊寄予厚望,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5月9日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指出:“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回答好这一重大课题,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共同努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就是要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3)《习近平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人民日报》2021年5月11日,第1版。
长期以来,人文社科期刊的发展存在系列问题,如不能准确反映时代期盼、不能有力阐释新时代新思想以及自身功能定位尚不科学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制约着人文社科期刊的高质量发展,进而影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这表明,我国人文社科期刊在构建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中还存在提升空间。人文社科期刊作为筑牢意识形态的主要阵地,理应遵循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逻辑,在稿件选择等方面既注重对西方资本中心逻辑造成的系列负面问题进行批判,也要做好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阐释和宣传,从而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大发展、大繁荣。基于此,当前应采取切实举措,助力人文社科期刊的高质量发展,尤其是新发展阶段出现的系列重大时代问题、重大实践问题和建党百年实践经验等,都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展现担当,把这些问题和经验提炼为系统化的理论学说。
当前,学界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人文社科期刊办刊导向的研究。如,王炎龙等(2020)指出:“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学术期刊失范事件表明,目前部分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在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上存在偏差。”(4)王炎龙、秦翊珊:《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导向把关》,《中国编辑》2020年第9期,第20-24页。二是人文社科期刊价值研究。如,易宪容(2019)指出:“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它强调的是价值取向与价值选择。”(5)易宪容:《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本质特征与内在价值——以〈江海学刊〉为线索》,《江海学刊》2019年第4期,第16-22页。三是人文社科期刊主体性问题研究。如,杨文欢(2021)指出:“人文社科学术期刊作为学术媒介,其主体性在媒介融合时代既为学者开拓了作为知识分子参与社会公共领域的空间,也作为理性化主体引入了新的公共性尺度。”(6)杨文欢:《公共性建构:媒介生态视域下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主体性问题》,《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第145-151页。四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研究。如,谢伏瞻(2019)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提出的战略任务和要求……”(7)谢伏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5期,第4-22页。但总体来看,当前鲜有从人文社科期刊高质量发展角度开展的研究,尤其是对标新发展阶段的新任务,因此本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有助于推动人文社科期刊高质量发展,进而繁荣和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
新发展阶段赋予了人文社科期刊高质量发展的新内涵、新特征,如果能够在人文社科期刊高质量发展中得以成功彰显,必将助力哲学社会科学的大发展、大繁荣,构建起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话语体系。这种新内涵、新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新发展阶段是我国消除绝对贫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开启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这一新发展阶段的主旋律就是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行谋篇布局。对此,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有相关论述:“紧紧围绕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和宣传思想工作根本任务,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出版导向、价值取向,加快提升内容质量和传播力影响力,不断完善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8)《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人民日报》2021年6月26日,第4 版。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主题进行谋篇布局,也是落实国家推动期刊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这种谋篇布局当然也包括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大发展、大繁荣,以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要求,凝聚全国各族人民投身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的共识,助力构建阐释中国故事的国际话语体系,消减其他国家对我国的掣肘和怀疑。基于此,新发展阶段人文社科期刊应主动契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主题进行选题,以适应新发展阶段的时代步伐,这也是对现实问题的回应和阐释。新发展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既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及生态等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基于此,新发展阶段人文社科期刊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稿件质量要过硬,选题选稿也应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方方面面,这才是人文社科期刊高质量发展的体现,也是新发展阶段人文社科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
