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俊杰 刘学良 谢志强 计 辉
(辽宁省铁岭市农业科学院,铁岭 112000)
花生是我国食用油和食用蛋白的重要来源,也是我国主要的出口创汇农作物[1]。种植面积仅次于油菜,总产量位居油料作物第1 位[2]。随着花生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育种技术的提升,单产水平不断被突破,每hm2产量从1949 年的1020kg 到1991 年的1836.6kg,再到2018 年的3751.8kg。这些进步都与花生新品种更新和栽培技术提高密不可分。从传统的农家自留种、杂交育种、辐射诱变育种到分子育种,我国的花生品种在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3],培育出了一批高产稳产、高抗病虫害以及高油酸、高蛋白的花生专用新品种[4]。
台花306 是铁岭市农业科学院2003 年以白沙1016 为轮回亲本(母本)、以远杂9102 作父本,回交1 代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花生新品种。母本白沙1016 是广东省澄海县白沙农场以狮头企为母本、伏花生为父本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父本远杂9102 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于1991 年以白沙1016为母本与花生属二倍体野生A.chacoense种间杂交,染色体加倍选育而成。2006 年进行海南加代,2007年参加株系比较试验,2008-2009 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10-2013 年在辽宁省内进行多点试验,2014年参加辽宁省杂粮备案品种试验,2017 年参加国家东北区域试验,2018 年参加国家东北区域生产试验。2020 年通过国家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 花生(2019)210273。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高抗等特点。
台花306 平均生育期为127d。主茎高33.6cm,侧枝长37.5cm,总分枝数8.6 个,结果枝数6.5 个,单株荚果数22.2 个,单株生产力23.1g,百果重182.0g,百仁重70.5g,出仁率72.5%。表现为连续开花、株型直立,叶片长椭圆形。荚果为普通型、网纹浅、缢缩程度弱、果嘴明显程度弱,表面质地为中。种仁为椭圆形、种皮粉红色、无油斑、无裂纹。
2017 年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粗脂肪含量49.24%,粗蛋白含量25.7%,油酸含量38.6%,亚油酸含量39.8%,油亚比0.97。
2018 年东北区花生新品种登记抗性鉴定试验病情调查显示:未发现花生根腐病、白绢病和疮痂病,褐斑病和网斑病在所有品种中均有发生,但发病程度差异显著。种子休眠性弱、抗旱性强、对褐斑病表现为高抗,对网斑病表现为感病。总体来说,台花306 丰产性好,苗势强,抗倒、抗旱、耐涝、耐瘠薄,适宜在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部分花生产区种植。
2008-2009 年在铁岭市农业科学试验田内进行花生品比试验,台花306 每hm2平均荚果产量为4369.5kg,籽仁产量为3213.9kg。2010-2013 年在辽宁省内进行多点试验,每hm2平均荚果产量为4246.8kg,籽仁产量为3024.75kg。2014 年参加辽宁省杂粮备案品种试验,每hm2平均荚果产量为4270.8kg,籽仁产量为3109.05kg。2017 年参加国家东北区域试验,13 个试点,每hm2平均荚果产量为4319.85kg,籽仁产量为3130.65kg,分别居参试品种的第13 位和第10 位,分别比对照阜花12 号增产9.44%和13.49%。2018 年参加国家东北区域生产试验,15 个试点,每hm2平均荚果产量为4050kg,籽仁产量为2808.45kg,分别居参试品种的第6 位和第3 位,分别比对照阜花12 号增产5.84%和9.05%。
4.1 土壤选择选择土层深厚、耕作层生物活性强、结实层疏松、中等以上肥力的土壤。砂壤土种植的台花306 产量高,品质好;黏性土壤种植的台花306 产量低,应进行土壤改良;沙质土壤保水保肥差,种植的台花306 产量低,出油率低。该品种不抗涝,应选择排灌方便,不易受涝的田块。
4.2 种子处理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果选及粒选,剥壳前剔除虫、芽果及异型种果。播种前10~15d 剥壳,剥壳后对种子进行分级粒选,选一级种子。在播种前要做发芽试验,只有发芽率在95%以上的种子才可以进行播种。
4.3 播期与种植方法当5cm 地温稳定在15℃以上时,便可播种。辽宁省播种适期一般在4 月30 日到5 月20 日之间。垄距85~90cm,垄面宽55~60cm,垄沟宽30cm,垄高4~5cm。垄上行距30cm,穴距12~15cm,可以使用播种覆膜机播种、起垄、打药、覆膜一次性完成。
4.4 水肥管理施足底肥,每667m2施有机肥2000~3000kg、尿素15~20kg、过磷酸钙50~60kg、硫酸钾20~25kg。全部有机肥及2/3 化肥结合冬耕或早春耕撒施,剩余1/3 化肥起垄时包施在垄内。播种后用700~750 倍的99%乙草胺、12%农思它等除草剂液均匀喷洒地面,随后可以覆膜。结荚初期主茎有旺长趋势时,可以叶面喷施植物生长延缓剂防止徒长倒伏。开花下针期和饱果期遇干旱时应及时浇水。结荚期雨水较多时应及时排涝。
4.5 病虫害防治叶斑病发生10%时,叶面喷施多菌灵与代森锰锌混合液500~700 倍液,间隔7~10d,连续2~3 次,以防叶部病害。7 月中旬前后,每667m2用90%敌百虫1000g,兑水稀释灌墩防治蛴螬。
4.6 适时收获根据品种生育期和荚果成熟度来确定收获时间,当大部分饱果果皮外表发青,内果皮发黑,俗称“青皮金壳”状,应及时收获。收获时注意防止机械混杂,确保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