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蟹混养池不同增氧技术对比试验总结

2021-11-29 14:30葛明主
渔业致富指南 2021年21期
关键词:增氧青虾增氧机

○葛明主

青虾、河蟹生态养殖作为芜湖市湾沚区渔业特色产业,据统计至2020年底全区青虾、河蟹生态混养面积达3.9万亩,亩均实现产值达7200元,或纯收入在3500~5500元。虾蟹生态养殖生产管理过程中,水质调控及机械增氧技术是虾蟹生态混养模式取得良好收成的关键环节,2019~2020年芜湖市渔业管理服务中心联合湾沚区畜牧水产管理服务中心在陶辛镇奚村、芮村的虾蟹混养基地实施了虾蟹生态混养池不同增氧技术对比试验,通过一年的试验示范,为促进虾蟹混养池塘实现提质增效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对比试验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

试验选择在陶辛镇奚村、芮村虾蟹生态混养基地,蟹池7口,面积共计154亩,蟹池用黑塑料膜作防逃墙,池埂坡度为1∶2.5~3,池深0.8~1.5m(蟹池环沟0.7m,浅滩处0.8m),底质为壤土,水源充足,水质清新,进出水排灌方便。其中用于微孔管道增氧试验塘65亩(1号池25亩、2号池和3号池同为20亩),用于常规养殖对比塘89亩(4号池22亩、5号池25亩、6号和7号池21亩)。

2.增氧设备

1~3号试验池沿池塘四周,离池埂2m处底部环沟安装管径为2cm(每间隔1m设有直径2.5mm的小气孔)PV软管制成的直径为0.5m充气盘一个,每个充气盘用相应的接口与管径5cm的引气管相连,引气管用相应的接口与空气压缩机(4台2kW空气压缩机,其中1、2号池各安装1台,3号池安装2台)相连,充气盘用钢丝和砖块固定,一是避免充气时充气盘上浮,二是防止充气盘陷入底泥,造成充气孔堵塞,1~3号试验池呈对角各架设水车式3kW增氧机2台,4~7号对照池各架设水车式2.2kW增氧机2台,安装方法同试验池。

3.苗种放养前准备

主要实施了曝晒、清淤、消毒、移草、投螺和肥水等工作,具体方法:抽干池底积水,冻晒7~10天,清除淤泥整好塘埂,苗种放养10天前亩用5kg31%的漂白粉全池化水泼洒消毒,5天后彻底换水,加注新水80cm,进水后即用“氨基酸肥水膏+藻动力+复合芽孢杆菌”培育水质,沿池塘四周环沟种移植金鱼藻等挺水水草,植物带宽1~2m,另在蟹池中间浅滩处泼洒浸泡5~7天后的苦草籽,亩用苦草籽0.5kg,清明节前后,在蟹池环沟内亩均投放活螺蛳150~200kg。

4.苗种放养

2月初放养由本地自行培育的幼蟹,亩放规格为150~200只/kg的幼蟹1000只;2月中旬套养第一茬幼虾,亩放规格为1600~2000只/kg的幼虾7.5kg,并亩均搭配放养黄白鲢斤两鱼种7~10尾;7月底套养第二茬青虾苗,亩放规格为5000~8000尾/kg的青虾苗5~7.5kg。

5.养殖管理

(1)饲料投喂:试验过程中全程以投喂河蟹、青虾专用颗粒饲料为主,7~8月高温时段适当搭配煮熟的玉米、黄豆及豆粕,第二茬青虾苗下塘后搭配投喂粒径1.5mm的青虾全价颗粒饲料10~15天,饲料投喂做到定时、定质、定位、定量,一般日投饲量占存塘虾蟹(在不同生长季节,依据品种长势规格及存塘量估算)重量的5%~10%,具体投喂量还依据水温、天气变化、水质肥度、虾蟹蜕皮及活动摄食情况进行适当调整,3~4月每隔1~2天投喂一次,5月当池水水温达到15℃以上时,每天投喂2次,上午占日投饲量的30%,下午占日投饲量的70%。同时5~10月每隔20天拌饲料投喂复合乳酸菌+高能VC连续投喂3~5天。

