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燕子
天麻以地下块茎供药用,具有祛风明目止晕之功效, 其提取物天麻甙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天麻本身不能自养, 其种子需要共生萌发菌供养,才能形成原生球茎,依靠蜜环菌供养才能正常生长发育。 衡量天麻商品性状的两个重要指标,一是商品外观特性,即大小长短;二是折干率。通常来说,体短个大的天麻商品质量较优。而这类天麻的形成,一方面决定于品种因素,更重要的是气候环境因素及人为栽培方面的因素。
陕西省蓝田县自1973 年开始天麻人工栽培,经过40 余年,虽然各地出现了大量高产典型,但普遍箭麻体长,失去了野生天麻固有的外形,质量差,折干率低,种植效益低,影响了该产业的持续发展。
笔者自1998 年开始从事天麻人工种植,23年从未间断,积累了一定经验,现将影响天麻外观质量的因素总结出来, 以期为山区天麻栽培者提供技术参考。
在天麻产区, 每年都有药农上山采挖野生天麻,收集野生天麻白麻、米麻种子,在天麻生产田繁殖栽培,筛选体短形好的种子用于生产,其3~4 代都退化较慢,可作生产用种。 其次,可选留箭麻栽于育种圃中,待其抽薹开花,人工授粉后采收成熟果种,拌入共生萌发菌,播于菌床中。生产上将这种方法叫有性繁殖栽培法,采用此法获得的箭麻体短形好质量较优, 获得的天麻白麻、米麻种子可用于生产栽培,但其退化速度较快, 需要年年有性繁殖生产, 年年更新种子。另外,可用当地水红秆天麻品种与云南昭通乌天麻品种杂交, 再从其后代中筛选优良株系用于生产栽培。
野生天麻分布于海拔1 100~2 000 m 的山林中, 由于夏季天麻种子飘落于腐烂落叶层中,所以野生天麻箭麻大多分布在浅土层中,表现为体短形好,商品性状优。因此,人工栽培天麻的田块宜选择在海拔800~2 000 m 的山区, 一般情况下海拔高度每增加100 m, 日平均温度下降1 ℃。 较高海拔地区气候凉爽,空气湿润,地温较低,土壤腐殖质深厚,天麻吸收营养多,生长旺盛,产量高,折干率也高。因为天麻人工栽培本来就是模拟野生天麻生态环境而进行的。
山区人工栽培天麻选择阳坡或半阴半阳坡, 西北方向坡向为二阳坡, 东北方向为二阴坡,二阳坡接受光辐射时间更长,天麻生长期有效积温更高,相当于延长了天麻的有效生长期,生长出的天麻个大、产量高。 因此,山区栽培天麻,在海拔1 600~2 000 m 地区适宜选择阳坡,在海拔1 200~1 600 m 地区适宜选择二阳坡,在海拔800~1 200 m 地区则适宜选择二阴坡。山区人工栽培天麻选择这些坡向的稀疏阔叶林内或二荒地种植,天麻的产量质量都很好。
植被是指天麻生长地的植物群落分布。 天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求有一定的伴生植物,这些植物不仅是天麻生长的间接营养源, 而且也构成了天麻的天然保护层(遮阴降温)。因此,山区野生天麻的分布常随林相呈规律性变化,在杂灌林、阔叶混交林、次生林中分布较多,伴生的树种以桦树、栎、麻栎、柞、枫、杨、漆树、野山楂等为主, 这些伴生植物的根系在土壤中纵横交错,是天麻的间接营养源。 山区天麻,宜选在阳坡或二阳坡的稀疏林间种植, 产出的天麻产量高,商品性好。在杂灌林及阔叶混交林下的天麻生长旺盛,而在针阔混交林下,因为土壤中有松柏类的须根分布, 这些须根的分泌物抑制蜜环菌生长,对天麻生长不利。
天麻块茎在土壤下生长, 降雨量是其正常生长的重要影响因素。 春末夏初是蜜环菌及天麻营养繁殖、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不能长时间干旱,若能够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则蜜环菌生长良好,天麻营养繁殖茎长得粗壮,可为后期新生箭麻生长发育奠定良好基础。
此外,6—8 月份是天麻块茎快速生长期,如果这个时期降雨多且均匀, 则蜜环菌生长旺盛,能源源不断地为天麻供应养分,天麻块茎长得肥大粗壮,质量较好。
高山区阔叶林分布地区,秋冬季树木落叶,这些落叶经土壤微生物分解转化,形成疏松、透气、易保水也易排水的厚厚的腐殖质层,并且分解土壤有机质,释放出钙、镁、硼、锰、铁、锌等灰分元素;同时,腐殖质酸不断被中和凝聚而在土壤中聚积, 使土壤呈微酸性 (pH 值达到 6 左右)。这些都为蜜环菌的健壮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山区林地种植天麻挖窝时应不乱土层,使菌棒和麻种都生长于熟土层中, 这样产出的箭麻体短肥大,折干率高。
土壤选择以腐殖质含量高的灰棕壤和红沙壤为最佳,其次为白砂质土(白砂质土缺乏腐殖质等营养成分,长出的天麻体长、皮嫩,含水量高,折干率相对较低)。
天麻栽植后窝子覆土太厚,种麻过深,会导致新生天麻变得细长,商品性差,折干率低。 同时, 种植过深, 达不到天麻生长所需的适宜温度,天麻生长也会受到影响。而林间厚厚的落叶覆盖,既能够防止天麻受冻,还可以起到遮阴保湿作用,所以林间种天麻覆土不宜太厚。
正确的做法:下种前,覆土至棒直径的2/3处再栽天麻, 而且白麻是45°向斜上方插入土中,最后棒上覆土厚度5~7 cm,上面再覆盖一层枯枝落叶,用以遮光、保湿、降温、防寒。