所谓凸显学术性,即稿件质量要高。高质量稿件既是高质量学术期刊的重要体现,也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更是新发展阶段人文社科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但何为高质量稿件?高质量稿件首先要有创新价值,这种创新既包括选题的创新,也包括观点、内容和论证等的创新。其次,一篇高质量稿件仅仅有创新价值还是不够的,在论证方面要具有很强的严密性,即论证的逻辑性是否严密,能否以理服人,论证材料的来源是否可靠等。最后,高质量稿件还要文笔流畅,若文笔不流畅,即使稿件的论证很好、逻辑性很强,也很有创新价值,也不能说是一篇高质量稿件。总之,高质量稿件要有新意、论证严密、文笔流畅,这是新发展阶段人文社科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9)《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八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光明日报》2018年9月3日,第3版。,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高度重视。人文社科期刊发表的学术成果,主要来自科研院所、高校、学术团体等,是意识形态领域动态发展的集中反映。学术研究可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争鸣也是有限度的,不能一味纵容,不可随心所欲,要以弘扬正能量为主,倡导社会新风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10)《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人民日报》2013年10月8日,第7版。人文社科期刊作为我们党思想政治宣传的喉舌之一,应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严格把握其政治性,防止少数居心叵测的人加以利用。新发展阶段人文社科期刊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凸显高质量的学术性,还应讲政治,严把政治关,做到为人民办刊、为党和国家服务、为全国改革发展大局服务,这也是新发展阶段人文社科期刊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内涵特征。
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立场,这一立场贯彻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项事业中,因此,这一立场也贯穿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大发展、大繁荣的事业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1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第2版。而人文社科期刊作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平台,其高质量发展也必然要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在实践中解决好为人民办刊的问题,将为人民办刊的导向作为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的风向标。新发展阶段人文社科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具体体现在:一是选题要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转型,人文社科期刊应紧密结合发展形势,例如当前可专门设置社会民生、共同富裕、共享发展等选题;人文社科期刊的编辑在选稿中也要重点考虑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优质稿件。二是人文社科期刊可设立民生发展专栏,以体现新发展阶段人文社科期刊以人民为中心的内涵特征。三是人民的关注度较高、评价较高。新发展阶段人文社科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应彰显以人民为中心,其中一个显著体现就是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人民群众的关注度高、评价高。因此,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是新发展阶段人文社科期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特征。
新发展阶段人文社科期刊高质量发展面临很多新机遇。这个阶段是我国无比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阶段,进行着具有重大意义的伟大实践,将为新发展阶段人文社科期刊高质量发展提供生动翔实的素材和创新土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文社科期刊高质量发展寄予厚望,给予诸多支持,这些都是新发展阶段人文社科期刊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新机遇。但也要看到,新发展阶段人文社科期刊高质量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和困境,具体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目前,人文社科期刊的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以影响因子、他引率作为评刊标准。然而,人文社科期刊作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阵地的重要平台,其评价标准应进一步拓宽。不可否认,以影响因子和他引率作为主要评价标准的做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公平性,但是定量评价只是反映论文质量的一个主要方面,不同学科在他引率上存在区别。以影响因子作为主要评价标准还容易诱发学术不端等问题,如相互虚假引用等。因此,人文社科期刊的评价体系受到诸多质疑,尤其是近年来各种评价机构纷纷发布相关评价结果,造成社会对评价机构的质疑,如这些机构是否获得官方的许可,这种评价是否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是否会误导读者。