(2)水质调节:在虾蟹生态混养生产管理过程中保持水质清新,尽量做到池水“肥、活、嫩、爽”。每隔20~30天用复合碘制剂消毒一次,6月中下旬后每隔10~15天用复合芽孢杆菌或EM复合菌或底质改良剂调节水质一次,7月上中旬进入高温时段根据池水水质变化及虾蟹活动情况,时常多加注新水,每7~10天加换水20~30cm,必要时每天黎明前后加水2~3小时,并保持蟹池水位相对稳定;适时捞出水体中漂浮的水草,打通水草通道,增加水体溶氧,并可增加饲料投喂点,有利于养殖河蟹摄食均匀,促进脱壳生长。

(3)水草管护:1~2月幼蟹下塘前后沿蟹塘环沟浅滩处,每隔7~10m移栽轮叶黑藻一棵,4~5天后可追施颗粒状生物肥和磷酸二氢钾一次,3~4月在蟹池中间浅滩处加水至10~15cm后抛洒苦草种子和轮叶黑藻芽孢,并适当追肥1~2次,5月下旬可分别割除伊乐藻草头,根据蟹池水草长势逐情布局移栽轮叶黑藻,6~8月在水草长势旺季,需及时打通水草通道,捞除蟹池内漂浮的水草,促进水体流动,保障虾蟹脱壳生长的溶氧需求。

(4)增氧及水质监测:5月中下旬起,根据天气、蟹池水质及虾蟹摄食活动情况,一般在清晨使用水车式增氧机和微孔管道增氧机增氧1~2小时,6月下旬后适时在每天下晚10点和次日清晨2~3时分别启动增氧机增氧1~2小时,7月中下旬起在下晚10时和次日黎明前启动增氧机2~3小时以保障脱壳生长的需求;试验过程中还每隔7~10天选用水质比色测试盒,对池水水体溶氧、氨氮、亚硝酸盐及pH值等水质理化指标检测一次,当天气异常或池水水质发生突变时则需做到随时检测分析。

(5)病害防控:试验过程中,病害防治工作做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5月中下旬及8月初,用95%硫酸锌防治一次纤毛虫,5~10月每隔20~30天用3%复合碘制剂消毒一次,并用95%的大蒜素原粉拌饲料连续投喂3~5天,严防虾蟹烂鳃、肠炎及纤毛虫病,同时在5~9月每隔20~30天选用饲料级复合乳酸菌+生物离子钙(乳汁钙),或复合乳酸菌+高能VC拌饲料投喂5~7天。

(6)捕捞收获:4月中旬开始直至6月底,第一茬青虾用地笼(虾笼)起捕,捕大留小,4cm以上的青虾上市销售;9月下旬至11中旬,用地笼(蟹笼)起捕商品蟹上市销售,软壳蟹放回池塘再暂养;9月上旬第二茬青虾用地笼分批起捕直至12月底干塘起捕结束。

二、产量、收入、效益

1.第一茬青虾产量及收入

(1)1~3号微孔管道增氧蟹池:面积65亩,2月初亩均放养规格1100只/kg的幼虾7.5kg,从4月20日开始至6月底起捕结束,共计捕捞商品规格270只/kg幼虾1462.5kg,实现收入 76050元,亩均获收入1170元,回捕率达46%。

(2)4~7号水车式增氧养殖蟹池:面积89亩,2月初亩均放养规格1100只/kg的幼虾7.5kg,从4月20日开始至6月底起捕结束,共计捕捞商品规格300只/kg的青虾1780kg,实现收入81880元,亩均获收入920元,回捕率达41%。

2.河蟹产量及收入

(1)1~3号微孔管道增氧蟹池:面积65亩,2月初亩均投放规格为150~200只/kg的幼蟹1000只,9月下旬至11中旬,用地笼分批起捕,共计捕获规格为140~200g/只的商品蟹4680kg,实现销售收入336960元,亩均获收入5184元,回捕率达51%。

(2)4~7号水车式增氧蟹池:面积89亩,2月初亩均投放规格150~200只/kg幼蟹1000只,9月下旬至11中旬,用地笼分批起捕,共计捕获规格为120~150g/只的商品蟹6009kg,实现销售收入408612元,亩均获收入4591元,回捕率达45%。

3.第二茬青虾产量及收入

(1)1~3号微孔管道增氧蟹池:面积65亩,7月初亩均放养规格6500只/kg的幼虾5kg,从9月8日开始分批捕捞至12月底干塘起捕结束,共计捕获商品规格220~280只/kg的青虾1820kg,实现销售收入174720元,亩均获收入2688元,回捕率达26%。

