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保芹 , 高艳丽 , 张 晖 , 王晓雪
(衡水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河北 衡水 053000)
衡水市作为京津冀重要的节点城市,承担着对京津农副产品供给、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已建成4个国家级农业园区和19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通过提升特色农业、增强农业产业化实力、提升设施农业质量,推动衡水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0年衡水市粮食种植1 078万亩(1亩≈667m2,下同),产量达436.5万吨,占河北省总产量的11.5%。近年来,衡水市积极调整农业结构,逐渐形成了粮食、棉花、油料、蔬菜、林果、畜禽等齐头并进发展的农业布局。通过“菜篮子”工程,在饶阳、阜城、邓庄等地建设成规模种植、优势明显的蔬菜生产基地。衡水市粮食、秸秆等资源丰富,为畜牧养殖创造了有利条件,2020年肉类产量25.9万吨,已经建成雨润、京安、蒙牛等品牌肉类的标准化生产基地。此外,衡水市优化农业产业结构,2020年水果产量206.9万吨,壮大了汇源、东方等果品龙头企业,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在注重突出农业特色的基础上,衡水市各区市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形成了区域主导产业,建成了77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20年衡水市粮食、油料、蔬菜、水果四大产业产量呈稳步提升状态,具体来看,粮食产量436.5万吨,油料产量9.4万吨,蔬菜产量284.3万吨,水果产量106.9万吨,分别比2019年增长2.61%、2.17%、2.82%和6.26%。2021年4月衡水市77家企业被评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其中涵盖农业科技、种业种植、食品保健、畜牧养殖、果品饮料、面粉等领域。
衡水市设施农业主要集中在蔬菜、瓜果、花卉苗木和食用菌方面,通过开创“北京新发地+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不断提升设施农业质量,与新发地开展深度合作,成为京南“第一大菜园”。随着5G技术的成熟,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被用在设施农业中,通过对植物生长环境及变化特征等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和科学管控,提升农产品产量和效益[1]。目前,承德、石家庄、廊坊等地市都已经实现物联网精细化管理设施农业,衡水市智慧农业发展不足,限制了农业高质量发展。
智慧农业是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等新兴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在农业领域提出的新名词,其目的在于使农业生产环节实现绿色化、标准化、数据化、网络化、智能化,直至使农业生产环节根据需求实现闭环可控,向利于人类需求的最优化方向发展。智慧农业作为智慧经济的组成部分,在农业电子商务、食品溯源防伪、农业休闲旅游及农业信息服务等方面也有重要体现,因此广义的智慧农业范围涵盖了农业供、产、销等众多环节。
2020年衡水粮食播种面积1 078.0万亩,比上年增长0.9%;亩产404.9千克,增长1.6%;总产量436.5万吨,增长2.6%。棉花播种面积59.7万亩,比上年下降12.1%;棉花产量4.2万吨,下降12.4%;亩产70.6千克,下降0.4%。蔬菜播种面积96.0万亩,比上年增长6.7%;蔬菜总产量284.3万吨,增长2.8%;园林水果产量106.9万吨,比上年增长6.2%。
截至2021年9月,河北省已经培育形成2 914个以上具有较大规模的农业物联网集成应用典型,一批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种养加”生态农业新模式逐渐形成。但是相对于其他省市来说,发展还是较为缓慢。
从表1、表2、表3中可以看出,衡水市物联网规模在河北省仅次于廊坊,小喇叭的数量占河北省的比例是30.59%,但是实施面积和农业大棚数为零,远远低于河北省其他市,这些导致衡水市的智慧农业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的省市,从而也制约了衡水市农产品的发展。
表1 中国农业信息网物联网频道河北各市物联网分布表
表2 中国农业信息网物联网频道河北设施农业大棚数分布表
表3 海芯华夏河北各市小喇叭用户分布表
智慧农业的背景下,农产品出口是“互联网+科技+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在全球农业发展的趋势。农业经营者文化水平偏低制约了智慧农业的发展,一般来说农业生产经营人员的文化程度决定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在推广大数据、创新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农业经营者作为现代智慧农业的主体必然会对它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另外受传统观念影响,农民在接受新事物前,需要有一个接受过程,尤其是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远远滞后于工业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从每10万人口中受教育程度人数来看,2020年衡水市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8 339人/10万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4 667人/10万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5 183人/10万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23 885人/10万人。从平均受教育年限来看,2020年衡水市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58年,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提高了0.71年。可以推断目前衡水市的农业人口中大专及以上人口应该是低于8 339人/10万人,经营者的学历制约了智慧农业的发展。