如果人文社科期刊的评价体系不规范,将直接影响人文社科期刊的高质量发展,进而影响到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12)《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9年11月6日,第1版。新发展阶段人文社科期刊要想获得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精准高效的顶层设计,这是国家相关部门进行人文社科期刊治理、促进人文社科期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目前人文社科期刊的相关顶层设计尚显不足。具体来讲,一是促进人文社科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资金支持机制有待建立。人文社科期刊在资金支持上明显不足,不利于其高质量发展,如期刊编辑人员的奖励有待与绩效挂钩,对编校论文获得重大影响的,应给予编辑奖励,鼓励其再接再厉,组织高质量论文。二是人文社科期刊的功能定位、评价导向有待明确。例如,目前对于人文社科期刊如何发展、按照何种导向发展仍缺少国家层面的明确指示,不利于其引领学术创新、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大繁荣和大发展。三是人文社科期刊的考核方式有待完善,尤其是对于人文社科期刊政治性的考核有待强化。人文社科期刊既是学术创新的阵地,也是意识形态传播的平台,因此政治性在人文社科期刊考核中的重要性有待强化。四是专职编校人员的培养和选拔机制有待建立。目前专职编校人员明显欠缺,尤其是缺少有担当、有情怀、专业素养高和政治方向正确的常态化编校人员,而其根源在于缺乏相应的培养机制等。
当今世界,尽管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但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如美国等西方大国利用其在互联网等方面的优势,强势推行其所谓的“普世价值”,这就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带来很大挑战。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利用互联网平台等传播其所谓的“普世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他国家的人民造成了思想混乱;二是通过所谓的捐赠和资助等方式传播其所谓的“普世价值”,如资助留学生等;三是在其他国家培植相关势力,传播其所谓的“普世价值”和以资本为中心的文化;四是以学术交流、学术探讨和学术发展等名义传播其所谓的“普世价值”,这种方式带有一定的隐蔽性,但是危害性更大、传播力更强;五是在其他国家寻求传播平台,如人文社科期刊也是其寻找和拉拢的对象之一。西方意识形态带有以资本为中心的逻辑,会降低人的精神境界,一切以资本为中心,一切向钱看,造成集体主义奉献精神的缺失。在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下,一些人的理论成果也出现了问题,如果人文社科期刊审核不严,将会严重制约人文社科期刊的高质量发展。因此,新发展阶段人文社科期刊的编辑应做好思想准备,练就真本领,增强“眼力”,善于发现问题、纠正问题,把握政治大方向。在这种情况下,人文社科期刊如果不能主动占领阵地,就会造成阵地上“杂草丛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13)《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顽强奋斗》,《人民日报》2019年9月4日,第1版。因此,新发展阶段人文社科期刊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谨防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做好斗争准备。
数字科技、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也为人文社科期刊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巨大契机,如有助于扩大人文社科期刊的受众面、阅读面等。但是目前人文社科期刊的数字化发展还存在不足,若不加以解决,将直接制约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具体表现在:一是人文社科期刊纸质媒体与数字媒体同步融合的技术支撑体系存在较为明显的短板。人文社科期刊的数字化建设不足,例如在公众号建设、推送、推广及网络编辑培养等方面都有欠缺,经费投入有限,将直接制约人文社科期刊的高质量发展。二是人文社科期刊纸质媒体与数字媒体融合的编校队伍还存在明显不足。大部分人文社科期刊人员编制较少,编辑力量的不足不仅会影响纸质媒体编校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也会影响人文社科期刊的数字化建设。三是人文社科期刊纸质媒体与数字媒体融合的保障机制欠缺。人文社科期刊纸质媒体与数字媒体如何融合、网络阅读量的评价是否纳入期刊评价体系等有待进一步明确,因为人文社科期刊作为筑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期刊的论文阅读成效至关重要。这些问题均有待通过切实举措加以破解,从而为人文社科期刊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针对新发展阶段人文社科期刊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难点,对标新发展阶段的新特点、新任务等,本文提出新发展阶段人文社科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人文社科期刊评价体系应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以适应新发展阶段的新特点、新任务,从而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基于此,应建立精准科学的人文社科期刊评价新格局,具体可采取如下举措:一是坚持党的宣传部门主导。党的宣传部门主导是确保人文社科期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重要体现,也是落实党管媒体的重要体现,更是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的重要保证。在新发展阶段,人文社科期刊评价体系的构建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重点评价期刊是否落实好、守护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阵地,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从而引领人文社科期刊在高质量发展中凸显政治性。二是评价内容应囊括人文社科期刊是否侧重于国家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选题。人文社科期刊要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关注民生问题,坚持为人民办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深入研究和回答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出一大批重要学术成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14)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第2版。三是应建立社会各方共同参与人文社科期刊评价的体系,打造党的宣传部门主导,社会各方协调联动的人文社科评价新格局。人文社科期刊面向广大人民群众,还应充分发挥社会各方对人文社科期刊的评价作用,如在数字时代,学术期刊所刊文章在公众号上的点击率、阅读量等,也应作为评价考核的标准之一。
