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财经学院 连 萌 姚志明
长久以来,“景观”都可被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类,但更多时候这个词都偏重于地理方面的含义。而“文化景观”这一概念首次提出于1925 年美国学者索尔所著的《景观的形态》一书,因此他也被认为是文化景观研究的第一人。由此,中西方学者掀起了一股对于文化景观的研究,且仍经久未衰。
西方景观人类学家列斐伏尔提出:环境的组构、城镇和区域的分布,都是根据空间生产和再生产中所扮演的角色来进行的[1]。他打破了在传统意义上认为空间是一种物质存在的概念,认为空间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关系。菲利普斯则认为文化景观包括物质性与精神性两种属性。这两种属性不可分割,不可独立,相辅相成地构成了对于文化景观的完整理解。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发表了对于文化景观的看法。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对于浙江的文化遗产与保护给予了高度关注,提出了浙江文化景观最重要的几个特色——院落空间、街巷空间、园林空间和水空间。
文化景观作为一系列人类活动的产物,将人类社会特有的精神与文化和自然环境相联结。由此,文化景观既在自然环境中体现了人类活动的历史,又作为一种见证将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联传承下去。因此从景观人类学的角度出发来研究非遗特色小镇的传承与保护便显得格外重要。
最早提出非遗特色小镇概念的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日本等。自19 世纪60 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城市人口过剩而乡村人口稀少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便开始筹建特色小城镇。我国相关部门认为,非遗特色小镇指汇集特色产业及新兴产业,凝聚各种社会发展因素的全新城市建设方案,并为人们提供创新创业的良好平台。
虽然非遗特色小镇种类繁多,但在各自创新创业中都面临着许多问题,都不同程度的阻碍和影响我国非遗特色小镇的建设与发展。且近几年在非遗特色小镇的建设中,大都只注重旅游方面的发展,对于当地特色产业的建设相对薄弱,当地资源也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取得的经济效益十分有限。因此,对非遗特色小镇传承与保护问题加以研究,对非遗特色小镇的发展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2014 年初,浙江省政府率先在政府层面提出“非遗特色小镇”这一概念。2015 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非遗特色小镇调研报告》中提到“抓非遗特色小镇、小城镇建设大有可为。”
宁波市的“非遗特色小镇”创建规划是第一年创建、第二年运行、第三年验收评估。到目前为止,宁波市已经拥有海曙高桥镇(梁祝传说)、余姚梁弄镇(梁弄大糕)、鄞州横溪镇(朱金漆木雕)、等多个非遗特色小镇。
虽然非遗特色小镇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已经出现不少发展的困境与问题。以宁波市梁祝非遗特色小镇为例,经过实地走访调查和问卷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大部分民众对于非遗特色小镇的概念并不清楚,认为非遗特色小镇是非遗特色的发源地,有人认为是保护与传承非遗特色文化的地点等。这说明非遗特色小镇的宣传并不到位,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长期经验积累的产物,而非遗的传播更加强调以“人”为载体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但在现代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少非遗传承人拒绝创新,或能力不足,固守传统,缺乏创新精神,导致非遗的传播效果并不理想。本地民众对于非遗特色文化的认同感逐渐缺失、文化传承人及小镇整体的老龄化等问题都让人意识到,非遗特色小镇的保护与传承新模式研究迫在眉睫。
1.坚持文化资源与景观的统一
非遗特色小镇大多作为历史文化或历史传说的所在地,并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口述文化、戏剧、影视等艺术形式构成的文化空间,非遗特色小镇的建构中不能将文化资源与景观建设割裂开来。文化为景观提供了精神内涵,景观则使文化有了“立足之地”。在建设非遗特色小镇时,除了不能盲目的建立大量所谓的“新式建筑”之外,更应该注重小镇的文化内涵,只有将非遗特色文化和小镇人文环境相结合,才能使小镇历史更悠久,文化永流传。