近年来,河北省政府以及衡水市不管在政策还是在资金上已经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但是还是不能满足智慧农业发展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及技术服务等方面的要求。要发展衡水智慧农业,强大的资金投入是发展的基础。让农民认识到智慧农业将带来的巨大收益,才能使农民愿意接受前期的资金投入,但是由于一直以来国家对于农业发展的政策所限,政府对智慧农业的投入始终不足。
“十三五”规划提出,要走农业现代化道路,要提高农业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随着国家政策对农业的大力支持,加之物联网技术的日渐成熟,物联网在传统农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2]。农业是物联网技术的重点应用领域之一,也是物联网技术应用需求最迫切、难度最大、集成性特征最明显的领域[3]。
衡水市农产品出口大多为初级产品,品质较差,产品附加值低,利润空间小,与消费者对产品多样性的需求相悖。农产品种类单一,大多数是中低档农产品,知名农产品、优质农产品和具地域特色及附加值高的产品寥寥可数。衡水市蔬菜种植品种单一,排前三位的是西红柿、黄瓜、小西红柿,产品单价较低,市场竞争较大。要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发挥衡水农产品多样性的资源优势,比如对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进行深精加工,使农产品向产业化、自动化、信息化发展,增加科技含量,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
5G时代意味着网速变得更快,而农业经营者会花更少的建设成本,相应的设备也会加速更新换代,价格也会越来越低。农产品很难标准化,而通过物联网可以让消费者了解农产品的产地、人文社会环境等,利用二维码技术实现产品信息的采集跟踪,有效提高农产品在仓储和货运中的效率,促进农产品销售的快速发展,从菜园到餐桌无缝衔接必然会增加农产品销售的规模[4-5]。
通过各级农业物联网综合应用平台,实现快速采集、智能处理、及时服务和便捷响应服务,为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主体提供物联网监测、控制、预警、宏观决策和专家咨询支撑服务,节约生产管理成果,增加农业生产收益。农业物联网的建设和发展,促进了产品质量的提高,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从而可以增大销售的规模,为农业经营者创造更多的利润。
智慧农业的生产方式变革,需要大批高技能的农业综合人才。当前首要的工作是挖掘农村当前信息技术人才,利用现有的资源,通过重点学习培训适应于当前智慧农业所急需的人才。其次,需要建设一支稳定有效的基层农业信息技术人才队伍,服务于农业企业和农户。未来发展可以通过大专院校定点培养智慧农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人才,通过校企协同的培养模式,培养出能更好地为现代智慧农业服务的高素质、专业新型人才[6]。
利用农产品大型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规划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基地,增强品牌意识,以品牌的效力推动农产品产业化模式,进而提高农产品质量。积极发挥出口龙头企业的带头能力,采取多种方式扩大企业规模,带动当地农民和生产基地。出口企业不仅要重视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消化和推广,通过精深加工来提升产品附加值,还要加快推动自身出口品牌的建设,培育出口农产品知名商标和品牌,推动出口农产品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转型,提高国际竞争力,切实保障农产品出口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河北省农产品资源众多,各有特色,因此要针对不同种类的产品制定不同的宣传手段,设计最具本产品特色的广告,提高对广告的资金投入,还要把产品的品牌做强、做大,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农业农村发展必须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农业观念。农业高质量发展强调农业发展质量,绿色化发展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根本路径,只有农业绿色发展,才能使农业发展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才能减少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才能为人民提供健康的农产品,才能节约资源、保护土壤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食品安全意识越来越强,人们更倾向于选择绿色、有机、健康的农产品,这也要求农业食品企业生产绿色健康的产品。衡水市各农业经营者应该从基地种植源头抓起,通过节约保护水土资源、减少化肥农药投入、秸秆综合利用等多种手段,实现杂粮作物种植的绿色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