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单元,大道理
——高中历史单元教学的措施分析

2021-11-29 15:52:49张弘
魅力中国 2021年39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内容

张弘

(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甘肃 嘉峪关 735100)

历史学科教学带有自身的特征,要求学生能够全面化理解知识,形成品德思维。同时,要让学生通过历史警醒目前社会中遇到的不同问题、以及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简言之,历史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理解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为实现学生上述能力的塑造,教师要主动改变传统课堂中灌输式的方法,要让学生明确基本学习方向,也要让历史课堂教学更具吸引力。历史教师推行单元教学模式之前,要首先分析课堂中呈现的不同问题,对于相应教育策略实现变革,让教学效率得到提升。

一、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主要现状

(一)有效教学手段匮乏

历史教师要在课堂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让学生生成对知识点的探索兴趣。但是,很明显课堂中教师主要应用传统的教学形式,让学生首先听讲,随后完成重点内容的背诵。枯燥乏味的形式降低了对学生的吸引力[1]。

课堂中学生成为理论知识记忆中的“巨人”,实际应用中的“矮子”,无法将历史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实处。历史课堂教学缺乏明确的指引方向,导致学生的学习成果出现片面化、机械性的问题[2]。

(二)课堂中的教学氛围不够

课堂教学氛围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果。在新时期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仅仅以自我为中心传输相应内容,以自身的知识讲解为基调,让学生完成相关知识的记忆。过分凸显了自身教学的重要性,忽视了学生能力和思维意识的变化[3]。

(三)目标设定不够清晰

受到应试教育思想影响,课堂内教师往往仅重视知识点的传授,让学生完成相关重点内容的背诵,以此让学生在卷面上凸显自身的历史学习成果。上述方法过于乏味、枯燥,学生取得的成效过于机械化,难以在历史课堂中受到相关内容的警醒,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过程受到了阻碍。课堂内目标缺乏清晰性,学生难以完成多元化的学习,情感思维和在课堂中的态度均受到了限制。课堂中完成学习的过程过于牵强,取得的成果过于狭隘。

(四)先进设备融入度不够

先进设备融入课堂教学会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增强,科学技术的不断丰硕,使得各行各业均利用先进设备取得了相应成效。但是,在教学中历史教师仅按照板书、教材、粉笔等相关资源完成知识讲解,忽视了先进设备融入的价值和意义。课堂内难以融合先进资源完善教学,不利于学生实现多角度的知识考量。学生的学习不够全面细致,不够到位具体,使其在知识应用过程中会遇到诸多的问题,丧失了在历史课堂学习中的信心。

上述问题导致学生逐步成为“机器人”,仅按照教师的讲解和相关内容的部署完成学习,实际难以理解历史学习的重点内容。难以建立起历史与如今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网。

二、高中历史课堂落实单元教学思想应践行的原则

(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本原则

首先,要履行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本的原则的思想。教师应认识到兴趣会成为课堂中的最佳“指引者”。因此,教师要在知识教学中不断生成互动体系,营造多样化空间,让学生形成学习兴趣,主动对相关历史知识进行探索。在学生的参与中让其分享通过历史学习带来改变,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

(二)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为基本原则

此外,教学中教师的基本行为准则应该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历史课堂中的教学内容,教师通过不同的事件、不同的故事完善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环节内应以组织实践活动为基本模式,让学生在探索中做到经验的总结,形成理性化的思维意识。

(三)以培养学生的正确思想为己任

最后,教师要在课堂内以塑造高中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为主要任务。结合目前中国社会发展状态下学生思想意识较为薄弱,容易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现象。教师通过历史知识、历史文化的全面展示,让学生形成文化拥护意义。实际上西方国家的文化不完全是腐朽的,仅仅是因为其新颖的特征,导致国内学生忽视了中国的灿烂文化。历史教师借助学科教学特色,让学生了解历史,会最大限度解决上述问题。

(四)以整体观念的塑造为基调

教师落实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质目标是让学生以整体化视角完成知识学习。为此,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在分析问题时让学生带有理性精神。以此,促进高中生的综合进步。

三、高中历史课堂运行单元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完成单元教学

在高中历史课堂内,教师为便于学生提升知识理解能力,增强学生的知识运用欲望,可以在教学中设置情境。以情境深化学生的情感,保障学生在单元整体化学习的氛围中主动完成相关经验的总结。以教学情境为基调,构建多元化课堂,创建基本教学环境基础,让学生在有效的情境模式中把控单元整体学习的实际情况,完成知识点的总体化探究。进而,促进学生学习动力的生成。

例如:在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知识的教学中,课堂内教师出示教学情境,可以首先让学生扮演不同思想文化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将其思想传播的重点内容和精华演绎出来。注意各个思想的演变、以及转化过程可以通过情景剧形式呈现。首先,在课堂中分出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各学习小组预习自己将要表述的文化思想,创设舞台剧呈现重点内容,演变过程以舞台剧的上映顺序逐渐形成。借助教学情境与课堂中知识讲解方法的融合,创设出多元化的知识探索空间,让学生的思想能够跟随演变过程进行不断地变化。

(二)融合信息技术,完成单元教学

信息技术是灵动性教学的体现。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视角介绍相关重点内容,挖掘历史知识学习的实用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为推进单元整体化教学思想,可以融合信息技术方法展示图片、视频资料,让学生能够基于上述需求构建多元化课堂。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探索欲望会得到生成。此外,以信息技术为背景,教师完成单元化教学的过程,学生会主动基于相关科学技术进行学习内容的延展,培养及拓展思维。