良好的顶层设计是新发展阶段我国人文社科期刊高质量发展的保障,基于此,应通过良好的顶层设计,筑牢新发展阶段人文社科期刊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一是建立对人文社科期刊的常态化资金支持机制。一方面,人文社科期刊作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应建立官方和民间联动支持的期刊发展体系。从中央到地方均应建立对期刊的常态化资金支持机制,同时,为了鼓励期刊创新发展,应实行资金支持淘汰机制,从而形成竞相发展的人文社科期刊发展新局面。还应建立奖励性人文社科期刊发展体系,如除了继续完善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评选外,创设其他形式的资助计划,从而促进人文社科期刊高质量发展,但是在资助计划设置中应坚持政治方向第一的原则,确保人文社科期刊办刊方向的正确性。另一方面,人文社科期刊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编校人员的辛苦付出。编校工作辛苦且单调,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要想调动编校人员的积极性,既应畅通编校人员的发展通道,如畅通职称评审渠道,提升其成就感,又要在经济待遇上给予足够的保障,以提升其工作积极性。需要指出的是,尤其要在国家重大人才称号等方面为编辑从业人员留出通道,对此,《意见》强调,要把编辑从业人员纳入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等人才培养项目,从而调动编辑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从中央层面进一步精准定位人文社科期刊的发展方向和功能。要想更好地推动人文社科期刊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中央层面对于期刊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的界定。例如,国家相关部门应对于高质量人文社科期刊的标准作出顶层设计,并进一步明晰对入选高质量人文社科期刊给予何种支持。三是建立人文社科期刊常态化的考核机制。人文社科期刊对于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建立起常态化考核机制,严把质量关和政治关,维护人文社科期刊发展的良好环境。四是建立人文社科期刊队伍常态化的培养机制。编辑作为联系作者与期刊的中枢,对期刊发展作用重大,因此应加快编辑人员的培养力度:首先,培养编辑人员的政治素养。人文社科期刊作为意识形态的主阵地,编辑人员的政治素养至关重要,应培养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其次,不断提升编辑人员的学术和专业素养。编辑的学术和专业素养也是选好高质量稿件的重要因素,应通过相关培训、学习,不断提升编辑人员的专业学术素养。最后,培养编辑灵活掌握新媒体、数字技术的能力,促进传统期刊向数字期刊发展。
当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仍然通过各种方式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这种渗透随着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而愈加强烈。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秉持霸权逻辑,通过各种方式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在这种情况下,应守好人文社科期刊这个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1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1版。筑牢人文社科期刊这一意识形态主阵地,一是要把意识形态工作贯穿于选题、选稿、外审和终审的各个环节,确保每一环节都不会发生意识形态问题,严把政治关,实行一票否决制,并追究当事人和相关负责人的责任,从而在流程上确保期刊高质量发展的政治性。二是在人文社科期刊中常设马克思主义领域的栏目,尤其是对于党和国家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应在人文社科期刊栏目中予以设置,如建党百年,人文社科期刊应加强阐释、做好宣传,体现政治站位。三是人文社科期刊从业者应加强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提高政治站位,确保选稿能够凸显政治性,服务于党和国家的重大需求。
在智能手机和网络科技等新科技新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数字化发展是关系到人文社科期刊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对此,《意见》强调要推动期刊数字化转型。人文社科期刊作为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平台,其重要功能就是传播,应扩大传播面、提高影响力,如果不能在这方面实现突破,将直接影响自身功能的发挥。因此,人文社科期刊必须加快数字化发展进程,开辟数字化发展新路径,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助力。一是从中央到地方划拨一定资金,对人文社科期刊的数字化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建立强大的数字化发展平台,为人文社科期刊纸质媒体与数字媒体融合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二是加大人文社科期刊编校人才队伍的培养力度。这种培养既注重对编校人员业务能力的培养,也注重对编校人员数字技术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做好已有编校人员的培养,还要建立常态化的编校人才培养体系。例如,在一些高校设立编校专业的本科、硕士和博士培养体系,为人文社科期刊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三是建立人文社科期刊纸质媒体与数字媒体融合发展的保障机制。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大对人文社科期刊数字化的考核力度,把考核结果作为资助经费的重要标准,并把人文社科期刊的数字化程度和水平作为考核评价期刊的重要指标。为了提高期刊选稿的公平性,还应建立数字化投稿平台,建立从初审、外审到终审的投稿、审稿、编辑的数字化平台,通过系列数字化内容建设,为人文社科期刊高质量发展营造一个公平、高效和良好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