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邹丽佳
在现今的教育环境下,时常听闻“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布置家庭作业务必谨慎,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在确保家庭作业量的前提下,重点考虑作业的自主性、针对性、趣味性、实践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学生轻松快乐的课余生活。
一、作业有针对性,突破难点
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查字典是学习的难点。教材的编排也是独具匠心,在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进行音序表的学习,为语文园地三的音序查字法做准备。但学生对拼音的掌握会影响音序表的学习,在记忆上容易混淆,教师可在此阶段进行分层次教学。首先,语文园地一的学习不急于求成,课堂上细致耐心地正确认读后,建议学生回家学唱轻松欢快的《字母歌》,寓教于乐完成学习。在家庭作业中,可以制作大小写字母卡片,通过亲子活动开展“寻找字母朋友”的游戏,如此循环往复,学生能够扎实记忆音序表,为语文园地三查字典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语文园地三初步学习音序查字典后,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巩固查字典的方法,在家庭作业中也可以继续巩固练习,让学生选出自己感觉不熟练的五六个生字查一查字典,认真把释义读给爸妈听。无论是唱字母歌、亲子游戏,还是自主查字典,都不是特别难的家庭作业,但都是和学校的学习进度紧密衔接的。这样的作业是有针对性的、高效的,且适合在家长的辅助监督下轻松完成。
二、作业有趣味性,激发兴趣
作业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才能全身心投入,只有足够投入,学生才能学到东西。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一年级的学生对纯文本的静态阅读还很不耐烦,他们喜欢“在动中学”。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之前,我給学生布置了一个回家完成的作业——预习课文,并在家长的帮助下做一个乌鸦喝水的实验,拍下小视频。家长和孩子一起发挥聪明才智。大部分家庭的做法是准备一个与插图相似的小口瓶子、一堆小石子、一把镊子,用镊子代替乌鸦的嘴,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去,同时注意观察水面有什么变化。有的学生用口把小石子一个一个衔进瓶子里,最后水面上升到瓶口,还去喝一口,做出甜美的表情,看了让人忍俊不禁!在正式学习这篇课文时,学生对乌鸦喝到水的过程有了深刻的印象。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儿童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让学习事半功倍。
三、作业有自主性,提高效率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如此,作业亦是如此!教师应精心设计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作业,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饶有兴趣”地提高相关能力。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端午粽》一课后,一位教师布置家庭作业:
(必做)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张以端午节为主题的卡片,写上你喜欢的课文中的词语或句子。
(选做)查找与端午节或粽子有关的故事,并收集整理起来,制作成手抄报,向同学展示。
(选做)喜欢动手实践的同学,试着帮家里包粽子、做香包等,把自己的“作品”带到学校来向同学展示,并说说制作的过程。
这样的作业显然组成了一个“作业自选超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家庭环境,自主选择确定自己的作业。几项作业里面除了基本的识字、熟读课文等任务外,还锻炼了学生“提取、整理信息”“复述、理解、记忆、表达”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审美能力等多种语文综合能力。而且每一种作业都是可“分享”的,向同学展示手抄报,向同学讲述自己做事的过程,同学之间可以相互学习,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作业有实践性,学以致用
语文学习,即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语文具有天生的实践性。我们提倡的“学以致用”也是让学生把从书本、课堂中学来的,日积月累储备起来的语言文字知识、能力、体验在生活中灵活地运用。语文家庭作业,是一个能较好地发挥语文实践性的空间。
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我引领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诸葛亮、鲁肃、周瑜等人物的语言、动作。学生已经知道通过语言、动作的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个性、心理,在布置家庭作业时,我说:“两周以后,我们将开展一节表演课,表演的节目须取材于《三国演义》,请同学们与家人一起准备。”这个作业在班里和家长群里掀起了一阵“三国热”,学生和家长都在讨论表演哪个故事,三顾茅庐、空城计、单刀赴会、舌战群雄、温酒斩华雄……学生在这么短时间内掌握的三国故事之多让我惊讶!家长把和孩子们在家排练的视频分享给大家,他们对台词的揣摩、对动作的拿捏、对表情的关注都让我喜出望外,孩子们能非常准确地说出人物的性格,领悟什么情境下人物是什么心理,所以该怎么表演,等等。我在课堂上带他们分析的那些语言、动作等描写,他们都做到了“活学活用”,而且用得更好!后来的表演课非常成功,学生显然意犹未尽,都说这样的“家庭作业”再多来点吧!
注重作业的实践性,即是注重其与真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真正“沉浸”在生活中,这需要教师不“凭空”布置作业,作业紧贴学生的生活。如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写作“那次玩得真高兴”,学生都有玩耍、游戏的经历,但不一定能写得充实、生动。为了让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再现“玩”的细节,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从一张记录游玩的照片写起……让学生回家找一找和家人、朋友一起游玩的照片,尽可能细致地回忆当时的情景,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写出自己的心情。有了照片的“定格”,果然学生的作文不那么干巴巴了。
家庭作业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决不能“等闲视之”,而应将其作为学生学业提升的重要跳板,多多用心发挥智慧和创造力。语文家庭作业可以发挥的空间相比其他学科更广阔。语文即生活,生活的千姿百态都是语文“取之不尽”的学习源泉,生活也是语文实践的大舞台。语文教师应秉持“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观”,大胆拓展家庭作业的深度和广度。
(作者单位:内蒙古通辽新城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