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溪,李 想
(德州学院 1.教师教育学院;2.外国语学院,山东 德州 253000)
目前,网络在不断发展,网络社交也在学生群体中广为流行,移动社交媒体在学生的社交活动中显得越来越重要。移动社交媒体把大众传媒和经营传媒进行有机整合,能够让大学生通过不断学习,接触到许多以前难以触及的信息,进一步拓展了大学生认知世界的途径,丰富了在校学生的视野。但是,移动社交媒体承载着过多鱼龙混杂的消息,让大学生难以辨识真假和分辨好坏,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1]。学生们还没有真正地步入社会,缺乏社会阅历,对事物的辨识在认知和行为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缺陷,如果学校不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展开积极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那么,负面信息会影响大学生健康的心态,消极内容也不利于学生未来走上工作岗位。
首先,移动社交媒体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在这种环境下,其网络发言的自由度比较高,随意性比较强,信息环境的多元导致了其所传递的信息资源多样,传达的价值观念多元。许多不良信息在移动社交媒体中不断滋生不健康的价值观,进而互相吸引,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例如,当前许多微博、微信以及微视频中,都不同程度存在黄色、淫秽的内容,这些内容在主流媒体中是禁播的,但是,在这些社交媒体视频中却可以公然传播。形成这种问题,主要有三种原因:其一是,移动社交媒体的信息规范难以实现;其二是,移动社交媒体的信息量通常都很大,在当今海量的信息背景下,这些内容短小、数量繁多的“黄色信息”不但未被及时遏制,反而成为了人们网络生活的“调味剂”;其三是,在移动社交媒体背后的网络写手或者是读者,因其社会责任较为分散,因此,在阅览时没有羞耻感和负罪感。在这样的社交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重要。
其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还不成熟,价值观念也正处于特定的塑造期,大量接触移动社交媒体,其思想方式、价值取向、行为准则极易受到其负面信息和消极内容的不良影响。因此,在大学生的思想还不够成熟的人生阶段,其三观树立亟须正确引导[2]。当代大学生受移动社交媒体的影响已经较为深刻,这些媒体已经成为其形影不离的“朋友”,在与这些媒体接触的过程中,大学生们很容易受到媒体观念的影响,这种影响会很容易冲击到大学生从小所培养起来的传统观念。
所谓创新,就是指在学习过程中,针对问题情境已经超越经验完善直接产生的新成果的心理过程。移动社交媒体在日常运转中,形成了一个网状的结构,用户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所想接收的信息,自由地选择能够引起自己阅读兴趣的片段来进行阅读,但是,这样反而弱化了大学生对问题的深度思考和深入研究,不利于培养其创新思维。目前,在移动社交媒体中,广泛流行着一些“主要看气质”“小公举”“累觉不爱”“普大喜奔”等流行词汇,这些词汇虽然都是刚刚创造出来的,但在从众效应下,媒体用户在网络中流传开来,甚至在具体使用这些词汇的过程中,某些用户还并不知道其真正的含义,只不过是学着别人用这些词汇来进行“刷屏”,从中可以看出是学生的从众行为,使得学生的创造性进一步被抹杀[3]。而学生创造性的持续缺失,有可能使其心理发生创新惰性、怠于思考,进一步影响其心理健康。
学生在大学期间,是其人际关系进一步走向社会化的非常重要的时期,基于此,学生应该特别注重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这是当代大学生积极融入社会的前提条件和必备素质。移动社交媒体能够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从“千里之外”变成“近在咫尺”,而且,这种沟通也变得更加畅通无阻。从表面上来看,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快捷和方便了,但是,这种沟通却是建立在虚拟背景下的,和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在移动社交媒体中,双方都能够基于自己的要求,对自己的名字、地址、年龄甚至身份、容貌等基本信息进行一定的隐藏,双方所沟通的内容也可以根据双方的意愿,从网络中随意粘贴、复制,或是任意主观杜撰,交流的真实性和真诚性被打了折扣。尽管存在着许多虚拟的成分,甚至会有人在网络上所发布的虚假信息,但是,很少有人会受到惩罚,正因为如此,在移动社交媒体中存在着大量的虚拟交往欺诈现象。而大学生刚刚认识社会,还没有建立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因此,很可能成为网络交际的受害者[4]。另外,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许多大学生沉溺于移动社交媒体,“低头族”越来越多,使得人与人之间虽然咫尺相距,却存在着较远的心理距离,变得“无话可说”。这不仅难以提高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亲力亲为的交际能力,还会造成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淡然,使得许多大学生在网上能够与人顺利交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存在交往顾忌,不敢主动地和别人沟通,这对于大学生的未来成长和健康生活都是非常不利的。
