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分析

2021-11-29 15:52:49臧胜利
魅力中国 2021年39期
关键词:思政政治思想

臧胜利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91)

引言: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因具有传播速度快、内容丰富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在教育工作中。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生为主体,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拓展,虽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但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必须采取有效的策略对其进行改进。

一、网络时代给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

在传统的大学思政教育课堂中,主要采用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课堂氛围相对于枯燥,对思政教育工作的落实带来较大的影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此情况,不仅可以打破时间、地域的局限,教师借助多媒体软件将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进行汇总,还可以有效的分享学习资源,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了解,带给学生多重感官享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落实具有重要的作用。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更多的学习课件逐渐被应用在教学中,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保证思政课程学习的效率。如翻转课堂、微课等技术,可以实现线上线下教学,提高学生课余时间的利用率,互联网是一个大的数据库,可以提供更多丰富的教学素材,教师通过利用网络技术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保证教学任务完成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丰富教学形式和资源内容

互联网具有容量大、实效性强的特点,其内容不仅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信息,还可以真正反映出社会民生的情况,教师将其内容进行有效转换,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思想观念和对社会的认知度。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因教学内容只局限于书本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又主要以文字的形式进行呈现,在长时间的学习下,不仅会使学生感到枯燥,甚至出现厌倦的情绪,影响思政教育工作的质量[1]。而互联网中具有丰富的教学素材,对社会热点新闻进行深度挖掘,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容,将二者进行有效融合,利用案例的形式进行课堂导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真正发挥出思想政治课程的应用价值。

3.提升思政课信息传播速度

互联网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共享的特点,网络信息实时动态更新的基础上,在进行思政教学时,教师以多媒体软件为载体,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及时将更新的信息传递到相应的学习平台,学生在看到信息后,会及时将自己需要的信息进行摘抄,并传递给其他人,不仅可以提高思想政治信息的传播速度,及时掌握各项时事,丰富学生的思政资源,还在网络信息中快速找到具有说服力的事实证明,使思政理论得到进一步升华,为素质教育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消极影响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后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因技术的先进性,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标准,但部分高校在进行教学时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对信息技术认识不足,缺乏时代创新精神,不能有效地将网络信息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导致其无法满足新时代的教育需求,阻碍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对学生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在课堂教育中,部分教师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仍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很少借助网络技术、多媒体手段展开教学工作,而高校思政教育提倡的是勇于创新,敢于开拓的价值观,二者之间存在着不协调性,不仅影响思政教育的落实,还无法保证思政教学的质量。

2.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形成

互联网传播速度快、反馈强的特点虽然为学生带来一定的便利,但因其具有虚拟性的特点,部分新闻媒体为提高自身的利益,保证新闻的实效性,对于信息的真假性没有进行深入探索,导致网络中的信息经常出现虚假新闻、不良信息,不仅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还使学生的认知出现偏移,对大学的成长造成较大的影响。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于思想观念、道德观念正处于构建阶段,需要对其正确的引导,避免被不良思想感染,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影响,但有部分媒体为了迎合大众的喜欢,在互联网中经常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观念,再加上部分学生缺少明辨是非和筛选信息的能力,对其思想观念的形成造成一定的阻碍[2]。另外,隐蔽性是互联网技术的另一特点,当今社会学生喜爱在交友平台进行沟通、交流,虽然可以进行畅所欲言,提高自身能动性,但因采用虚拟的方式进行互动,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如学生对信息没有及时进行筛查,相应的会出现欺骗等现象,对学生的造成的一定的伤害。

3.传统教育受到较大冲击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大学生具有独自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不仅可以获得书本上的相应知识,还可以通过了解社会热点,拓展教学资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学知识,但为传统教育带来较大的冲击,削弱了教师的教学地位,影响教师的权威。思想政治教育因理论知识较多,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本身具有教学难度,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不提高自身水平,做到与时俱进,拓展自身的知识面,会使教学缺少说服力,影响思政教学的落实。根据调查,会发现目前虽然有部分教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但还存在着资源整合能力弱的现象,在学生提出问题时,无法给出有效的答案,导致课堂地位受到质疑,对教学水平的提高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网络时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措施

(一)革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

互联网技术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具有双面性的影响,在开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时,高校与教师必须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革新,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首先,在进行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教师要引进先进的网络技术和教学软件,利用视频、图片、音频等形式展开教学,借鉴一些真实案例为思政教学提供参考,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保证教学效率。与此同时,教师要利用先进的教学软件,将学生课上课下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进一步提高对思政教育的认知。其次,在进行教学时,要重视学生的体验教育,保证思政教育的全面性,借鉴一些真实案例为思政教学提供参考,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及综合素质;对于学生的学习网络平台,在设计时要严格控制其质量,确保信息的健康性,在保证学习效率的基础上,协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最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要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对于学生的动态情况可以及时进行了解,对教学目标的设置提供参考依据,在学生发生困惑或有不正确的价值导向时,及时进行纠正,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保证教学质量。

(二)更新大学思想政治教学理念

对于传统的教学理念不符合时代需求的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发挥思想政治教学的最大价值。首先,教师要对传统的大学思想政治教学理念进行革新,深刻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学事业的重要性,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根据实际情况,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进行完善,将思政教学理念和方法与网络信息相融合,保证其与时俱进,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其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诉求及时进行了解,及时进行解决,可以通过组织实践教育活动的形式,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的认识,以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最后,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价值引导作用,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在对教学理念进行革新的过程中,要对其进行不断调整和改进,以实现最满足教学需求的教学理念,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保证学生的思政水平[3]。

(三)开展规范性管理的网络环境

在网络新闻中经常出现虚假信息,对学生的思想、心理以及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为减少网络不良信息的出现,必须完善网络教育管理制度,保证网络环境的规范性。首先,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不良信息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坚决抵制虚假信息,学校可以设置相关的网络道德课程,以案例的方式为学生提供重要的导向,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规范自身行为,树立健康的网络观,以此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其次,高校应该建立安全网络屏障,完善监督管理体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网络教育环境,减少不良信息的出现,保证网络信息平台的透明性。最后,学生自身要提高道德修养,加强对政治理论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高校要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和健康教育进行重视,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征,采取针对性的方法进行有效引导,保证情感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

(四)提高思想政治教师综合素质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更多的多媒体软件被应用在教学活动中,为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保证“立德树人”教育目标有效落实,必须要提高思想政治教师综合素质。首先,教师要革新教学理念,对互联网技术有明确的认知,不断拓展自身的知识,提高信息技术水平,确保信息技术可以灵活应用在教学课堂中,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其次,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借助互联网技术,将网络中的教学资源与书本知识进行有效结合,保证课堂的生动性,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教师之间也要实时进行交流、沟通,以此弥补自身存在的缺陷,更好的展开素质教育工作[4]。最后,要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在进行招聘时,要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严格要求,对其计算机技术也要考虑到位,保证教师符合工作需求;对于入职的教师,要定期展开培训与考核工作,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高校可以加大投入力度,聘请专业人员讲解网络知识,加深教师对网络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认知,以此保证教学工作的有效落实。

结论:总而言之,互联网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避免不良信息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必须对教育工作进行创新,革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开展规范性管理的网络环境,更新大学思想政治教学理念,提高思想政治教师综合素质,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思政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思想与“剑”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思想是什么”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