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思路

2021-11-29 23:36:01山东师范大学赵英姿
营销界 2021年11期
关键词:激励机制人力资源管理

山东师范大学 赵英姿

一、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一)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部分,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推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这对企业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更大的要求和挑战,我国企业要想持续性发展,必须创建一支高水平人才队伍。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就是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如今的市场结构也在不断地变化,企业要想提高市场竞争优势,就要建设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完成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已经存在于现代的大多数企业,甚至很多企业建设了较为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基础设施体系,由此可见,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提高综合实力的一项重要工作[1]。

(二)提高企业员工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在现代企业中,留住人才、激励人才显得尤为重要,人力资源管理通过融合企业内外部资源,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增进员工热情。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拥有企业所有员工的工作要求,为员工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工作管理模式打下了基础,并可以提高员工的综合职业素质,进而使员工的满意度大大提高,激励人才并留住人才,实现企业的长久发展。

(三)提升企业工作效率的重点环节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工作效率也是企业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体现,转变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质量水平,能有效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传统的企业人力资源信息都是纸质档案管理与存储,效率低且安全性差,损毁和丢失的危险性极大[2]。在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可以利用新的科学技术分类管理庞大的数据资源,将人力资源分门别类的整理和储存,能够优化企业人力资源数据存储的有效性,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减少企业管理成本,提高管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使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四)建设企业文化的有效方法

面临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唯有具有自身独特企业文化的现代企业才能稳定、持续的发展下去。建设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需要企业员工对企业本身文化的强烈认同并给予极大的重视,而企业的员工具有背景、经历和成长的差异性,存在着不同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要想统一企业文化在员工内心的认知,这要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和实施。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良好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可以让员工感知和认同企业自身文化,增强员工的忠诚度和信任度,从而让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和建设中起到有效作用。

二、目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受传统理念束缚,创新理念落后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创新”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是如此,创新是管理方法进步和发展的源泉。而大多数企业仍然受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捆绑和束缚,未能意识到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只是简单地将人力资源管理认识为人事管理,却在实际有效的软管理方面十分匮乏。除此之外,很多企业都不愿主动进行创新变革,畏惧创新导致的一系列难题,因此长久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制约了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良好发展。

(二)激励与约束体制不足

激励机制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完善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可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结构,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但目前我国企业的激励措施仅仅围绕绩效方面展开,这种激励方法单一且效果欠佳,只能满足小部分员工的需求。激励机制可以从员工的多方面需求下手,根据员工需求展开激发其工作力。而且激励机制的设置要关注员工的个体差异性,很多企业只是将激励机制统一运用于员工身上,却没有意识到员工的生活经历和环境背景不同而导致的需求差异,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企业激励机制还不能只是关注于外部激励,还要注意员工自身的自我激励,自我激励不足并不能达到最好的激励效果。企业激励还存在激励成本的问题,很多企业为了控制成本而将激励成本大打折扣,这是不可取的。

(三)管理模式落后

很多企业都缺少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人才,人力资源部门的员工未受过专业培训,没有全面的知识与技能,使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较为落后,管理模式落后,运用传统的管理体制,导致企业工作不能协调发展。因此,建立完善的管理模式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要和企业的发展的步伐一致,只有运用科学的管理体系,才能激发员工的潜能,促进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满足企业发展进步的内在需求。由于我国企业在实施管理方法时没有进行及时的纠错、改善和创新,管理模式停滞不前,仍然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四)忽略战略性规划

传统的企业只是以盈利为目标进行企业管理,控制成本,优化服务,并没有将人力资源管理融入企业的战略规划中,其实只有将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管理相配套,才能达到企业有机运转的效果。让员工与企业资源、服务相联系,可以避免企业内部资源重复配置,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将员工与企业资源相联系,提高员工对企业的附属依懒性,让员工的目标和企业目标达到相对一致性,往往可以在管理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传统企业的管理模式并未与企业战略贴合,忽略了人力资源方面的战略规划[3]。

三、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管理思想意识

企业管理者是一个企业管理事务中的领导者,因此管理者必须掌握正确的管理思想,深刻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对一个企业发展进步的重要性。鉴于目前的市场情况,管理者需要了解最新的市场形势并进行合理分析,建立合格的企业发展战略并与人力资源的规划管理相联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企业长久发展的有效目标。企业管理者要重视管理创新的重要性,积极倡导创新与改善,保证管理的有效性,及时根据管理工作的开展效果调整管理策略,优化管理模式。除此之外,管理者要充分利用新时代科技手段,数据分析人力资源方面的数据,培养数据思维,将从前的经验管理变为数据管理,根据岗位设置人才规划而不是根据岗位规划配置人才。

(二)培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管理者要认识到企业人力资源是动态的和可开发的,与其他资源有很大的不同,因此需要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工作。企业员工的各方面都具有着差异性,人力资源管理也应因此实现管理的个性化和多元化,最大程度的探索各个员工的需求,从而有效的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协调员工的人际关系。加强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是企业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的先决条件,与经济环境发展结合在一起的人本管理是企业长久稳定发展的必经之路。

(三)完善监管机制

监督机制是保证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是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反馈机制。监督机制分为被动监督和主动监督。被动监督是指在企业运作过程中发生异常事件时,可以根据记录追溯问题原因,也叫做“问责管理”。只有当新情况出现时,被动机制才会产生,它可以掌控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所有发展趋势,具有问责精准的特点。主动监督是主动监督员工表现与绩效,对人力资源进行现场监督,加强了监督的约束性。

(四)健全激励机制

企业需要完善自身激励机制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促进企业长久稳定的发展。首先,激励机制的公平性是健全机制的先决条件,这样才能全面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从而达到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制定了公平的激励机制还要在落实中进行监管和监督,以此实现激励的公平性。其次,激励要具有多样性,不仅要在物质层面进行激励,还要实现精神层面的奖励,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以知道,物质需求只是人类需求的一部分,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后,人类还有强大的精神需求需要满足,所以在制定激励机制时,不仅要设置物质激励,还要满足精神激励,这样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激励成本,还能达到激励效果的最大化[4]。最后,还要加强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不仅应该加强自身文化建设,还不要忘了用企业文化达到激励员工的作用。

四、结语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背景下,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是必不可少的。而在现实的企业运作中,我国企业存在着创新理念落后、管理理念落后、激励机制不足和忽略战略性规划等方面的问题,是导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不足的阻碍因素,因此,提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创新思路并有效实施和改良,是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激励机制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中国外汇(2019年19期)2019-11-26 00:57:32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1:03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中国公路(2017年11期)2017-07-31 17:56:31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中国卫生(2016年10期)2016-11-13 01:07:48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
中国商论(2016年33期)2016-03-01 01:59:29
浅议中小企业激励机制
现代企业(2015年8期)2015-02-28 18: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