(1)能够打破“沉默的螺旋”效应
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德国学者诺伊曼提出了“沉默的螺旋”效应。他认为,如果个体在表达自我意见的过程中,发现这一意见并未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就会保持沉默。久而久之,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态度,并进一步形成孤独感,进而产生抑郁、焦虑等一系列不健康的心理问题。一般来说,人类的话语权主要掌握在主流媒体或是少数权威人士的手里,这就形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具有导向意义的、自上而下的“意见气候”[6]。在这种背景下,大多数人是不参与讨论的,只是对于一些言论被动接受。在高校里,话语权就在教师或主管部门手里,教师或主管部门的具体意见就成为了“意见气候”,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些“意见”。移动社交媒体的进一步普及,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将其意见自由表达的有效平台,学生可以将其对社会上许多事情的看法,通过微信、微博以及其它自媒体渠道进行畅快地表述,并且可以对相关观点进行评论,甚至开展不同观点之间的辩论,新闻传播产生了新的模式。任何事件、任意观点,都可以在网络中找到和自己意见基本一致的人,从而产生互爱互惜的感觉,使自己的认可感以及自尊心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进而得以树立自信心,从而降低对社会不认可产生的畏惧心理,突破“沉默的螺旋”,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2)能够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
大学生是一个对社会非常热切的、积极学习的社会群体,对社会现象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对社会热点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在传统媒介传播时期,大学生难以及时获取信息、得到资源,因此,会出现信息滞后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其所获得的社会新闻已成为历史。移动社交媒体的即时性,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其信息的多元化,进一步丰富了学生了解社会的渠道,校园与社会的交互性提升。微信、微博以及QQ等自媒体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了了解世界的新途径,他们不仅能够第一时间捕捉社会热点事件,还能凭借自己的认知能力,对社会事件、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这一过程,有效地加快了大学生社会化的步伐,有利于当代大学生走进社会。
(3)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当前的移动社交媒体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突破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对受教育者所形成的不平等地位,在平等的环境下通过打击键盘,形成师生对话,并构建进一步探讨问题的渠道。该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盼望被别人认可的积极心理,促使学生的心理能够更加愿意接受别人对自己的有效帮助。而且,移动社交中的自媒体具有相当的隐秘功能,让学生和他人的社交在这里变得非常真实。这一方面,能够让大学生在吐露心声的时候更加放心而大胆,表露情感的时候更加真切,倾诉心理压力的时候更加放心;另一方面,学生的心理状态也能够展露得更加明确,便于老师真实而详细地了解学生的现实情况,利于老师及时而准确地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尽早地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实时为其提供有效疏导与帮助,遏制不良事件的发生。
(1)对大学生价值观的不利影响
移动社交媒体在传播过程中具有较低的准入门槛,缺乏传统媒体中的把关人和准入审核,用户的身份也普遍具有不确定性,这些都使其所传播的各种信息具有不确定性而且较为随意。更有一些信息存在人为编造、故意颠倒黑白、影响别人正常生活的现象。大学生还处于学习与成长的阶段,还不能很好地分辨是非,也缺乏稳定的情绪,极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诱导,甚至,还会将网络中的谣言作为真事来跟风模仿。这无疑助长了网络中的坏风气,等到明白真相时,学生们只能感到惭愧而内疚,这样下去,不仅会造成大学生价值观的扭曲,还会影响其心理健康。
(2)使学生易产生网络成瘾