2.坚持以人为本的保护理念
非遗特色小镇在除去文化标签之外,更重要的是小镇居民们的生活空间。而文化景观的保护,说到底就是为人服务的。有学者提到文化景观遗产是有形的景观与无形文化的统一[2]。在非遗特色小镇的保护与开发中,应更多地将权利赋予小镇居民,让他们通过自己的生活方式,将非遗特色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融于生活中。通过他们传给下一代,而不是通过眼花缭乱的新式建筑物和宣传单页。而这种“代代相传”的传播模式,不仅能使更多的年轻群体参与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缓解当地小镇的老龄化问题。
3.坚持多方共同发力
(1)相关部门作为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最重要的参与者,对非遗文化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政府可以支持非遗文化的传播与特色小镇的保护,要抓住大方向,更要细化下去,如在资金财政方面的投资,例如对于非遗特色小镇的维护与修缮,在小镇建立非遗文化体验馆,使得游客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魅力,更好的保护与传播非遗文化。
(2)小镇居民作为与非遗文化联系最密切的人,应积极参与其中。除了非遗文化传承人的带头作用,更多的民众应自发地参与其中,积极承担起保护非遗特色文化的责任与使 命。
(3)学术界对于非遗文化的支持。当地民众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难以对非遗特色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入的研究,而专家学者可以通过其专业性的知识和系统性的学习,进一步发掘并找出其自身所具有的深层次价值,使得非遗文化能够得到更加有力的保护。
保护是非遗文化存活的基础,传承则是非遗文化源远流长的关键。非遗传承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统一,是当下时代发展的趋势。[3]非遗小镇的存在,使得非遗文化不仅在空间上得以存在,而且在时间上也能够延续,并通过科技的发展获得了新的传播载体,焕发出更多的光彩。因此非遗小镇传承的重要立足点,就在于是否能够让非遗技术真正的与“场所”和“空间”相融合。一方面是让非遗真正渗透进人们的生活中,不是一个独立的文化形式,而是让非遗真正变成人们生活中的一个符号和象征。另一方面是将非遗资源融入当下的产业发展中,非遗传承,除了要有精神载体,还要注重物质载体。两者相融合从而构建产业创意发展的新态势,将非遗资源融入旅游业、服务业、餐饮业等,实现资源的跨界整合,以获得传播最大化和利益最大化。
1.非遗+生活化
非遗是一种“活着的艺术”,与人民的热爱息息相关,因此,“活态传播”成为当下非遗发展的一个趋势。[4]因此,可以将相关非遗特色文化融入人们的生活,为非遗文化赋予更多新时代的文化意义。不仅是非遗的技术传承人,还有每一个受众,要让非遗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活起来”,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接力传播,氛围感受,口口相传,情感交流等途径,让非遗传播不再是冷冰冰的过程,而是一次次充满“人情味”的交接。
除此之外,还可以从传播载体和传播手段方面入手,如创作朗朗上口的儿歌并教会小朋友,在小镇中添加相关元素的墙体涂鸦或者标志性物件,创意体现相关文化的地名或者街道名等,让受众们建立更多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豪,由此不断地向外进行辐射与传播。
2.非遗+数字化
我们可以借助互联网对非遗文化信息进行相关的转化与展示,如建立线上虚拟的“非遗小镇一日游”活动、数字非遗文化博物馆、建立相关的线上有声非遗文化读物等,通过互联网让更多的受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非遗特色小镇的魅力,从而提升线下小镇的知名度与游客量,为非遗特色小镇打下“走出去”的基础。
3.非遗+创新化
非遗文化的发展,只有不断的与时俱进、实现创新,才能活得“滋润”。不少民众都表示,希望非遗特色小镇能够具有更多的新模式和亮点。因此非遗特色小镇如果能够将当下的新兴技术与创意相结合,必然能够碰撞出更多的火花。可以与其他领域的跨界“联名”,如相关元素的衣服、饰品、饮料、文创用品等,不仅可以进行线上展示与售卖,还可以在线下与非遗特色小镇的街道、商铺等实体存在相融合,形成一道独特的文化印记。除此之外,与之相关的文化元素还可以在线上进行二次创作以实现更广的受众传播,表情包、歌曲、段子、视频等,甚至还可以创造出虚拟的人物形象,赋予其个性化的性格与标签,从而实现更广范围内受众的覆盖和传播。但在传播的同时也要注意保留其核心的文化内涵,不可因过度的娱乐化传播而失去原有内核,因小失大而沦为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