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雅琴
建筑企业资产负债率普遍偏高,需要尽快回归合理水平。本文从建筑企业资产负债率现状切入,分析了建筑企业资产负债率偏高的三大原因,拟通过财务测算方式探索最佳资产负债率压降方法,在明确压降工作原则后,提出建筑企业降低资产负债率的具体实施路径。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的指导意见》正式生效,要求国有企业建立和完善资产负债约束机制。建筑业资产负债率在各行业中仅次于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建筑企业资产负债率普遍偏高,需要尽快回归合理水平。指导意见指出,建筑业资产负债率2020年年末较2017年末应至少降低2个百分点。根据Wind资讯统计,2011年至2020年建筑行业资产负债率变动趋势如图1所示,2013年最高达80.61%,此后逐年下降,2020年降至74.39%,较2017年的76.43%下降了2.04个百分点,建筑业圆满完成了阶段性资产负债率压降工作。
以中国电建、中国铁建、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交建及中国能建6家建筑业央企上市公司为例,分析建筑业国有企业实际资产负债率变动情况。如图2所示,2017年至2021年中期6家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在国务院国资委对央企资产负债率严格考核的背景下,中国电建2018年的资产负债率不降反增,较2017年增长了0.59个百分点;除中国能建负债率稳步下降外,其他5家公司在2021年中报时均有所反弹;虽然2020年末6家公司均完成至少降低2个百分点的阶段性目标,但中期资产负债率反弹反映出资产负债率压降工作需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负债水平、财务杠杆风险的重要指标。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严重制约了建筑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风险隐患。建筑企业资产负债率常年偏高的原因如下:
建筑企业大多处于完全竞争市场中,由于行业进入门槛低,致使低于成本价投标中标、垫资施工等现象屡见不鲜,加之近年来人工、材料、机械成本普遍上涨,2021年钢材、水泥、玻璃等建筑材料价格走高,加之受碳达峰、碳中和以及环保相关政策影响,工程施工成本难以压降,工程施工业务毛利率下行压力大,增杠杆趋势明显。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大型建筑企业通过合并重组、股权收购、资产重组等方式实现资产规模急剧扩张,同时出于经营业绩考核压力,部分企业过多承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地产类项目、PPP项目等,但由于甲方缺少建设资金,自有资金又无法满足资金需求,只能通过银行信贷、企业发债等方式融资解决资金缺口,最终导致企业整体负债升高,资产负债率上升;到期债务资金无法及时兑付、短贷长投、投融资期限错配等问题极易导致企业资金链断链,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建筑企业生产的产品特殊,投入成本高,但工程款项确权难、结算支付不及时、应收款项难以及时收回等属于行业共性问题。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预付款保证金、质量保证金、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等种类繁多、金额较大,导致建筑企业大量资金被占用。企业资产流动性差、周转率低、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坏账风险居高不下。尤其是2021年1月1日起新收入准则全面实行,此次会计政策变更对建筑企业财务核算产生较大影响,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
本文拟通过财务测算方式探索最佳资产负债率压降方法。假设A建筑公司预期2021年末的资产总额为1000万元,负债总额为800万元,所有者权益总额为200万元,资产负债率为80%。A公司上级监管机构要求其2021年末资产负债率降至70%以下,完成降低10个百分点的压降任务。本文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测算,测算过程详见表1。经测算,方法1资产总额保持不变,需负债总额调减100万元、所有者权益总额调增100万元,这种方法调整金额最小;方法2负债总额保持不变,需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同时调增142.86万元,此种方法调整金额适中;方法3所有者权益总额保持不变,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同时调减金额333.33万元,此种方法调整金额最大。因测算基于一定的假设前提,企业实际情况更加复杂,在此仅作为压降路径选择的参考。简而言之,资产负债率压降的整体思路是做大所有者权益(最有利),减少负债(持续推进),夯实资产质量(盘活资产)。
表1 资产负债率压降测算表
资产负债率压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应当立足实际,实事求是地剖析资产负债成因,梳理工作难点,分类施策;应当重点突出,以解决突出问题为重点,结合公司业务特点,创新工作思路,做好顶层设计,精准施策;应当压实责任,围绕压降目标,做好公司内部各部门的任务分解,可以以季度做为关键时间节点,制定阶段性压降工作目标,安排专人动态监测资产负债率压降情况,及时跟踪各项措施落地成效,督促相关业务部门加大实施力度,确保完成年度考核指标。
建筑企业需进一步加强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建设:一是通过降本增效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增加经营积累,提高留存收益。二是实施债务转移置换或债权债务打包由第三方承接工作,降低资产负债规模。三是推进存量资产处置,针对性开展实物资产抵债、股权置换等工作,最大限度盘活存量资产。四是在不影响工期的情况下,做好原材料、周转材料等生产物资、机器设备的“零”库存管理。五是积极推进“瘦身健体”工作,分类清理处置运营效率低下的空壳公司、亏损公司和贸易公司,通过“定机构”缩小管理半径,缩短管理链条,提升管理效率。
建筑企业应当围绕企业发展规划和目标资本结构,根据去杠杆要求,确定投融资比例,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一要加强融资预算管理,严格控制融资规模,推进“统借统贷”“上借下用”等融资模式的使用。二要深化金融创新,拓宽融资渠道,推进使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搭建供应链融资平台,推进供应链及应收应付款项等融资业务,助力产融结合。三要推进与重点合作金融机构的资金归集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快资金融通,避免存贷双高。四要按照“成本效益”原则,适度引入永续债等权益工具融资,做大其他综合收益。五要合理增加表外融资规模,有效控制融资风险。五是对于新增投资项目,根据项目自身属性和内在运营逻辑,在不影响资金筹措的前提下,创新投资模式,优化股权结构,通过投资基金控制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项目公司等高资产负债率企业,实现企业现有资产负债率的规模控制。
在应收款项清欠方面,应当坚持控增量、压存量的基本原则,以问题为导向,坚持“加速回款”和“加速结算”并重,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法律手段,借助互联网平台和区块链技术,借力造势推进清收;还可以通过应收账款保理、质押、资产证券化等手段进行资产盘活,加快资金回收。
在保证金压降方面,做好新增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等新增保证金的规模压控,对于新增施工项目,争取各方政策支持,尽量用投标保函、履约保函、质量保函、农民工工资保函等代替保证金,减少资金占用。
围绕做大净资产规模,建筑企业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合理设置注册资本,并足额实缴到位。二是争取上级监管机构或投资人更多的优质资源支持,接受无偿划转的低负债率企业或优质资产,国有建筑企业可争取国家以土地作价出资方式增加净资产。三是结合新增投资项目自身属性和内在运营逻辑,推进子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引进更多外部投资人共同投资,做大企业少数股东权益。四是推进供应商债转股工作,根据欠款集中度选择部分供应商尝试推进“债权转作基金份额并对企业进行投资”等债转股工作。
集团型建筑企业应加强内部单位预结算管理,尽可能提高内部合作项目结算额签认率和往来款对账签认率,减少未达事项,确保合并报表编制过程中内部关联业务应抵尽抵。积极构建一体化财务信息监测机制,打通“数据孤岛”,实现“数据共享”,提高精准施策水平。压实工作责任,把好财务关口,监测经营数据变化,及时风险预警,确保年度指标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