相较于现实社会中的复杂和残酷,网络环境就显得特别的丰富和绚丽,这会使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极易获得认同感,找到其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感。学生长期沉浸在网络中,就会形成一定的手机依赖。目前,各高校中的大学生大约有一半以上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手机依赖,这些学生24小时手机不离手,时时都在网络之中。调查发现,这种情况在那些家庭较为贫困、单亲家庭、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中表现得更加严重,造成一些学生出现性格内向、不愿沟通等问题,甚至引发急躁情绪,产生抑郁、暴力倾向等严重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
学校要根据在校生的实际情况,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搭建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在这一平台上积极拍摄微电影、开展各种微信访谈等活动。微信公众账号以及微博账号要采取一些较为优美的词汇,如“七彩园林”“快乐园”“心灵氧吧”等。要吸引众多学生加入心理协会组织,由这些组织来管理账号,并发布一系列信息。同时,高校要组织一些心理学专业背景的辅导教师,对这些组织成员进行必要的专业指导,定期向本校大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发布一系列推文。首先,这些推文要表现得活泼、明朗并且图文并茂,要能更多地吸引大学生群体,使其能够从众多的推文中发现并重视该账号发布的内容。其次,公众号所发的推文要精炼有深度,能够通过深入浅出的文字,引发大学生的思想共鸣。与此同时,所发布的信息要及时更新,保持时效性,能够吸引读者的好奇心。微信公众号所发布的信息内容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围绕学生的心理健康,不能为了简单迎合个别学生群体的好恶而向学生传递不良信息。为了提升心理健康公共平台的个性化和趣味性,可以组织开展各种微电影的拍摄、评奖,召开各类微访谈、记录校园人物,吸引更多的教师和学生主动参与,让接受教育的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
移动社交媒体所表现出的开放性以及交互性,进一步扩大了大学生的交际半径和交友范围,使大学生不再只接触校园内的老师和同学,还能通过“扫一扫”“摇一摇”接触到其他学校的师生、社会人士,当然,也难免接触到品行不佳人士,甚至不法分子,这增加了大学生的交友风险。另外,移动社交媒体中的信息内容大都具有不规范性,缺乏相应的管理,许多虚假信息不能经过有效的过滤。大学生在阅读网页的过程中,很容易接触到这些信息。基于此,心理辅导员应该认真关注学生的网络生活,积极构建学生的网络互动平台,并在平台上认真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对平台中出现的学生偏激的价值观念要积极地予以纠正,并且,要及时澄清一些不良舆论和不实信息,要将大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健康成长作为引导方向。
当前,各高校在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大多以向学生进行课堂讲授为主,在这种背景下,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就变得很少,在课后,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也变得极其有限。目前,微信广泛使用,受众中具有大量的受众是学生群体[7]。从目前来看,是扩大学生交流、增进师生友谊的最为有利的工具。基于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交流工具,通过向学生发布课前资料、预习材料以及布置课后作业,给学生创造依靠移动社交平台开展学习的有效渠道,更好地摆脱其对手机的依赖。同时,也把这些“手机奴隶”更好地引向利用手机开展自主学习。
在现实中,许多大学生不能接受教师所开展的“面对面”的心理咨询,有些学生是心里不愿意,有些学生是由于胆怯,难以和教师开诚布公地谈心,更有一些学生,因为心里有“秘密”“困难”“难言之隐”,无法跟别人倾诉。线上心理咨询既避免了和教师“面对面”的交谈“难以启齿”的问题,也实现了向教师倾吐的目的,使学生的信息咨询变得更加便捷。但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学生中存在的一些案例并不都是在线上就可以解决的,许多案例需要教师与学生详细交谈,需要这些教师利用扎实的心理学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和学生进行细致入微地交谈,深入分析学生的现状,以更好地解开学生的心理结扣,引导学生更好地面对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综上所述,面对当前自媒体风起云涌的形势,对大学生开展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学校和教师应结合学生具体的情况,对学生展开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加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心声,更加认真而专业地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为学生解决思想上的困扰、生活中的难题、认知上的疑惑,给大学生今后的人生奠定良好、健康的心理基础,为其顺利步入人生新阶段、适应社会新角色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