(2)4~7号水车式增氧蟹池:面积89亩,2月初亩均放养规格6500只/kg幼虾5kg,从9月8日开始分批捕捞至12月底干塘起捕结束,共计捕获商品规格240~300只/kg的青虾2047kg,实现销售收入184230元,亩均获收入2070元,回捕率达21%。

4.养殖成本与效益分析

(1)1~3号微孔管道增氧蟹池成本与效益:成本包括塘租费、幼蟹及青虾苗种费、饲料费(含活螺蛳)、人员工资、水电费、渔药、固定资产折旧费(含防逃设施及水车式增氧机等动力设备)等,共计投入成本334620元,亩均成本5148元;总收入(第一茬青虾、河蟹及第二茬青虾)共计587730元,65亩蟹池获利润253110元,亩均利润3894元。

(2)4~7号水车式增氧蟹池成本与效益:成本包括塘租费、幼蟹及青虾苗种费、饲料费(含活螺蛳)、人员工资、水电费、渔药、固定资产折旧费(含防逃设施、微孔管道及水车式增氧机等动力设备)等,共计投入成本423560元,亩均成本4759元;总收入(第一茬青虾、河蟹及第二茬青虾)共计674722元,89亩蟹池获利润251162元,亩均利润2822元。

5.试验池与对照池对比

试验过程中养殖管理措施基本等同,但微孔管道增氧蟹池与水车式增氧蟹池在产品收获规格、回捕率及产出效益上存在明显的差距,如1~3号蟹池第一茬青虾上市规格为276只/kg,而4~7号蟹池青虾上市规格为306只/kg;养殖河蟹捕捞上市规格分别为 140~200g/只 和 120~150g/只 。经对照分析,不同增氧设备蟹池产出产品售价格有明显差异,且产量及亩均效益上也有差距,如1~3号蟹池亩均产河蟹、青虾达122.5kg,亩均获利润3894元,而4~7号蟹池亩均产河蟹、青虾110.5kg,亩均获利润2822元。

三、结论与分析

1.使用微孔管道增氧试验池亩产及亩均获利显著较高。1~3号蟹池亩均虾蟹总产122.5kg,其中亩产商品虾50.5kg,占虾蟹混养池总产量的41.2%,且亩均获利润3894元;4~7号蟹池亩均虾蟹总产110.5kg,其中亩产商品虾43kg,占虾蟹混养池总产量的38.9%,且亩均获利润2822元。

2.使用微孔管道增氧试验池商品虾蟹规格及品质显著提升。试验池养殖的商品河蟹、青虾从色泽、规格整齐性及外壳感官上明显好于对照塘,商品虾蟹平均规格(如试验池河蟹140~200g/只,而对照池河蟹120~150g/只),因此产品同期销售差异较大,影响到养殖池塘的整体效益。

3.通过该试验总结分析,在河蟹主养池塘套养2茬青虾,有利于提升河蟹主养池塘总产量(该试验青虾产量占河蟹养殖池总产的40%左右),面对河蟹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的不利因素,实现虾蟹生态混养更有利于稳产增收,促进河蟹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4.当前随着商品河蟹销售价格上下波动,加大了河蟹养殖产业增收的压力,为促进河蟹养殖产业实现高质高效,通过适当增加河蟹、青虾苗种投放量基础上,面对试验过程中,采用架设单一增氧机增氧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可以同一个蟹池配套采用微孔管道增氧及水车式增氧方式,有利于保障养殖水体溶氧均匀、充足,促进河蟹养殖生产提质增效。

(通联:241000,安徽省芜湖市文化路谊和大厦,19965536087)

猜你喜欢
增氧青虾增氧机
青虾多样化养殖模式研究
关于溧阳市青虾“太湖2号”苗种扩繁体系生产情况的公示
采用自抗扰技术的移动式增氧机路径跟踪控制
孤独也不是坏事
不同机械增氧模式对池塘水质及施氏鲟生长和代谢的影响
爱美的小青虾
关于溶氧自动控制器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心理“增氧”,为心灵添一抹绿
“热水鱼”的捕捞技术
基于物联网的渔塘环境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