例如:在有关“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通过信息技术以图片、视频的方式展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中经济体系的形成、以及变化过程。随后,通过信息技术的图片方式播放有关该时期的视频资料,或者是电影文化宣传资料,让学生的眼球受到教师讲解内容的吸引。最后,在学生好奇心的驱使下教师讲解相关知识,让学生完成重点内容的学习。在教学结束之后培养学生的拓展精神,让学生基于信息技术进行相关内容的拓展,或在生活中实际阅读不同的书籍,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延展性思维,帮助其构建历史学习思维网。

(三)借助合作学习方法,完成单元教学

合作学习会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学生之间会就学习方法、以及课堂中呈现的不同问题进行交流。因此,教师要以合作为视角,优化历史课堂中的总体引导效果。在落实单元教学思想时,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模式呈现相关重点知识。在合作基础上促进学生完成整体化学习。在历史课堂中渗透团结的思想意识,显现德育思想对历史课堂的助力作用,保障学生明确基本学习方向。

例如:在有关“北魏孝文帝改革”单元知识的教学环节内,教师可以首先将单元整体教学的基本框架推送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前后历史知识回顾的方式,了解此时期的政治文化特征。随后,通过合作学习逐步按照教师讲解的框架完成知识探究。课堂内以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单元整体化视角下学习重点知识,了解相关内容的精髓,能够以此为步调,让学生在探究中做到经验的总结。借此,促进学生在历史课堂内能够明确重点,熟知知识,形成历史素养。

(四)借助翻转课堂形式,完成单元教学

翻转课堂教学形式充分显示了学生的主体位置,会让学生在以自身为中心的课堂内做到历史知识的循序渐进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迎合了教学变革视角下提出的新鲜形式。同时,会让学生体会到自身的重要位置,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探究的基本欲望。学生在历史课堂中主动参与主动学习,会调动出其无限学习激情。

例如:在有关“日本明治维新”的教学内,落实翻转课堂思想,教师首先让学生完成知识内容的自主预习。随后,在课堂中教师让学生扮演“副历史教师”将自己学习到的历史知识在课堂中展示出来。教师根据自主预习的情况了解教学重点和基本方向,将自己认为有必要的知识传授给班级内的同学和教师,会进而优化课堂中的枯燥乏味氛围。学生能够通过自主预习形式了解重点,在分享中教师了解学生身上的不足会促进科学方法在教学中的运行。

(五)利用分层思想,完成单元教学

分层教学思想显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尊重和学习兴趣的考量。即:教师在运行单元整体教学的过程中,要基于学生的不同能力、兴趣对学生进行分层,让学生在各自层次中完成带有差异性知识内容的学习。保障学生均能够在课堂中“吃得饱”。同时,保障不同能力的学生做到对知识点的“细嚼慢咽”。

例如:若在课堂内教师统一完成知识教学,统一落实单元教学思想,成绩优异的学生会呈现“吃不饱”的现象、成绩较差的学生会呈现“嚼不烂”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现状,教师可以通过分层思想的运行改变上述不足。即:教师了解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将各方面综合素质均较强的学生分为第一1 层次;将能力较差、兴趣较弱的学生分为第二层次。如:在“商鞅变法”单元知识的教学中指引第一层次学生除完成基础知识学习之外,还可以在生活中、以及网络中搜寻相关历史知识,考量前后发生的历史事件和历史故事,综合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第二层次学生由于基础能力稍微薄弱,主要让其完成基础知识点的背诵和记忆。随后,教师提出一定的带有提高性质的问题,让其向更高的学习层次迈进。

(六)组织实践活动,完成单元教学

实践活动会促进学生的思考,也是教师培养学生完善思维脉络的主要方式。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内,教师为落实单元教学理念,可以采用实线活动的方法。上文中提到了分层教学思想,教师可以让各层次学生之间合作完成实践以探究,以此保障学生之间能够相互传授学习经验,互动视角的学习氛围,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激情,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中教师教学的内容会更加得到拥护。

例如: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的知识讲解内,本篇文章的细致教学会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学生会对传统中国的艺术、以及相关科学技术产生重要的了解。此时,教师基于分层中的小组分配现状,让学生参与实践。即:让两层次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完成学习,采用“1+1 互帮互助”的形式,让第一层次学生选择一名第二层次的学生一起完成实践探索、完成本单元知识学习。可以首先让第二层次学生提供自己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在由第一层次学生带领第二层次学生进行相关学习内容的拓展。在实践练习中两名学生可以交流自己在历史学习中采用的不同方式,以单元为视角让学生完成实践探索化学习,增进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和传统文化艺术的弘扬之情。

结语:综上所述,在新时期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分析教学呈现的问题,针对性实现教学计划的变革,会在优秀氛围创设的前期视角下推行单元整体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优秀方法的运行中理解历史知识,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历史学习的实用性,不断进行多角度的学习。在课堂中学生不断挖掘历史学习的相关经验,在生活中学生主动应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历史成为警醒世人生活和问题处理方法的主要根基,彰显了历史学习的价值和重要性。以单元为视角的历史课堂也培养了学生的整体化价值观,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历史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科学大众(2022年11期)2022-06-21 09:20:52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政史地(2017年2期)2017-05-17 06:17:21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新历史
全体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主要内容
台声(2016年2期)2016-09-16 01:06:53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文学教育(2016年33期)2016-08-22 12:59:00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